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1000000003

第3章 出口成章(2)

李义府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祖父、父亲都通经书,有学问,可是,都只做到县丞一级的小官,未被重用。他的父亲任射洪县丞时,非常重视李义府的读书学习,希望他将来能光大李氏门庭。李义府自幼聪慧过人,善解人意,尤其长于言辞。他见祖父、父亲都对他抱有厚望,便向祖父和父亲说,他将来一定做个比县丞高的官,为国家效力,为家庭争光。他的祖父和父亲听了,心中当然高兴,不但自己亲自教,还为他请了家庭教师。李义府也很有志气,说到做到,的确刻苦读书,到七八岁时,便读完了《诗经》、《春秋》、《史记》等著作,并且善于写诗作文,在当地已很有名气。

当时,唐太宗是个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的开明皇帝。为了使一些天资聪明的孩子从小走上成才的道路,在太学专门设立了神童科,并下诏各地官员,推荐年龄不超过十岁而又聪明有识的孩子进京,入神童科深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李义府八岁那年,恰遇剑南道巡察大使李大亮奉旨选才。李大亮听说李义府很有名气后,亲去测试。他看了李义府的诗文,认为果然才华出众,便上表推荐,使其进了神童科。

有一天,唐太宗由几个大臣陪同,带领神童科的一些学生,去上林苑行猎,一位年轻的将领为了在皇帝面前显示自己的箭术,“嗖”的一箭,从树上射落一只乌鸦,众人都夸他好箭法。李义府不但没有随声附和地称赞那年轻将领的箭术,反而信口念出了一首五言诗《咏乌》:

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

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

其中后两句诗的意思是,上林苑这么大,树木如此多,但是像乌鸦这种能为人们带来光明的神鸟,竟然连暂时休息的一个树枝也找不到。

众人听李义府诗的调子低沉,都感到很扫兴,特别是那个射箭的将领,心中更不是滋味,刚想发作,却见太宗微微笑着把李义府叫到身边说:“好一个有才气的孩子,既然你说连栖身的树枝也借不到,那我把整个上林苑借给你好吗?”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唐太宗明白李义府诗的含义,他是用乌鸦比做人才,有的人再有才华,也不一定能被发现,能被重用。的以,李义府听说要把整个上林苑借给他,不但表明皇帝对他诗的意图很理解,也是对他才华的赏识和赞许,遂立即跪地谢恩说:“谢陛下恕小人出言不恭之罪!”

此后,李义府以饱学有才受到太宗召见,拜为监察御史。后来,李义府虽然拥立武后有功,当上了宰相,但是不久,他因贪污受贿而被治罪,于公元666年发配边远州郡。李义府病死于戍所。

杨容华十三咏《新妆》

杨容华,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杨神让通经书,善写文章,是著名学者;她的母亲则喜欢吟诗作赋,当时也是个远近有名的才女。特别是她的叔父杨炯,刚刚九岁那年,就考中了神童科,十岁就担任了校书郎,后迁崇文馆学士,官至詹事司直,成为唐前期的著名诗人,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或称“四才子”。

杨容华自幼聪慧颖悟,又生长在这样一个能诗善文的家庭,耳濡目染,就养成了勤于读书的好习惯。由于她的母亲喜欢吟诗作赋,她也特别喜欢读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已读完了《诗经》和《楚辞》,到七八岁的时候,就已能自己作诗写文章了。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她的父亲和祖父因为参与徐敬业的“杨州谋反”而被处死,叔父杨炯也受到牵连,被贬为梓州司法能军,后又迁盈川令。

父亲死后,杨容华由叔父杨炯收养。杨炯见侄女才思敏捷,好学不倦,还爱习文作诗,非常喜欢,便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和指点。杨容华对叔父的才华从心里佩服,也喜欢读他的诗作,并常常模仿他的风格进行习作。杨炯发现后深感不安,便抽了个时间,意味深长地对她说:“学写诗,也和作文章一样,取众家之长,补自己之短,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写出的诗才有韵味。我曾说过,我在人称‘四杰’之中,为排在卢照邻的前面感到惭愧,而又为排在王勃之后而感到羞耻。这意思是说,我们几个人的水平差不了多少,只不过各有所长、风格不同罢了。你应该把这几个人的诗文都拿来认真读读,仔细琢磨一番,我想你肯定会从中受到启发的。”

