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83800000003

第3章 唐诗篇(2)

【鉴赏】诗人以委婉缠绵的笔触,描写了少妇在秋夜,怀念久戍不归的丈夫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别离相思。

首联“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描绘少妇闺房的华美,连海燕也双双飞来安栖。这里暗用比兴,少妇看到海燕双栖双飞的柔情密意勾起心中的愁绪,夫婿远戍辽阳,一去就是十年。她的苦苦相忆,也已整整十年了!十年征戍而“音书断”,叫人怎能不忧虑、担心?更有那一轮恼人的明月,透过窗纱把流黄帏帐照得明晃晃的炫人眼目,给人愁上加愁。“海燕双栖玳瑁梁”烘托“卢家少妇郁金堂”的孤独寂寞,寒砧木叶、城南秋夜,烘托“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的忧愁。尾联“含愁独不见”明写“愁”,似前六句之总结,而“明月照流黄”句,少妇的闺怨迁怒于明月,把忧愁更加突显出来。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唐睿宗文明元年(684)举进士,为武则天所赏识,官拜麟台正字,后为右拾遗。敢于直谏。曾随武攸宜东征契丹。圣历初年辞官还乡,被贪婪残暴的县令段简诬陷,忧愤死于狱中,时年四十二岁。陈子昂在诗歌创作上力倡汉魏风骨,主张诗歌要反映现实生活,要有真情实感,反对齐梁“逶迤颓靡”的形式主义诗风,并创作出许多有影响的优秀作品,为唐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道路。有《陈拾遗集》。

登幽州台歌[1]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

【注释】[1]幽州:占九州之一,今河北省地。幽州台又称蓟北楼,属古燕国国都,故址在今北京西南。[2]悠悠:长久,遥远。怆(chuàng)然:悲伤的样子。

【鉴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开篇突现了茕茕孑立于天地间的清高、孤傲和悲凉。横空出世,一语惊人。茫茫人海,知音难觅,即使有,纵览古今,上下几千年,能赏识、理解诗人的人已“前去”,还“未来”。两个“不见”,有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自怜,有壮志难酬的愤慨……诗人登楼眺望,想到天地茫茫,人生短暂,那种一个人置身于历史长河的孤独,那种无人沟通的灵魂的孤独,使诗人悲从心生,不由得潸然而泪下。

这首诗慷慨悲凉,苍劲有力。

贺知章(约659-约746),字季真,晚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证圣元年(695)进士及第,官秘书监。天宝三年(744),请为道士,告老还乡。贺知章性旷达,喜谈说,好饮酒,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回乡偶书二首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1]。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2]。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3]。

【注释】[1]衰(cui):稀疏之意,一作“摧”。[2]近来:应理解为近些年来。人事:指“访旧半为鬼”的人和“亲朋多沉沦”之事。[3]镜湖:山水风景区,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周围扩三百里。

【鉴赏】客居他乡多年的游子回到故土,离家时风华正茂,归来已变成华发稀疏。几十年的岁月就在“少小”与“老大”之间倏忽而过。韶光易逝,人生短暂,不由得让人发出感慨。离家多年却“乡音未改”,暗寓故土难忘。而久别的故乡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吗?故乡的亲人们还记得我吗。

儿童看见陌生人,好奇地问:“客人,你从哪里来?”

儿童的提问出乎自然,合情合理,诗人听来却很意外,又有深深的无奈:我怎么成了我故乡的客人了?

第二首与第一首诗的背景和意境相同。“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第一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亲朋告诉他,这些年来,他所认识的旧友玩伴都去世了,因而诗人发出了“近来人事半消磨”的感叹。接下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只有门前的镜湖,依然在春风吹拂下泛起的阵阵水波。除了“湖波”未变之外,昔日的人和事都变化净尽了。与第一首相比,如果说诗人初归故乡见到儿童时曾感受过一些“置身亲人中”的欣慰的话,那么,到他听了亲朋介绍的沧桑人事以后,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湖之旁时,无疑已变得愈来愈伤感了。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又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七岁能文,被张说誉为“后出词人之冠”。武则天长安二年(702)进士,调校书郎,又以登道侔伊吕科,授左拾遗。玄宗即位(712),由张说推荐为集贤院学士。后任中书舍人、冀州刺史、洪州都督、岭南道按察使,召拜秘书少监、副知院事。开元二十二年(734)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他是“开元之治”的最后一位贤相,议论朝政,刚正不阿。后为李林甫、牛仙客等所忌,于开元二十四年(736)被排挤出朝,贬为荆州刺史,以文史自娱,写了不少清淡惋惬、寄托深远之诗。卒后谥文献,有《曲江集》留世。安史之乱(755)后,玄宗每思其忠谏之言,至为流涕。

感遇二首张九龄之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1]。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2]。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3]。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4]?

