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31300000003

第3章 不随大流(2)

那是足球运动员中田英寿退役前最后一场比赛结束之后躺倒在球场上的照片。这张照片是几年前作为封面登在某体育杂志上的。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我都会重新鼓起勇气,寻找自己所能改变的事情。

通过照片我们可以看出中田是发自内心地热爱着足球,以至于最后因为即将的离去不由自主地躺倒在球场上黯然落泪。然而,事实上即使再留恋他也依然没有回头,而是坚定地选择了离开。我觉得,他是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足球,为了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才会选择离开。

当你走入瓶颈期或陷入困境时,为了找到新的视角,干脆选择先离开。

从日本国家队退役后,中田到世界各地旅行。归来后,他选择了以另一种形式投入到了足球事业中。

当你的工作陷入困境,只发牢骚是无法改变现状的。

每当看到中田的这张照片,我都会问自己,自己是否像他那样直面自己的工作没有逃避,是否像他那样真的热爱自己的工作?

这张照片令我茅塞顿开。

明年你是否还在为同一件事烦恼

每当发生了一件烦人的事情时,人们往往会将这件事的影响放大到一生。如果真的延续一生的话,恐怕没有人能受得了吧?

其实别说一生了,我都没见过有什么人为同一件事烦恼一年的。看起来毫无头绪的问题,也许只是在公司里转一圈,再回到自己的桌前坐下就能找到些灵感。真的就这么简单!

遇到烦人的事情时,我也总是免不了担心它会没完没了。不过只要我们冷静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纯属无稽之谈,我们只是在为一件根本不知道是否会发生的事而自己吓自己。

烦人的事情就等发生以后再担心吧!

何必特意花时间去想象一件眼下根本没发生的麻烦事呢?那只会让你的身体因为压力剧增、不堪重负而导致胃溃疡。未来的事情是谁都猜不到的。

所以现在我已经习惯于认为,坏事肯定持续不了多久。我相信这个世界上,万事总是倾向于朝好的方向发展。即使现在经济不景气,但总有一天会走上坡路的,而各种国际分歧终会得到解决。

相信这些理念,把那些仅凭一己之力无法改变的事赶出脑海吧。与其花那个力气烦恼,我们还不如全身心地投入其他完全不相干的事情,即使那只是整理办公桌之类的小事。从自己所能改变的细枝末节开始做起就好。

积极主动地去改变一些小事,往往会让我们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快乐转变法则3

不幸的自己→改变视角的机会

放宽心,每个人都是从“偷薪贼”开始的

在商业领域中,某样东西或某种服务即使已被发明出来,往往还存在两到三年的潜伏期。新事物的价值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获得推广。同样,新企业大多需要至少三年才能获得赢利。

据统计,绝大多数失败的创业案例都是因为没能撑过最初的几年。而之所以没能撑过去,不仅仅是由于资金因素,更关键的是心理因素所致。

上班族也是同样。刚进入社会的前三年,是决定一个人将来的非常重要的时期。

我们姑且不论跳槽的人的情况,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工作的最初几年肯定是不了解自己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的。这段时间里,新人就像是在公司这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室”中摸索着寻找自我。

在公司里,自己究竟有多少的分量?我能干什么?以及我不能干什么……

让我们以销售员为例。销售员的业绩能够以数字的形式直接表现出来,比较清晰。如果员工的业绩明明白白是正数,那当然没有问题;但如果经过整整一年的努力工作业绩还是零,员工心中自然会十分不好受。

然而这种时候的忍耐力大小,恰恰决定了一个人今后的发展潜力。

“二八理论”是会风水轮流转的

“二八理论”这一商业术语是指:八成的销售额是由两成的高端客户所支撑的。

这个理论对于职场同样适用。八成的利润,是由两成的上班族产出的。不过这里的“两成”却并非一成不变。

也就是说,创造大部分利润的并不总是局限于相同的几个人。否则,公司内部就无法保持良好的平衡。

产生很少利润的八成职员同样是公司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我入职第一年基本没有做出任何成绩,第二年里研发的产品也没能上市。当时的我,是个名副其实白拿薪水的“偷薪贼”。

当时和我一起进公司的同事当中有人已混得风生水起,这些对公司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免不了会说三道四。

在他们口中,我就是白拿了薪水却一事无成的人。

对于优秀且心高气傲的人而言,这种状态令人相当地难以忍耐。而有些自卑的人或许会出于“至少得干满工资分内的事”的心态,到处给其他人帮忙或做些杂务,以求弥补。

但是别忘了,公司绝不是为了找人做杂务才雇用你的。受到帮助的人或许会感激你,但这些事并不能算入你的工资分内。

还是以我自己为例吧。在工作的第三年,我终于看到了收获。但在我亲眼见到自己研发的产品上市之前,我就已被调离了研发部门,去负责其他的工作。被卸任时,我真的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不过如今回想起来,我已经可以理解公司的做法了。

