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67000000011

第11章 秦汉儒学(4)

他设帐授徒,门人常有千人之多,大儒卢植、郑玄都是其门徒。他一生注书甚多,其作注的书有《孝经》、《论语》、《诗》、《周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等。另有赋颂等作品,有集已佚,辑有《马季长集》。

郑玄

郑玄(127年~200年),字康成,山东高密人。东汉儒家学者,我国著名经学家之一,在我国儒学发展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郑玄先学今文经学,后习古文经学,网罗众家,通融为一,成了汉代最大的通儒,是两汉经学之集大成者。其经学成就及由其学术而形成的学派,后世称之为郑学、通学,或综合学派。

郑玄年轻时,赴京城洛阳太学受业。约37岁时,师事著名的古文经学家马融。学毕返回山东,家境依旧贫寒,客耕东莱,学徒相随达数百人。

由于党锢事件的牵连,便隐修经业,闭门不出,长达14年。汉灵帝末,党锢解禁,大将军何进执政,想重新起用郑玄。

郑玄年已60岁,婉言谢绝,宁愿从事教学与著述,往后的十多年,郑玄勤奋著述。汉献帝建安五年故,享年74岁。

史载,他注有《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以及《中候》、《乾象历》,又著《天文七政论》、《鲁礼袷义》、《六艺论》、《毛诗谱》、《驳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等百余万言。

著书立说的成绩如此巨大,远在其师马融和两汉任何一位经学家之上。郑玄还注《易经》、《尚书》和汉代律令。

总之,郑玄以其丰富的著述创立了“郑学”,破除了过去今古文经学的家法,初步统一了今古文经学,使经学进入了一统时代,对经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对儒家经典的注释,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他的作品长期被封建统治者作为官方教材,收入九经、十三经注疏中,对于儒家文化乃至整个我国文化的流传作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

荀爽

荀爽(128年~190年),字慈明,河南许昌人。荀氏为颍阴望族。爽父荀淑为战国荀卿第十一世孙,品行高洁,博学多识,有“神君”之称。荀爽兄弟八人俱有才名,当时被人称为“荀氏八龙”。

荀爽是“荀氏八龙”中的第六位,若论才学,则数第一。当时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的评赞。他自幼聪敏好学,潜心经籍,刻苦勤奋。

汉桓帝延熹九年,太常赵典举荀爽至孝,拜郎中,对策上奏见解后,弃官离去。为了躲避党锢之祸,他隐遁汉水滨达十余年,专以著述为事,先后著《礼》、《易传》、《诗传》、《尚书正经》、《春秋条例》、《汉语》、《新书》等。

蔡邕

蔡邕(133年~192年),字伯喈,河南杞县人。东汉大儒、文学家、书法家。

他博学多才,通晓经史、天文、音律,擅长辞赋。灵帝时召拜郎中,校书于东观,迁议郎。曾因弹劾宦官流放朔方。

献帝时董卓强迫他出仕为侍御史,官左中郎将。董卓被诛后,为王允所捕,死于狱中。

蔡邕著诗、赋、碑、诔、铭等共104篇。他的辞赋以《述行赋》最知名。

赵晔

赵晔,字长君,绍兴人。东汉学者。早年拜经学大师杜抚为师,学习“韩诗”。一去20年,音讯全无,家人误认为他已亡,为之发丧制服。

杜抚去世后,赵晔经营葬之后才回乡。回乡后放弃做官,闭门著述,直至老死,写就《诗细》、《历神渊》和《吴越春秋》。

当时的大儒蔡邕到会稽,读其《诗细》、《历神渊》,拍案叫绝,以为优于《论衡》,既还京师,广传《诗细》。

赵岐

赵岐,字邠卿,初名嘉,字台卿,后避难故自改名字。陕西咸阳人。

桓帝延熹元年因得罪宦官党羽,曾变姓名逃匿北海卖饼。安丘人孙嵩看出赵岐不是普通人,把他带回家中,藏于复壁之内3年。

赵岐隐忍困厄,以坚强的毅力在复壁中作《孟子章句》,所注精审翔实,多有发明,为后世人所称道。

卫宏

卫宏(公元25年~公元57年),字敬仲,山东郯城人。东汉儒学学者。卫宏少时与河南郑兴俱好古学,爱好经籍。

先随九江谢曼卿学《毛诗》,作《毛诗序》;后随大司空杜林学《古文尚书》,作《训旨》。

光武帝时,任议郎,又集西汉杂事,编有作《汉书旧仪》4篇。据史料记载卫宏曾给毛诗作小序。

何休

何休(129年~182年),字邵公,山东滋阳人。东汉时期今文经学家。

何休为人质朴多智,精研六经。但他口讷,不善讲说,门徒有问者,则用书面作答。诏拜郎中,因不合于自己的志愿,以病辞去。

太傅陈蕃召请他参与政事。党锢事起,陈蕃被杀害,何休也遭禁锢。他闭门不出,用功十余年,作《春秋公羊传解诂》12卷。又注《孝经》、《论语》等。

另作《春秋汉议》13卷,以春秋大义,驳正汉朝政事600多条。

许慎

许慎(公元58年~147年),字叔重,是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我国文字学的开拓者。

