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09600000015

第15章 西汉(10)

与那些终日追逐声色狗马的王氏子弟相比,王莽绝非那种志骄意满之辈,他爵位越高,节操愈谦,散尽家财,以求名声;收赡名士,结交将相卿大夫。王莽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公元前8年,王莽的叔父、处在重病之中的大司马大将军王根,要求离职养病。于是人品出众的王莽,靠着王氏外戚多年来的势力,获得了这个高位。

登上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后,王莽仍旧克己修行,延聘贤良名士幕僚,赏赐的钱财全用来分给这些名士,而自己更加俭朴,他母亲生病,公卿大臣派其夫人前来探视,出来迎接客人的王夫人,穿着短衣布裙,那些贵夫人竟把她当作王莽家的奴婢了。

但王莽即使深藏不露,还是没有在大司马的位子上坐舒服,就被赶下了台。原因是刘欣上台了。刘欣是藩王入宫做皇帝,从小就听说王氏外戚骄横,心中十分不满,于是王莽就成了王氏集团的替罪羊,被刘欣赶下了台。过了两年,又把他赶回南阳新野都乡封地。但是,刘欣未彻底剪除王氏外戚的势力,特别是不敢丝毫触动太皇太后王政君,给王莽留下了卷土重来的机会。

蛰居南阳的王莽,积极结交士人,沽名钓誉,等待时机,试图东山再起。这时候,王莽的儿子王获又帮了他一个大忙。这王获适时地杀死了一个奴隶,这本来算不了什么大事,但王莽痛斥儿子,叫王获自杀以偿命。

王莽的行为赢得了极大的声誉,朝野上下为王莽喊冤叫屈者以百数,纷纷请求恢复王莽的官职。终于,刘欣迫于压力,以侍奉太皇太后的名义,征王莽回京师长安。

汉哀帝刘欣死后,新即位的汉平帝太过年幼,于是太皇太后下令把军政大权交给王莽。王莽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奏免了汉哀帝的男宠大司马董贤,接着又把丁、傅两家外戚赶出京师。他还不准平帝的母亲卫氏人京。大权在握的王莽开始对朝廷进行大清洗,排斥异己,结党营私又沽名钓誉,广施恩惠,最后还获得了“安汉公”的封号。

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位置,王莽费尽心机,使女儿成为汉平帝的皇后。不久,王莽便获得了“宰衡”的称号,位列上公。王莽十分得意,让御史给他刻了一枚“宰衡大傅大司马”的印章。

已生篡位之心的王莽,发现日渐长大的汉平帝对自己的不满,将会成为自己代汉称帝路上的一个绊脚石,于是便先下手为强,鸠杀了平帝,拥立年仅两岁的刘婴做“孺子”,自己做起“摄皇帝”来。王莽代汉自立之心,已是路人皆知,年迈的太皇太后有名无权,已经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王莽代汉自立了。

公元8年,梓潼县一个无赖哀章见王莽有代汉而立之势,决定来一次大的政治冒险。他伪造了两个铜匮,一个上写着“天帝行玺金匮图”,另一个上写着“赤帝行空某传予皇帝金穗书。”“某者”,指汉高祖刘邦。书中说,王莽继汉而立,为真天子,太皇太后应尊奉天命。

图书中都写着王莽八个大臣的名字,又自造了王兴、王盛两个名字,还有他自己的名字,说这11个人是新王朝的辅佐。一天黄昏,哀章穿着黄衣,拿着铜钟,跑到汉高祖刘邦的祀庙,把两检铜匮交给仆射。仆射马上报告王莽。次日清晨,王莽郑重其事地来到高庙,拜受铜匮,又戴上皇冠去见太后,说明自己将承天伞代汉而立。

然后,来到未央宫前殿,在皇帝的宝座上坐下来,宣布自己代汉而立,定国号为“新”。

公元9年元旦,王莽在未央宫前殿隆重地举行了登基大典。王莽率公卿朝见大皇太后王政君,奉上“新室文母太皇太后”的玺绶,去掉汉朝的封号,大赦天下。

又下诏封孺子婴为“安定公”,在平原立刘氏宗庙,疯汉正朔;以孝平皇后为安定太后。宣读完策令之后,王莽拉着年仅五岁的刘婴流涕嘘唏,说:“当初周公居摄,成帝长大后便还政了。我原也欲效法周公,无奈天命难违,不得如意。”哀叹良久,中傅把刘婴带下殿,北面称臣。

