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89700000006

第6章 快乐之本(2)

凡夫的所作所为,直接或间接都是为了自己,包括他的积德行善,他的学佛修法,都是有求之心。有人为了升官、发财;有人为了求子、求孙;有人为了大富、大贵;有人为了幸福、平安;等等。从凡夫的立场来看,这些思想和行为本身并没有不对,但在大乘佛法的思想里,这种行为却是错误的,如果不即刻改正,就不会从中获得任何利益。因为,修行大乘佛法的人和世间人对于积德行善的要求,却恰恰相反。佛陀在《金刚经》中一再嘱咐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既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我希望大家要忘掉世俗看法,用心去理解此经的真空妙义。

这就是大乘佛法的思想境界,非一般凡夫俗子所能企及。修行大乘菩提心的人,要时刻谨记,无论做任何事,首先要放下自己,放下名誉、地位及权力,放下一切有所求的心,最后达到无求之妙境。有很多学佛之人,曾经发出这样的疑问:“都说做善得福,修佛开慧。而我天天行善,福不来;日日修佛,慧不开。到底是什么原因?”那么,对比大乘菩提心所阐释的积德行善,你悟透了几分?做到了多少?说到底还是那句话:善与恶,问自心。

过去一位师父带着五个徒弟学佛。大徒弟叫无能,二徒弟叫无权,三徒弟叫无功,四徒弟叫无福,最小的弟子叫无求。师父经常讲如何积德行善,如何改变自己的心态,如何增添自己的功德,如何参禅悟道。很多年过去了,五个弟子的能力与修为良莠不齐。无能的做事天衣无缝,超越了其余四个同学而名扬四周;无权的地位声名显赫,超越了其余四个同学而大权在握;无功的功绩天下无双,功留青史;无福的福报洪福齐天,超越了其余四个同学而大富大贵。再看无求,既没有无能那样的能力,又没有无权那样的权势;既没有无功那样的功绩,更没有无福那样的富贵。但是每天却有上千人来膜拜无求,拜他为师学习佛法。无求成了人们心中知识渊博的教授,净化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多年以后,五个同学再度相聚一堂。无能、无权、无功、无福都带来自己的粉丝与崇拜者和弟子,只有无求只身一人。但是,无论他们五个走到哪里,哪里都会有很多人顶礼无求,并高呼无求大师或无求菩萨,就连四个师兄带来的那些人,也对无求大师崇拜得五体投地。四个师兄非常纳闷:小师弟无求的名誉、权力、功绩、福报、睿智、仁慈、境界、证悟乃至人品竟然超越了我们四人?于是,兄弟五人便结伴同行,一起找师父问个究竟。

师父听了他们的叙述,对无能问道:“当初你跟我学佛修行的时候,心里的想法是什么?”无能回答:“当初,师父给我取名叫无能。我想,决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无能之人。从此,我学佛修行乃至积德行善时,经常祈祷自己成为有能力之人。”师父又同样问无权。无权回答:“当初,师父给我取名叫无权。我想,自己一定不能变成没有权力,地位低下之人。从此,我学佛修行乃至积德行善时,经常祈祷自己做个有权有势的人。”师父再问无功。无功回答:“当初,师父给我取名叫无功。我想,没有功绩的人,活在这个世间就没有意义,我一定要成为有功德成就之人。从此,做任何佛事活动时,我就经常祈祷自己成为有名誉与功夫强大之人。”师父就同样问无福。无福说:“当初,师父给我取名叫无福,我知道自己没有福报,就想,一个没有福报的人,生活在世间却穷困潦倒,是多么痛苦与折磨人啊。从此,我每次积德行善时,都祈祷自己变为大富大贵之人。”

师父听后频频摇头,最后又问无求。无求回答:“当初,师父给我取名叫无求。我想,既然师父叫我无求,就是告诉弟子,不要去求什么。从此,我就放下有所求的思维,做任何善事都不为己求,按佛法的意义去学习乃至修炼。”师父点点头,又问无求:“我再问你,现在那么多人找你求学佛法,你也每天忙忙碌碌讲法,这是求什么?”无求回答:“我没有求他们来,他们都是自愿而来的。我只是满足他们的愿望,并没有任何所求。”于是,师父给大家开示道:“善与恶,问自心。”无能、无权、无功、无福四人才彻底明白,原来他们的所作所为乃至积德行善,都是为了自己而去做的,内心沾染了不清净。因此,只能获得人天福报,无法获得出世间的福报乃至菩提大道。而师弟无求,学佛修行,积德行善都是无所求,他反而得到了人天福报和出世福报,在修为方面,成了人们的精神领袖,进入了大乘菩提道。

