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39500000054

第54章 宁可枝头抱香死(三)

徐渭与王世贞的轿子刚在轿厅停稳,早有人通报了进去,挂都指挥佥事职衔的北镇抚司堂官赶紧出来迎接。

徐渭心里急得猫子抓要见胡宗宪,却又不得不先与堂官衍几句。

他跟着进了花厅,坐下说道:“东翁在狱,我心中实在……”

王世贞急忙拦住了徐渭,这里面可不比其他牢房。徐渭见状便忍了忍。

“国公爷不在,你们这些小的可清闲了!”王世贞先喝了口茶,寒暄了起来。

“你这个爷说哪里话,”堂官一副完全不在乎的神气,“现在北镇抚司国公爷不在,一应事务都是我们夏戎政说了算。”

“这道也是!”王世贞知道这堂官拿话点自己,于是说道,“多谢大人的关心,请问夏戎政现在在哪?”

“在后院廨房里,爷你放心,夏大人还是很好说话的。”

王世贞听了这堂官的话,但心中仍觉得这堂官牛皮轰轰,有些靠不住,便委婉地说道:“要不,先让我们看看夏大人再说。”

“好吧。”

堂官答应,便要陪同他们一起去夏慕处,王世贞与徐渭一再辞谢,堂官只得派了一个衙役给他们领路。

这北镇抚司的后院,就是那座名震京师戒备森严的大狱。

衙役把两人领进大狱,三弯九转,来到一座极为隐蔽的小院,这里岗哨密布,本是关押犯罪贵族勋戚王公大臣等特殊人犯的地方,像前被弃市的兵部尚书于谦、首辅夏言等,犯事后就被关押在这里。

近些年没有这样的大臣要案发生,故这座小院一直空着,后来夏慕进了北镇抚司,觉得这里清净,便要了这里办公。

王世贞一行走进小院时,夏慕正在一间房里吃酒,这房原本空空的就一张炕,临时搬了些桌椅进来。如今桌上摆满了酒菜,还不知从哪儿弄了两个弹琵琶得姑娘,到是弹得白居易的《琵琶行》。

王世贞跟徐渭走到门口,只听得里面丝竹之声悦耳。王世贞一笑:“想不到,这夏大人还是一个这样的人儿?”

徐渭点了点头,却知道此人就是让赵文华栽了跟头的那位,实在不敢掉以轻心。

夏慕正在偷得半日清闲,却听力士禀告说督察院御史王抒之子,兵部员外郎王世贞跟徐渭前来拜谒。

夏慕一听急忙坐了起来,这个时代有几个人留名青史,张居正、李春芳、殷士瞻、王世贞。

张居正就不用说了,李春芳和殷士瞻都是后来的内阁重臣,风云人物,而这位王世贞更是了得,此人官绩不显,但文学成就了得。

是有明一代被誉为“后七子”的领军人物,引领文坛二十余年,无人可比。而更具传奇色彩的是,据说他闲来无事,曾写就一书,书名《金瓶梅》。当然,王世贞只是此书的作者嫌疑人之一。

“请他们进来!”夏慕让琵琶女退下,又让人撤了酒席。

王世贞一身青衫,显得潇洒脱俗,徐渭却是文人模样,更是一副教书先生样子。

“夏大人!”两人见着夏慕如此年轻,都先问好。

夏慕也是回了一礼:“早就从叔大那里闻得元美兄才情了得,今日不想却是在这里相见。”

王世贞听他如此说,这才想起眼前这位还是当今内阁次辅徐阶的孙女婿,听说明日更是要迎娶安宁公主,心下一惊,没想到此人小小年纪已经是重权在手,又是总督京营戎政,了不得了。

心中如此想,态度更加谦恭起来,只得说以平辈相交。

夏慕也乐得如此,又见王世贞身旁那教书先生之人,怕就是大名鼎鼎的徐渭了,不由得笑道:“这位想必就是文清兄了。”

“光中贤弟。”徐渭一笑也跟着王世贞与他平辈相交。

夏慕请两人就坐,又让人上好茶。

徐渭见夏慕跟王世贞只聊一些文学上的事情,而这夏慕也都答得上来,自然可见平日书读了不少,心中不禁又高看了一眼。

但他哪里又知道,夏慕是后世穿越来的人,知道的不全,但都还知道一些。

王世贞寒暄了半晌,交情也近了些,便说明了来意:“光中你也知晓,胡总督被关在北镇抚司的诏狱,我跟文清想要见一见……”

夏慕不等王世贞说完,便打断了他的话:“元美兄,你不是不知道锦衣卫衙门里的规矩,况且这胡宗宪是三司会审的重犯,圣上又下了手谕外人不得召见,我也是没有办法?”