杨容华在叔父的指点下,学习更加刻苦了,练习也更加勤奋了。他每写完诗文,都要交给叔叔评点;对叔叔修改过的地方,哪怕是一字之改,她都要认真推敲,仔细理解其中一字一句改动的意义。由于她的虚心好学,当她十余岁的时候,便已能写出意深词美、很有气势的诗篇了。

在她13岁那年的一天早晨,小容华正在甜甜的睡梦中,突然被院内树上的喜鹊叫醒了。她睁眼一看,阳光已透过窗棂射进屋内,便立即穿好衣服,推开窗子,心旷神怡地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正在这时,她忽地记起,叔父说今日有位大诗人要来家做客,并准备为她引见,使她的诗作能得到名家的指点。于是,她便赶忙坐在梳妆台前认真地打扮起来。

她轻轻在脸上施了一层薄粉,淡淡画了一下眉毛,然后从首饰盒中取出一支金镂凤钗,把头发绾在头顶上,又将一条雪白的纱巾披上双肩……

收拾完毕,她站在玉镜台前一照,不由得哧地一声乐了:玉镜中哪里还是她杨容华?分明是荷花仙子出水,月中嫦娥下凡……

就在这一刹那间,一首精美的诗篇出现在她的脑海,便立即提起笔来,以《新妆》为题写道:

啼鸟惊面罢,房栊乘晓开。

凤钗金作缕,鸾镜玉为台。

妆似临池出,人疑向月来。

自怜终不见,欲去复徘徊。

杨容华刚刚把诗写好,叔父进来说:“你今日准备让客人评点的诗选好了么?”

杨容华说:“我刚刚新写了一首,不知能否拿得出?”说着,便把《新妆》这首诗递给了杨炯。

杨炯接过一看,感到这首诗比侄女平时写的诗更有些进步,便定了下来。

不一会儿,诗人郑羲真来到,杨炯便把侄女写的《新妆》和自己写的几篇一并递给了他。

郑羲真看过后,单把《新妆》挑了出来,称赞说:“杨公这些诗作,令人读了的确会有很好的享受,真无愧‘四杰’之称啊!但是,依我看来,最有味道的,还是《新妆》这篇。”

杨炯一听,脸上禁不住有些发热,但也为侄女小小年纪能超过自己而高兴。于是,他便如实相告说:“不瞒郑公,你所赞美的这首五言诗,实非我的作品,而是侄女容华今日早晨才写出来的;其余那几首,才是我的拙作!”

随后,杨炯便将侄女唤出,与郑羲真相见。郑羲真一看,杨容华还是个十多岁的女孩,就能写出如此精彩的诗来,越发称赞说:“真是个奇才女子啊!”

杜甫七岁咏凤凰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代号称诗圣的伟大诗人,出生于公元712年,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曾祖迁居河南巩县。

对于杜甫在诗歌方面的成就,唐代大文学家元稹在《杜甫墓志铭》中说:“诗人以来,没有能比得上子美的。”唐朝另一位大文学家韩愈则认为他与李白齐名,称赞他们的诗篇是“光芒万丈长”。

杜甫之所以能取得这么伟大的成就,除了他的天资聪颖、学习条件优越外,更重要的还是他从小刻苦学习、锲而不舍的结果。

杜甫的家庭,是一个书香门第,也是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他的远祖叫杜预,在晋朝时任征南大将军,还是个著名的文史学家,有著作《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流传于世。他的祖父叫杜审言,武则天时官至迁膳部员外郎,也是大诗人,与沈期、宋之问齐名,有文集三十卷传世。他的父亲叫杜闲,又是个名副其实的读书人,官职虽然不高,但却很有学问。杜甫出生那年,杜闲已经年满三十岁,膝下尚无儿女。因此,杜甫的出世,给家中增添了空前的欢乐,官宦名流、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