在那个时间点上将工作移交给其他有才能的人,这正是公司的运作方式。

顺便提一下,那个产品上市之前,项目的负责人又一次变更而产品直到上市一年后才真正产生了收益,整个收益时间滞后如此之久。

从公司的角度来看,只要收益增加,是谁做出的成果并没有太大影响。

耐心期待成果的“接力棒”传过来吧

古人云: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放到现代职场同样适用。应届毕业生进公司一般到第二年才会像点样子,而等到第三年才算是踏上正轨。

有些人进入公司后很快就能成为创造巨大价值的那两成人,但更多人是做不到的。所以我们只要安心当剩余的八成就好,机会是均等的,总有一天会落到我们的头上。

在此之前,你只要每天挤上高峰期的地铁准点抵达公司,每天按时下班回家,做到这些,你就算是合格的公司职员了。如果你一直在重复失败或犯错误,就将它当做一种投资吧。一般而言,投资越多,可能获得的回报也越高。

坚信自己总有一天能做出成果,眼下就安心地当个“偷薪贼”吧。

在这个时期内不断经历各种失败、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在将来做出成果。

不经过练习就一举成功,只能算作运气好。自然,人人都期待好运,但是我们如果一直守株待兔,那就不是工作而是赌博了。有许多在一开始做出很大成绩的人到后来渐渐变得默默无闻,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无论多么优秀的专业人士,都必须通过练习,即反复的失败来累积经验。只有这样做才能提高成功率。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在“白拿薪水”反倒是一项优势。只有我们认真思考如何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展拳脚,才能给自己、同时也给公司带来利益。

而且这项理论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让我们能从其他人的成功中分享到喜悦。因为正是由于有了他人的成功,自己才能获得“锻炼”的机会。

快乐转变法则4

做不出成果→就当是带薪进修吧

为了最后的感动而工作

我曾在公司担任产品研发工作,也曾从事写作,还担任过学习会和演讲会的讲师。无论做哪种工作,我心中最先考虑的一点便是——工作时一定要创造出令人感动的最后一幕。

在本书的序言中我曾提到,我在学生时代很不擅长与周围的人交往,几乎没有与朋友一起完成某项任务并获得快乐的经历。但在我心中仍然拥有一段十分美好的记忆,那是发生在高中运动会时的事情。

我就读的高中有一项传统活动——在运动会时组织拉拉队表演。这项活动需要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搭档组队,经过每天艰苦训练,然后在比赛当天飒爽登场。

拉拉队的训练强度可不是一般的严苛。若无法严格遵照高年级学生的指示行动,就会被骂得狗血淋头。由于我一直不擅长团队体育活动,在这项训练中可谓是吃尽了苦头,每天数着日子期待运动会早一点结束。

在第一次的舞台上获益匪浅

在运动会终于结束之后,高年级学生却单独叫了我一个人去参加他们的庆功宴。我以为获得了前辈们的另眼相看,感到十分开心。可当我意气风发地抵达会场时,才发现自己太天真了。

“表演个节目来看看吧!”学长忽然下令,我只好磨蹭着走上台去。

大概是看出了我的窘迫,学长便提议:“不如模仿桑田佳祐吧。这个没什么难度,大家几乎都会!”

于是我只好硬着头皮不伦不类地模仿了桑田佳祐,沦为众人的笑柄。然而在笑声中,我却不知为何感到几分快意。

在场的所有人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为同一个目标付出了无数的汗水,由此而诞生了强烈的同伴意识。所以即便被他们嘲笑,我也不觉得羞耻。相反,我意识到自己已经获得了大家的认可,有一种十分欣慰的感觉。我意识到,正是因为撑过了当初让我十分讨厌的训练,此刻我才能体会到这份满足感。

直到如今,当有人问我一生中最开心的时刻是什么时候,我最先想到的依然是当年运动会结束时的最后那一幕。

扪心自问,你是否快乐

所以直到今天,我依然在为了品味这“最后的感动”而努力工作。

这份喜悦和感动只有一同经历了辛苦劳动的团队成员才有资格分享。如果一份工作不存在“最后的感动”,那么无论做出多少成果也无法令人体会到快乐。

有时,明明一项工作进展顺利,各项阶段性目标都按部就班地顺利实现,但我却直觉地感到有什么不妥。每当这时我就会问自己:“当这项工作完成后,团队的所有成员是否都能像我在当年运动会上那样开怀大笑?”

如果答案是“No”,我就会调整工作的进展方式。

而以前的我却不是这样的。只要能做出成绩,团队成员是哭还是笑我都无所谓——这就是我第一次被任命为项目负责人时的心态。

那时的我一心只挂念着工作结果的好坏,并且也的确做出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从那之后,却没有任何人提出愿意再次与我共事。项目结束后,我所收获的只有空虚。

经历过这样的失败,我才开始逐渐改变自己的态度。

如今的我觉得,衡量一项工作成败的最佳方式或许应该是“能给一起共事的人留下多少感动”才对。我真心希望自己负责的工作能令所有共事者笑着说:“能参与这项工作真是太好了!”

