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69800000005

第5章 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1)

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历代养生家、医家和广大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防病保健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摄生保健的内容,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养生方法,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卓越贡献,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为了使中医养生学能够得到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有必要对其学术渊源、理论特点及形成发展历史有个大概的了解。兹简要介绍如下。

第一节 上古时期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如果从原始群居的猿人算起,已经历了近两百万年的漫长过程。到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即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立以前,大概可分为原始群、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等几个历史阶段。在这个时期内,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地认识了自然界,并通过自己的劳动,努力创造条件,以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维持自己的生存与种族发展。他们懂得了创造简单工具去寻觅、猎取食物以充饥;择居处、筑巢穴以避风寒、防野兽;存火种以照明、御寒、熟食;以及用语言、舞蹈等方式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等。

火种的发现和应用改善了人类茹毛饮血的饮食条件,人们吃熟食,不仅缩短了对食物的消化过程,使人体获得更多的营养,也防止了一些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火的应用,可使人类战胜严寒,温暖人体的肢体关节、胸腹、腰背,驱散寒冷之外,我们的祖先还懂得了一些用火治病的简单医疗方法,如灸、焫、熨等,用以治病除疾,养生防病。

我们的祖先原在河谷地区聚族而居,囚为河谷地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食物丰富,可以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即使遇到自然灾害,被迫迁徙时,也总要进行一番选择,要“观其流泉”,“度其隰原”(《诗经·大雅·公刘》),以定其新的居处。这说明,上古时期,由于生存的需要,人类已经注意到居住地域的环境条件的选择。不仅如此,由于“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庄子·盗跖》),说明古人筑巢穴、栖木上是为了躲避野兽,以防猛兽的伤害。而为了适应自然界气候变化,所以,“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木曾)(音“增”Zeng)巢”(《礼记·礼运》)。“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积薪,冬则炀之”(《庄子·盗跖》),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懂得改变居住环境以适应寒暑之变。在火种发现,并得到广泛应用之后,则又进一步懂得了筑房舍以安居,开窗户以透光、通气。如“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礼记·礼运》)。足以看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我们的祖先逐渐懂得了居处环境的好坏,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手段。在原始社会,人类靠劳动寻觅食物、索取火种、制造工具、修筑巢穴,以充饥、御寒、逃避野兽、维持生命。劳动是人类使用工具来改变自然,使之适合于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同时,劳动也促进了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开扩了眼界、增长了智慧、保护了生命、强壮了身体。劳动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如《易·系辞下》中有如下一段传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神农氏没,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咸天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概括地说明了上古时期劳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情形。由此可以看出,在漫长的劳动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生命规律,并学会运用自然规律去支配自然界,从而改善了人类生活环境。这说明养生思想的原始萌芽在此时已经开始萌发。

第二节 先秦时期

一般认为,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历史时期,统称为先秦时期。为与上古时期区别,以夏朝的建立作为其上限。

在公元前21世纪,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经过殷、商到周,奴隶制得到较大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文化事业也相应发展,其突出的标志是知识分子数量空前增加,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在先秦的学术争鸣中,人们关于世界本源、生命学说及人生现象等方面,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由于金属工具的运用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也在提高。在养生保健方面,则提出了主动改善个人、环境卫生,合理调配饮食等措施,并有相应制度,以加强防病保健。

一、先秦养生思想

先秦诸子也正是在探讨自然规律及生命奥秘的过程中,提出有关养生思想观点的。诸子论述甚众,难以求全,现仅就易经、道家、儒家、杂家等有代表性的学术思想,作简要介绍。

(一)周易

《周易》是我们祖先生活及生产实践的产物,是对自然界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总结。它蕴藏着深遂的思想,以阴、阳来阐述宇宙间事物的变化规律,即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宇宙万物时刻在运动着、变化着,天体的运转,地壳的变迁,四时寒暑,昼夜晨昏的更替,无一例外,人亦如此,《周易》将这种变化称为“变易”。然而,这种变化无论在宇宙,还是人体生命活动,都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客观存在,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识而改变。因而,《周易》将这种规律称为“不易”。了解了变易与不易的基本规律,就可以知道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渐变及突变的动向,因而可以遵循、掌握它。《周易》称此为“简易”。故《易·系辞上》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现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周易》着眼于宇宙天地,立足于人类自身,以求得在认识宇宙运动变化规律中,探讨生命的奥秘,从而懂得生与死的缘由和规律。