许慎师事贾逵,曾任太尉南阁祭酒等职。性情淳笃,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誉。

许慎精文字训诂,历经21年著成《说文解字》15卷,收文9353个,重文1163个,均按540个部首排列,是我国第一部说解文字原始形体结构及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推究六经之义,分部类从,至为精密。

另著有《五经异义》、《淮南鸿烈解诂》等书。

三、儒学著作

和先秦相比,两汉时期的儒学著作大都不能再称之为典籍,这一时期的著作多是给儒学典籍进行注解。

尽管如此,这一时期仍然有许多儒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有的著作甚至开创了一个儒学派别。

《京氏易传》

西汉京房撰,3卷。三国吴陆绩曾注此书。

以乾、坤为根本,坎、离为性命,统摄六十四卦,用世、应、飞、伏、游魂、归魄等解说爻、卦之间的关系,是术数之学。

《焦氏易林》

《焦氏易林》作者汉朝焦延寿。《焦氏易林》源于《易经》,然与之有迥异独特之处。《易经》共有卦爻辞450条,《易林》有4096占卦变之辞,较之《易经》卦爻辞有10倍之多,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信息内容。

《焦氏易林》在64卦基础上复变64,也即一卦变64,64卦变4096卦。这样,六十四卦中的一卦变为另一卦称之为“之卦”,然后在之卦后配以相应的文辞,即所称的四言诗卜辞。

《易林》占辞与《易经》卦爻辞同是占辞,但《易林》皆为统一的四言诗格式,而《易经》则无此统一格式。

《韩诗外传》

《韩诗外传》,一般认本书是西汉儒生韩婴所写的。这是一部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的杂编。

一般每条都以一句恰当的《诗经》引文作结论,以支持政事或论辩中的观点,就其书与《诗经》联系的程度而论,它对《诗经》既不是注释,也不是阐发。

《韩诗外传》尽管名义上依附于《诗经》,但它使用的材料却来自几个哲学学派的著述并加以折衷。

《荀子》是最常用的来源,不过《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以及《晏子春秋》、《老子》、《孟子》也都被使用过。

道德说教为其主要基调,但也有一些趣闻轶事,缺乏明显的道德意义。

《毛诗序》

汉代传《诗经》有鲁、齐、韩、毛四家。前三家为今文经学派,早立于官学,却先后亡佚。

赵人毛亨、毛苌所传的《诗》,称为为“毛诗”,属古文学派。《毛诗》对应《诗经》300篇均有小序,而首篇《关雎》题下的小序后,另有一段较长文字,世称《诗大序》,又称《毛诗序》。

看来很像是一篇《毛诗》讲《诗经》的总序。成书于西汉,经过东汉经学家卫宏修改。

《毛诗郑笺》

《毛诗郑笺》,毛诗郑笺西汉时期的毛苌,毛亨父子所收集的《诗经》叫作《毛诗》。

后来著名经学家郑玄对《毛诗》所作的解释叫《笺》。

《大戴礼记》

《大戴礼记》,也名《大戴礼》、《大戴记》,一般认为该书出自西汉礼学家戴德之手。该书成书时间应在东汉中期,是当时戴德的传人为传习《士礼》而编定的参考资料汇集。

该书原有85篇,但今仅存39篇。其余的46篇,至迟在唐代已亡佚。尽管如此,它的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仍不可低估。其中多数篇章记述从战国到汉代儒家学派的言论,是研究中国早期儒学的基本资料。

《诸侯迁庙》、《诸侯衅庙》、《朝事》、《公符》等篇,记录诸侯礼制,可补《仪礼》之缺。《五帝德》、《帝系》两篇记载上古帝王世系,司马迁据以撰成《五帝本纪》,是探索史前史奥秘的珍贵文献。

更有《夏小正》一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月令,篇中被学者称作“经”的文字,据说传自夏代,生动具体地反映了上古先民对一年12个月天文星宿、气象物候的认识,在天文史、气象史、农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小戴礼记》

《小戴礼记》,也称《小戴记》,即《礼记》,相传西汉礼学家戴圣编撰。小戴指戴圣,大戴指其叔父戴德。

该书原为解说《仪礼》的资料汇编,后经郑玄作注,使它摆脱从属于《仪礼》的地位而独立成书,成为今本《礼记》。

同类推荐
  •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 弘一法师全集01:佛学·杂记

    弘一法师全集01:佛学·杂记

    在浮躁的世俗社会中,很多人都试图从弘一法师的文字作品中获得智慧,继而获得内心的宁静,找到心灵的归宿,鉴于此,通过对民国时期有关弘一法师的资料的查找甄别,本套从书收集了所有现存的弘一法师的全部文字,《弘一法师全集》由此而诞生。
  • 降伏其心(上册)

