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83900000007

第7章 唐词篇(6)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接短亭。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首先写楼上人所见,这是一幅怀乡客子所见的图景,这些景色跟楼上人的心境是一致的。“平林”是在楼上眺望远处树林的感觉,一个“平”字把人与林的距离、位置都托出来了。“漠漠”:迷蒙不清,不单指距离远,而且点下文的“暝色”。“烟如织”:说烟树相间,烟树都隐约可见,而不是烟雾完全笼罩了树木,所以烟和树的关系是仿佛交织在一起,这种景色能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当你看见在晴空下一片清晰可辨的绿树林时,你的感觉将是心旷神怡;可是在暮色苍茫中看见一片隐隐约约、和烟带树的远林时,你的感觉该是郁结的、暗淡的、惆怅的吧!“寒山”不一定指冰雪封盖的山,也不一定指秋山,一方面,远山从暮色中望过去似乎缩瑟一团,叫人感到寒意;另一方面,诗人词客要写忧愁伤郁之情,那么和它陪衬的景物一定是寒冷的,绝不会是温暖或炎热的。“伤心碧”也并不是说远山“显出一派看了叫人伤心的绿色”。因为作品中的主人翁此时此境正在伤心,所以他看到的山色也成了伤心的碧色,这种描写手法,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一样的。读者往后在诗词中将会经常碰见。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点明了游子登楼发愁的时间是在傍晚,那时在天将黑未黑之际,一个“入”字,把自然天黑写活了,让它人格化,屋里的苍茫灰暗是跑进了“暝色”,这不仅现实环境确是天晚灰暗,也提示了楼上人内心的灰暗,是“愁”的灰暗,这种体现,不能不令人赞叹作者创作技巧之高超。

“有人楼上愁”是笼罩全词的关键,前三句的景是楼上愁人之所见,下片活动是楼上愁人之所想。他登上了高楼,看到了平林、寒山,感觉到了暝色,他又忆到了“空”,感到了“急”,然后想到了“归”。没有楼上愁人,全词就不存在了。

如果说“有人楼上愁”是此词的关键的话,那么“玉阶空伫立”则是“愁”的核心。通常对此句的理解是按字面处理的。“玉阶”,玉石般的台阶,“伫立”,长久的站着。正因为如此,就可以把下片理解为女子的思绪,伫立在玉阶上的是位思妇。诗无达诂,词也一样,都可以见仁见智。因之,我们也就来见一见“仁智”了。我们认为,这个“玉阶”是指皇帝金殿下的玉阶,暗寓着“仕宦”,“玉阶空伫立”,意即:久久地站在玉阶下等待皇帝的宣召,赐官重用已是徒劳了(如果此词毫无蛏问,确认是李白所作,那么和他后期的遭际是吻合的),既然是白费功夫,还不如离开算了,所以接着“宿鸟归飞急”,这是采用了比喻手法,明说鸟儿到了傍晚都急匆匆地飞归休息,暗含:我为了功名奔波得够累了,应该像宿鸟那样回家吧(李白不是遭到高力士的中伤以后,上表请求还山吗?)。可是回乡的路上,五里一个短亭,十里一长亭,一亭接连着一亭,漫长的路,哪能望得到尽头!所以我们以为“玉阶空伫立”作这样理解,可以前后贯通,感情一致,也来得合理。假如以为只是在玉石般的台阶上长久地站着,跟楼上人有什么关系呢?是他在楼上发了一阵子愁以后,跑到楼下来站在玉阶上再发?如果说他仍在楼上,那是看人家在玉阶上站立,那跟他又有什么相干?你发愁,难道人家站在那里也一定在发愁?这是说不通的。有的本子把“玉阶”改作“玉梯”,更糟,“梯”作为登楼用的梯子吗?那是通道,站在那里干吗?梯和阶是同义词,玉梯也就是玉阶,那不是多此一举!不过这一改也好,正暴露了改者企图转移“玉阶”内含的目的。

把下片处理为思妇的活动,似乎比较合理些,她站在台上,看到鸟儿归宿,自然会想到丈夫什么时候能回来,可是“何处”不是“何时”,能说“什么地方是他回来的路”吗?即使可通,即末句“长亭连短亭”就有点赘疣了。

这首词整篇的结构是:首先描绘一幅客子怀乡景色图,接着点出这楼上愁人的所见,然后揭示楼上人愁的是什么,怎样打算。

这首词的题材是写一个远出求官的文人,在仕途失意后产生的情思和面对的景物。主题是没法再眷恋仕途,想回老家,但又为归途遥远而发愁。这类词在封建文人作品中原是常见的,但此词处理题材的技巧很高明,所以表现得语言委婉,意味含蓄,感情深沉。

