登陆注册
11438400000002

第2章 导言(1)

第一节项目选题与理论意义

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1911-2009)在《东方文化史》中,梳理了世界上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他认为:“在世界上延续时间长,没有中断过,真正形成独立体系的文化只有四个——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和希腊、罗马开始的西欧文化体系。”[1]

这些文化体系,之所以历经千年得以传承,是因为它们都有自己的经典著作,凭借这些经典形成了自己的信众,也代代相传,绵延不绝。而为“经典”作“注释”,则是四大文化体系的学术传统。因此,经典注释历来是文化体系传承中最重要也最关键的学术要素。根据《辞海》对“经典”和“注释”的定义,“经”是“指历来被尊崇为典范的著作或宗教的典籍”,[2]“注释”亦称“‘注解’,对文章中词汇、内容、引文出处等所作的说明。’”[3]四大文化体系均产生了理解和解释经典的学问——注释学(或称诠释学和解释学),并催生了绵延不绝的注释成果。比如,中国文化体系有着两千年注释经典的历史,如《左传》是对《春秋》的注释,《系辞》是对《易经》的注释,以及历代学者对《论语》、《大学》和《中庸》等儒家经典的注释,从国学家、语言文字学家皇侃(1886-1935)《论语义疏》荟萃的汉魏六朝近五十家《论语》注释,就可见中国文化注释经典的学术传统及其丰硕成果。[4]印度文化体系对佛教经典如《阿含经》、《法华经》等作了精深细微的注释。西欧文化体系中的犹太教,因注释《密西纳》和《塔木德》而形成了犹太释经传统;基督教因注释《圣经》而形成了圣经解释学;西方学者因注释经典而形成了诠释学(Hermeneutik),构建了神学诠释学、法学诠释学、历史诠释学、科学诠释学等具有专业性质的诠释学学科。[5]伊斯兰文化体系因注释《古兰经》,形成了《古兰经》注释学(简称经注学)。

对西亚民族社会发展而言,伊斯兰文化体系的出现,就是它的历史转折点,而伊斯兰文化体系所注释的《古兰经》(Al-qur‘ān),则是形成伊斯兰文化体系的最核心动力。[6]

根据伊斯兰教“经训”和教义[7],以“启示”[8]形式问世的“《古兰经》就是真主的话语。由天使传给穆罕默德的信息是从天书上来的,而非创造的,永远和真主一致,所以有‘书之母’或‘保护良好的碑文’之称。这本永恒的圣书代表了真主的教诲以及真理和对世界的意志。以前先知的书,如耶稣的《福音书》或摩西的《托拉》(Torah),都出自这一原始资料。《古兰经》是真主的最高和最后的经文,通过真主选中的传布者引导迷惑的人们。以前的先知追随者,如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将信息讹误,因此有必要把《古兰经》送到人间以恢复神的教诲的纯真。”[9]

《古兰经》的问世,不仅催生了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文化,构建了该文化体系中的诸多学科,同样为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和学术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古兰经》既改变了公元7世纪处于转型期的阿拉伯社会,推动了阿拉伯历史进程,同样促成了历史上阿拉伯伊斯兰哈里发国家的建立。时至今日,《古兰经》不但一如既往地影响着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而且还影响了穆斯林各民族的现状与未来、社会与经济、文化与教育、思想与行为,是包括中国2000多万穆斯林在内的全世界16亿左右的穆斯林,在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所遵循的根本准则。