这个故事说明了,我们的内心为照亮他人而大放光芒,自己会变得更加明澈;把知识和善行与别人分享,自己会变得更加通达;不为自己而积德行善,会产生更大的福报和喜乐。当你修炼正法,不为自己,放下我执,只为他人发出慈悲心时,不但能提高你的道德,而且你的智慧、你的境界都得到了超越,这就是“不求所得”的大乘佛法。

上师的话:修行大乘菩提心的人,要时刻谨记,无论做任何事,首先要放下自己,放下名誉、地位及权力,放下一切有所求的心,最后达到无求之妙境。我们的内心为照亮他人而大放光芒,自己会变得更加明澈;把知识和善行与别人分享,自己会变得更加通达;不为自己而积德行善,会产生更大的福报和喜乐。当你修炼正法,不为自己,放下我执,只为他人发出慈悲心时,不但能提高你的道德,而且你的智慧、你的境界都得到了超越,这就是“不求所得”的大乘佛法。

快乐就在心中

一天无德禅师正在除草,迎面走来三位信徒,向他施礼,说道:“都说佛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们信佛多年,却并不觉得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呢?”

无德禅师放下锄头安详地看着他们说:“想快乐并不难,首先要明白为什么活着。”三位信徒你看我我看你,都没有料到禅师会向他们提出问题。过了片刻,甲说:“人总不能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着。”乙说:“我现在拼命地劳动,就是为了老的时候能够享受到粮食满仓、儿孙满堂的生活。”丙说:“我可没你那么高的奢望。我必须活着,否则一家老小靠谁养活呢?”

无德禅师笑着说:“你们当然都不会快乐,因为你们活着只是由于恐惧死亡,由于等待年老,由于不得已的责任,却不是由于理想,由于责任,人若失去了理想和责任,就不可能活得快乐。”三信徒齐声道:“那请问禅师,我们要怎样生活才能快乐呢?”无德禅师:“那你们想得到什么才快乐呢?”

甲说:“我认为有金钱就会快乐了。”乙说:“我认为有爱情就会快乐了。”丙说:“我认为有名誉就会快乐了。”

无德禅师说:“那我提个问题,为什么有人有了名誉却很烦恼,有了爱情却很痛苦,有了金钱却很忧虑呢?”三信徒无言以对。无德禅师接着说:“理想、信念和责任并不是空洞的,而是体现在人们每时每刻的生活中,必须从内心改变生活的观念、态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变化。名誉要服务于大众,才有快乐;爱情要奉献于他人,才有意义;金钱要布施于穷人,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是快乐的生活。”

昨天我收到一位弟子发来的短信,内容如下:“上师您好,我跟您学佛期间是非常快乐的,您给了我无穷的慈爱和智慧,我非常感激您!可我是个凡夫俗人,还需要人间的快乐和****,我的心会永远跟随您,供养给佛菩萨,但我的身躯给不了佛菩萨,因为我的身躯已经给了七情六欲,我寻求的是人间的欢乐,希望上师理解,祝您保重!”

这位弟子在2005年,他最艰难与痛苦的时候认识了我,并心甘情愿皈依了佛门拜我为师学佛修行。他心地善良,悟性很高,佛缘很深,是位认真学佛耐心修行之人。可惜后来在父母的逼迫下,他离开了学佛的圈子,进入了滚滚红尘,从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后来有很多人追随他,看重的是他的金钱和势力。此时他感觉自己非常优秀,前途无量。他暗自庆幸,自己终于找到了归宿和快乐。在他的内心深处,升起对家庭生活的无限向往,结婚生子的欲望愈演愈烈。他甚至认为,自己过去的行为是多么滑稽荒唐,每天念经诵咒,没有得到丝毫快乐。那纯粹是逃避现实,虐待生活,现在终于明白,真正的欢乐就在人间。

