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9200000003

第3章 唐煮宋点的茶技(2)

第三汤,注水的掌握和第二汤一样,击拂贵在轻而匀,要“周环旋复,表里洞彻”,使茶面汤花细腻如粟粒、似蟹眼,并渐渐涌起。这时,已得茶色的十之六七。

第四汤,“汤尚啬,筅欲转稍宽而勿速”。就是注水要节制,尽量少些,击拂时茶筅的转动要幅度大而节奏慢。这时,“其真精华彩,既已焕然”,盏面汤花如云雾一样升起。

第五汤,“汤乃可稍纵,筅欲轻匀而透达”。这是说,点水可比四汤时适当多一些,茶筅的击拂要均匀而又无所不至,盏面汤花还未泛起的,要特别点击,如汤花过于泛起,则用茶筅轻轻拂平。这时茶面如“结浚霭,结凝雪”,茶色至此已尽显露。

第六汤,“乳点勃然,则以筅着居”。就是水仅点于汤花过于凝聚的地方,以使盏面汤花均匀,运筅宜缓,轻拂汤花而已。

第七汤,“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即区别茶汤的不同情况,水可点可不点,击拂也就此打住。

至第八汤,盏面“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四周的汤花紧贴盏沿,这叫“咬盏”,以汤花持久,不易散退为优。

南宋刘松年绘有一幅《撵茶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描绘了从茶的碾磨到烹点的具体场面。画中一人骑坐凳上,推磨磨茶,出磨的末茶呈玉白色,当是头纲芽茶。桌上有将需用的茶罗、茶盒等。另一人伫立桌边正提汤瓶在点茶,左手边是煮水的炉壶,右手边是贮泉瓮,桌上是茶筅、茶盏、茶托。一切显得安静整洁,专注有序。

宋代的斗茶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有一名篇《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对当时从皇室宫廷到民间里巷都十分流行的斗茶,作了十分令人神往的描述。范仲淹有个朋友叫章岷,是个斗茶能手。一次,章岷拜会范仲淹,叙谈从事斗茶的情况,并率先吟成一诗。范仲淹接读后即奉和一首。诗先写建溪茶的采制和闻名的由来: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禧,惟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谁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接着,道出了斗茶的缘起,斗茶的步骤和精彩的场面: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冷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宋代时尚福建建州产的北苑茶,斗茶亦取用北苑茶。达官贵人为了争天子欢心,每年在北苑茶见新时,便各自献出先春绝品,在林下斗茶,个个神情专注,气宇轩昂。这斗茶的胜负非同小可,胜若登仙,败如降将,其荣辱自然非常重大。

宋代斗茶以茶白为贵。茶色汤花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则等而下之。汤色与茶的采制技艺直接相关。色纯白,表明茶采摘嫩,蒸制恰到好处;色偏青,是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时火候太过;色泛黄,是采制不及时;色泛红,是烘焙过了火候。另有一种特殊品种的白茶,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有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盖非人力所可致,正焙之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二三銙而已。”这茶“如玉之在璞”,碾成的茶末虽色微灰,受汤则愈白。范仲淹在《斗茶歌》中云:“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是说碾出的茶末为“绿尘”,点成的汤花似“翠涛”。这与时尚的标准不一。据说,蔡襄就提出质疑:“今茶之绝品,其色贵白,翠绿乃茶之下者耳。”范仲淹听后欣然接受,对蔡襄钦佩地说:“君善鉴茶者,此中吾语之病也。”遂将这两句改为“黄金碾畔玉尘飞,碧玉瓯中素涛起。”这一字之差,表现出宋人斗茶贵白的习尚。另有一则趣闻:司马光与苏东坡开玩笑说:“茶与墨相反,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君何以爱此二物?”苏东坡答曰:“奇茶妙墨俱香,是其同德也;皆坚,是其操一也。”此亦证明茶贵白是一个共同的标准。

斗茶的胜负,一是看盏面汤花的色泽和均匀程度,以鲜白似“素涛”为佳,所谓“淳淳光泽”。形象地叫做“冷粥面”的,是谓汤花像白米粥冷后稍有凝结时的形状。汤花均匀程度适中,叫做“粥面粟纹”。“银粟翻光解破颜”(黄庭坚句),“侵寻发美鬯,猗旎生乳粟”(秦观句),描述的都是盏面汤花似白色粟粒纹。二是看汤花持续时间,鲜白而匀细的“冷粥面”,紧贴盏沿,久聚不散,叫做“咬盏”,咬盏长久的为胜。如果汤花泛起后很快涣散,或随点随散,叫做“云脚涣散”,就属差次了。汤花一散,盏的内沿就会露出水痕,又叫“水脚”。水痕出现得早晚,就是汤花优劣的依据。水痕早出者为负,晚出者为胜。蔡襄在《茶录》中说:斗茶“视其面色鲜明,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之说,日相去一水、两水。”说的就是上述两个斗茶决胜负的标准。宋代诗人的诗作中也常有斗茶的描述。梅尧臣有诗句“烹新斗硬要咬盏。”苏东坡云:“沙溪北苑强分别,水脚一线谁争先?”晁补之有句:“建安一水去两水,相较岂如泾与渭?”

