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8100000007

第7章 文人篇(6)

这本书与其说震撼,更多地说是领悟。感谢徐晓,看完,你会更爱你的亲人和朋友,你会对生活多一份宽厚。

王小波,或许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

有位朋友说他是没书看了才去看王小波,因为很多人说王小波的书好,他不愿意凑热闹。

我和这位兄弟的臭脾气简直一模一样,王小波,也是在觉得没书可读的时候才终于去翻开的。

而后,就深深地沉浸其间。

一个作者如果知道他要写什么,比如写美,写爱,写英雄,我总觉得这是一个及格的层次。

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我们说叫做文章。

我要是说王小波下笔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肯定要挨骂——这是夸王二呢还是骂王二呢?

其实这是我自己真实的看法。

王小波的朋友们这样形容王小波——一个讲故事的大拿,在烟雾缭绕中慢吞吞地讲来,让人时而口水直流,时而毛骨悚然,又欲罢不能。

那就是真正的王小波吧。

如果一个人爱自由只是爱在笔头上,那断然做不了王小波。王小波的爱自由,是渗透到骨髓中,而后又渗透到自己的笔端的。有什么能够束缚他的笔锋呢?如果说王小波的作品是酒,那是因为他心中都是酒,涌到笔端的就是酒,不是王小波特意地要当酿酒师傅。如果说王小波的作品是茶,那么对不起,只能说他心中都是茶,不是王小波改行当了采茶女。

一个作者如果不知道他在写什么,而被他的笔,被他的感动、灵感和心灵的颤动带着走,我说,这样写出来的,才是大师之作。

王小波就是一个站在大师门口讲故事的人,那个门儿,他爱进不进。

那些被我们视为经典的作品,比如《悲惨世界》,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是革命吗?

那么为什么我看到雨果的笔下连警长沙威也得到了一份尊重——那可是一个典型的反革命分子呢。

《红楼梦》的中心思想又是什么?

从小学起我们就知道写文章要有“中心思想”,要先知道自己想写的是什么。可惜,大师们好像都没有这种自觉。

大师们经典作品的中心思想,是后人总结出来的吧。而大师之所以为大师,正因为他们不拘泥于所谓“我要写什么”,一如我们的心灵,有善,有恶,有美,有丑,有七彩的颜色,五味的甘苦。走入大师的层次,谁更出色,就是独孤九剑对独孤九剑,表现出来的是实力,而不是招式了。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也是我一直认为《基督山伯爵》的价值绝不低于《悲惨世界》的原因。

我认为王小波的魅力,就在于他已经让自己的笔走进了自由世界,禅怎样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你的心动。王小波,笔随心动。

读王小波的作品,我时时可以感到他的这种随心所欲。王小波的才华,使他的随心所欲变得魅力无穷。不过,他的作品有些我读得上瘾,有些却没有什么感觉。

我极喜欢看他的《我的阴阳两界》和《革命时期的爱情》,今天拿来还可以让我一个中午手不释卷再读一遍。他讲的已经不是故事,而是一种滋味。粗话、性、阴谋、一些可以毁了一部作品的种种因素,在他的书中却仿佛中药里的巴豆狼毒,偏偏是方子里不能少的良药。

可是对于那三个很有名的时代,还有2015,却没有这种感觉。也许是水平的限制,使我没能读出几部作品的好来。总觉得,无论是三个时代,还是《红拂夜奔》都些许逊于《我的阴阳两界》和《革命时期的爱情》。也许,这几部作品的思想,更接近王小波自己高速旋转的思维。所以当他的思路不太照顾读者的时候,读者就有点儿跟不上了。

怎么说呢?让我想起了一位艺术界的朋友说的话——摇滚歌星到了一定水平,都会变成吸毒者。没办法,这门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如此。

自由是产生好作品的肥沃土壤,就像民主是产生好政府的肥沃土壤一样,但是,它只是土壤而已,土壤中长出什么来,自己却是不能决定的。

这可能是王小波的一个坎?我有一种感觉,王小波如果能够多活一些年,而且继续随心所欲地写下去,他会有另一种变化——也许他真的会改行做卡车司机,那也是一种变化,我们不知道,但我相信他肯定会有所变化。——我这样说着,有些不自信。