王莽自公元前22年步入仕途以来,从黄门郎、射声校尉、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大司马、摄皇帝,步步高升,最终代汉而立,建立了他的新朝。

有心改革无力治本

王莽代汉而立后,依照《周礼》设计了一套对社会进行“复古”改苹的蓝图,试图缓解自西汉中叶以来的社会危机,巩固新朝地主阶级的统治,是为“新政”。

新政的主要内容就是“王田令”、“私属令”、“五均”、“赊贷”、“六管”以及官僚体制改革等内容,其中最能体现王莽改革蓝图和最主要的就是“王田令”和“私属令”。

“王田令”主要是依照夏、商、周三代的井田制模式,进行土地改革。将天下田地更名曰“王田”;禁止土地买卖;一家罗口不满8人而田地9叩亩者,把多余的土地交出来,分给族人邻里;过去没有土地的,按一夫一妇100亩瘦田;敢有违犯此令者,流放边远地区。为了抑制奴婢的增多,在颁布“王田令”的同时,又颁布了“私属令”,将奴婢更名为“私属”,禁止买卖奴婢,不听令者,流放边远地区。

而“五均”、“赊贷”和“六管”的改革主要内容是由政府来管理工商业经营和物价。向百姓发放贷款,贫民遇有丧葬、祭祀,或欲经营工商业而无资金的,可向钱府丞贷款。祭祀限10天归还,丧事限3个月归还,不收利息;工商贷款岁息1/10,或月息3%。这一条,充分代表了王莽改革中的前瞻性,这条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发放福利性贷款的制度。其他内容就是由国家专卖盐、酒、铁;由国家铸钱;由国家管理山林川泽,收山泽税。这五项国有实业,加上国家办理“五均”和“赊贷”,合称“六管”。王莽在经济、政治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改革,特别是“王田令”和“私属令”,的确抓住了西汉末年矛盾的核心。但是,他的改革却没有实事求是地深入改革下去,不过是作了一些表面文章,根本就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他的改革方案富于幻想,却根本行不通的。王莽的“新政”不但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也触动了官僚地主、富商大贾的利益,这些官僚地主、富商大贾原是对王莽抱有极大希望的,他们本来认为王莽当上皇帝后,还能继续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以及获取更大的利益。而老百姓,根本就不理解这些改革措施将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况且,整个新政中只有王莽一人在摇旗,而在他身后缺乏真正能理解他良苦用心并为他真正呐喊的人,因此,新政的实地实施,很快就变味了,成为贪官污吏向老百姓敲诈勒索的又一个新手段。因此,王莽的新政可说是危机四伏。

众叛亲离无力回天

王莽的改革,使得朝野上下反对声四起,一场大风暴即将爆发。不仅如此,边陲归附已久的少数民族匈奴,也唱开了这场热闹的,反对王莽的大戏,缘由还是王莽自己造的孽。王莽称帝后,天真地认为天无二主,土无二王,少数民族首领称王违反古典,于是派人出使各少数民族。其中一名使者到了匈奴,收回汉朝发的印玺,更授新朝的印章。单于看了很不满意,因为“玺”为帝王专用,而“章”乃臣子之物,而且这使者还当场将旧玺椎碎。单于大怒,杀掉使者,南下攻掠,周边其他各族也相继举兵。

王莽也想借这个机会,稳定一下危机四伏的朝野,于是募天下的囚徒、丁男、甲卒30万人,分六路进军匈奴。六路大军并出,战线东西绵延3000多里。对于那些将帅士兵而言,这次出兵,不过是劫掠财物最好的一个借口,于是先到边陲的便大肆骚扰当地百姓,抢劫财物,勒索钱粮。而没到的就沿途抢掠,搞得内地和边疆是鸡飞狗跳,一片混乱。这王莽也真能想出招来,为了对付混乱局面,把他的大臣加授将军称号,到边陲去做监军使者,整顿军纪。没想到,王莽一片好心,又被一群狼心狗肺的饿虎给葬送了。这些官员到达边境后,不仅不治乱,反而乱上加乱,与带兵将领串通一气,索取贿赂,劫掠百姓。一群饿虎又加上一帮饿狼,边陲鸡犬不宁。

