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7600000008

第8章 佛陀(5)

最后,他对修炼苦行产生了怀疑。他想:“无论过去、未来和现在的沙门或婆罗门,他们体验到尖锐、剧烈和严酷的痛苦感受,以此为极,不可能超过。但我修炼这种严酷的苦行,并没有获得过人之处,获得圣知和圣见。可能另有觉醒之路。”

他回想起自己幼年在阎浮树下进入初禅而产生喜乐的那次体验,认为那是通向觉醒之路。他想:“我为何要害怕这种喜乐?这种喜乐不同于爱欲,不同于不善法。”因此,他觉得自己不必害怕这种喜乐。他又想:“以极度消瘦虚弱的身体难以获得这种喜乐,我是否应该进食,吃一些米饭和酸奶?”

然而,五位侍奉他的比丘期望他修行得道。现在,看见他开始吃米饭和酸奶,心生反感,离他而去,说道:“沙门乔答摩生活奢侈,放弃努力,回到奢侈生活。”[9]

在《中尼迦耶》第4《怖骇经》中,佛陀自述在林中修行时,如何降伏恐惧。远居林中,孤独寂寞,常人难以忍受。如果修行者身业、口业和意业未净,心怀爱欲和贪欲,必定会招来恐惧。然而,他身业、口业和意业清净,摆脱爱欲和贪欲,没有恶毒心,没有仇恨心,不昏沉嗜睡,不激动不安,不疑虑困惑,不自赞毁他,不胆战心惊,不贪图利益名闻,不懈怠,不糊涂,心定不乱,富有智慧(“般若”)。因此,他安居林中。

而且,每逢十四、十五或初八之夜,他住在令人毛发直竖的恐怖之处,如园庙、林庙或树庙。夜里,或野兽走近他,或孔雀折断树枝,或风吹动树叶,他感到恐惧逼来。他想:“为什么我等待恐惧逼来?为什么我不降伏恐惧?”于是,他行走时,恐惧逼来,他照旧行走,不站,不坐,不躺,直到降伏恐惧。他站着时,恐惧逼来,他照旧站着,不走,不坐,不躺,直到降伏恐惧。他坐着时,恐惧逼来,他照旧坐着,不走,不站,不躺,直到降伏恐惧。他躺着时,恐惧逼来,他照旧躺着,不走,不站,不坐,直到降伏恐惧。

在巴利语三藏之后的佛典中,关于太子修炼苦行的描写,添加了一些插曲。《神通游戏》中描写天神告诉在天国的摩耶夫人,说她的儿子快要死了。摩耶夫人和众天女一起,半夜里来看望太子,哭诉道:“儿啊!你既没有享受到转轮王的荣华富贵,也没有获得菩提,却要死于林中。”[10]而太子安慰她说,他不会死去;他会实现阿私陀仙人的预言,不久就会成佛。摩耶夫人听后,转忧为喜,向太子右绕三匝,安心离去。《因缘记》中描写天神告诉净饭王,说他的儿子死了。净饭王记得阿私陀仙人的预言,不相信这个传言,说他的儿子不获得菩提,决不会死的。

《神通游戏》中还描写太子在修炼苦行期间,除了五位比丘之外,还有十位少女侍奉太子。其中一位是镇长的女儿,名叫善生(Sujātā)。她举行祭祀,布施八百婆罗门,祈求太子放弃苦行,接受食物,恢复体力,获得无上菩提。得知太子放弃苦行后,她煮好牛奶粥,盛在金钵里,供奉太子。太子为了恢复体力,带着金钵来到尼连禅河(Nerajarā)沐浴。无数天神前来向他致敬,撒下檀香粉和天国鲜花。尼连禅河女神献给他狮子座,让他坐在上面吃牛奶粥。吃完后,他把金钵扔在河里,因陀罗捡起这只金钵,带到天国,建塔供奉。