满月这一日,家中张灯结彩,热闹非常,杜家大摆宴席,招待宾客。待酒至半酣,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兴奋不已,当场为孙子取名叫甫,又起了个表字叫子美,希望孙子能有金玉一样的品性,而且能锦心绣口,继承和发扬杜氏家风。

按当地风俗,孩子一岁的时候兴抓彩,以预测孩子的前途如何。杜甫周岁这天,他的祖父杜审言令家人找来各行各业有代表性的器物和日常生活物品,放入盘中,让杜甫去抓。结果,在上百件物品中,杜甫对其他东西看也不看,却伸出小手,单单去抓了一本《诗》,杜审言看后,不禁哈哈大笑道:“我杜氏事业后继有人了!”

杜甫自幼聪明灵慧。在他刚刚会说话时,母亲教他识字,他过目不忘;教他吟诗,一遍就会背。到他三四岁的时候,就已能背诵许多著名诗篇了。但不幸的是,在他三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了。父亲在外任职,又续了弦,只好把杜甫寄养在洛阳城里的二姑母家中。

杜甫的这位姑母,心地善良,也很有文才。她见小子美聪明好学,便对他谆谆教导,教他学问。

这一天的晚上,二姑母让小子美完成当天的学业后,给他讲了杜家的家世。她说:“我们杜家第十三代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大将军,足智多谋,人称‘杜武库’,百姓为他编了歌谣,其中一句是‘以计代战一当十’。他在平定东吴时,为朝廷立了大功;他还是个大学问家,精通《左传》,并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小子美欣喜地说:“我们的老祖宗真是了不起啊!”

二姑母接着道:“你祖父做过膳部员外郎,后做修文馆直学士,专为皇帝修改文章,是个大诗人,被人称为‘才子’。武则天女皇曾经召见他,叫他作诗,他当场一挥而就,得到皇上的赞赏……”

小子美不待二姑母把话说完,那满是稚气的笑脸上,露出了激动而严肃的表情,很有点大人味地对姑母说:“请二姑母放心,我一定刻苦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像爷爷那样的大诗人。”

二姑母听了,高兴得一把将他搂在怀中,鼓励他说:“好孩子,你一定会成功的!”

从此,小子美在二姑母的指点下,发奋学习,刻苦努力。当时,二姑母住处附近有一座荒土岗,杜甫每天一大早就到那土岗上读书。由于长期在土岗上来回踱步,竟把荒土岗的尖顶踩平了。杜甫就这样,在学习写诗的道路上,朝着他所立下的宏大志向,一步一步地前进着。

公元718年,杜甫的二姑母和姑父去河郾城办事,顺便也把杜甫带了去。有一天,姑父、姑母和杜甫到市里游览,突然发现一个地方锣鼓喧天,围得人山人海,他们便凑了过去。杜甫由于个子矮小,看不见,就让姑父把他抱起来往里看。史见一个女子正在舞剑,那杨柳似的身段、优美的舞姿、超群的剑术,不时引来观众阵阵的喝彩声。

就听有人议论说:“这是哪里来的女子,舞姿如此优美?”

另外一个人则抢着说:“你们不知道她么?她不就是宫廷艺坊的公孙大娘么?宫中除了她有这么好的舞技,其他还有谁呢?”

又有人仔细地端详了一番,突然像发现奇迹似地惊喜道:“看出来了,是她!就是她!我十几年前在宫中曾见过她一面,也看过她的舞蹈,但没有想到她都四十多的人了,还是这么妩媚英武!你们知道她现在表演的这个舞叫什么名吗?我过去就看过,叫‘剑器浑脱’,是从西域传来的。”

小子美看着看着,猛然惊奇地大声叫道:“凤凰!凤凰!看这段舞姿,多么像一只凤凰在展翅飞翔呀!”众人听他一喊,也都一齐叫起来:“对,是凤凰在飞翔!”