鉴于《古兰经》之于伊斯兰教、伊斯兰文化和穆斯林社会的渊源性及其发挥的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历代穆斯林都是根据他们对《古兰经》有关段落的理解,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因此,历代穆斯林学者都力求对《古兰经》进行全方位的注释和解读,以彰显《古兰经》蕴涵的教义内涵、社会价值与时代导向。他们的注释直接影响统治者、各教派学派和穆斯林的思想认识、观念主张和行为方式,影响穆斯林社会的发展。诸如,以正统派自居的逊尼派对《古兰经》的正统注释,深刻影响甚至决定了历史上以逊尼派为国教的阿拉伯伊斯兰王朝和帝国,以及当今奉逊尼派教义为国教的伊斯兰国家的意识形态、政治结构、法律体系、经济体制、社会主张和思想学说等,如奉逊尼派为国教、以哈乃斐法学为立法司法准则的奥斯曼帝国(1299-1922),通过全面注释《古兰经》中的立法经文,制定了以伊斯兰教法为核心的行政、宪法、刑法和瓦克夫法等实体法规,完善了伊斯兰立法体系。什叶派学者通过注释《古兰经》有关经文而确立的“伊玛目”(Imām)学说,直接决定了古今什叶派国家的宗教教义、政治主张、社会基础和思想观念等。同样,伊斯兰历史上形成的各种学派和社会思潮,都是基于注释《古兰经》完成了各自的学说主张和社会思想,如中世纪穆尔太齐赖派、现代伊斯兰社会主义思潮、当代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等,都无一例外地从《古兰经》注释中汲取思想元素。同理,伊斯兰文化体系的很多学科,均直接或间接地得益于《古兰经》注释,形成不同的学科体系,如古兰学、教法学、教义学、哲学、伦理学、苏菲学、语言学、史学等。总之,《古兰经》注释蕴藏的丰富多彩的内容,一方面深刻反映着历代穆斯林统治者和伊斯兰信众的社会生活和时代需求、人与现实世界的各种关系,以及对真善美和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另一方面积淀了历代穆斯林学者传承文化、更新知识、创新思维和认识世界的经验过程和实践结果。

从文化发生学角度来讲,伊斯兰文化本质上就是“古兰经文化”(Al-thaqāfah al-āqur‘niyyah)。《古兰经》是伊斯兰文化形成、发展和成熟的渊源,《古兰经》注释(Tafsir al-qur’ān)则是指导和帮助穆斯林解析《古兰经》内容、彰显《古兰经》价值和精神、阐发《古兰经》文化的不可或缺的学术举措。透视一千四百余年的《古兰经》注释史,其重心主要有三:

其一,《古兰经》注释是伊斯兰教最重要的文化遗产。自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Muammad,约570-632)注释《古兰经》至今,历代注释家均根据所属教派、学派与学科,从信仰教义、意识形态、派别观点、社会主张、学术思想、各类学科等不同层面,努力注释着《古兰经》的微言大义,推出了风格迥异、内容不一、富有时代特色、展现社会特征、具有历史印记的卷帙浩繁的注释文献,既为伊斯兰文化与穆斯林社会的发展提供着必不可少的文化元素、思想资源与精神养分,也是伊斯兰文明体系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其二,《古兰经》注释是具有实践意义的学术研究。历代穆斯林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不断变化的时代,总能通过注释《古兰经》的学术举措和文化活动,使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文化与时俱进,始终表现出生生不息的活力,从而既为穆斯林解决了如何全面了解、正确理解和具体运用《古兰经》的问题,也阐述了《古兰经》宗教内涵与社会应用相结合的二元一体性;既揭示了《古兰经》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与深刻的现实意义,也回答了伊斯兰教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步伐;既反映了经注精神与历代穆斯林政权政策的相辅相成,也展现了经注内容与时代要求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相协调。尤应指出的是,学术界对《古兰经》的注释,将在当前与未来,为丰富伊斯兰文化宝库,推动伊斯兰文明发展,引导世界穆斯林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类和平进程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其三,《古兰经》注释是最富有时代意义的理论创新。伊斯兰文化体系在历史进程中,唯有不断地注释《古兰经》和创新注释理论,才能使伊斯兰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伊斯兰文化体系只有解决了《古兰经》注释的理论创新问题,才能使伊斯兰文化体系的理论创新不断发展;伊斯兰文化体系只有将《古兰经》注释的理论创新作为一个理论创新突破口,方能突破制约伊斯兰文化体系理论创新的瓶颈。反之,如果穆斯林信仰《古兰经》但僵化《古兰经》注释及其理论创新,就会造成伊斯兰文化体系“一障百障”的局面。同理,如果穆斯林注释《古兰经》且不僵化注释的理论创新,就会使伊斯兰文化体系及其理论创新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其独特的文化生命力。换言之,《古兰经》在宗教层面的神圣性和社会层面的严肃性,决定了《古兰经》注释的理论创新对于伊斯兰文化体系的理论创新,很大程度上具有引信和导向作用,从穆罕默德·阿布笃(Muhammad ‘abduh,1849-1905)创新注释理论就可见一斑。他“提倡应用新的经注学理论解释《古兰经》,应把属于基本信仰的启示和属于社会立法性的启示加以区别。从《古兰经》和可靠的圣训中寻求类似现代思想的因素,自由运用理智进行新的教法演绎,创制新的律例和新的‘公议’原则。”[10]