《周易》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穷天人之际,探讨宇宙、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机理,进而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法则。这种学术思想,也直接影响着祖国医学理论。诸如:阴阳学说,天人相应学说等等,即源于易理。养生学中,顺应自然、调和阴阳、未病先防等原则,亦源于易理。故自古以来,即有医易同源之说。《周易》立论的目的在于掌握自然变化规律,着眼于自身的安危,强调审时度势,顺应自然,力求主观与客观的协调统一,以防患于未然。恰如《易·系辞下》所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这种居安思危,未变先防的思想,正是中医养生思想的理论渊源。

(二)道家养生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是以老、庄为代表的。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即“是谓深根,固抵,长生久视之诺,才能够使人长寿。”这是道家养生思想的根本观点。

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及动形达郁的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下面简述其大要。

1.清静无为 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谓的“少私寡欲”,因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宜“致虚极,守笃静,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其根,归根曰静”。人之神静,有如浊水,静之徐清。《庄子·天道》云“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动则无为,……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生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等各方面。

2.贵柔、归真返朴 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柔弱者,生之徒”(《道德经》)。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归真返朴”。

3.形神兼养 虽然养生倡导去物欲、致虚静以养神,但也不否认有一定的养形作用。《庄子·在宥》中说;“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庄子·刻意》说:“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所好也”。从而可见,我国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从其产生开始就是用于健身、治病、防病的。

(三)管子的养生思想

《管子》的作者承袭了老子关于“道”是宇宙本原的思想,但明确提出“道”即“精气”的观点。在养生方面,《管子》认为“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故主张存精以养生,指出,“精也者,气之精者也”,“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脏以为泉源”(《管子·内业》)。此外,他又提出存精的具体方法,则“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摧,福将自归”(《管子·内业》),主张虚其欲以存精。

《管子》还提出了起居有时、节制饮食、适应四时等重要的养生原则。如《管子·形势篇》云:“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起居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适,则形累而寿命损”,这些养生原则是很符合实际的。

《管子》还十分重视精神调养,《管子·内业》中指出“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忧患。是故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保持乐观情绪,也是养生的重要内容,而调节情绪则可用雅情怡性的方法。

先秦诸子提出的养生思想、原则和方法,渗透到医学领域,充实、丰富了中医养生学的内容,为养生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儒家养生思想

在养生学方面,儒家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思想和观点,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强调精神调摄《礼记·缁衣》说:“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养心与养形是养生的重要内容,然而精神与形体之间,具有统帅支配作用的是精神。养生首先要强调精神调摄,而最好的方法是减少物质欲望,即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人生存在着欲望是正常的,然而只能在社会许可的条件下实现欲望,不可有过分的要求,这就需要遵循“礼”的原则。正如《论语·颜渊》中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还提出了君子三戒,即“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行则从礼、君子三戒等内容,即为寡欲。儒家关于精神调摄的原则,在中医养生学思想中得到了阐发和应用。

2.注意身体护养 这也是儒家养生思想的一个方面。合理地安排生活、注意起居有时、劳逸适度、饮食有节等,是护养身体的基本原则。反之,如果不注意这些原则,“寝处不适,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这是需要予以注意的。

3.倡导饮食卫生 孔子对于饮食卫生十分重视,为了保证身体健康,他提出了饮食保健的原则,即《论语·乡党》中所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饮食精,则营养丰富,脍宜细,则味道美,可增进食欲,有利于消化吸收。并且,提醒人们一定要食新鲜、清洁的食物,以防止疾病的发生。他指出:“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强调了食品要精细、烹调要得当,进餐要定时,经久变味、腐败发臭的食物不宜食用等饮食卫生要求。同时,也提出了调和饮食五味,要顺应四时的原则。

儒家的养生思想,是极宝贵的养生经验,因而为历代养生家所遵循。时至今时,仍有其实用价值。

(五)先秦杂家养生思想

《吕氏春秋》是先秦杂家的代表着作。就养生思想而论,它是先秦诸子着作中内容最丰富的一部。其思想体系不仅承袭了道、儒两家的内容,也旁采了墨、法等家之说。全书计一百六十篇,涉及养生内容者,约五十篇之多。现将其养生观点简述如下。

1.毕敬之务,在乎去害 先秦杂家认为,人活百岁,是生命的自然寿限。而许多人未能活到这一寿限,究其原因,多由于在生命过程中受到种种危害和干扰。如果能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排除这些危害和干扰,则有可能使人长寿,达到自然寿限。这即是“毕其数”。并指出,长寿之“长也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毕数之务,在乎去害”(《吕氏春秋·尽数》),这一学术观点阐明了人的自然寿限及达到自然寿限的可能性,并指出“去害”是使人长寿的重要保证。而“去害”的具体措施,就是养生。