宋代斗茶用建州产的、通体施黑釉的建盏。蔡襄在《茶录》中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烫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依蔡襄所述,用建盏斗茶至少有三个优点:一是建盏绀黑。斗茶的汤花呈白色,与黑盏正好黑白相衬。“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斗茶时遇汤花消退,水痕分明,清晰可见。二是建盏纹如兔毫。建盏在烧造时,通过窑变,变化出美丽的异彩花纹,盏内壁有玉白色毫发状的细密条纹,从盏口延伸至盏底,类似兔毫,故称“兔毫盏”。苏东坡有“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的诗句。还有一种花纹如鹧鸪颈上的斑点,称为“鹧鸪斑”,也极珍贵。僧惠洪也有诗:“玉瓯绞刷鹧鸪斑”。三是其坯微厚,烫之久热难冷。斗茶时,要求茶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较高的温度,要给茶盏加热,即称“烫盏”。建盏胎厚,有利于保持茶汤温度。

斗茶的具体步骤与操作程序,与点茶是一致的。蔡襄《茶录》在“点茶”一节中也说到了斗茶胜负的标准。其实,斗茶即是点茶技艺的较量。

宋代斗茶,在文人中普遍流行。因此,除了在诗词文章中多有表现外,在绘画中也多有反映。南宋刘松年的《茗园睹市图》和元代赵孟頫的《斗茶图》,形象地记录了当时斗茶的情景。赵孟頫画中,参与斗茶的有四人,各人都有一副精巧非常的斗茶用具。可以想见,为了取得斗茶的胜利,他们都精心择茶,刻意选水,细心洗涤茶具,又耐心候火定汤。其中一人在提壶点茶,点好了三盏,正在点的是最后一盏;另外三人神情专注地在鉴评,有正在举盏啜饮的,有刚吮吸一口还在舌边翻滚辨味的,有已徐徐咽下而在品其回味的。个个刻画细腻,神韵生动。不过从画中的斗茶场面看,他们的胜负不在汤花水痕、斗色斗浮,而在于茶的滋味、香气。这是宋代后期斗茶的一种转变,或许民间斗茶早就重在滋味、香气了。

宋代的分茶

南宋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春,陆游应召“骑马客京华”,从家乡山阴(今绍兴)来到京都临安(今杭州)。那时节,国家处在多事之秋,一心想杀敌立功的陆游,宋孝宗却把他当做一个吟风弄月的闲适诗人。陆游心里感到失望,徒然以练草书、玩分茶自遣,作《临安春雨初霁》一首,有句云: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这分茶,不是寻常的品茗别茶,也不同于点茶茗战,而是一种独特的烹茶游艺。陆放翁是把“戏分茶”与“闲作草”相提并论,可见这绝非一般的玩耍,在当时文人眼里是一种很有品位的文娱活动。宋词家向子諲《酒边集·江北旧词》有《浣溪沙》一首,题云:“赵总持以扇头来乞词,戏有此赠。赵能著棋、写字、分茶、弹琴。”词人把分茶与琴、棋、书、艺并列,说明分茶亦为士大夫与文人的必修之艺。

分茶在宋代是玩得比较普遍的,因此在诗词中吟咏到分茶的颇多。王之道有《西江月》词一首,是和董令升燕宴分茶的;史浩的《临江仙》词,有“春笋惯分茶”之句;陈与义与周绍祖共分茶,也有诗存:“共此睛云碗”“小杓勿辞满”。曾几《迪侄屡饷新茶》:“欲作柯山点(自注:所谓衢点也),常令阿造分(自注:造侄妙于击拂)。”李清照也是个中好手,其《满庭芳》有“生香熏袖,活火分茶”句,《摊破浣溪沙》有“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句。李清照若不谙熟分茶之道,就不可能在她的词作中屡屡见之。杨万里的一首《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记述了他观看显上人玩分茶时的情景,十分详尽而生动。诗云:

分茶何以煮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

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

纷如劈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

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势字缥姚。

同类推荐
  • 名至实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名至实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歧亭古镇杏花村

