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83800000007

第7章 唐诗篇(6)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1]。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2]。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3]。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4]。

【注释】[1]饮马:给马喝水。[2]平沙:茫茫无际的沙漠。没:落。黯黯:同“暗暗”。临洮:今甘肃岷县一带,是长城起点。[3]长城战:指开元二年(714),唐将杀敌数万,“洮水为之不流”咸:都[4]蓬蒿:泛指野草。

【鉴赏】诗歌以长城为背景,用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描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是用水的冰冷刺骨来侧面说明塞外的恶劣环境。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这两句情景交融,确切地写出了作者所见。从“渡秋水”到“见临洮”,写实感非常强,朴实而无华,信手写来,却感伤至极。“黯黯”两字叠用,通过声音的重复表达心中的无比哀怨。后四句是发幽古之思,写长城一带,历年来战争不断,白骨成堆,景象极其凄惨。所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一将功成万骨枯”,多少征战将士的白骨都被遗弃在这莽莽野草之中!

春宫怨

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1]。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2]。

【注释】[1]未央:汉宵殿名,借指唐宫。露井:没有盖的井。[2]平阳歌舞: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

【鉴赏】这是一首讽喻诗。诗写春宫之怨,却无任何怨语怨字。本诗的前两句融和意象于感情之中,“昨夜风开露井桃”,如此的良辰美景,过去自己欢宴之处的未央宫现在成了新人的受宠之处。“月轮高”既是写实,又表达了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艳羡和落寞的心理。卫子夫原来是平阳公主家里的歌女,因为美貌而善舞,被汉武帝看中,召入宫中,倍受恩宠,“新承宠”就是说的这件事情。“帘外春寒赐锦袍”是用最典型的事例道出了新人受宠之深,在桃李芬芳的阳春时节,“赐锦袍”的行为纯属多余的关心。这看似无聊的举动恰恰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失宠的宫女对受宠的新人的怨恨心理。同时,也深刻的揭示了皇帝整日不理国事,却沉迷于宫闱之乐的荒淫无度。

长信怨

王昌龄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1]。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2]。

【注释】[1]奉帚句:意为清早殿门一开,就拿着扫帚在打扫。团扇:班婕好曾作《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2]昭阳:昭阳宫,赵昭仪所居,宫在东方。日影:这里也指皇帝的恩宠。

【鉴赏】“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金殿指明皇太后之住所,奉帚描写了明落寞的处境,持团扇徘徊是写明风韵犹在而心有所不甘。班婕妤曾作《怨歌行》,以秋扇之见弃,来比喻皇恩之中断。“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古代以日比喻君王,这里的日是君王的恩宠的意思。昭阳殿即为赵飞燕姊妹受宠之地,丑陋的乌鸦尚可以飞过殿前,被皇恩泽被,而幽闭于长信宫的自己却连见皇帝一面也是不可能的事,以黑比白,以丑比美,以动物比人,落寞感伤之情极致的表现出来。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1]。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2]。

【注释】[1]凝妆:盛妆。[2]悔教:悔使。

【鉴赏】这是一首闺怨诗。描写的是一个在家少妇登高楼赏春的时候所产生的心理变化。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少妇不知愁滋味,看到春日融融,于是细心化了妆,登高楼远眺。登楼远望在古代一般多是排忧解愁、抒发情感的活动。少妇登楼赏春,本身就有排解心中幽怨的潜意识在里面。

诗在第三句急转。和红豆的相思一样,杨柳本身就代表着离愁别恨。正因为如此,不知愁滋味的少妇一见到杨柳,潜意识里的思夫之情一下就被激发出来。“悔教夫婿觅封侯”这是多么沉痛的哀伤啊。在那个时代,男人的普遍都是“功名只向马上取”、“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心理。就是这种昂扬的进取精神造就了盛唐的伟业宏图。但也是这种精神,牺牲了多少闺中怨妇的韶华春光!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1]芙蓉楼:原址在今江苏镇江两北。楚山:古时吴、楚两地相接,镇江一带也称楚地,故其附近的山也可叫楚山。