又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叵耐薄情夫,一行书也无。泣归香阁恨,和泪淹红粉。待雁却回时,也无书寄伊。

这首《菩萨蛮》词,与上曲艺术风格不同。这是一首直白地写出弃妇强烈愤懑的力作,是对薄情郎的控诉,也是对负情汉的抗争。

有爱才会有恨,只有爱得深才会恨得深。一个女子,当发现自己的感情受到欺骗,所爱的人不再忠于她时,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由痛苦而变成恨了。

词的上片第一、二两句,写弃妇对旅人的怀念和热烈的感情。她抬头看到飞往衡阳的大雁,于是勾起了她对征夫的思念。“千声”是她呼唤着心上人:快归来吧!“万字”说明她曾经寄书,嘱他早日归来。“千声万字”正说明了她过去曾不止一次地传信给他,希望他珍重自己,倾诉着想念之情,盼他早归,这就是“情何限”的内容。一、二两句,表现了她对丈夫深厚的感情。三、四两句由自己写到对方。对方是一个薄情夫,一去不返,杳无音讯,竟连一行书信也不寄了。这与“千声万字”的多情女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尖锐的矛盾。这四句清楚地交代了人物和事由,已将一位不幸被弃的妇女的刚强性格,充分地描写出来。“叵耐”为可恨或不可耐之意。

下片四句,则写出这位弃妇的强烈的恨,坚决的抗争。结构上紧扣上片“叵耐薄情夫,一行书也无”,人物的性格也有所发展,从思想上对薄情夫的痛心,而变为行动上的报复;由内心极端的痛苦,而变为坚决的斗争。一、二两句就写出弃妇的痛苦和愤恨:她掩面哭泣,由户外回到香阁(旧时女子居室),那交织着无比痛苦和愤恨的泪水,泉涌的泪水,将她脸上的红粉也给淹没了。这是一种多么大的痛苦和愤恨!这种痛苦,既非金昌绪的《春怨》中的相思之苦(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又非王昌龄的《闺怨》中的悔恨追求名利,因而使夫妇离别之苦(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而是一位“情何限”的少妇,受到“薄情夫”抛弃之后的巨大的痛苦和悲愤!三、四两句,是这位被弃的少妇,在认清了“薄情夫”的真面目之后发出的誓言,她明确向对方表示:当南雁北归时,我也不会寄信给你了。这是最后通牒,是强烈的抗议。至此,这位弃妇的形象也就跃然纸上。“伊”,指薄情夫。

这首词的鲜明特点,是写出了人物的个性。这是一位爱得热烈,又恨得深切的女子。她见归雁而控制不住对旅人的思念。于是就“千声万字情何限”;想到他一去“一行书也无”而产生强烈的恨,并发誓“也无书寄伊”。这是何等鲜明的个性!诗人对女主人公形象的描绘,是通过对其行动和语言描写而完成的。上片和下片的头两句描写她的行动,上片和下片的三、四两句,是描写她的语言。此外,诗人还用了对比的手法,来烘托她的形象。她的“千声万字情何限”,与薄情夫的“一行书也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更显示出她心灵的美和对爱情的追求。而薄情夫的“一行书也无”与她的“也无书寄伊”的对比,则更塑造出她不仅是一位爱得深沉,也能恨得强烈的敫桂英(见《王魁负桂英》戏曲剧本)式的女性。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秦娥》,词调名。一名《秦楼月》,以词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又名《碧云深》、《双荷叶》。顾起纶《花庵词选跋》云:“李太自首倡《忆秦娥》,凄婉流丽,颇臻其妙,为千古词家之祖。”对李白《忆秦娥》给予很高的评价。