看完他的信息,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也讲了一些道理。回复如下:你说对世间的欢乐和情感还放不下,我能够理解。但你要明白,佛菩萨从来就没有要求过众生供养给他们什么。诸佛菩萨只是希望我们早日明心见性,觉而不迷,希望我们获得常乐我净。你说你的心跟随我,谢谢你对我的信任和认可,但我无法接受你的心。因为,我不知道你的心里都装了些什么。我知道的是,你我寻找的快乐是不一样的。你的快乐是欲求,在外面;而我的快乐是当下,在自心。你所追求的快乐是世间的短暂愉悦,我寻找的快乐是出世间的永久常乐。你的快乐需要别人给予,我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给予别人。因此,我们寻找的快乐,其根本和结果都不一样。

你心里装的东西和我心里装的东西很可能也不一样。因此,我不会要求你学佛修炼,因为要求也是执着,有执着就不能快乐。虽然你选择了世间的快乐而放弃了出世间的常乐,只要你很快乐,我就尊重你的选择。虽然你选择了轮回里的痛苦以及轮回里的死亡,但我不会怪你,因为,每个人的选择和经历都不一样,我依然尊重你。你现在的想法和需求,追寻和渴望,我非常理解,但是我拒绝你的心跟随我。希望你千万不要将身心分隔,因为身心分隔是一种可怕的病态,犹如精神分裂一样。身心分隔的人不要说能够获得出世间的常乐,连世间的欢乐都不会得到。因为,你心里很想得到的东西,也许得不到,而自身得到的东西,又不是你心里所需。这样的人无法获得平衡,而且在即将到来的日子里,还可能会得各种疾病。我希望你的身心一致,千万不要分隔。我是身心一致之人,因此无法带领身心分隔的人。所以,你要将心收回自己的身躯里,希望你身心一致地去过自己的生活,身心一致地去追求想要的世间欢乐,身心一致地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佛菩萨是大智大悲的,不会计较你所做的事情。但你要知道,我们学佛修心的目的,就是达到身心轻安的境界。身心分隔的人,永远无法达到身心轻安。佛说的极乐是真实与无限的,这并不是逃避!人间的欢乐是假象与有限,虽然你选择了假象与有限的欢乐,我理解你的难处,也尊重你的选择,但我却无法支持你的选择,也没有办法帮助实现你的追求。因为,我们的追求不一致。佛菩萨也同样能理解你的选择,也会尊重你的选择,但却无法支持你追求的假象和有限的世间欢乐,这方面希望你也理解我,同样也理解佛菩萨。再一次祈祷你早日走出轮回苦难的泥潭,祝您心意如愿!

上师的话:佛菩萨从来就没有要求过众生供养给他们什么,只是希望我们明心见性,觉而不迷,早日获得常乐我净。你的快乐是来自对外界的欲求,而我的快乐是来自我的内心世界;你所追求的快乐是世间的短暂安乐,而我寻找的快乐是出世间永久的常乐;你的快乐是需要别人给予,而我的快乐却是发自内心给予别人;你的快乐在外面的世界,我的快乐就在心中,不向外求。

快乐的密码

从前有一位富翁叫白正。白正虽然很有钱却常常觉得自己很可怜,他可怜自己空有钱财,却从来没有体会过真正的快乐。白正常常想,我很有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为什么买不到快乐呢?如果有一天我突然死了,留下一大堆钱又有什么用呢?不如把所有的钱拿来买快乐,如果能买到一次全然的快乐,我死也无憾了。

于是,他变卖了大部分家产,换成一小袋钻石,放在一个特制的锦囊中。就想:如果有人给我一次全然的快乐,即使是一刹那,我就把钻石送给他。他开始云游四处询问,但总是得不到让他满意的答案,人们的答案庸俗而又相似:如果你有很多的金钱,就会快乐。如果你有很大的权势,就会快乐。如果你拥有的越多,就会越快乐。

白正早就有这些东西了,却没有快乐,这让他更加怀疑:难道这个世上没有全然的快乐?

有一天,他听说在偏远的山村里有一位得道高僧,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他就进村找那位高僧,高僧正在树下闭目养神。白正问:“高僧,人们都说你无所不通,请问在哪里可以买到全然的快乐秘方呢?”

高僧:“你为什么要买全然的快乐秘方呢?”