我想说的是,这种改变,是一种旧缘将尽的感触,而新的缘在哪里,从他的文中我没有找到答案。

实际上,读王小波的一些文字,我心里确有一种淡淡的不祥之感,而当后来翻阅他的创作年表,却发现,让我产生不祥之感的,恰好是王小波最后的作品。

我的祖父曾经在西山农场种果树,他说,如果有的树开花开得特别繁茂,那并不是好兆头,多半是不留神被伤了根,果树的自然反应就是开出比平时更加繁茂的花,而第二年,大约就再不会发芽了。

一种缘分将尽的悲伤,隐藏在王小波后期的作品中,虽然,他有的是眼花缭乱的技巧,把文章写得更加夸张,更加花里胡哨,可是,洗去这些,我感到的王小波,那个小个子、全身黑毛的王二,在文字中渐渐虚无,以至于我快要看不见他的影子。

王小波不是江郎才尽,他有的是东西可写,能写,可是我从他的笔下看到了温瑞安后期作品的影子——王小波有些漫不经心,他甚至倦于掩饰自己思维与读者思维的差异。

这时候,王小波的生命戛然而止。留下无数的猜测。

王小波,缘来缘散,缘如水。

重新一识沈佩贞

看到这个名字,第一个感觉是有些耳熟,但又确实想不起来辛亥革命中有这样一位女豪杰,当时被称做女豪杰的,大体记得的只有秋瑾。

略一沉吟,忽然恍然大悟——沈佩贞啊,前两天刚和朋友提过她呢!

之所以没有认出来,原因是反差太大了。在我的记忆中,沈佩贞的名字只是和“女流氓”联系起来的,却不料本人是如此气宇轩昂,不亚男儿的模样。

我对她最深刻的印象是她曾经劝谏袁世凯。而高芾先生在《野史记》中则这样描述她——

这个女人了不得,一张大名片,中间的大字是“大总统门生沈佩贞”——怎么个门生法呢?一问,她年轻时候读过北洋学堂,所以就认创办人袁世凯做老师,自行印刷了这么张名片。不过,袁世凯收到这张名片,居然也就点头承认,从此北京政坛多了一位竭力拥护帝制的“女臣”。

名片上还有一行小字:“原籍黄陂,寄籍香山,现籍项城”,也就是说,她的籍贯是和民国伟人谁在台上密切联系的,反正她和现任总统是同乡就对了。沈佩贞后来下落不明,不然她肯定会再变为宁波人。

沈佩贞还是京师步军统领江朝宗的干女儿,朝中权贵,无不结纳,在北京城里风风火火,做下了偌大的事业。她有个闺中密友刘四奶奶,为了抢风头闹翻,结果京城警厅冲进刘府抓赌,抓到交通总长一名,参谋次长、财政次长各一名,关了一小时才放。自此以后,北京没有人不知道沈大门生的威名。

高先生因此称她做民初的“政治宝贝”,算是一种温和而俏皮的说法。

今天知道沈佩贞的人不多,至少远不如知道秋瑾的多,而其真容更加扑朔迷离,这张流落日本的照片,或许是她唯一的留影了。

在知道沈的人中,更多的人对沈佩贞是很不屑的,比如田邀谈起杨度第一次见沈佩贞,就不由得将她与妓女远春对比,说纯洁的在妓院,而堕落的在官场,而且经常出入总统府,这个世界多么颠倒啊。

杨度也是拥护袁世凯复辟的,和“总统府顾问”沈佩贞本来是一条船上的人,都这样说她,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的确,沈佩贞有过脚踢议院卫士,拳打宋教仁的作为,更献身、攀附于各高官,以求风头,这都是史有所考的。人们看不起她有道理,这是因为她自己做得让人看不起,而不是别人的偏见。她在袁世凯称帝失败后遁走江湖,从此失去人们的关注,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她留下来,除了被人唾骂也没有别的可以记录。

不过,这张照片上的沈佩贞却给人另一种印象,没有淫荡和势利,乃至疯狂,却有一种志士的坚定和冷峻。而且这张照片上的沈男性化特点强烈,让我很怀疑那种和她关系暖昧的政治人物欠缺健康的审美观。

