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84000000004

第4章 中庸(1)

率性之谓道

天命[1]之谓性[2],率[3]性之谓道[4],修[5]道之谓教[6]。道[7]也者,不可须臾[8]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9]戒慎[10]乎其所不睹[11],恐惧乎其所不闻。莫[12]见[13]乎隐[14],莫显乎微[15]。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16],谓之中[17],发而皆中节[18],谓之和[19]。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20]也。致[21]中和,天地位[22]焉,万物育[23]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24],小人反[25]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26]时中[27]。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28]也。

子曰:“中庸其至[29]矣乎,民鲜[30]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31]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32]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33]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34]!”

子曰:“舜其大知[35]也与[36]!舜好问,而好察迩言[37]。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38],用其中于民。其斯[39]以为舜乎!”

子曰:“人皆曰予[40]知[41],驱[42]而纳诸罟[43]擭[44]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45]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46]守也。”

子曰:“回[47]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48]而弗失之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49]也,爵[50]禄[51]可辞[52]也,白刃可蹈[53]也,中庸不可能[54]也。”

[注释]

[1]天命:这里指自然的禀赋。[2]性:天赋予人的本性。[3]率:遵循。[4]道:规范、人道。[5]修:修明、实行。[6]教:教化。[7]道:日常事物当行之理。

[8]须臾:片刻、一会儿。[9]君子:《中庸》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行的人,有时指有地位的人。这里指有德行的人。[10]戒慎:警戒、谨慎。[11]睹:见、察看。[12]莫:无、没有。[13]见(xiàn):同“现”,体现。[14]隐:隐蔽。[15]微:细微小事。[16]发:表露、显露。

[17]中:这里意为恰当。[18]中节:合于自然的道理。中,符合。节,法度、常理。[19]和:和谐。[20]达道:通达的道路,或说是天下人民共由之路,引申为天下共同遵循的普遍规律。[21]致:到达。[22]位:安于其所、各得其所。[23]育:养育、生长。[24]中庸:不偏不倚,既不过分也无不足。庸,“常”的意思。[25]反:违背、违反。[26]而:能、能够。[27]时中:应时而处中,即言行处处符合道的规范。[28]忌惮:畏惧。[29]至:极、最。[30]鲜:少。[31]知者:有智慧、有教养的人。知,同“智”。[32]明:著明、明了。[33]味:滋味。

[34]矣夫:叹词。[35]知:同“智”。[36]也与:语气词连用。[37]迩(ěr)言:浅近之言。[38]执其两端:掌握它的两个方面。[39]斯:此。[40]予:我。[41]知:同“智”。[42]驱:驱逐、驱赶。[43]罟(gǔ):捕鱼的网。[44]擭:装有机关的捕兽的木笼。[45]辟:同“避”。[46]期月:一个月。[47]回:颜回,孔子的学生。[48]拳拳服膺:牢牢地放在心上。拳拳,牢握不舍。服,放置。膺,胸口。[49]均:平,指治理公正。[50]爵:爵位。[51]禄:官吏的俸禄。[52]辞:放弃。[53]蹈:踩、踏。[54]中庸不可能:上述三事,即平治国家、辞爵禄、蹈白刃虽难还是能做到,而行中庸之道看似容易,实际更难。

[鉴赏]

《中庸》据说是子思写的,原本是《小戴礼记》之中的第三十一篇。在《汉书·艺文志》著录有《中庸说》二篇,这表明西汉时已有人专门从事《中庸》的研究。之后有南北朝宋散骑常侍戴颙所著的《礼记中庸传》二卷,另外南朝梁武帝萧衍还著有《中庸讲疏》一卷,援佛入儒。自唐中叶以后,李翱所作的《复性书》,基于《中庸》的思想,试图建立一套新儒家的心性理论。

北宋的儒者普遍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重要典籍,由曾子所传下来、又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南宋的朱熹在北宋二程兄弟等开创的理学观点之上,将《大学》与《中庸》从《礼记》中单独抽出,同《论语》与《孟子》合编在一起,并分别为之作注,称为“集注”。本书《中庸》各章的划分依据的就是朱熹所著的《四书集注》。

在《四书》中,朱熹认为,《中庸》的理论性与思辨性较其他三者为高,这从他对《四书》排序中就能看出。《四书》的排列次序,现在的通行本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实,朱熹在编排中曾经将《中庸》置诸最后。朱熹对此曾有说明:“某要人须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复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末读《中庸》,以求古人微妙之处。”在这里,朱熹将《大学》看成是纲领,因此列于首位;将《中庸》看成是精髓,因此列于最后。在这首尾呼应之间,加以孔、孟的言论作为印证,从而就能构筑一个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