这次公孙大娘的精彩表演,深深印在了小子美的心中。第二天,他便根据公孙大娘的表演,展开丰富的想像力,写出了一首题目叫《咏凤凰》的诗。这年,他才七岁。

他的二姑母看后称赞说:“好诗!好诗!凤凰是百鸟之王,歌声最动听,你将来做了诗国中的凤凰,肯定比任何人唱得都好听!”

《咏凤凰》诗传到了父亲杜闲手中,他看后也感到儿子的才华的确匪浅,便把子美从姑母家叫来说:“这首诗写得很不错。不过,一个人学会写诗并不难,但是要写出好的诗作可就不容易了。”

父亲稍微沉吟了一下接着说:“你也许从读过的书中还能记得,东汉有个著名的辞赋家叫扬雄,有一次,有人问他怎样才能把赋写得好,扬雄回答说:‘读赋千首,方能下笔。’辞赋家张衡,为写好《二京赋》,整整花了十年的功夫。所以,你今后要想成为你爷爷那样的大诗人,还得下苦功才行啊!”

二姑母的夸奖、父亲的教诲,使小子美看到了希望,受到了鼓舞,得到了鞭策。从此,他对古今名家作品,朝吟夕诵,反复咀嚼,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背得滚瓜烂熟,对内涵全部理解,对写作手法和技巧全部领会为止。对诗、赋,他不再仅仅限于模仿,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发展和创新上,整日琢磨,通宵思考,如醉如痴地沉浸在创作的海洋中。这使他在成为“诗圣”的道路上,加快了步伐。

杜甫七岁能写诗,九岁写就一手好书法,到他十四五岁的时候,就能与当时的文人一同吟诗作赋,即兴应答。这时他所写出的诗,已经以持重凝练受到了世人的一致称赞。

公元744年,杜甫在洛阳结识了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大诗人李白。虽然两人年龄相差十余岁,却一见如故,结成至交。

同类推荐
  • 大学生礼仪

    大学生礼仪

    本书是绵阳师范学院礼仪教研室在多年的礼仪教育和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礼仪教材。教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总共分为七个部分,分别为:绪论、日常礼仪、仪态与界域礼仪、学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文书礼仪。其中,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职业发展前景编写的篇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像藏獒一样坚守:忠诚至上的藏獒精神

    像藏獒一样坚守:忠诚至上的藏獒精神

    忠诚,是企业最看重的工作能力!忠诚,是守护企业的生存根基!抛弃职场浮躁病,像藏獒一样坚守,像藏獒一样忠诚!本书从被誉为“中华神犬”的藏獒的特性入手,提炼其最为人称道的精神——忠于职守,不离不弃,坚韧顽强,深入挖掘其内在实质,为员工养成忠诚、坚守的职业素质提供对策。
  • 中学生必须掌握的100个沟通技巧

    中学生必须掌握的100个沟通技巧

    顺畅的沟通不仅能帮助中学生克服人际交往障碍,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能够促使中学生向他人表达出自己的意愿、情感,减少孤僻、偏执、郁闷等不良心理的产生,为人生的成功打下良好的性格基础。本书从中学生的角度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中学生掌握沟通技巧的必备书。
  • 不走寻常路:乔布斯成功24法则

    不走寻常路:乔布斯成功24法则

    《不走寻常路:乔布斯成功24法则》内容简介:乔布斯——一个打败比尔·盖茨的英雄式人物,一个具有完美主义情结的艺术家,一个雕刻生活的狂想家!《不走寻常路:乔布斯成功24法则》踏着乔布斯成功的足迹,认真剖析了他从成功到失败,并再次走向成功历程中的风风雨雨。乔布斯有着自己天才的一面,但是更多的,是他对任何事情孜孜以求的苛责态度。
  • 经典成功艺术

    经典成功艺术

    常听见人们赞美自信,诉说对快乐的喜爱。这也许正是人们本性所为。一个能够乐观处世的人,一定也是一个自信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在困难面前保持自我,在挫折面前从容而过。大凡成功者,没有不具备这两点的。养成乐观自信、快乐生活的习惯,应说是每个梦想成功的人该做的准备之一。
热门推荐
  • 冰宇魔帝