注释

[1]《中尼迦耶》Ⅰ.163、164。

[2]同上书,Ⅰ.165。

[3]《经集》第420、421。

[4]同上书,第424。

[5]《中尼迦耶》Ⅰ.240。

[6]《中尼迦耶》Ⅰ.242。

[7]同上书,Ⅰ.243。

[8]《中尼迦耶》Ⅰ.245。

[9]以上《中尼迦耶》Ⅰ.245-247。

[10]《神通游戏》,第253页。

五、觉悟成佛

太子放弃苦行后,在尼连禅河边专心修禅。在《经集》的《精进经》中,佛陀自述在修禅中降伏摩罗。当时,那摩支(Namuci,即摩罗)来到他那里,劝说道:“你消瘦羸弱,气色不好,死亡已经临近。你死亡的可能有一千分,活命的希望只有一分,您活命吧!还是活命更好,你可以做种种好事。通过梵行生活,通过供奉祭火,你已经积累许多功德,何必还要这样精进努力呢?精进努力是一条艰难的道路,难以通过,难以成功。”太子回答摩罗说:“我有信仰,从信仰中产生力量和智慧。我如此精进努力,你还问我什么活命不活命呢?既然风能吹干河水,那么当我精进努力时,它怎么不会吹干我的血液呢?血液干涸时,胆汁和黏液也干涸;肌肉消耗时,心更平静,我的意念、智慧和禅定更坚定。我这样生活着,虽然体验到最强烈的感觉,但我的心不渴求爱欲。”太子向摩罗指出:“爱欲是你的第一支军队,第二支叫忧恼,第三支是饥渴,第四支叫做贪欲,第五支是昏沉,第六支叫怯懦,第七支是疑惑,第八支是虚伪自私;(第九支是)靠不正当手段获得利益、荣誉、崇敬和名声;(第十支是)吹嘘自己,贬低别人。那摩支啊!这就是你这个黑家伙赖以进攻的军队,懦夫不能战胜它而获得幸福。”太子向摩罗表示:“我宁可死于战斗,也不屈辱求生”;“人界、神界都征服不了你的军队,我将用智慧粉碎它,就像用石头击碎未经焙烧的泥罐。”面对太子的坚强意志,摩罗只得认输,哀叹道:“我亦步亦趋跟随世尊七年,在这个富有思想的佛陀身上找不到任何机会。就像乌鸦盘旋在色如肥肉的石头附近,心想:我们能在这里找到软食,或许是美味的。乌鸦没有得到美味的肥肉,只能从那里飞走。正像乌鸦飞近石头又失望地离去,我们也将离开乔答摩。”[1]

在佛陀的语言中,摩罗(Māra)实际上是通向菩提之路上的种种障碍的象征。遵行梵行,供奉祭火,积累功德,这是婆罗门教的生活方式,为佛陀所摒弃。然而,只有克服自身的种种心理障碍,诸如爱欲、忧恼、饥渴、贪欲、昏沉、怯懦、疑惑、虚伪自私、追求名利和自赞毁他,才能彻底摆脱世俗的羁绊,觉醒成佛。

在前面提到的《中尼迦耶》第4《怖骇经》中,佛陀对恐怖作了拟人化描写。而摩罗则比拟人化更进一步,是修行者身内身外各种障碍的人格化,各种罪恶的人格化,人性弱点的人格化。

也可以说,摩罗是佛教独创的魔。在婆罗门教的神话中,魔是阿修罗和罗刹。但他们主要是被视作社会异端或邪恶力量的人格化。而佛教注重自身的修炼,强调克服自身的爱欲和贪欲。在佛经中,摩罗既用作具体的捣乱者和作恶者,幻化各种形象威胁或诱惑佛陀以及其他比丘和比丘尼,也经常用作一些抽象意义的替身。例如,在《中尼迦耶》第106《不动利益经》[2]中,佛陀说:“现世欲和来世欲,现世欲想和来世欲想,这些都是摩罗的领域,摩罗的地盘,摩罗的庄稼,摩罗的牲畜。这些邪念导致贪心、恶意和毁灭,成为圣弟子修行的障碍。”[3]又如,在《杂尼迦耶》中,佛陀说:“把色看作摩罗,看作摩罗性,看作毁灭,看作脓疮,看作枪矛,看作痛苦,看作痛苦之源。谁这样看,谁的观点就正确。对于受、想、行和识,也要这样看。”[4]佛陀认为只有这样看待色、受、想、行和识,才能通向厌弃、离欲和解脱,达到涅槃。摩罗在这里成了一切有碍涅槃的物质和观念的代名词。