第一至第九章着重论述了道与中庸两个观念,这里所说的道也就是中庸之道。然而,他先阐述了哲学意义上道的概念,这样就不仅为中庸之道奠下了本体论基础,而且还赋予了道天人合一的意义,这样就发展了道的观念。《中庸》第一次将道论述为儒家哲学的基本范畴。它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规定了道的基本涵义,在指出了道之本原出于天的基础上,又强调了道与本性、人性是一致的,无矛盾的,这样就避免了天、人,内、外之间的对立。

《中庸》这几章主要论述中庸观念的意义和重要性。它首先提出中庸即“中和”,从词义上说中和表示适度,恰当。“喜怒哀乐之未发”就是描绘此时情感、意念无所偏倚,当于理;“发而皆中节”是说情感、意念的表达有分寸,不乖戾。而从哲学上说,明代王阳明认为“未发之中”即良知,即本心,即宇宙本体。可见,根据中庸的观念,世界、本心、本性的本然状态是适度,适宜,恰当。

其次,中庸的意思是为“时中”,也就是要求人们的行为举止要随时而处中。因为“中”并没有一个固定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时中也就是意味着需要面对现实,尊重客观条件。而那些私心太重之人,往往则会肆欲妄行,因此《中庸》才说小人反中庸,言行皆无所顾忌。

再次,中庸指的是无过无不及,这除了强调要适度外,还针对了人性的弱点。所谓“知(读为”智“)者则过之,愚者则不及”、“贤者则过之,不肖者则不及”,描述了普遍存在的误区,不但是认识上的,也是行动上的:智者、贤者由于个人主观偏爱与过度自信而往往做过头;而愚者、不肖者则因为智识所限而时常达不到要求或标准。最后,中庸是一种方法论,强调的是执两用中,也就是要把握两个基本点,使其二者保持均衡,这是孔子在各种问题上都强调采用的方法。例如,他主张在政治上需要宽猛并用,在学习方法上则要“学”、“思”兼顾,不能有所偏废等等。

君子依乎中庸

子路[1]问强[2]。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3]强与?宽柔以教,不报[4]无道[5],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6],死而不厌[7],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8]而不流[9],强哉矫[10]!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11]不变塞[12]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子曰:“素隐行怪[13],后世有述[14]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15]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16]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君子之道,费[17]而隐[18]。夫妇[19]之愚,可以与[20]知焉。及其至[21]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22]。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23]焉。《诗》云:“鸢飞戾[24]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25]也。君子之道,造端[26]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子曰:“道不远人[27]。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28]伐柯,其则[29]不远。’执柯以伐柯,睨[30]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31],改而止。忠恕违道[32]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33]乎子以事[34]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35]之,未能也。庸[36]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馀不敢尽。言顾[37]行,行顾言。君子胡不糙糙[38]尔?”

君子素其位[39]而行,不愿[40]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41]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42]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43]下,在下位不援[44]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45]人。故君子居易[46]以俟[47]命,小人行险[48]以徼幸[49]。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50]诸正鹄[51],反求诸其身。”

[注释]

[1]子路:孔子弟子。子路好勇,故问强。[2]强:刚强、坚强,勇敢。[3]而:汝,你。[4]报:报复。

[5]无道:蛮横无理。[6]衽(rèn)金革:衽,卧席,此处作动词。金,铁制的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盾。衽金革意为以金革为卧处,譬好勇善战。[7]厌:后悔。

[8]和:和谐、调和。[9]流:随波逐流。[4]矫:坚强的样子。[11]有道:政治清明,天下太平。[12]塞:堵塞。此指穷困的时候的信念。[13]素隐行怪:指探求隐僻不正之理,做奇异怪诞之事,以欺世盗名。素,据《汉书》应为“索”;隐,隐僻之理;怪,怪异。[14]述:传述、称赞。[15]已:止、停止。[16]遁(dùn)世:避世、隐居。[17]费:广大。[18]隐:精微。[19]夫妇:匹夫匹妇,指普通男女。[20]与:动词,参预。[21]至:最、极尽。[22]憾:遗憾,不满意。[23]破:剖析、分析。[24]戾:到达。引用的诗句见《诗经·大雅·旱麓》。

[25]察:明显,彰著。[26]造端:造立端绪,意为开始。[27]远人:远离人们。[28]伐柯:砍伐作斧柄的木材。柯,斧柄。诗句见《诗经·豳风·伐柯》。[29]则:法则。[30]睨:斜视。[31]以人治人:按普通人的愿望和要求来治理众人。[32]违:相距。道:中庸之道。