徐渭见夏慕如此说,只想是礼没有送到,便拿出了一张五万两的银票,放到夏慕身旁。

夏慕斜了一眼,见徐渭一出手就五万两,心中不由得大动,只是前午才听徐阶告诉他国库中财政困难,十二团营的军饷无处支去,让他自己想办法。谁知徐渭来了一出手就是五万两,这下军饷有了着落了。

想着夏慕点了点银票,笑而不语。

徐渭见此知道有戏,便又拿出了五万两银票,跟先前那张放到一处。

夏慕却是又摇了摇头。徐渭见此暗暗心惊,暗道此人胃口真是大,若是继续花费,怕是不值得了。

夏慕见他迟疑,笑道:“文清有钱只管托我,文清怕是还不知道吧,这次三司会审,我可是圣上点名要求的陪审!”

夏慕将话点给了徐渭,徐渭闻言果然脸色大喜,再也不迟疑,一口气又掏出了十万两银票,这可是最后的一些积蓄了,他这次入京也不过才带了三十万两而已。

夏慕兴高采烈的收齐了银票,不禁暗道这当官的拿钱就是快,见得二人,只是说道:“明日上午你单独来北镇抚司找我,我带你进诏狱让你瞧瞧胡宗宪!”

徐渭一听大喜:“若是能救出东翁,少不得还有大礼。”

出得北镇抚司门口,王世贞冷哼一声:“这个夏光中也不过如此,是一个见财眼开的货色。”

徐渭一笑:“元美这可就说错了!”

“哦!”王世贞一奇,“怎么,文清认为我看错了他不成?”

“元美你是身在局中啊,这夏光中若没本事,管他是徐阶的门生,岂能在短短一月之内,连连高升,就连严党都在他手里吃了瘪了?”

“这……此话怎讲?”

“你真是糊涂了,叔大与你交好,也是徐阶的得意门生,但多年来还只是一个翰林编修,以后高升少不得依赖他恩师提携,但看看这夏慕,一个小子身无分文进京,竟然一个月内单枪匹马打下一片天地,他的手段就连严嵩都要忌惮三分,你哪里看得透呢?”

“文清也太高抬他了吧?”

“不信?”徐渭瞧了一眼糊涂的王世贞,笑道,“不信我们就瞧着,东翁入京之前就打算好了后路,原先我并不明白东翁为何要拿一千亩地去送与徐阶,东翁只说是临时抱佛脚,我现在反倒有些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北镇抚司与东厂,都在东城区,大约只隔七八条巷子。若走得快,连小半个时辰都花不了。

此时东厂提督陈洪闻得仓储之事,锦衣卫私自关押了东厂几个人,又得知皇帝大怒,下令严查,怕事情累及于他,急忙前往锦衣卫北镇抚司问得清楚。

只见那些东厂番子轿班训练有素,把个轿子抬得又快又稳,不知不觉已穿了六条巷子,再过一条约半里路长的纸马巷,就到了北镇抚司。

话说昨日仓储里面搜出了粮食,又跟倭奴又勾连,那些拿了胡椒苏木折俸的武将官们,听了更加闹了起来,都以为这里面有猫腻,只见整整一个上午,各衙门要紧官员走马灯一样在内阁穿进穿出,闹得内阁都不安生。

储济仓的杀斗弄出了倭奴案,也算是惊动朝野的大事。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事儿出了不到两个时辰,满京城就传得沸沸扬扬。

十之八九的京官,对胡椒苏木折俸本身就有意见,只是慑于首辅严嵩的权势,敢怒而不敢言。

眼见这回闹出来倭奴事,他们是求之不得。谨慎一点的,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刁钻一点的,便借题发挥四处扇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