这是一首写伤别的词,反映了闺中女子对旅人的思念和分离的痛苦。确实,李白的这首词,格调高雅,意境深远,悲怆凄凉,实冠古今。

词的上片共五句,开首两句,就描绘出一幅凄楚动人的意境,烘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落笔不凡。夜深人静,秦娥睡不着觉;秦娥所居的楼房上空,月色朦胧;她独自吹箫,箫声幽咽,似泣如诉。这就描写出人物孤寂痛苦的心情。一个“咽”字,就传出她悲凉的内心,用“梦断”写出她长夜难眠之状,而“秦楼月”则对人物的孤独寂寞的环境和内心世界作了形象的烘托。这短短两句,就给全诗定下了悲凉的基调。“秦娥”引用了典故,《列仙传》:“箫史者,秦穆公时人。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风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风台,夫妇止其上,一旦皆随凤凰飞去。”“秦娥”犹言弄玉,但在这首词里,是指秦地的女子。“娥”,美人的通称。接着三、四、五三句,点明了秦娥“箫声咽”和“梦断”的原由。自然界无情无知,“楼月”和“柳色”依旧,但人事全非了,往日美好的生活,只成了遥远的记忆,“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在“秦娥”的记忆中,那么刻骨铭心、使人难忘的是离别,她记得,灞陵(汉文帝陵墓)附近的灞桥,曾是她与心上人分别的地方。“秦楼月”是重复句,这是《忆秦娥》词调的要求,但也有进一步烘托孤寂的气氛之意。“年年”是每年,说明分离时间已有数年了。杨柳枯了,有再青之时,但那心上的人,为什么还不归来?这三句,是对旧情的怀念和离别的哀伤,婉约多姿,言有尽而意无穷。

下片亦五句,由写秦娥今日之凄凉,进而写昔日之游和伤别。“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秋天使人多忧善感。乐游原的清秋景色依旧如画,但这一汉代京城仕女游览的胜景,而今只是她一人游了,伊人一去,从此音信断绝。乐游原的清秋节,咸阳古道上的冷落景象,正是“秦娥”凄凉内心的写照。“音尘绝”,音信断绝。这是下片前两句之意。接着三句,以写清秋时节的西风夕阳,汉家帝王的陵墓和宫阙,吊古伤今,衬托秦娥的伤别。“音尘绝”,重复前句,既是《忆秦娥》词调的要求,也是加重强调伤别的气氛。她眼前景象是“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一片寂寞凄凉,更使她愁肠百结,无法解脱,感慨万千,从而完成“伤别”的主题。这最后两句,与李清照写重阳的《醉花阴》中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手法不同罢了。

这首词文笔流丽自然,词意凄婉,刻画形象生动,而且将写景与写情交融在一起,艺术性极高。箭声用“咽”,不仅写出箫声低沉、悲凉,如泣似诉,也传达出秦娥内心的凄凉和痛苦。用“梦断”,则描绘出秦娥长夜难眠,忧思难忘的心理状态。“秦楼月”的特定意境,反映了秦娥孤寂凄楚的心境;而“年年柳色”,更增添了她无穷的离愁。尤其是乐游原的清秋节,咸阳古道,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更衬托了她冷落凄苦,悲痛欲绝的思想感情。诗人能将主人公的感情,融入自然景物的描写之中,做到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形象鲜明如画,非大手笔,不能得此艺术境界。所以刘融斋认为,李白的《忆秦娥》和《菩萨蛮》两首,足抵少陵《秋兴》八首(见刘瑞潞《唐五代词钞小笺》),给予极高的评价。李白的《忆秦娥》,根据其词反映的意境,大概作于唐明皇西幸之后,唐王朝由兴盛走向衰落。那么,《忆秦娥》的现实意义,当不仅仅反映了“秦娥”的“伤别”,而触及了更为深广的社会问题,因而具有更加深刻、更加重要的历史和艺术的价值了。《忆秦娥》绝非一般的写“闺怨”之作,而有更旷远的意境在,因此,它就成为千古词家之绝唱。

清平乐

李白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百草巧求花下斗,祗赌珠玑满斗。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李白《清平乐》共五曲,《花庵词选》作《清平乐令》,调下有题“翰林应制”,说明是李白应唐明皇之命而作的词。但前人对这五首词是否系李白所作,意见不一。《笔丛》曰:“太白《清平乐》,盖五代人伪作。因李有《清平调》,故赝作此词传之。”(见刘瑞潞《唐五代词钞小笺》12页)但《尊前集》已收入,就姑且列在李白名下。这五首词内容上没有联系,风格也不一致,欧阳炯《花间集序》说:“在明皇朝,则有李太白应制《清平乐》四首。”黄花庵《绝妙词选》曰:“唐吕鹏《遏云集》载太白词四首,以后二首无清逸气韵,疑非太白所作,故只存其二。”

这是一首描写宫中舞女生活的词。她很富裕,体态也很美,善歌能舞,但生活却很空虚,白天作斗草赌博游戏,晚上在皇上面前歌舞,像一只笼中的鸟,似乎已失去了对理想的追求。她是封建社会的祭品,是被侮辱、被损害者。诗人就要通过对其日常生活的描绘,让人们去认识封建社会的本质特点。