《经集》的《精进经》对太子降伏摩罗的记叙风格古拙。而《神通游戏》加以扩展,增添了许多不见于巴利语三藏的具体细节和夸张描写。《神通游戏》描写太子放弃苦行,恢复进食后,身上的三十二大人相和八十种好又清晰可见。他在尼连禅河边度过一天。日落后,在河里沐浴。然后,他前往菩提树。途中,向一位割草人讨了一些拘舍草。他把拘舍草铺在菩提树下,向右绕行七圈,盘腿坐在拘舍草上,面朝东方,发誓道:“坐在这里,我的身体可以枯萎,我的皮肉骨骼可以毁坏,只要我还未获得万劫难遇的菩提,我决不起座。”[5]

太子盘坐在菩提树下,两眉之间发出光芒,照亮四面八方,引来众天神向他致敬。而魔宫剧烈震动,摩罗梦见三十二个噩兆。他召集儿子和女儿。站在左边的儿子们主战,站在右边的儿子们主和。摩罗集合魔军,向太子发动进攻。但他们掷出的各种武器都悬在空中,变成花雨。魔军败退后,摩罗的三个女儿——欲染、悦人和爱乐上阵,竭力诱惑太子,也以失败告终。

《因缘记》描写摩罗施展风、雨、刀、枪、热炭、热灰、沙砾、泥土和黑暗九种风暴袭击太子,仍不能赶走太子。于是,他骑着象,冲向太子,投掷飞轮。结果,飞轮变成张在太子头上的华盖。魔军冲向太子,投掷大山,结果,大山变成花球落地。魔军败北,向四方逃散。

太子降伏摩罗,为觉悟成佛铺平了道路。在《中尼迦耶》第36《萨遮迦大经》中,佛陀自述修禅得道,觉悟成佛的过程:

我进食后,体力恢复。我远离欲乐,远离不善法,有寻有伺,因远离而产生喜乐,进入初禅,住于其中。虽然产生喜乐的感受,但不束缚我的心。寻伺止息,内心平静,定于一点,无寻无伺,因入定而产生喜乐,进入第二禅,住于其中。虽然产生喜乐的感受,但不束缚我的心。喜乐止息,住于舍、念和智,亲身体验到圣者所谓“有舍有念,住于快乐”,进入第三禅,住于其中。虽然产生快乐的感受,但不束缚我的心。摒弃乐和苦,摒弃从前的喜和忧,无苦无乐,因舍和念而清净,进入第四禅,住于其中。虽然产生快乐的感受,但不束缚我的心。

这样,我的心已定,清净,纯洁,无污,无垢,柔韧,堪任,稳固,不动,趋向忆宿命智。我回忆起种种宿命,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无量成劫、无量坏劫、无量成坏劫。我在此处,是这个名字,这个族姓,这个种姓,这样的饮食,这样的苦乐,这样的寿命。在此处命终,生于彼处。我在彼处,是这个名字,这个族姓,这个种姓,这样的饮食,这样的苦乐,这样的寿命。在彼处命终,生于这里。这样,我回忆起种种宿命及其状况。我于初夜达到这第一智。由于勤奋努力,意志坚定,无知灭,知识生;黑暗灭,光明生。虽然产生快乐的感受,但不束缚我的心。

这样,我的心已定,清净,纯洁,无污,无垢,柔韧,堪任,稳固,不动,趋向有情生灭智。我以超人的清净天眼,看见有情生死。我理解有情贵贱、美丑、祸福,皆是他们的业的结果:这些有情身有恶行,口有恶行,意有恶行,诽谤圣者,怀抱邪见,择取邪业,身坏命终后,生于恶处、恶趣、恶道和地狱。而这些有情身有善行,口有善行,意有善行,不诽谤圣者,怀抱正见,择取正业,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和天国。这样,我以超人的清净天眼,看见有情生死。我理解有情贵贱、美丑、祸福,皆是他们的业的结果。我于中夜,达到了第二智。由于勤奋努力,意志坚定,无知灭,知识生;黑暗灭,光明生。虽然产生快乐的感受,但不束缚我的心。