更有那些个惯于窥伺风向挖窟窿生蛆的人物,硬是耸着鼻子要从中嗅出个什么“味儿”来。

他们很自然由倭奴想到严世番,由严世番想到严嵩,这么连挂上去,就觉得这里头大有文章。

“倭奴敢这么张狂,肯定是得了上方宝剑。”

他们想当然都认为仓储是吏部跟严党同流合污了,都朝着吏部要钱要粮食。

面对这一团乱麻的局势,李默尽管心情沉重,但却镇静如常。他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就是不听衙署市坊的那些议论,单从前来谒见的那些官员的言谈举止中,他也大致推断得出事态的严重性。

只是要抓住牛鼻子而不要让人牵着鼻子走,因此,只由着他们闹去,闹大了他也不怕,钱都让严世番克扣去了,干他何事!眼下只等收拾了胡宗宪,挤走了徐阶,等他当上次辅,再找他们算账!

北镇抚司内。

当东厂提督陈洪走进夏慕的值房谒见时,劈头就问:“夏大人,我属下究竟有多少人参与了闹事?这本是我东厂自家的事,还劳烦夏大人放人吧!”

陈洪身材魁梧,脸膛紫红,一看就是久历沙场之人。虽年近五十,犹身板硬朗,声如洪钟。

面对陈洪的逼问,夏慕提着官袍从容坐定,答道:“在储仓前,跟着赵兴起哄斗殴的,实只有七人。

“就这么几个人,能闹得山呼海啸?闹得都进了北镇抚司的大牢,不是夏大人故意如此借机报复吧!”

夏慕的眼中射出两道寒光,没有说什么。陈洪见此气势弱了下去,他倒不是故意要给夏慕下马威,而是谈论紧要问题时的习惯使然。

夏慕此时尽管不言而威,心中仍不免心中震惊,由此猜想陈洪为何如此焦灼,他稍一思虑,答道:“领头的就这几个人,但随着他们去的那些军曹,还不是看长官眼色行事,跟着一起撒野?不过,请提督放心,这事儿咱已经处置过了,谅再不会重罚!”

“请问夏大人如何处置。”

夏慕拿了朱希忠批示的折子,念着:“东厂一应犯事者,三十大板发还东厂。”

陈洪松了口气,他如此着急实在是因为这里面有他一个远房亲戚,平日里跟倭奴有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怕事情发了,连累自己。此时见夏慕没有刁难,又觉得自己显得过于盛气凌人,不由得赔了笑脸:“刚才我多心急,夏大人海涵,明日大人婚礼,我自然备上厚礼。”

夏慕伸手不打笑脸人,这陈洪经营东厂多年,势力深厚,朱希忠都要让他三分,更何况他自己呢!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博览4

    中国历史博览4

    《中国历史博览4》主要内容分为“元朝”、“明朝”、“清朝”三个章节。
  • 东汉末年谁是枭雄

    东汉末年谁是枭雄

    东汉末年,内忧外患;群雄并起,割据九州;乱世之中,问谁称雄?一部多人穿越,呕心沥血之作;誓破多主余扑,尊重历史,多方阅览资料。我不是在写小说,而是写一部穿越历史。我希望它可以是一部“历史”。拒绝主人公开挂成长!自己的武将,自己的智士,来谋得这三国天下。
  • 挹娄之鹰图腾

    挹娄之鹰图腾

    挹娄(yilou),听说过吗?就是史籍中反复提到的满族的先祖。他们立族的年代相当于汉末至南北朝,纵跨三百多年,比他们后代子孙在中原立国的清朝,存续的时间都长。他们驰骋于:东到日本海,西至呼兰河一线,南至珲春至汪清附近,北至鄂霍次克海的广大区域。他们笃奉七星大神,以鹰为图腾生活在原始与封建社会的“交叉口”,由肃慎族而来,在汉族和夫余、沃沮、高句丽夹缝中诞生、成长、壮大,振臂一呼,举起猎猎七星大旗。他们的开国皇帝叫挹娄,以皇名为族名。皇城在七星河上游,现今的友谊风林……他们哪,他们……我的满族兄弟!我的东北兄弟!——波澜壮阔,可歌可泣。
  • 龙蛇三国