    降伏其心(上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 仁德法师

    仁德法师

    本书讲述了一个传奇而不息追求的当代高僧,一段中国佛教曲折而多变的历史,是一部让人获得文学快感与佛学修养的读物。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热门推荐
  • 武侠美食都市行

    武侠美食都市行

    “市长,今天吃什么?”秘书小心翼翼地问道。“这还用说!”市长拍桌子瞪眼睛,“那小吴家的二十四桥明月夜就不错。”“老大,今天的菜不合你胃口么?”小弟陪着脸小心翼翼地问道。“老子让人去买小吴家的叫花鸡,怎么还没回来。”“老大,我让人打劫了,几个壮汉拿着砍刀抢了我买的叫花鸡!”外面小弟哭天抢地。“吴小兄弟啊!”洪七公搓着手,“你上次给我做的那个鸳鸯五珍脍再给我来一份怎么样!我教你一套掌法吧!”“小兄弟,我这套铁血大旗门的武功就交给你吧,只要你给我做那个大米粥!”姬冰雁信誓旦旦地说道。……总之,这是一个主角吃遍两个世界的故事。
  • 诡案宓闻

    诡案宓闻

    一个生活在村庄里的放羊小青年,竟然跟失踪多年的国家至宝有关。国宝追查组的诗,诗穷追不舍,却因此牵扯出二十年前的大秘密……
  • 妖气森森

    妖气森森

    南疆的盅师,诡异的道士,神秘的远古血脉,都市里纵横的大妖,跟着我的步伐,带你领略诡异壮阔的妖异生涯。。。徘徊于黑暗中太久,只会提醒自己光明的宝贵。。。
  • 冥中注定:夫君是鬼差

    冥中注定:夫君是鬼差

    我在寝室直播恐怖片,不曾想真把厉鬼招来,他给了我双可以看到鬼的眼睛,顺道还让我怀了他的孩子!学校里一桩桩的命案,扑所迷离;一只只蛰伏在暗处的小鬼,虎视眈眈……我想要逃,但却被他玩弄于鼓掌之中。我那专门哭坟的奶奶告诉我,这是劫,我躲不过!
  • 狂战霸主

    狂战霸主

    少年王毅,身怀极品天脉,却被无情废除,又遭族人陷害落入无名深渊,获得无上奇遇,从此踏上传奇之路,战宇内而称霸八方。天才的争锋,热血的战斗,一切皆在狂战霸主!
  • 漠上红颜锦

    漠上红颜锦

    吟一首草原英雄之歌,谱一阙沙漠红颜之路。……一代天骄,雄霸草原。似水儿女,独领风骚。她从乌拉河畔走来,穿过风雨飘摇的大漠,走上至尊宝座,她叫乌拉河氏·莫果儿。*架空历史*
  • 瞬界

    瞬界

    他是个中二病,自估战力高达百万,别人眼中战五力的神经病的渣渣。后来他被来自异世的妹子杀了,然后战五逆袭的故事开始了。被篡改的历史,百世轮回的战力堆积,掌百万鬼妖,握四大圣具,争天地六界!想象力多大战斗力就多强,别人炼器他靠想万千神兵入我手,别人升级他光考想睡一觉就快要顶级了,高手就是寂寞呀。别人放大绝他掏了掏鼻孔,四维空间大法阵,六维空间量子炮,九维重力压缩术。我“对面的造世神你还能再强一点吗?我掏个鼻孔就给跪,太弱了吧!”造世神:“......”然而改变不了的是他没有灵力之时还是个战五力的渣渣!
  • 季少宠妻:9998朵玫瑰

    季少宠妻:9998朵玫瑰

    三年前,她在他的囚禁中逃离,他完成她的心愿。三年后,他与她的首次接触,他却不敢,他怕自己的心再次沉沦,最后,伤的还是自己。“boss……少夫人说……说”某男看了一眼自己的助理,“少夫人说什么?”某男继续自己的工作,过了好一会,助理才鼓起勇气说,“少夫人说她不要你了,少夫人要和你离婚,”办公室里一片寂静,突然,笔断声响起,“走,去‘请’你少夫人回家!”某男起身,走出办公室。妤染,我好不容易找到你,我怎有可能再次放你走呢!
  • 巫神录

    巫神录

    巫族自封神后没落已五千年,魔族、妖界、鬼界正逐渐崛起,西方神族自甘堕落,仙界内患不止,人族犬马声色,人间将临末世之危......
  • 寻秘者

    寻秘者

    讲述的是一个少年与儿时的好友,被三个探险者带上寻找传说中的种族蛇族的事情,他们是否能成功的找到传说中的蛇族,他们的探险将会是个怎么样的旅程…当我们主角深入后才知道等待他的是一次次解不开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