这或许是沈佩贞的真容,因为照片的时间是1911年,辛亥革命那一年。

那一年,沈佩贞先在天津组织起义呼应武昌首义。失败后脱狱到上海,带着“一腔热血满身杀气”创办女子尚武会,为北伐培养女性侦探(即特工)人才,章程规定学成后的女生将“随同女子军北伐满虏”。

种种所为,秋瑾不过如此。

一个热血沸腾的时代,一个不畏牺牲的女性。在1911年,沈佩贞的确是“女豪杰”。

她对袁世凯的劝谏,是几年以后的事情。这让我想起了汪精卫的刺杀摄政王。文人曰:“假使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历史其实远比真伪更加复杂。只怕当年的汪精卫和沈佩贞,也都是真的,而后来的汪精卫和沈佩贞,也是真的,只是人会变而已。

沈佩贞被称做女流氓的记忆依然不会从我的脑海中抹去,但是,也会记得1911年这个英武的女豪杰沈佩贞吧。

虽然,全世界可能都不理解。

京城八卦掌传奇

一次在大阪一位老华侨家吃饭,谈起中医,萨随口说道:“中医,似还是汉代的方子好,就那么几味药,起什么作用清清楚楚。后世一个方子几十味药,倒常常把事情弄复杂了。”

本来也就是说说,不料旁边一位鹤发童颜的日本老太太双手一合,眼睛闪了闪,竟然用带着点儿天津味儿的中国话感叹道:“你说的真好啊。”

主人连忙介绍,这才知道老太太原来是大阪著名的贺英针灸医院院长古贺英子女士,当年在周总理的关照下在天津中医学院进修过中医的。连忙道久仰,接着就是换座位。

干吗换座位呢?萨对中医一窍不通,老太太要是高兴了接着考较两句,就只有丢人的份儿啦。我那两句台词,纯粹是鹦鹉学舌,是跟解老师那儿学来的。哪个解老师?

就是在《北京日报》当副总编的解玺璋先生啊,张艺谋的老同学,写影评把好多电影拍得鼻青脸肿的那位。解先生是我《中国厨子》那本书的责任编辑,因此有了一份缘分。有一次看解先生给自己开方子,随口叨唠了这么两句,就记住了。我估摸着解先生的医术是家传的,咱中国中医和武术向来不分家,武林高手往往同时就是名医。解先生既然是武林世家,北地大侠之后,他家老爷子不传下来两手医术来那不是怪了……停!解先生是武林世家?!还北地大侠?你没睡醒吗?

想象着《北京日报》副总编是一个黄飞鸿式的人物,的确能让人思维短路啊。

别急啊,真的假不了。当年的耿飚副总理祖上还是皇封的“双钩大侠”呢,《北京日报》副总编怎么不可能是武林世家呢?

同类推荐
  • 延安女兵(第一卷)

    延安女兵(第一卷)

    本书是一部丰富完美的历史挡案、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蔡畅、邓颖超、帅孟奇、康克清、丁雪松、罗琼、王云等百位风云人物,塑造了一群伟大时代的中华民族的巾帼英雄,一批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锋。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笑林广记)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笑林广记)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莎士比亚喜剧集

    莎士比亚喜剧集

    德国诗人歌德有句名言:“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中国戏剧家曹禺曾赞叹:“莎士比亚是一位使人类永久又惊又喜的巨人!”莎士比亚是公认的世界级戏剧大师,他的剧作中蕴涵了浩瀚的人生,渊博的知识和发掘不完的深邃思想。本书就收录了莎士比亚六部喜剧代表作,包括《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错误的喜剧》,《第十二夜》,《温萨的风流婆娘们》,主题大同小异,情节却生动而且丰富,不落俗套,错综复杂的情节经常由许许多多的欺骗、偶合、乔装打扮和奇遇组成。作品闪耀着人文主义理想的光芒,充满着欢乐气氛和乐观精神,歌颂了人类的美好爱情和纯真友谊,具有永恒的魅力。
  • 巧断珍宝失窃案