【注释】[1]兰:泽兰,秋季开花,香草。葳蕤:形容枝叶繁盛。[2]欣欣:指兰草桂花欣欣向荣,生机勃勃。自尔:自然而然地。尔,语助辞。[3]林栖者:隐居山林之名士。曹毗《对儒》:“不追林栖之迹,不希抱鳞之龙。”相悦:闻兰、桂之香而爱赏采摘。[4]本心:本性,素心。美人:指林栖者。

【鉴赏】诗的一、二句“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你看,春天的兰草迎春勃发,茂盛纷披,生机无限;秋天的桂花叶绿花黄,皎洁明净,馨香四溢。“葳蕤”与“皎洁”再现了春兰与秋桂勃发向上与高雅的风貌。

诗的三、四句指出春兰、秋桂之所以“欣欣此生意”,是因为它们“自尔为佳节”。即是说它们各自在适当的季节繁茂花开,显示出“葳蕤”与“皎洁”的特点。这里,暗示兰、桂按各自的本性生长荣枯,不媚人荣,不求人知的本质特征。

诗的五、六句写人对兰桂的欣赏。那些居于山林之中的隐逸之士,常以兰、桂自喻,因而闻到兰、桂的芳香,顿生爱慕之情。

诗的七、八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综合前意,再次肯定兰、桂不求人荣的高尚品质。尽管兰、桂被人欣赏、爱慕,但它们不希望“美人”来攀折、欣赏。因为兰逢春而葳蕤,桂至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本性,并非为了搏取“美人”的欣赏。

之二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1]。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2]。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3]!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4]。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5]?

【注释】[1]江南:长江以南。《考工记·总序》:“橘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晏子春秋·杂下之十》: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2]岂伊:岂,难道;伊,那里,指江南。岁寒心:耐寒之心。《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喻一个人要有坚贞的节操。

[3]荐:奉献。嘉客:嘉宾,贤达之人。阻重深:重重阻碍。《楚辞·九辩》:“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4]运命:命运,指或进或退、或荣或贬的不同遭遇。[5]无阴:《韩诗外传》载赵简子语:“春树桃李,夏得其阴,秋得食其实。”

【鉴赏】“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点明地点“江南”与物象“丹橘”。一个“有”字,凸现出橘树之多,江南处处皆有。第二句写橘树的生理特点:经冬犹绿。一到深秋,南方的树纷纷落叶,但丹橘与众不同,它始终保持葱葱绿色。一个“犹”字突出了丹橘的个性,亦满含赞颂之意。

第三、四句写丹橘“经冬犹绿”的原因。先用一反问句提出“岂伊地气暖”,难道是因为那里“地气暖”,它独得地利吗?不!是丹橘具有耐寒的本性。诗人赞美丹橘耐寒之节操,是颇含深意的。

第五、六句写丹橘之遭遇。像这样经严寒仍绿,只求奉献于人的丹橘,理应荐之于嘉宾的,可是为重山深水重重阻隔,为之奈何?这里,“嘉宾”暗指玄宗皇帝;“阻重深”暗指围绕玄宗之奸人。丹橘之寒不变节、只知奉献的高贵品质是诗人自喻。诗意是说:像我这种一心为国之人,却被奸人们重重阻挡,不能为世所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之感慨!

第七、八句写丹橘为何有此遭遇呢?诗人答道:“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看来命运的好坏是因遭遇的不同而不同,如同自然规律一样,不可捉摸、探究。

最后两句,以“徒言”二字批评那些不识丹橘美德的人。不要随便说只有种桃树、李树就好,可以“夏得其阴,秋得其实”。难道丹橘就不能遮荫,毫无用处吗?结合前面写丹橘“经冬犹绿林”的美态,“可以荐嘉客”的佳实,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这里,诗人以反诘句再次肯定了丹橘的美,同时表达了自己被奸人陷害、怀才不遇的愤慨!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1]。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2]。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3]。

【注释】[1]情人: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既指“怀远”之友人或恋人,也包括“怀远”的诗人。竟夕:整夜,通宵。[2]灭烛:熄灭烛光。梁简文帝《夜夜曲》:“愁人夜独长,灭烛卧兰房。只恐多情月,旋来照妾床。”谢灵运《怨晓月赋》:“卧洞房兮当何悦,灭华烛兮弄素月。”[3]盈手:满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鉴赏】这是一首怀念远方友人借景抒情的诗。起句“海上生明月”,点出“景”,自然稳帖,展现了雄浑阔大的场面。“天涯共此时”,点出相隔两地的朋友,同时相思。