    龙蛇三国

    一段神秘记忆,降临三国时代。一位贫寒少年,崛起巅峰之路。天下没有废柴,怨天尤人,不知进取,方为弱者。世上没有天才,坚韧不拔,勇于进取,自成强者。强与弱,只在心中一念间!天地风云变,龙蛇起深渊!看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剑指三秦

    剑指三秦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秦朝来亡后,项羽把秦国之地分给秦朝的三个降将。封章邯为雍王,统治关中西部;封司马欣为塞王,统治关中东部;封董翳为翟王,统治上郡,被称为"三秦"。汉王欲东出争天下,于此为进击的路口,令韩信夺取三秦。
热门推荐
  • 传奇大将陈赓(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传奇大将陈赓(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陈赓(1903—1961),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早年参加过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后历经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参与指挥援越抗法和抗美援朝战争,领导创建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他的个性鲜明,一生极富传奇色彩。
  • 乱世真仙

    乱世真仙

    上古神魔,天地大乱。英雄辈出,谁能主宰天地?
  • 暗恋娇妻:总裁我要扑倒你

    暗恋娇妻:总裁我要扑倒你

    【片段一】老公,你是什么时候暗恋我的。“很久”很久是多久?“。。。。”
  • 逆世诛神战

    逆世诛神战

    他非王,却欲与圣王争这一片天地!他非神,却欲与神尊夺这一个纪元!他是逆神弑宇的一滴鲜血所育,自诞生时起就注定了要逆天而行——穿古荒,踏九州,诛万尊,伐天道,神阻杀神,魔挡杀魔!他,陆沉,就是要创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创世诸神战:一战成名,再战灭神,三战逆世!
  • 重生之抗日军阀

    重生之抗日军阀

    假如你回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呢,如何为你的到来做出一番作为呢?就来看看重生之抗日军阀吧!
  • 盘古天地

    盘古天地

    地球上的李龙意外穿越到另一个世界,成为了另一个世界的南宫家族的第三少,名为南宫殇。无奈不能争夺准家主之位,只能去天朝宗做个弟子,但又因为姿质差,只能做一个外门弟子。不久后发现自己获得中国神话盘古的传承,开始了他的修仙之旅。
  • 天音的尘世生涯

    天音的尘世生涯

    梵天音,一个怀有远大理想的女中学生,嗯,对她的解释也只有这么多了,偶尔笑颜明媚秀丽胜过任何繁花,偶尔凉薄冷情让人不敢靠近,偶尔有那凌厉的的眼神和那让你感到透不过气的威压,总之…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是三个!本来就有些人格分裂的梵天音再加上一个堕落的天音仙子,这世界是要变了么。初次驾临21世纪的天音仙子就这么巧的与双人格女中学生梵天音契约、上学、拯救…世界,回味一下都觉得有些不切实际,可事实就是事实,怎么也改变不了…请大家点击阅读,看下去,看她们怎么叱咤风云,看她们怎么并肩站在世界的巅峰。有些人不是神就可以窥探的,也不是神就可以伤害的。玄幻+契约+重生+学生
  • 有仙出没

    有仙出没

    本来是一个天才,本来要站在神界的高峰,却意外被雷劫劈,重生成一个小修士。还好我还有我的空间我的宝物我的鬼和兽>请相信,我不是一个嗜好杀戮的人<>请相信,这本书真的会很爽但不是无敌流<【本书不定时更新但不会TJ欢迎戳进】【本书前期做工粗糙过了这段开头背景交待到了故事发展就精彩了】【目前从大纲看至少要写上千章甚至可以写更多】
  • 飞扬青春,梦想中国:浙江大学学生原创文学作品集

    飞扬青春,梦想中国:浙江大学学生原创文学作品集

    本书为浙江大学校团委、人文学院联合推出的大学生原创文学作品集,从历年的校园文学大奖赛获奖作品中精心挑选出优秀作品,汇集成书。目的在于鼓舞青年学生的文学创作,抒发青年学子“飞扬青春,梦想中国”的情怀,也向社会展示青年学子的朝气、才情。内容有小说、诗歌、散文、文学评论等各种体裁。
  •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新要求。这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针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新形势、新任务顺势而为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针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