同类推荐
  • 和你在一起,我很高兴

    和你在一起,我很高兴

    A小姐说:“你知道吗?我和你在一起之后,每天都很快乐。”B先生说:“谢谢,你告诉了我我最想要的答案。”和一个人在一起,如果他给你的能量是让你每天都能高兴地起床,每夜都能安心地入睡,做每一件事都充满了动力,对未来满怀期待,那你就没有爱错人。最隽永的感情,永远都不是以爱的名义互相折磨,而是彼此陪伴,成为对方的阳光。和你在一起,我很高兴。”这就是最动听的情话了,没有之一。你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你的朋友影子,也能找到你自己。从过去说到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未来。不管是文章中让你嚎啕大哭的小A,还是让你哈哈大知的小B,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每个人让你明白存在的意义。
  •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

    文苑精品荟萃中外美文,辑录了一篇篇经典、精彩、有趣、有益的文字,纯粹、清新、智慧,法人深省,感人至深,充满生活情趣,宣扬理性哲思,解读平凡中的意趣与智慧。文苑精品坚持与读者同行,力求成为读者最需要、最具阅读价值、最令人感动的文章集粹。文苑精品做到真正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做到真正的深刻感动,恒久铭记!
  • 宁夏地名与古代诗词

    宁夏地名与古代诗词

    除了边塞诗人之外,诗坛巨擘李白、杜甫、白居易也留下了不少内容涉及宁夏的名篇,这些诗篇中关于宁夏的具体描写对今天了解古代的宁夏情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短小、灵动、真切、睿智、感人是本书的特色;青春、活泼、真挚、真情、直爽是本书的感怀。
  • 最经典中国民间故事

    最经典中国民间故事

    本书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中国民间故事,涵盖面较广,有一些是神仙鬼怪的,有一些是有关传说人物或历史真实人物的,还有一些是关于自然人文的。这些民间故事植根于民间,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加热爱自己本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唐六典

    唐六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生存的勇气

    生存的勇气

    一部描写平凡人生存的状态,面对人生那些突来的事情,用什么心里去承受。
  • 浮世逍遥行

    浮世逍遥行

    他是向往悠闲的无公害少年,他也是古修门派的秘密传人;正当他坐在沙滩上观看美景,想着和自己心仪的暗恋对象朝暮相处时,他师傅的到来打破了他的悠闲生活;于是他逃离、出走,但是命运的车轮已经转动,一场阴谋悄然进行;且看他如何抵住命运,开启逍遥混世模式,刺破阴谋,绝处逢生,收获鲜花和掌声。哦,对了,最重要的还是美女和金钱。
  • 华天君

    华天君

    时光荏苒,白云苍狗,千古风流尽付笑谈中。
  • 王传福的创新智慧

    王传福的创新智慧

    王传福作为新近崛起的中国首富,以独特的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方式获得了巴菲特的青睐。半自动化代替自动化,规避专利,无一不体现了他的这独特的创新方式。本书以案例加启示的体例深入挖掘王传福独特的创新方式,力图再现王传福及比亚迪的成长与辉煌,对读者具有巨大的借鉴价值。
  • 执情问道

    执情问道

    柳泽意外被卷入乱局。横渡空间却身死,重生后居然附身在一个神体身上。本以为可以笑傲天下,却发现原来所谓神体只是傀儡。一个惊天的阴谋,笼罩了世间所有人。这里有灵师、五行术士、蛮炼修、神魔炼体、通冥修、天书修、香火修、星士、尸修,等可怕的职业。他如何在这个陆离光怪的世界生存下去,保护所爱,和自己身边的人?看柳泽如何,披荆斩棘,以执念灭杀一切所阻之敌。成就无限至尊神位。
  • 哲人的灵感(下册)

    哲人的灵感(下册)

    当今之人骨子里是有那么一点永远也挤不出去的奴隶的血,在心理和性格中占上风的是一种乐道人善的庸俗气质,是一种公允执中的老好心境,是一种习惯于“服从”的奴性人格,明哲保身和妥协折中成为一种不少人遵行的人生哲学,在领导面前逢迎拍马,遏抑言说冲动,克制真率表达,成为他们最基本的人生规训,并且在当今生活中具有主宰的意义。
  • 白发大侠传

    白发大侠传

    书剑恩愁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佛道儒教莫能料,竟如此下场。剑道杀人众者怨,戾气为黑。众黑之中一点素,独我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