    歧亭古镇杏花村

    “杏花村”是一个美丽的名字,歧亭镇杏花村更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本书是一部介绍麻城市歧亭古镇杏花村风土文化的书籍。
  • 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俗文化卷

    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俗文化卷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种类型的民俗文化,从岁时节日民俗、日常生活民俗、文娱游艺民俗、生态科技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等方面进行介绍,使人们更系统的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
  •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是一位大学者,他晚年曾写出一系列谈东方文化将重现辉煌的文章,体现了他长期思考义理之学的结果。本书的核心思想是主张文化起源多元论、文化交流论,认为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方式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分析思维方式。《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季先生对东西方文化的观点,对于理解季羡林先生的文化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
  • 书与人

    书与人

    本书为“书文化”系列之一,是围绕“书与人”展开的读书随笔。分“书与人”、“人与书”两个部分,以众多爱书人与书的不解之缘,以及书中讲述的人的不同生活和命运为线索,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精心解读和深入感悟,在与读者分享阅读之美、阅读之乐的同时,致力于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展示众多作家、学者的思想文化成果以及生命深处无法泯灭的人性的光辉。
热门推荐
  • 苦女

    苦女

    家庭破碎,亲情离去,留给小凤的只有痛苦和孤独,她渴望亲情,渴望关爱,可在漫长的人间岁月里,她迎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伤害.春天何时才能来......
  • 太古镇天

    太古镇天

    一个奇怪的石头,一个自称了不起的少女,一个邪恶的少年,故事由此开始。远古传说,绝世霸体,太古巨龙,蛮荒再现,黑暗与冰冷的星空宙域,九天神府,亘古长存。古神降临,是要灭世,还是要争霸。一个浩瀚莫大的世界,神秘无尽。要镇天盖世,要争霸称皇,要我一人独尊………。争霸路,我心苍茫,欲要和天比高。
  • 99个梦

    99个梦

    都市少年赵梦强从小就有一个怪怪的能力,他做梦偶尔会被梦境吸入,每个梦都有不同的经历,什么穿越玄幻灵异都市校园,都入梦境。
  • 每天懂一点保肝护肝知识

    每天懂一点保肝护肝知识

    目前,肝病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在每年的传染病报告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占据首位。因此,保肝护肝的行动势在必行。养护肝脏就等于守护健康美好的生活。肝病三分在治。七分在养。保肝护肝。应当从细节着手,不论是在饮食、娱乐方面,还是在运动、用药方面,都有需要注意却被人们忽略的防治细节。
  • 似虐心非

    似虐心非

    睡梦中醒来,我被分成了两个人,眼前如此美丽的女孩真的是我么?另一个世界,我将成为别人的躯体?不,我要成为王者!我是邪,亦是神,挡我者,我将让他碎尸万段为什么要杀了她们,她们是我最后的羁绊......这个世界的罪太多了,我将踏着你们的尸体——俯首万千
  • 邪王绝恋:倾城七公主

    邪王绝恋:倾城七公主

    她,身为现代古武世家的大小姐,在母亲死后,父亲另娶,引狼入室,全家都被她杀害,一朝穿越成为帝国七公主,本该锦衣玉食的生活,却因她是一废物而受尽屈辱。且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玩转异界。他,身份神秘,大家且看吧!
  • 中国商之道

    中国商之道

    经商需要哪些素质?如何提高赚钱的能力?发财的秘密是什么?人人都想发财致富,但秘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中国商之道》教你如何将财富追求和成功人生融合为一的方法。经商包含着无尽的秘密,只要肯探索就一定会有新发现,而学习借鉴他人的成果,无疑是进步的一条捷径。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为巨人。
  • 复仇者传说

    复仇者传说

    一个人的介入,使得他们的人生改变;一个生灵的诞生,使得时代的改变;灭族之仇,岂能不报,寻仇,他们在寻仇......纵横宇宙,杀伐天下,只为寻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欺我,必将百倍千倍奉还!仇得报后呢?武道巅峰?我只为守护......因为那一缕执念......修炼等级分为筑基、开光、融合、心动、金丹、元婴、出窍、分神、合体、洞虚、大乘、渡劫;
  • 无上无敌

    无上无敌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世界无穷之大。系统在手,天下我有,看一个林家小子如何纵横百族,脚踏天才!爆抢神女……
  • 我们不曾走开过

    我们不曾走开过

    小时候贪玩的叶雨梦不小心掉入了河里,当他快要昏迷的时候。突然,一位和她同龄的小男孩竟把她救了上岸......叶雨梦决定长大后报答救命恩人。可是,两个长的一模一样的两兄弟,到底哪个才是她的救命恩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