外患未除,内乱又起。王莽手下又给王莽制作了一大堆的麻烦。他的三个得力干将王舜、甄丰和刘款并不赞成他代汉自立,还有了一些想篡位的心。于是王莽就将这三人降职的降职,斩首的斩首。将涉案人员一一送上了断头台。

此后,王莽便成了孤家寡人,他认为什么人都不可靠,于是疑神疑鬼,慎加防备。每次外出,都要先派卫士在京师反复搜索,名曰“横扫”。为防备大臣谋反,王莽限定大臣入宫随从吏员的数目。一次,太傅平晏入宫,随从人员超过了规定人数,守宫门的仆射不让其入宫,还出言不逊。平晏的戊曹士一气之下把仆射绑了起来,王莽闻知此事后,气得火冒三丈,立即命令执法发骑数百,把太傅府团团围住,勒令吏出戊曹士,当即将他处死,这才罢休。

失去了朝野的支持,也没有了可供自己使唤的爪牙,王莽唯一可信赖的,就是自己的儿孙了。偏偏他的儿孙不争气,不但不帮他解忧,还准备着代王莽做皇帝。王莽一气之下,又把自己涉嫌的儿孙统统杀掉。从此,王莽对儿孙们也不放心了,要把他们从身边赶开。

公元20年,一场飓风把王莽视为神圣的王路堂毁掉了。王莽借题发挥,借机废掉了皇太子王临,把他贬为统义阳王,赶出京师;贬王安为新迁王,也驱出京师。

王莽一一击败了想暗算他的人。但与此同时,农民起义的烈火开始燃遍大江南北。王莽先后用招安、迷信手段等方式来平息农民起义。但毫无结果。王莽只得用上了武装镇压。他在全国推行军事一体化,授权给中央和地方长官以统兵镇压农民起义的军事权力,把全国变成一座大军营,从而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从此,王莽的新朝危机四伏,四面楚歌,边陲的烽烟,四郡的义兵,朝廷的阴谋,使得焦头烂额的王莽疲于奔命。在谋划代汉和建国后改革上面耗尽所有精力的王莽,已无沉着机敏的有力措施,使尽浑身解数,也只是做出些个奇百怪、花样翻新的一出出闹剧,简直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我们来看看这些闹剧吧!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1)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华罗庚

    华罗庚

    《世界名人非常之路:华罗庚》深刻地描述了他坎坷和奋进的一生,及近代中国数学发展的沧桑。
  • 莫言:诺奖的荣幸

    莫言:诺奖的荣幸

    本书是国内唯一部零距离、长时间,及时而又深度解读莫言的权威读本。莫序,道出了他们同窗同道之间的深情厚谊;朱文,更见证了莫言从北京魏公村走向斯德哥尔摩红地毯的神奇道路。附录中朱寒汛的万字散文《小鼠侃象》更真实地记录了一个“80后”文学青年对莫言的别样观察,前后呼应,形成了父子两代研读莫言的独特景观。代后记,全面真实地回顾了近30年前,莫言与朱向前们追逐文学梦想的小环境和大背景。
  •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下册)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下册)

    本书是一部描述毛主席人际关系,反映毛主席与湖南家乡父老交往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我曾读过一部分,感到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作者通过长期深入采访和研究,掌握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以庄重的笔触描写了一代伟人毛主席与父老乡亲水乳交融的关系,歌颂了毛主席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体察民情、大公无私、情系桑梓,忧天下的高尚品质和伟人风范。我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1959年随毛主席回过韶山,亲身感受到毛主席浓郁的乡情亲情友情。
  • 中国历代风云人物(合集)

    中国历代风云人物(合集)

    从上古时代到王朝结束,在你面前展开了一幅绚丽的历史画卷。所有你能够记起来的风云人物,在这里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君王、武将、思想先哲、文学家、忠臣、发明家、变革家,任何一个领域的人物几乎没有疏漏。记载的他们纵横捭阖、波澜壮阔的大历史风貌,让人无限向往。这些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将我们带进属于他们的那个年代,一起翻阅那个时代的历史画卷。感受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膨胀,热血沸腾,在内心深处多一份对祖国、对华夏文明的热爱与崇拜。
热门推荐
  • 幻梦灵时