【鉴赏】诗的前两句用寒雨夜入吴地来衬托自己对朋友的一片深情。由此可以想见,作者应该是一晚没有入睡,浮想联翩。所以才能感觉到“寒雨连江夜人吴”的恢弘气势。以这样一幅巨大的水墨画作为铺垫,作者不仅完全的道出了对朋友的真情,而且为即将的离别平添了无限的悲凉气氛。“平明送客楚山孤”,孤独的楚山既是写实景,也是诗人心灵的外化。作者伤感于朋友别离的真挚感情隐于字里行间,感人至深。三、四句是千古传唱的名句,本来再平常不过的问候,在王昌龄的笔下,却有了石破天惊的回答。姚崇、崔颢、李白、王维等诗人都曾以冰壶自勉,来表现自己光明磊落、表里如一的品行。诗人当时身处贬谪之中,“一片冰心在玉壶”不仅是对亲友问候的回答,同时也是诗人自己屡遭贬谪而志气不改的真情表白。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1]。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2]。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注释】[1]苒苒:同“冉冉”,指时间的推移。[2]美人:旧时也指自己思慕的人,这里指崔少府。越吟:语见《史记·张仪列传》,讲越人庄舄为官楚国,病中思念故国,依然发越声。

【鉴赏】这是一首感慨清光依旧、人生聚散无常的诗。“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开篇点出地点和时间:南斋,同时写月初升这一时间,“吐”字把月亮的上升和人的赏月心情联系在一起,耐人寻味。“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是说,从天上倾泄而下的月光让门前的清水和林木都笼罩在淡淡的轻雾之中,原来斑驳不一的草木色泽逐渐暗淡下来。“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无论阴晴圆缺,月光依旧如一,明净清辉的月光却见证了多少古今的变迁。古人常常为物是人非而感伤“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先是作问候语,远在千里之外的老友究竟怎么样了呢?后句赞扬崔少府的诗文闻名遐迩,好像空气之中都飘散着他诗意的馨香。

祖咏(699-746),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开元进士,官驾部员外郎。和王维相交十三年。王维赠诗有“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下浅”语,于此可知他大概是个流落失意之人。后隐居汝水间。殷璠《河岳英灵集》评其诗“剪刻省静,用思尤苦,气虽不高,调颇凌俗”。

望蓟门[1]

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2]。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3]。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4]。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5]。

【注释】[1]蓟门:蓟门关,今北京德胜门外,当时为边防要地。[2]燕台:即蓟北楼,也就是传说中燕昭王筑的黄金台。一望:一作“一去”。汉将营:实指安禄山营,蓟门当时是他的根据地。[3]生积雪:生于积雪。三边:古称幽、并、凉为三边。这里泛指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危旌:高扬的旗帜。[4]“沙场”句:意谓战火之光,直逼边塞之月。比喻战事激烈。蓟城:即蓟门。[5]投笔吏:汉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后终以功封定远侯。论功:论功行封。请长缨:汉终军曾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后被南越相所杀,年仅二十余岁。缨:绳。

【鉴赏】首联“燕台一望”是倒装句,即“一望燕台”。以“燕台”这样一个地名起笔,平添了全诗的雄壮气势。山川如此险要,诗人不禁激情满怀。“惊”字就点出了这种感受。心因为什么而惊呢?首先是因为汉将的大营,笳鼓阵阵,响彻远近,表现出军营中号令的严肃。

颔联进一步写笳鼓之声,点明了它发出的时间是严冬初晓。严冬本来已经很寒冷了,此时又天降大雪,更何况还是连绵万里、多少天不化的积雪,其冷简直难以言状。单是雪上反射出的寒光,也足让人两眼昏花了。

这是远望之景。再看高处,只见曙色朦胧,山川都模糊了,唯独城楼高挂的旗帜在半空之中飘扬。如此静穆的景像,当然会使诗人的心灵为之震惊不已。

颈联一转,写边关战士斗志昂扬之态。烽火和月光、雪光相交织,一冷一热,壮观异常,这是向前望。环顾四周但见蓟门要塞临海靠山,稳若磐石。诗人受这番景象的感染,便由惊而转为不惊,水到渠成的转入尾联两句来。这两句直抒“望”后所感,意思是说:虽说我年轻的时候没能像班超那样投笔从戎,但现在见到边塞这里的壮气,却也跃跃欲试的想效法终军请缨破敌。