[33]求:责求、要求。[34]事:侍奉。[35]施:加给。

[36]庸:平常、平凡。[37]顾:回头看,引申为顾及。

[38]糙糙:笃厚、老实的样子。[39]素:现在。素其位:因现在所居其位而为其所当为。[40]愿:倾慕、羡慕。[41]夷狄:夷,当时东方的部族。狄,当时西方的部族。[42]入:处于。[43]陵:欺凌。[44]援:攀援、高攀。[45]尤:怨恨。[46]易:平安的地位。[47]俟:等待。[48]险:险僻。[49]徼幸:偶然求得荣幸。[50]失:指没有射中。[51]正鹄:箭靶中心圆圈。画在布上的叫“正”,画在皮上的叫“鹄”。

[鉴赏]

《中庸》在这几章先指明了那些会妨碍实行中庸之道的观念,并且提出了如果要实行中庸之道,则应当具有的几种人格品质。

刚强、勇敢往往是众人赞扬的美德,人们常将那些临危不惧的举动看成是英雄行为,但有些人却呈一时之勇,在受到侮辱、挑衅的时候就做出激烈反应。《中庸》认为,这些极端行为是对中庸之道的最为常见的危害。所以第十章在分析、阐述“强”(刚强、勇敢)的概念时,专门指出了“衽金革,死而不厌”是“北方之强”即游侠之勇,不符合中庸之道所注重的温和与宽容的品质,因此并不是真正的刚强。根据《中庸》,只有遵守中庸,才会有真正的强,也就是君子所居的“南方之强”。作者认为,对于横蛮之人,最勇敢的态度是以宽容去感化他,用道理来教育他;态度温和,但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信念;在强权或压倒一切的非理性潮流面前,根据道义,保持独立立场与见解;国家政治清明时受到任用,面对各种诱惑,不为所动,仍能坚守困穷的时候所立下的志向,做到富贵不能淫;而在政治黑暗的时候又能为了原则不惜牺牲一切。《中庸》接连用了三个“强哉矫”来热情赞颂这些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勇敢精神,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英雄行为。由此可见,根据《中庸》,遵循中庸之道需要对他人抱以深沉之爱,大无畏之精神以及坚韧的品质,就是追求真理,维护道义,坚持信念与原则。

同类推荐
  • 加州的群山

    加州的群山

    本书是作者在成年以后多次穿越加利福尼亚的高山峻岭的随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川的俊美、冰河湖泊的恬静、岩洞的幽深曲折等。
  • 情谊·名人·美文

    情谊·名人·美文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忠臣无数,而奸贼亦不少。前者受千古景仰,后者遭万世唾弃。然而,有一个人却能在忠奸分明的帝制时代,虽变节却又被深深同情。这个人就是李陵。李陵身上纠结着太多的大命题:家和国,军人和文人,背叛和守节。他用尽一生的气力,在国家和个人的矛盾冲突中,做着艰难的选择。他的命运也连接着若干重量级人物:汉武帝、李广、卫青、霍去病、司马迁、苏武。《情谊·名人·美文》包括名人的生平小传、婚恋故事、友谊往来、经典作品以及家书。
  • 漂流记

    漂流记

    《漂流记》是一部纪实文学。作者屠岸先生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作家、编辑。《漂流记》是作者13至15岁时创作,记录了1937年至1938年间随全家逃难的经过。他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融于文中,用精道、凝练的笔触;略带孩子气但不失感染力的语言;使人宛若身临其境的纪实手法,为我们讲述了抗战时期那段逃难的岁月;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独特记忆;以及孩提时代的作者在那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书中附有屠岸先生与其兄长在当时所作的写生作品,是首次面世,具有重要价值。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梦溪笔谈)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梦溪笔谈)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沉酣一梦终须醒

    沉酣一梦终须醒

    本书的编纂收录了《红楼梦》研究史上非常有影响的学者胡适、唐德刚、高阳等“红学”研究大家关于《红楼梦》研究的经典论述,对与20世纪以来关于《红楼梦》的研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解析,从研究的流派上来分包括“索隐派”“新红学”“评论派”等,让读者对于《红楼梦》有一个全面地,多角度、多侧面的了解,对于《红楼梦》书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和文化背景等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热门推荐
  • 忆断续

    忆断续

    强行吐出孟婆汤,她不想抹去那些记忆,再次醒来她便是新生。零零碎碎的记忆挥之不去,几个重要的面孔完全记不清了,心里一直刻印着那三个名字。二世的她开始改造自己,一切都不同,故事仍会继续。“你……你是叫……王源?”她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你怎么知道?嘻嘻,我就是王源。”他稚嫩的脸上挂着笑容,而她却一眼就认出来了。“我们,还真像一类人呢……”“我跟你永远不像。”千玺的语气很坚定,眼里好似含着对她的厌恶。“退休班长,以后还请多多指教。”她扬起十分豪爽的笑,可在王俊凯眼里却十分讽刺。新的一轮追逐赛谁先停下脚步?二世起航,尽请期待。
  • 侦探惊魂档案【大赛作品】