    幻梦灵时

    掌控时间,吞噬天地七大家族,亦有何惧逆天改命,天地独尊
  • 应君诺

    应君诺

    奇闻,特大奇闻,宰相府废物二小姐墨菱霜嫁给当朝皇上红人——东方长卿将军了!什么?你说本来是准备进宫当皇后的?将军亲自求娶的?皇上还忍痛割爱让给将军的?传闻东方长卿不喜女子,凡是女子一律三个字——扔出去!今日却求取圣旨这是为何?难道因为人家是第一美人?众说风云,然而谁都不知道,花轿里本已经没了气息的女子微微张开眼帘,红盖头下漆黑如夜的眸子深邃而又犀利,似乎酝酿着一场血雨腥风……
  • 遍地鬼子

    遍地鬼子

    读者朋友,这部作品是我继“红色三部曲”之后,奉献给您的又一部关于诠释英雄主题的作品。如果您喜欢石光荣、高大山、柳秋莎这些红色英雄的话,那么,我相信,偶然性也会同样喜欢这些胸怀激情的平凡英雄,他们平淡地生、平淡地活、也会平淡地死。但当遍地鬼子来了的时候,他们有了血性,有了侠骨柔肠,有了英雄豪气。我喜欢活得有血性的平凡人,因为它们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亲爱的朋友,您呢?
  • 自由之战:同人

    自由之战:同人

    在自由之战中,无尽的战争,永恒的纷争,让故事,再次,从头开始。
  • 圣弑之心

    圣弑之心

    天才游戏玩家来到游戏世界,武力的较量,智慧的比拼,他从来不会输。在这个世界里,他将成为绝对的王者,将所有敌人踩在脚下。
  • 佐卿儿女江湖系列武林神话

    佐卿儿女江湖系列武林神话

    本书为佐卿的处女之作,属于青春励志性古代武侠篇。2006年5月起稿,2008年9月撰稿,2011年审稿,经过了无数次的更改和反反复复的修改,保存至今在起点网首发。本书的故事庞大,人物奇特,主人翁更是难中出真英雄,死里逃生见真情,3个不会武功的后生小子,一个穷酸怕死的书呆子,一个吃不饱饭的小乞丐,一个吹大牛的臭和尚,他们为了要活着,经过了各样的苦难,吃尽了人间的苦头,受尽了江湖人的辱骂,死里逃生的奇遇,恶势力的围剿,魔王的追杀,亲兄弟的暗算,最后,他们终于刻苦了一切的困难打败了所有的人,成为江湖上人人敬仰的大英雄大人物。
  • 倾世盛宠:闷骚神尊拐妻计

    倾世盛宠:闷骚神尊拐妻计

    她沉鱼落雁,倾城温婉,最吸引人的却是一双总是温柔的冰蓝色凤眸。她温柔似水,却能让四界谈及变色,一袭蓝衣行四界,她是外人眼中“温柔似水”的杀神冥王!他如冰山上顶上的一朵不可高攀的雪莲,冷酷而无情,却能让四界的女子为他神魂颠倒,白衣倾城,他是四界人人皆知的创世神言殇!当他遇见她……高冷和理智立刻离家出走!(以上介绍属于男主和女主第一世,男主女主十世情缘)
  • 威行

    威行

    破碎的大陆,异界的位面,各族横行,群魔乱舞。神秘的宗门,诡异的际遇,兄弟齐心,诛仙屠佛。契约、天赋、融魂、格局、超越生死,一切,从这里开始
  • 战皇无极

    战皇无极

    破土重生,世间早已历经沧桑!曾经的无上皇族,早已没落在尘埃之中!一颗诡异的心脏,一部无上的功法,一道永恒不灭的超强灵魂,伴随着他踏出了云海,破入九天苍穹。
  • 人间锦书,雁字无回:中国历代女才子的红尘绝唱

    人间锦书,雁字无回:中国历代女才子的红尘绝唱

    女性诗人是一支傲然独立于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创作队伍,为古代文学史增添了一缕妩媚的色彩。本书遴选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58位女诗人,通过其各具风格的诗词作品,诉说人生的爱恨、欢喜与悲辛,展现古代社会女性世界里不为人知的爱恨情仇与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