综上,《古兰经》注释是历代穆斯林阐发经文经义内涵、弘扬伊斯兰义理、整理伊斯兰文化的一项重要学术活动。它因丰富和发展了伊斯兰文化而被认为是综合研究《古兰经》、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文化,以及穆斯林社会发展的珍贵文献,是历代穆斯林追求知识、探索真理、创新文化的深刻体现和具体反映。

在伊斯兰文化史上,注释《古兰经》与研究《古兰经》注释的学术活动几乎同步亦趋,呈现相辅相成的发展趋势。这主要体现在,自伊斯兰文化史上第一代学者、先知穆罕默德的圣门弟子伊本·阿拔斯(Ibn‘Abbās,619-687)首次对“《古兰经》注释”进行分类以来,后世学者便对《古兰经》注释不断地做出各种不同程度的整理与归类、分析与研究,学术成果颇为丰富。近现代以来,随着学术研究条件的改进与学科的细化,《古兰经》注释研究活动更是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如果说历代穆斯林学者注释《古兰经》反映的是他们对《古兰经》的综合理解和解释,那么,学术界透过宏观和微观角度,从整体和个案层面深入地对《古兰经》注释所作的研究,实质上就是对这些注释的综合梳理与分析、归纳与分类、总结与定性。因此,从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层面看,研究《古兰经》注释的重要性并不逊于对《古兰经》作注释。一方面,如果注释学界不对《古兰经》进行全面而精确的注释,穆斯林就会在理解和运用《古兰经》时,产生认知上的缺失甚或偏颇;另一方面,如果学术界不对《古兰经》注释进行分析、研究和定性,穆斯林就会面对浩如烟海的各类注释成果不知所措或难以辨析,甚至会陷入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的认知盲区。因此可以说,注释《古兰经》和研究《古兰经》注释乃是同等重要的学术活动,两者彼此互动具有的“二元一体”结构,共同建构了“注释经文”和“研究释文”的整体框架,为历代穆斯林排除阅读《古兰经》障碍、理解和运用《古兰经》教义、认知《古兰经》注释、整理《古兰经》注释典籍,都发挥着缺一不可的重大作用。

“《古兰经》注释研究”作为项目选题,其学术价值、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体现如下:

其一,学术价值。首先,通过研究《古兰经》注释,可以进一步把握《古兰经》的经义经旨,探究伊斯兰文化的核心内容,并对于了解《古兰经》以原理原则形式蕴涵的教义学、哲学、法学、苏菲学、文学、语言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内容,以及宗教史、世界史、文化史、哲学史和科学史等学科,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次,《古兰经》注释研究,有利于学术界梳理、分析和总结历朝历代穆斯林统治者借助《古兰经》注释建构国家形态和社会基础、伊斯兰各教派和学派通过《古兰经》注释完善宗派主张和思想体系、历代穆斯林汲取《古兰经》注释元素确立宗教、社会和时代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情况。最后,《古兰经》注释研究有助于推动中国学术界的《古兰经》研究向纵深发展,拓宽研究领域,进一步准确理解和把握伊斯兰教,并丰富和发展中国伊斯兰研究的内涵;有利于中国学术界整理《古兰经》注释古籍与梳理《古兰经》注释文献的学术工作。

同类推荐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禅悟人生

    禅悟人生

    释果宁法师,西藏工作八年,赵朴初学生,由原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大和尚剃度出家,在莆田广化寺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大和尚授比丘大戒。
  •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向释尊问佛

    向释尊问佛

    本书通过释加牟尼和底子阿难的对话,以问答的形式阐释佛法世界中的生命意义。
热门推荐
  • 道天邪尊

    道天邪尊

    一代邪尊含怒重生青云大陆,这一世他将再度卷土重来!天道眷顾,神秘空间,无尽丹药尽在手!横扫四方,名震寰宇,身畔却迷雾重重!转阴阳,逆生死,一怒风云变色!携红颜,同兄弟,登凌人生绝顶!风云变幻数万载,我为道天第一人!
  • 绝城漓