    巧断珍宝失窃案

    比尔巴是印度民间故事中的著名机智人物。他实有其人,生活在兴起于印度半岛北部的伊斯兰教国家莫卧儿帝国(1526—1858)的全盛时期,是莫卧儿帝国最有名望的君主阿克巴(1556—1605在位)的重臣,官至宰相。他聪明过人,阅历丰富,能言善辩,是阿克巴的得力助手。他的故事数量甚多,内容涉及宫廷生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以他与阿克巴的趣闻、轶事最有代表性。它们在印度,尤其是北印度广为流传,历久不衰。
  • 闲适中的挣扎

    闲适中的挣扎

    本书收入的文章分为四辑,“阅人”部分以亲历及第一手材料为依据,所涉主要是做编辑的父亲和他熟悉的作家朋友:“涉世”部分是个人经历,包括下乡、就业、旅美及退休生活;“读书”部分包括旧案钩沉、读书札记和影评,其中涉及刘大杰、程鹤西与鲁迅的纠葛,吴清源的民族操守,各依据前所未见的资料做出了澄清;“译文”部分大致是上世纪80年代所作,那时作者泛泛关心过日~本文学,所以译文也包括了不同的文学体裁。
热门推荐
  • 应孕而婚:老公大人高高在上

    应孕而婚:老公大人高高在上

    三年前,她是乔家的养女,为了报答养父,也为了保护自己珍视的东西,她和自己名义上的姐姐一起住进了纪家。为了让姐姐顺利嫁入纪家,她成为了她代孕的工具,本以为这样就能够获得安宁,可对方又怎么可能会放过她?千辛万苦从她们的手上逃了出去,也耗尽了她对她们所有的容忍。三年后,她华丽归来,只为将本该属于她的一切全部夺回来.......
  • 清歌长梦

    清歌长梦

    “狐五十岁,能变化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能知千里外事。善蛊魅,使人迷惑失智。千岁即与天通,为天狐。”——《玄中记》佛经云:“众生之诸业,百劫不毁坏,因缘聚合时,其果定成熟。”
  • 火影求生传

    火影求生传

    一本慢热的小说,作者自己觉得自己能写出一个不俗的故事?如果有希望,望诸位耐着性子看下去。本书的主题,将一一展现,没有平白无故的铺垫。若有可能请支持。前期可能有一些BUG,硬伤等,但是作者在以后的章节中都已经进行了修复。有些不合理存在的东西,在以后的章节中也会进行详细的说明等。再次前空翻360°乞求诸位读者大人的原谅。
  • 独尊水系

    独尊水系

    她,现代医学界的女王,只有她不想救的,没有她救不活的;话说她每年都会免费救活3个人,没有人见过她的真面目,有人说她长得像妖精,也有人说她长得其丑无比。因为在古玩市场偶然得到一块龙凤玉佩,便阴差阳错来到了这里,一个历史上不存在的大陆与时代。。。。。。。
  • 我的茶壶茶杯

    我的茶壶茶杯

    讲述了一个校园里的滴滴点点!一群叛逆的学生,一些苦与甜!
  • 探灵专家

    探灵专家

    生死轮回,人类与鬼界的大门在交错间出现裂缝,谁能拯救这一切?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武道灵诀

    武道灵诀

    开灵脉,开灵海,雕纹骨,秘神臧,虚化神,斩仙宫,破生死修炼之路却艰苦无比,没有人能一蹴而就杨枫,一个大家族的遗孤,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下一步步逆而成仙
  • 以书入道

    以书入道

    经常看各种小说的叶秋笙穿越到了修真界,并得到了原身体主人的神奇毛笔,叶秋笙利用此毛笔开始了空间演绎小说的修真之路..“小凡大大,求快快更新,再不更新我就由粉转黑了!”“吼!太好看了,打赏一百灵石,从此由路转粉!”......偶得神奇毛笔,美女,丹药,法宝……想要什么画什么,噢,美女就算了,小美会杀了我的!
  • 修真界风云再起

    修真界风云再起

    一个因为小打小闹而穿越的不良少年,续写不一样的修真史。浩浩修真,风云再起。一个不一样的传说,勾勒出不一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