我们所设定的工作目标不应该只包含“完成计划”,还应当进一步地包括“制造感动”。对我而言,向着“最后的感动”前进才是我顺利完成工作的核心动力。而我之所以能从工作中感受到快乐,正是因为我无论何时都以这份感动为目标,心无旁骛地前进。

快乐转变法则5

追求结果→制造出令所有人感动的最后一幕

同类推荐
  • 读者文摘精选全集:冬

    读者文摘精选全集:冬

    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 幸福心计学:改变命运就要从心修炼

    幸福心计学:改变命运就要从心修炼

    《幸福心计学:改变命运就要从心修炼》编辑推荐:在与人生和命运较量的过程中,光有勇气和坚强是不够的,还需要高明的处世方略,更需要精明的手段和心计。心计不是阴谋,不是为达到目的而使用手段,而是做人做事时所需的技巧,让你待人接物更圆融,轻松行走社会不跌倒。是人们为达到成功而采取的策略,是大师先哲们的处世智慧。它既能防止别人伤害自己,同时也能够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为自己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
  • 王阳明心学使用手册

    王阳明心学使用手册

    由鹤阑珊编著的《王阳明心学使用手册》根据王阳明心学实用性的特点,总结其在社会生存中的几大法则,从而指导我们的为人处世方法。其实这一方法无非是一个字,那就是用“心”。首先要做一个有良知的人,具备洞悉人性的心学方法,培养淡定的心力,用王阳明提倡的方式祛除我们的负面性格,使自己拥有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
  • 当下的人情世故

    当下的人情世故

    所谓人情世故就是为人处世的道理,也是做人的技巧。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都碌碌无为,是因为他活了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该怎样去做人做事。
  • 感悟父爱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感悟父爱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父爱是严肃、刚强的、博大精深的。它是恐惧时的踏脚石,是迷失时的导航灯,是努力时的精神支柱。父爱如山,它如同山般厚重,压得人无法喘息,也如同山般伟岸,矗立在你身后,成为你永恒的依靠。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
热门推荐
  • 诺玛变异

    诺玛变异

    地球突变,诺玛横行,人类是该顺从还是反抗?
  • 尸王追妻:夫人你别逃

    尸王追妻:夫人你别逃

    前世,他总是笑着包容她的一切任性,她自私的顶着人所谓的道义,利用着他对她的情,最终他笑着躺在她的怀中离去……今世,我回来了,你们,可准备好了?(题外话:书群叫阿晴牌汤圆,没错!这是我和我家汤圆一起弄的!总之!欢迎进来勾搭!!!群号码:598481891)
  • 超神魔盒

    超神魔盒

    当天才拥有了外挂没事虐一堆高富帅,回家带着白富美,看谁不爽就扁谁,扁的不爽给颗神丹救活再扁!保险.....本书读者作者交流群:2386,83872论坛:zbxh7933.88448.com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特工毒女:误惹惊世七王爷

    特工毒女:误惹惊世七王爷

    一朝穿越,二十三世纪黑蛇特工组第一特工——暗刃,成为了护国将军府最不受宠的四小姐,纪晏辞。一朝退婚,她傲然笑道:“你可记住。此番并非你退婚于我,而是我休了你!”一朝入宫,为寻父母下落,她眼带坚定:“既然入宫为官,定要不虚一行!”一朝被调戏,她五指成爪,怒道:“信不信我废了你?!”某男淡定笑道:“娘子大可来试试,为夫已经洗干净等着了。”
  • 仙墓不朽

    仙墓不朽

    一沉睡少年从仙墓中醒来,却发现自己仙府消失不能修行,他甘愿平庸度日吗?他甘愿苟延残喘吗?不,看我血嗜苍天,屠神灭道!我必要杀出自己的一条路!诸圣颤抖吧!我……又回来了!
  • 雷霆江山

    雷霆江山

    “有问题吗?”“没有,没有!”龙空嘴里咬着一根粗烟,脚踩着一个青年。“跟你说,做人要讲道理。”“嗯,嗯。”——妈的,看着劳资的拳头,劳资要以理服人!
  • 御妖王

    御妖王

    一个叫钟志天的高中生。看似普普通通。身体内封存着惊人的秘密,直到有一天他的母亲被妖杀害,他才知道自己的身世之秘,于是踏上了一条复仇之路……
  • 星夜流樱

    星夜流樱

    斜阳落,霞如绫,花海映绯影。微风拂,轻似翼,落樱随舞戏。辰明灭,漫天雪飞扬。浓愁不消两相望,终散天涯离茫茫。平凡的前奏,无力的改变,纠结的选择。如果我的人生注定是这样,那我愿意为了你而改变,即使那不是我想要的。
  • William Ewart Gladstone

    William Ewart Gladsto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修仙之灭世传

    修仙之灭世传

    堕入魔道——一直以来都是我抗拒的事情,因为我是修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