    侦探惊魂档案【大赛作品】

    一个身怀飞牌绝技的青年侦探,成名于高中时期,被誉为是“小福尔摩斯”与“中国的金田一耕助”。在众多诡异恐怖的案件中屡屡大显身手!《恶魔宴上的舞女》、《死亡在恶魔脚下》、《僵尸男》、《狱灵村》、《恶魔将血呈祭》……令犯罪分子闻风丧胆!却在《十三亿凶手》中卷入日本朝野集团的靠山——黑组!而这个神秘组织却与1937年发生在中国的南京大屠杀有关,难不成它的目的是为了再次侵华?!人物一个比一个神秘!大结局更是出人意料……以诠释人性为宗旨,以叫板横沟正史为初衷!公冶彦明,中国大侦探!
  • 日落西山人渐浅

    日落西山人渐浅

    高中,是一个对爱情懵懂的年纪,但也是最单纯的年纪。故事讲述了一名高中生北辰在学校里的生活,收获的友谊,以及几段刻骨镂心的爱恋。每个人都曾迷茫过,都曾深深爱过一个人,我想你会在这个有北辰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 璇玑图

    璇玑图

    子午流注,厚林著书,大雪无痕,天地玄黄。凤凰山中,书声朗朗,石库门里,追梦魔都。若兰才情,誉满大秦,抗婚寻爱,坚贞不屈。织锦璇玑,招魂窦滔,字字滴血,句句珠玑。梦兰栋材,璇玑定情,反王割据,夫妻失散。栋材平乱,恩相赐婚,郎才女貌,珠联璧合。梦兰痴情,千里寻夫,梦蕙胸怀,海纳百川。璇玑闪烁,入体为情,姐妹情深,千古佳话。
  • 腹黑王爷蛇蝎妃

    腹黑王爷蛇蝎妃

    幽幽宫室,袅袅宝篆,一棵千年华表木,百毒不侵的她被结发之人亲手送上黄泉路。晨钟幕鼓,经声佛号,一场上天的恩赐,重生而来的她的誓要祸了他的国,乱了他的天下!狭路重逢,他说:凤氏之女虽为商女,本不为良配,然本王心悦之,愿以嫡妃之礼迎娶,不知姑娘意下如何?她巧笑倩兮,端端一礼,说道:“门当户对方为锦绣良缘,民女蒲柳之姿不敢当王爷厚爱,为报王爷倾慕之恩,民女愿倾全力,解王爷所中之毒。”祸国之路,风起云涌,八方英豪,四面来聚,凤倾城剑指苍穹。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荒战苍穹

    荒战苍穹

    年幼父母惨遭杀害,孤苦伶仃,被迫远走寻亲,为成就极致,为父母重生踏上修炼之路,一次险象环生中偶得神诀,且看他如何傲立苍穹,追寻那虚无缥缈的能力......新书一本,拼了命更新中,喜欢可以收藏哦,同时希望大家勇于指评,把好的建议与我分享。拜谢......
  • 清茶一杯

    清茶一杯

    元旦里,因清茶相识,非卿不嫁,以为岁月静好,从此不再浮华,却倒一条圣旨——赐婚!几番抉择,家庭、爱情,孰轻孰重?(据游戏“穿越之姻缘劫”著)
  • 重生之诸天万界

    重生之诸天万界

    重生与穿越,诸天万界的探索者,这个世界变得美好起来了。
  • 天地问情劫

    天地问情劫

    星辰浩瀚,肃杀天地,乱世易主,相遇却难相守;是这异数蕴藏的命运隔绝了缘分,还是已布下天罗地网的棋局注定了结果,道是谁也无法逃脱得了这一劫数;林竹:“我只是凭靠着他曾经的仙力存活,如今,也该还给他了。”璎珞:“渡云哥哥是上天赐给璎珞最好的礼物,可是,璎珞知道,渡云哥哥的心里只有她……”李渡云:“我真的是一个煞星,为什么我身边的人会一个接一个地离开,而我却什么都做不了……”贪婪,妒忌,仇恨,究竟是何故造就了这一出动荡的天下……刘世安:“天下大乱又如何,我只要对得起自己便足够了!”踏过了冥途,却踏不过那段殊途;有等待,便会有归来吗?一场牵绊半生的梦,终究会醒……
  • 霸道总统娇妻受宠

    霸道总统娇妻受宠

    她是苏家大小姐,却被一个前夫的情妇害死,不料重生,她要报仇,她还睡了堂堂总统,死定啦,快跑,可有被抓回来,他帮她报仇,离婚,他却只求她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