三、四句写两地的“情人”彼此的“怨”与“思”。“情人怨遥夜”,“怨”长夜漫漫,彼此不得相见。“竟夕起相思”,通宵达旦,生起相思之“情”。

五、六句写诗人徘徊月下的相思之状。“灭烛怜光满”,长夜不能入睡,是烛光太明亮了吗?于是诗人“灭烛”,但月色皎洁无边。怜,爱惜;光满,满月之光。“披衣觉露滋”,诗人披上衣服走出庭外,在那皎洁的月光下,觉夜深露湿,滋润沾衣。尽管如此,诗人月下思人。所以,“露滋”二字不仅照应了“竟夕”,同时暗示了滋生不已的相思之情。

七、八句写梦以自慰,收相思之情。“不堪盈手赠”,不堪,不能,意谓在这相思不眠之夜,用什么赠友人呢?我只有满手的月光,但又不能送。怎么办呢?我还是睡吧!也许睡梦之中还能与你相聚呢!诗到此戛然而止,留下无限的相思。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后迁居绛郡(今山西新绛)。早年曾作冀州衡水县主簿,因遭人诬陷而去官,漫游山水十五年,足迹遍布黄河南北。晚年担任文安县尉。性格豪放,喜击剑悲歌。其诗意境壮阔,热情奔放,音乐性强,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轰动一时。与高适、王昌龄等唱和,“歌从军,吟出塞”,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之一。诗作大多失传,仅存六首,均为名篇,都被《全唐诗》录存。

登鹳雀楼[1]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

【注释】[1]鹳雀楼:旧址在今山西永济西南,常有鹳雀栖息楼上,故名。楼三层,为当时游览胜地,前望中条山,下临黄河。[2]尽:完,落下。[3]千里目:指眺望极远的地方。

【鉴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首句描绘夕照衔山的景色。一轮落日正金光夺目,在连绵起伏的群山西面缓缓落下,在视野的尽头渐渐隐没。

次句描写俯瞰黄河远去天边的意中景象。诗人面对流经楼前的滚滚黄河,视线由上到下,由近及远、跟随河水向远方延伸。虽不能目击黄河人海的情状,却好像看见黄河一路汹涌澎湃,流入大海,令人心旷神怡。

三、四句写诗人欲登高望远。从前两句的眼前所见引出了深沉思索。若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就应该迈上更高一层楼。诗句看似平铺直叙,却既寓含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高瞻远瞩的博大胸襟,又暗示了站得高看得远的哲理。

出塞[1]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3]。

【注释】[1]诗题一作《凉州词》,唐代乐府曲名。

[2]远上:远远直上。孤城:指凉州城,存今甘肃武成。仞:八尺。[3]羌笛:我国西北部羌族的一种乐器。杨柳:指北朝乐府《折杨柳歌辞》。春风:比喻朝廷的关心。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是当时凉州最西境。

【鉴赏】前两句描写凉州一带荒凉辽阔的景象。诗人先用镜头摄取远景:黄河汹涌澎湃波浪滔滔入海,由近及远地眺望,像一条洁白的丝带飞上云端。诗人的视觉与黄河的流向相反,突出了黄河源远流长的仪态,也展示了边地壮阔的风光,重在表现黄河的静态美。继而又摄取立体感的近景:征戍士兵居住的城堡孤独的屹立在高山环抱之中。用远川高山反衬玉门关地势险要。孤城是一片,是单薄狭小的,而高山却是万仞,以数量和体积极不相称的两件事物,形成鲜明对比,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压力。

同类推荐
  • 春芽嫩嫩(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春芽嫩嫩(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随园诗话(第八卷)

    随园诗话(第八卷)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本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 跟着时光向前

    跟着时光向前

    者以时间为经,借物事为纬,极力营造一个超越现实又基于生活的艺术天地,诗意的语言,悠然的哲思,空明的意象,撩人的意味,日常生活平凡事物中的人生况味,都引领着人去体悟生命的真切、厚重和美感。雪光里的村庄,月色下的枯荷,院子里的鸟巢,山崖上的小树,冬夜里的炭火,春天里的小蜜蜂,童话般的草垛……《青少年必读的当代精品美文:跟着时光向前》分为跟着时光向前、延续是静悄悄的、鹧鸪的叫声三辑。
  • 斯大林与文学

    斯大林与文学

    研究斯大林作为政治家的生平和活动的著作不可胜数,而“斯大林与文学”还是一个新课题。本书是研究斯大林文学思想和文学活动的专著。内容包括:斯大林的文学思想,即斯大林的文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关于文学的主要论述;斯大林领导文学的活动,其中包括他制定和实行各种文学政策的过程以及他对一些文学作品的评论;斯大林与作家的关系,包括斯大林与老一代作家和诗人的交往,与苏维埃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作家的联系,对“同路人”作家的态度等。
  • 万水千山情·游记卷