同类推荐
  • 黄帝内经一学就会

    黄帝内经一学就会

    本书内容包括:宝命全形、阴阳应象大论、藏气法时、血气精神、百病始生、病之形能、脉要精微论、异法方宜等八章。
  • 29岁小美女的养颜经

    29岁小美女的养颜经

    《29岁小美女的养颜经》给读者介绍了各种养颜方法,有内有外,有吃有养,希望姐妹们通过内外兼修,达到美颜养生的目的。衷心的祝愿姐妹们通过阅读《29岁小美女的养颜经》能了解到、学到自己想要的美颜养生方法,并且用一种养生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面对我们身边的一切。
  • 中国养生汤膳精选

    中国养生汤膳精选

    本书从汤膳的养生保健作用入手,介绍了汤膳的分类与制作要求,汤膳的常用材料,及其原料加工、烹制、火候等,并提供保健汤膳、食疗汤膳方。
  • 活用人体大药

    活用人体大药

    通过全身十二条主要经络以及其相关穴位的保健,我们完全可以轻轻松松地将病痛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且,这种方法最有利的地方,就在于你不需要拥有多么高深的中医理论,只需知道经络和穴位的具体位置,并且施加相应的刺激,就可以很快摆脱恼人的病痛。此外,通过对穴道经络的刺激,除了治病之外,更可以强身健体。这可是吃药打针所不能企及的“附加值”哦!如果你对于寻找穴位这样的事情毫无自信,没关系,这正是本书存在的意义,我们会在书中很详细的告诉你应该知道的所有讯息。还等什么?这么一个经济安全又舒适的治病健体方法在等着你,快快行动起来吧!
  • 跟着中医学养生

    跟着中医学养生

    本书共分四个章节,从人体元气入手,进而谈到心理健康和古人称之为“后天之本”的肠胃养生,最后以养身收尾。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凤忆轩

    凤忆轩

    回不了当初,回得了过去,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穿越从我开始,在新的世界开始新的生活,追寻新的爱情,做真实的自己。
  • 封仙传:妖天

    封仙传:妖天

    万古前……蛮兽纵横,魔道漫天。弱小的妖族与人族只堪于夹缝中求生存。直到一个天生圣心的无名小子出现……我要这世间,成为妖的天下……不,是我的天下!——【天地荒魔乱,万古我独仙!】新书上传,望大家多多支持!QQ书友群:558097787。感谢大家,一路前行,有你有我!
  •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每个人都有一颗年轻而伤感的心。在遇见自己的另一半前我们总会在生活的小道上漫步前行。有错过的时候。有疼过的时候。一路上总会有许许多多的陌生人在自己的生命中稍作停留,然后他们最终都慢慢的消失了。甚至此生不会再见。后来当我们再想起这些人的时候,仿佛在回忆另一个人的故事一般。
  • 绝世尊途

    绝世尊途

    一个小城的乞丐,一颗来历非凡的魂元珠,一次差点丧命的经历,造就一个绝世妖才!宗门,世家,上古遗迹。天才,妖孽,乱世争锋。
  • 世界上最流行的心理测试全集

    世界上最流行的心理测试全集

    本书将带你进行一次有趣的心灵之旅,让你在轻松和快乐的氛围中洞悉心的秘密,帮助你正确地读懂自己和周围的人。希望它能够成为你事业的好指导,情感生活的好顾问,健康心理和幸福人生的好参谋。
  • 最强男技师

    最强男技师

    打工的时候,遇到了曾经追求我的丑比。多年不见,她俨然变成了一位白富美,可我却还是个吊丝。最糟糕的是阴差阳错之下,我成了她手下的男技师……
  • EXO之一见你就倾心

    EXO之一见你就倾心

    第二天一大早,烟冉和唐欣儿齐齐的站在门口。两人的穿着就像一对双胞胎,宽大的白色半袖,紧身的深蓝色牛仔裤,高腰的白色帆布鞋衬的人清新大方。过了好一会儿,一辆酒红色的跑车停到她们跟前,车窗缓缓摇下。那个女生向她们招了招手‘上车。’--------------------------文章节选
  • 脉纹传说

    脉纹传说

    “我要成为一名纹脉师。”一个稚嫩的孩童对着一个老者说道。“为什么?”老者摸摸孩子的头问道。“为了不被人欺压,为了每天吃饱,为了让我的家人过上幸福的日子。”孩童眼神坚定的看着老者说道。…………
  • 旧梦阑珊

    旧梦阑珊

    这是一个平淡而又离奇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女人漫长的一生里遇到的种种悲欢离合。正如我们的生活一样,有时候你以为它波澜不惊,却不知道有些事情或许是暗藏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