这样,我的心已定,清净,纯洁,无污,无垢,柔韧,堪任,稳固,不动,趋向漏尽智。我真正理解这是苦,这是苦集,这是苦灭,这是苦灭之道。我真正理解这些是漏,这些是漏集,这些是漏尽,这些是漏尽之道。我这样知,这样见,我的心摆脱爱欲漏,我的心摆脱有漏,我的心摆脱无知漏。得解脱而知解脱,我知道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再如此。我于后夜,达到这第三智。由于勤奋努力,意志坚定,无知灭,知识生;黑暗灭,光明生。虽然产生快乐的感受,但不束缚我的心。[6]

太子潜心修禅,入定生慧,觉悟成佛。初禅是远离欲乐,远离不善法,有寻(思考)有伺(观察),因远离而产生喜乐。第二禅是无寻无伺,因入定而产生喜乐。第三禅是喜乐止息,住于舍(平静)、念(忆念)和智。第四禅是无苦无乐,无喜无忧,因舍和念而清净。进而,获得三智——忆宿命智、有情生灭智和漏尽智,或称宿命通、天眼通和漏尽通。这三智包含轮回转生说、业报说和四谛(苦集灭道)说,是觉悟成佛的思想标志。

在《杂尼迦耶》第12《因缘集》中,佛陀自述在修禅中,他思忖道:“唉!这个世界陷入苦难。有生,有老,有死,逝去复又生,却不知怎样摆脱苦,摆脱老和死。哦!何时才能得知怎样摆脱苦,摆脱老和死?”他探根究源(yonīso、manasikārā),想通这个问题,提出了缘起说,即十二因缘说。他说道:“这是我达到的觉悟之道:名色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伤、痛苦、烦恼灭,由此一切苦蕴灭。灭也,灭也。在这些前所未闻的法中,我产生见、识、智、慧和光。”[7]

在《杂尼迦耶》第22《蕴集》中,佛陀自述在修禅中领悟到色、受、想、行和识(五蕴)是祸患,它们无常、痛苦和变化不停。只有克服贪欲,才能摆脱五蕴。

同类推荐
  • 弘一法师全集01:佛学·杂记

    弘一法师全集01:佛学·杂记

    在浮躁的世俗社会中,很多人都试图从弘一法师的文字作品中获得智慧,继而获得内心的宁静,找到心灵的归宿,鉴于此,通过对民国时期有关弘一法师的资料的查找甄别,本套从书收集了所有现存的弘一法师的全部文字,《弘一法师全集》由此而诞生。
  •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本书根据梵文、巴利文文献和汉译佛经,系统研究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创教教过程及原始佛教思想。本书内容丰富,言简意赅,于1995年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故重新排版,以飨读者。
  • 佛的故事

    佛的故事

    本书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图文的形式将一幅瑰丽神奇的佛教文化地图立体、直观地展现出来,让读者零距离感受佛教文明,全方位接触真实历史。
  • 圣经故事4

    圣经故事4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圣经故事(1册)

    圣经故事(1册)

    本书收录的圣经故事有:“一部文学遗产”、“创世纪”、“先驱者“、“继续西行”、“暂居埃及”、“逃脱奴役”、“荒野漂泊”、“找到新的牧场”、“征服迦南”、“路得的故事”等。
热门推荐
  • 花开花落不知遇见你

    花开花落不知遇见你

    爱情,亲情,友情,犹豫,徘徊。在宫里步步为营,她能找回她以前天真的性格吗
  • 被掉包的豪门千金复仇记

    被掉包的豪门千金复仇记

    今天,林思佳18岁的生日,她却并不开心,她还在为了自己和妈妈妹妹的生计而忧愁,因为明天正是自己的妹妹满7岁的生日,今年她必须让妹妹去上小学,看着兜里仅存的一些钱她哭了,妈妈以为是幸福的泪水,她知道妈妈无法理解自己,因为自己的妈妈精神状况有问题,她该怎么凑够妹妹上学的钱?然而今天因为一个女人她发现了自己的身世之谜,她的人生将发生怎样的转变?这背后隐藏的是什么呢?豪门恩怨即将揭开,她该怎么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让那些小人为自己这些年的苦痛付出代价呢?在身世之谜揭开的漫长路上,她遇到了钟爱一生的男人,这个男人到底是谁?面对重重困难和家族小人的不断暗害她该怎么变成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自己呢......
  • 九天第一帝君