终南望馀雪[1]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2]。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3]。

【注释】[1]终南:终南山,西安南六十余咀[2]阴岭:背向太阳的山岭,易于积雪。[3]林表:林外。霁色:此指雪停后的景色,故下云“增”,说明正是积雪之时。

【鉴赏】诗的首句描写了终南山秀美的景色。终南山在长安城南边,所以从长安城中遥望,自然只能望见它的北边(阴岭)了。次句“积雪浮云端”,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山顶积雪又在阳光之下寒光闪闪,不正给人以“浮”的感觉吗?这句是说:终南山北坡高出云端,积雪未化。

第三句“林表明霁色”,“霁色”是指雨雪初晴时的阳光,在这里是给“林表”涂的色彩。因为距终南山六十里之遥的长安城,别说在阴天看不清山貌,就是大晴天也只能看个山的大概的轮廓。只有在雨雪初晴的时候,由于雪光返照,才能一睹终南山的全貌。

末句写“望”时的感受。一场大雪过后,除终南山的余雪外,其他地方的雪大部分已经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量,自然要显得冷一些;日暮天晚,所以又要比大白天更加寒冷;而望终南山的余雪,寒光闪闪,更让人感觉倍添寒意。

王维(701-761),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他出身于官宦之家,能诗善画,精通音乐。开元九年(721)中进士,授太乐丞,累官至给事中。安史之乱,两京陷落,唐玄宗奔蜀,王维从驾不及为叛军所俘,并被逼任伪职。乱平后,以陷贼论罪,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悠游生活。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早年有着积极进取的精神,写了许多关于边塞、游侠的诗歌,大都情调昂扬,气概豪迈。但其作品最主要的为山水诗,通过对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这些诗往往刻画细致,清新自然,词秀调雅,别树一帜。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1]?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2]。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释】[1]饮君酒:劝君喝酒。之:去,往[2]南山陲:终南山边。

【鉴赏】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的首句叙事,“下马饮君酒”,其实是拿酒请君饮的意思。饮酒话别,紧扣题意。下句“问君何所之”,是席间的问话,问朋友,你准备到哪去呢?用问句来引出下文。这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关切之情。三、四句是友人对问话的回答:“归卧南山陲”,并交代了归隐原因:“不得意”。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但是却隐含着他失意不满与无奈的情绪。同时,也从侧面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以及对现实的愤懑不平的心情。

五、六句“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是诗人对友人的安慰之辞——你只管去吧,我不再问了。世间的那些“不得意”之事又有什么关系呢,别放在心上,隐居山间的生活足以尽兴,足以自娱,看吧,那白云在山间无穷无尽。友人自言欲归隐南山,诗人不但不加以劝阻,反而说“但去莫复问”,可以看出,在这种支持他归隐的态度中,隐含着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艳羡。以及对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淡漠之情。白云在诗歌中素来就是一个代表着自由、悠闲飘逸的意象。在这一句里,白云又成了隐居生活的象征。诗人自己也厌倦了仕途的纷争起伏。也向往着能像白云那样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这里隐隐约约地流露出诗人也有归隐之意。

青溪[1]

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2]。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3]。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4]。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5]。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注释】[1]青溪:在今陕西沔县之东。[2]言:

发语词,无实意。黄花川:在今陕西凤县东北黄花镇附近。[3]趣:同“趋”。[4]蓖苇:初生的芦苇。[5]澹:静止不动。

【鉴赏】这首诗的开头两句“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诗人以简洁的笔墨对描写的对象作了一个交代。一个“每”字写出作者常常循青溪进入黄花川游历。三、四句“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写这一段路程虽然不足百里却溪水循着山势蜿蜒曲折,千回百转。

同类推荐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一场游戏一场梦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一场游戏一场梦

    人生是一场游戏也好,一场梦也好,我们都是其中的一个角色,爱恋过、恨别过、欢笑过、悲泣过……长长的生命中,我们可能遇到的,猝不及防的伤害,原来并不是一个传说。年少的时光无论当时多么难堪,回首时却都是如此美好,正如一场情浓意深的戏,一场似虚似幻的梦。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2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2