    绝城漓

    尘海漓·末浮流双骄子·踏征途日不落·花不枯路不尽·梦不破万千世界·战乱不止一方领土·万人争夺入凡尘·杀尽仁进神殿·灭神格这一世,敢与我兄弟为敌,便只有死。【每日更新,每日两更,爆发三更!】
  • 七千

    七千

    如是千世界中,有千日月。有谁能逃脱?看几路英雄如何冲破黑暗谁说武侠就一定得搞笑?带您看不一样的武侠[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封面支持]
  • 逮捕死亡

    逮捕死亡

    死星降临,天下大乱。红色妖月,灭世再临。2055年,红色血月突然降临,世间百怪纷至沓来,一名少年,掌握死亡的力量,开启担任起灭世刑警,逮捕死亡。
  • 回到大宋当土匪

    回到大宋当土匪

    南宋危难,岳飞还未昭雪,秦桧刚刚死去几年,动荡的南宋高宗已经无心政局,金人虎视眈眈意欲南下。那一年,辛弃疾还只是个毛头小子,那一年中兴四将只剩下了轻敌的张浚,是时,汤思退还是宰相,宋孝宗还未曾即位。一只千年后的蝴蝶翩翩而至,卷入这场南宋的风波,生在金地沦陷区,借着耿京辛弃疾等人起义的大势,一步步走上朝堂,舞动大宋的朝堂,掌控天下的大势,一气之下灭金荡高丽,渡海灭寇,生生造就出一个盛世大宋!当他垂垂老矣,“我的大宋不会窝囊,我的大宋要的是金戈铁马!只怪金人不让我安安静静做个美男子。”而他一路之上,一个绰号便是一段佳话。人屠,匪王,血相!而他最喜欢的却是“土匪?嗯,专门欺负金人的土匪,比较贴切啊!”
  • 校花的贴身保镖续集

    校花的贴身保镖续集

    看过校花的贴身保镖的都知道!我就只写在国内的,不写国外的望大家理解哦!
  • 当我们不再想再见

    当我们不再想再见

    这一天,我们相见,16岁的我们情窦初开,在一起时的我们很开心,可我们注定的分开了,十年没见的你和我都有了许多变化,你说我们还会在一起吗,当我们不在想再见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放下了,这一天的我们会发生什么呢?我已经打开窗准备和你迎接每天的太阳。
  • 狂奔七日

    狂奔七日

    《狂奔七日》配有400余张作者亲自拍摄的精美照片。夏奈尔七天与一位西班牙女友没有钱没有身份证,就连手机都不能带的情况下身无分文的穿行了整个法国直达西班牙,而后从瑞士边境绕回巴黎,行程3600公里。她遇过火灾,被不良男士纠缠,被警察抓过,与女友失散两次,也被抢劫,甚至在奔牛节上差点被牛蹄踏成肉泥。但也遇到天神一样的总救她于水火的NATHAN。夏奈尔与NATHAN一再相遇,但总是对坐无语,她并不喜欢单方面的一见钟情,认为只有她祈祷再见一面,而对方对自己却毫无牵挂,这种感情不公平,她决定完全放弃。可是七年后的一天,她收听到电台的一个广播,才知道事情完全不是如她所想象。
  • 桔梗们的成长

    桔梗们的成长

    生命本就是一个故事,而那些刻骨铭心的往事,串接了一个个起伏跌岩的细节,当华美的故事落幕,生命的脉络历历可见。年轻,可以回首,却很难延续~
  • 知心总裁之流星下许的愿

    知心总裁之流星下许的愿

    她是个小女人,胸无大志,不爱动脑,平生最大的愿望是捡到一大笔钱,某一天她很不小心的想要去找一份工作来打发日子而已,却不想碰上一个痞子总裁,明明他是很痞,很狡猾,为什么大家都说他很绅士很有魅力呢?这是一个骗子,披着羊皮的狠,林洛玲很肯定地想着。她逃,她躲,可是还是不可避免的被他的温情俘虏了,等到她终于肯面对他的感情时,却突然跑出了个女人来“哼,你只不过是他一时新鲜的玩伴而已”她不信,她们的感情会敌不过这个女人,可是,他却说“明天,你开始放假吧,不用来公司上班了”她无语,走就走,只不过是个男人而已,她勾勾手指就有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