    九天第一帝君

    君凌天本是末法时代的一位天才高手,却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了玄幻的九天世界。异世少年君凌天穿越九天,系统随身!修炼帝君神功!脚踏九天神步!身背绝世神兵!一步步崛起于异世!君临九天世界!杀皇子,登皇位;统天下,冲九天;称帝君,战九界!一统九天,登临巅峰!“我若为王,便是人中之王!我若为帝,便是众王之尊!我若为皇,便是万灵之皇!便是人间至尊!便是九天帝君!便是君临九天!”皇者,是至高无上的至尊!凌驾万物的帝君!PS:新人求收藏,大家多关照。烈酒QQ:2864211785想加的书友可以加一下。(^_^)
  • 枭宠:爱妻不为后

    枭宠:爱妻不为后

    从十六岁的青春韶华到二十六岁,容婉一直以为自己是他唯一爱的。直到那一天,她看见了另一个女人,原来一切都是假的,他疼她,宠他,却从来没有说过爱她。“祁晟,你说的话算不算数?”那时的容婉紧紧抓住最后一点希望。“婉儿,我必须娶她。”这是他的回答。原来,从一开始,我就错过了你的爱情。既然如此,既然不爱,这个后位,她拿来做什么?
  • 花心公主之无敌小公主

    花心公主之无敌小公主

    冷希辰为了自己喜欢的人把自己的未婚妻(冷忆思)亲手推下悬崖。看冷忆思如何复仇和他们的事情怎样发展。。。。。。
  • 青涩百合的项链

    青涩百合的项链

    这是一部记述已逝了的青春故事,里面有我的故事,也有你的故事,因为它来的如此真实。我将用它讲述我们的校园,我们的青春,我们的点点滴滴。关于青涩的爱情,青涩的记忆,青涩的面容,青涩的欢声笑语,青涩的秘密,那犹如百合一般的幽香与纯洁……
  • 人类本能

    人类本能

    动植物足足统治了地球亿万年,而人类却在短短的五千年之中崛起,并且夺得了地球霸主的地位,这是为什么?因为人类压制了自己野兽般的本能,他们学会了制造工具,明白了道德准则,建立了生活秩序。一切遵守理智,将血腥杀戮的本能深深的压制住。但是,由此一来,人类的行为严重的违反了世界运行的法则,世界末日来临了。饥饿,寒冷,瘟疫,死亡在人类之中肆虐。这迫使人类必须再一次的释放自己的本能,成为杀戮般的野兽,才能保持种族的延续。服从本能是野兽,压制本能是人类,控制本能则是神灵。人类必须自末日中走出,控制本能,成为神灵,超脱于世界之外,彻底的摆脱本能对于人类先天的桎梏。而齐明宇正在成神的道路上一步一步的前进着····
  • 时间是管理出来的

    时间是管理出来的

    本书内容包括时问是你最宝贵的财富 、快点燃你的火箭追赶时效、管理时间有原则、做个会利用时间的“巧媳妇”、别让自己忙得像陀螺、借它山之石攻己山之玉。
  • 重生嫡妃遮天

    重生嫡妃遮天

    堂堂相府嫡女落得一身骂名、悲惨离世,那些陷害她的人却青云直上,不仅荣华一世,还获得一世贤后的美誉,流传千古。安步摇死都不瞑目,发誓要揭开这些人的嘴脸!当重生回到豆蔻年华,拥有前世记忆的安步摇眼中闪过冷冽,该还的总要还回来的!只是为自己谋算前程的时候,却不料会遇上这样一人——冷酷如他,却将她宠上了天,原本只是场交易,她却深陷其中……
  • 22岁以后不可不懂人情世故

    22岁以后不可不懂人情世故

    22岁以后,你走出了校园,走进了社会,走入了职场,要怎样才能把事做好、把人做好?怎样才能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里融入到社会、融入到职场?这里有个极为关键的因素,那就是要懂得人情世故。所谓人情世故,是指与人交往中的博弈与礼数。这在人际关系极为重要的当今社会尤为突出。对于阅历尚浅的年轻人而言,若想在人际交往中站稳脚跟并最终胜出,的确是很困难的事情,同时也是必须要做好的事情。因为只有在人际交往中左右逢源,才算走好了踏入社会的第一步,才能迈好踏入社会以后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