    许多人为了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心机,殊不知一滴水里蕴藏着浩瀚的大海,一则短小的文章中孕育着博大的智慧。本书收录的数百篇读者喜爱的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本书既是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
  • 泪水之花

    泪水之花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所著散文合集,主要涉及女性情感方面的内容。一篇篇精美的短文,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全书文笔细腻生动,作者希望通过文字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溶注在书中,读来令人感动,给人启发。
  • 辛弃疾文集3

    辛弃疾文集3

    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 开启智慧之门的寓言故事

    开启智慧之门的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热门推荐
  • 灵异直播间

    灵异直播间

    一口气喝下六斤白酒、用电钻吃玉米、大冬天接受冰桶挑战……现在的人啊,为了能当上网红真是什么事情都敢做。不过话说回来,要是真能红也没什么不好,毕竟谁都想名利双收。可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凡事有利就有弊,我就一不小心火了,结果却引发出了一连串我意想不到的后果……
  • 邪王独宠:废材也倾城

    邪王独宠:废材也倾城

    她乃大陆上最厉害的天才,他乃大陆上最不堪的废材。前世,他被他爱的人所害。今世,她被她最爱的人所害。一个天赋异禀的女子,一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皇子,命运的安排,让他们走在一起。..................“若是谁敢害你我定让他生不如死。”他站在那头,冲她喊,“我爱你,比永远还要久。”
  • 光复大明

    光复大明

    天子御国门,君王死社稷。皇帝对臣民的承若,皇帝做到了。八十日带发效忠,十万人同心死义。生则中华兮死则大明,寸丹为重兮七尺为轻。治隆唐宋,故国有明。华夏之土,泱泱中国。存天地兮千载,尽人世乎倥偬,及吾大明,日居月储。正礼仪于炎黄,存衣冠于汉唐,化天工于造物。开海波于万疆,山河难移,志存高洁,故国虽破,赤心汤汤。明明在下,赫赫在上。日月昭昭,唯吾大明。一次意外旅途被雷击附身到明末太子朱慈烺身上,面对国破家亡,朱慈烺只身逃出京城,父皇母后临终遗言言犹在耳,朱慈烺想力王狂澜光复大明,然而纷乱不一的残明帝国各派却互相勾心斗角,事与愿违,骄兵悍将雄踞一方,众多的竞争对手,他不想重蹈父皇崇祯帝的覆辙,光复大明任道重远。
  • 微光爱情

    微光爱情

    这是首次发表短篇小说是我初次尝试校园清甜文还请多多指教会在每一点建议中努力提升自己!
  • 焚聖

    焚聖

    唐羽你咸鱼翻不了身了只配做个乞丐哈哈面对着讽刺嘲笑和满身伤痕握着怒火的唐羽呵呵我定焚圣灼魔踏碎虚空从一个乞丐到纵横位面真的会实现么
  • 乂天记

    乂天记

    宇宙苍茫,先蒙未启,天下初动,懵懂少年肩负重任,顺应天理,乂天定命,如何重整世宇?天命之任,揭开人世超前面纱,纷乱的念力世界逐现人间,人之潜力渐欲觉醒,看主宰源主如何驾驭念力世界……人类脑域神话的开启尽在乂天记。
  • 傲世狂魔

    傲世狂魔

    既然做不了万人敬仰的大英雄,那么就做个俯视众生的大魔头吧!且看洪军倔起之途……
  •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判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判

    本书是一部对中国当代电影思潮发展历史进行理论批评的专著,同时分析了一些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和流派,论述了它们之间必然的本质联系。
  • 九天域界

    九天域界

    一个浩大的世界,一段尘封于远古的文明,诸神现世,群魔乱舞,令人神往却又恐惧,它到底该不该存在世间?神秘人物亲手将世界封印。百亿年后,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如今这段文明再次被开启。
  • 溺宠狂妃之张狂元素师

    溺宠狂妃之张狂元素师

    一次信任错付,她带着不甘和悔恨离开,再次睁眼,她有了另外一个身份于是,收灵宠,建商会,再绽光芒。惊才艳艳,他以幼龄之躯,争得半壁江山,却难敌帝王心术,落得半身残疾。两个世界的人,因一场意外相识,相知,相恋。在这个玄幻的时空,以他们的方式谱写了属于他们的爱恨史诗和无尽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