    万水千山情·游记卷

    随笔是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的记录。生活如浩瀚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有文就录,有感就发,有事就记,有理就说,率性而为,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随手拈来,不拘形式,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随笔精品,这也造就了文笔奇妙的随笔大家。
热门推荐
  • 虞美人花的灵魂:赖上校草哥哥

    虞美人花的灵魂:赖上校草哥哥

    一株生长在野地里的虞美人花,在一块小小的土壤中生活了千百年,因为听多了游客口中关于‘爱情’的美好,使得它也跟着向往,它与众不同,它不甘当一株花,它向往成为聪明的人类!\r终于有一天,它努力盛开的花朵,惹来了一个漂亮男孩的注意,他将它从野地里,带回了家,并养在了房间窗台,精心的照顾。\r五年过去了,当他的哑巴兼得了厌食症的妹妹突然死去,当他悲伤不已,彻夜难眠时,它这一株普通的植物又该如何安慰他?\r妹妹复活、食量大增、哑巴开口说话......\r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她的哑巴妹妹齐小桐身上展开......\r且看花儿妹妹如何赖上校草哥哥......
  • 笑傲苍穹天

    笑傲苍穹天

    这片拥有着神迹的大陆名叫落迦,天咒师是这片大陆所有人类的梦想。十六岁的少年幽荧零炎在一次意外之后,踏上了天咒师这无尽的旅途。
  • 乱古三界

    乱古三界

    只要还有明天,他就不会倒下,天由他来撑,地任他去踏。抱定一心执念,藐视宇宙苍天,绝杀只为那乱世枭雄中的神话,求生不为那盛世英雄中的传说。这里就是神魔只在一念之间的乱古三界。
  • 天落之神

    天落之神

    有征战江湖的热血,有一世兄弟的生死与共,有缠绵悱恻的一世追随,有侠骨柔情的生活场面。新书简介:“哎!人有人劫,神有神劫,这宇宙亦和天地间所有生灵一样,亦有劫数。父神古开天辟地划分阴阳,后浊气中的精华凝成九幽魔狱,其中剩余的宇宙间至阴至暗至邪的部分则异化成了这罪恶之源。父神开天力竭,最后只得以生命力来封印,这就是宇宙的劫数,也是父神古的劫数。哎,封印之地阴邪之力一直就比较强盛,没有想到我们一时不察,竟不知什么时候封印破开了。”看洛神如何站在父神的肩膀上,走的更远.....
  • 我是女刺客

    我是女刺客

    我,一个从现代来的初中生,莫名其妙的穿到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刺客女儿身上,呵呵,这么扯淡的事,居然会在我身上发生!
  • 无限之生死轮回

    无限之生死轮回

    文案我在零点的尽头创造传奇在生死的边缘血染荆棘死亡从不是生命的结束由我抉择我是零点的王即使长刀饮满鲜血杀戮不曾停止死神将为我跪下主角在最绝望的时候被选中成为轮回者,进入零点空间不断接受不同任务世界的洗礼,成长成神的故事。主角性格冷漠寡语自私,爱人类爱社会也反人类反社会。白得干净又黑到极致的故事。因任务需要可能会组团。最后声明,请正视“反人类”三个字。
  • 八荒鬼域

    八荒鬼域

    天降阴阳眼,日子从此不平凡。可祸福相依老道士的消失究竟是怎么回事,诡异的羊头尸体又会牵扯出什么,怨念在滋生,生命在消亡,这一切循环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何种大域。
  • 卡牌系统之异世界

    卡牌系统之异世界

    方梁穿越了,还有了一个系统,里面什么都有,金银珠宝不稀奇,超人你知道不,有了超人卡,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打不过张三丰了。各种不存在的英雄都有。美女你要不,抽一张吧,“滴,恭喜你获得好人卡一张。”好人卡:你是个好人,我们不能在一起。
  • 幻想大陆之星钻奇迹

    幻想大陆之星钻奇迹

    用星星平凡的光芒照耀星星之路,亿万颗星星铺成的绮丽世界,亿万颗星星谱成的奇妙乐章,带着星星们战胜命运,驱走黑暗,迎接无穷的光明......天使没撤离,天堂依然住在你心里,你一定不能放弃,不能放弃做梦的勇气,我会在雨中陪你等雨停......奇妙乐章,弹奏出你心里,最美好、最净化心灵的句子,填满你充满爱的心灵,少女少年们,向命运宣战吧!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颜氏家训)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颜氏家训)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