    冰宇魔帝

    以杀为道,我要毁灭这天下苍生,我要屠了这天,六界又算什么?早有一日我会杀上去!
  • 冬虫也需要夏草

    冬虫也需要夏草

    ‖夏小璐,一个美貌与抠门集于一身的‘灰姑娘’,靠着一手的坑蒙拐骗,发家致富。‖‖冬晓言,一个才华与懒散集于一身的绔世大少,靠着一手的雷厉风行,富上加富。‖夏小璐:没命可以,没钱不行。冬晓言:没钱可以,没你不行。……当两个身份、命运完全不同的他们相遇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啼笑皆哭的事情呢?当接连不断的阻碍袭来时,是命运战胜真爱,还是真爱逆袭命运呢?【本文既甜又虐,史上独一无二,暂定1v1。】
  • 吴钩行

    吴钩行

    崖山之后,南宋灭亡,就算大宋最后的守军--长宁军,坚持到了1288年,最终还是被蒙元攻破城池,留下多少唏嘘与感慨,让人怅然若失...不过,在最不该出现的时候,他出现了,在一次又一次的刀光血影中,他带领最后的宋民,朝灭国无数的蒙古铁骑发动了决绝的冲锋!望湘村绝地反击、夜取庙山镇,确立了指挥权,智取梅岭堡,打开了一个局面,梅硐城防御战,以一千之众瓦解上万敌军的轮番攻城,还有双河镇袭击战、夜夺武夷城......蒙元四川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也速答儿叹曰:“撼山易,撼朱雀军难矣!”明月照边塞,古道起尘埃。凌烟阁里寻觅,金鼓号声擂。风舞将军征袍,扬马关西沿岸,故地复得回!
  • 龙魂圣皇

    龙魂圣皇

    断臂重生,龙魂附体,获苍龙族传承。是福还是祸?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阴阳两道,天道之根本也!
  • 修罗传说之问情

    修罗传说之问情

    有一种生灵,徘徊六道之内,游走于三界之间。血腥与罪恶是他们的象征,战斗与杀戮是他们的宿命,其所经之处,必将枯骨苍生,血染长天。世人皆传,他们是一群没有情感的野兽,可又有谁知道,无尽杀戮所掩盖的……情!修罗传说之问情!指定QQ交流群:309686240
  • 绝对规划

    绝对规划

    一个本应该过着平凡生活的平凡人,在一个老头扔给自己一堆东西后就成了要规划别人命运的人生规划师!好,那干就干吧!反正干这有着花不尽的钱财,还有别人羡慕的工作,有事了还有着别人去顶着,自己可以逍遥自在,而且还有着安全感的工作。但是...但是...竟然有人不再我的规划之内!这是绝对绝对不容许发生的!既然我的工作是规划人生,那么所有的人都要在我的绝对规划之中!没有人可以逃离!我要你今天死,你就绝对看不到明天的太阳!我不让你死,你就是烧成灰都得给我活过来!
  • 游戏之高手归来

    游戏之高手归来

    网游神武世界,自由技能,自由竞技,十年前的强者,今夕强势回归。
  • 我要你陪我追回岁月

    我要你陪我追回岁月

    她对他,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只有失去,才明白她的弥足珍贵。她失忆了,他寸步不离地守护。再次得到她的芳心,她却追回记忆。他过去的种种不堪,她的选择……“你是我的肋骨,抽走一根都不行。”“……你才是肋骨!你现在就跟我回家,我拿你煲汤!”“我不想喝汤,我想吃你……”“诶?!”
  • 帝王宠妃

    帝王宠妃

    她的后宫不是与三千个女人的斗争,而是与三个男人的纠葛,一个寂寞如雪的女子,几段凄美夹缠的爱情。武林与宫廷的纷乱,江山与美人的取舍,天下,是谁的天下,红颜,是谁的红颜?英雄逐鹿,一介红尘女子如何素手翻转,逆转乾坤?情与天下,如何取舍?(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魔都全能高手

    魔都全能高手

    蜀山掌门爱徒,超级小鲜肉,十八岁那年,奉师命下山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