白正:“因为我很有钱,可是很不快乐,这一生从未经历过全然的快乐,如果有人让我体验一次,即使只是一刹那,我愿意把全部的财产给他。”

高僧:“我这里就有,但是价格昂贵,你准备了多少钱,可以让我先看看吗?”

同类推荐
  • 你其实不懂心理学

    你其实不懂心理学

    在这本书里,你能了解自己究竟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你会跳出自己的身体看清自己的内心;你会发现生活和交际中那些小小的心理黑洞;你会明白为什么有人成功有人失败;你会懂得为什么自己经常觉得不幸;你会了解为什么你会一不小心变得平庸……
  • 寓言中的心理学诡计

    寓言中的心理学诡计

    寓言是智慧的载体,它以假托、拟人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本书辑录了古今许多精彩的寓言故事,每一篇寓言都蕴涵了丰富的人生智慧,通过对寓言哲理般的阐释,加以心理学诡计的点拨,使这本书成为智慧的盛宴。它可以帮助你全面地了解自己,清晰地洞悉对手,也可以帮你避开心理误区,掌握心理操控术,游刃有余地面对复杂的竞争,让你在轻松阅读中获得精辟的生存智慧。一个小小的智慧也许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生活中不是缺少智慧,而是缺少发现,用心参悟,你也能成为智者。细细品读你手中的这本书吧,会为你点亮智慧的火把,照亮你仍在摸索的前进之路,它将是你成功路匕的必修课!
  • 一本书掌握心理学

    一本书掌握心理学

    本书不拘泥于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不是从纯理论的角度探究人类心理活动的奥秘,而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出发,力图尝试从心理的角度,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对为人处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分析,并提供了操作简便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帮助人们在了解各种人际关系现象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使你在获得人心的同时,也能够在生活、事业、爱情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功!
  • 开心心理学600问

    开心心理学600问

    本书摒弃了以往心理学书籍中那些长篇大论,而是将心理学知识精妙地融汇在一道道题目中,通过答题的形式让你在开心问答中不知不觉地学到心理学知识。读完本书,你就会具备一定程度的心理学知识,就可以了解人们每个行为的背后,究竟表达了什么意义。
  • 成功的追求(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成功的追求(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开掘心理,发挥潜能,追求人生的最大成功和幸福,这就是全面推出这套书的主旨。
热门推荐
  • 与人外娘的同居生活

    与人外娘的同居生活

    自从拥有了能够把所有东西都人化的能力后,悲风的生活变得一团糟。遥控器娘,别看着电视上的南孚广告流口水了,我去给你买。屎壳郎娘放开我!要是让你用我的精气滚球再产卵给我我八个二胡卵子也不够用!半人马娘,我不是套(CAO)马的汉子,我一点也不威武雄壮,这事儿你得去找传奇凤凰。蓝白胖次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不要贴在碗上装蓝白碗,还有59你不要以为自己拿上两轮胎就能装作六对负重轮了,绳子娘你消停点BRA都受不了了。每天伺候这些“人”,悲风感觉累不觉爱,他温柔的目光投向了厕所的便器,也许……悲风的人生信条就是:做,爱做的事;交,配交的人。
  • 笙夕世家

    笙夕世家

    本文讲述的是十个世家的十位继承人被逼联姻的一系列故事...
  • 不良天神

    不良天神

    犯谋杀罪的华晓春懵懂无知飘到天界,却被天帝当做威胁,设计将他神胎毁灭。岂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天帝同样陷入他人的计谋,与华晓春一同跌落“元渊太界”,沦为凡人。至此开始,天帝真容,奇幻太界,争雄称霸,恩怨情仇,一一拉开序幕……他做事卑鄙无耻下流,做人嘛还算有点点良心
  • 朝暮忆归来

    朝暮忆归来

    五年前,光彩照人的她站在神坛上。可那件尘封的往事却被曝光出来,她被拉下神坛,就连他,也走了。五年后,她是一个小小的龙套演员,在娱乐圈的最底层煎熬。而他却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只靠家里的米虫。乔初然:阿槿,你放心,说许给你的万丈光芒不会少的。那神坛上的人,注定是你。
  • 旅神者

    旅神者

    天外陨石降临,神脑现世,名为神之塔的游戏决定了人类的命运。一个面瘫,莫名其妙成为了主角。开发者、作者、无眠者、GM、现使徒……你说我孤僻,你说我神经,你说我自私,你说我偏执……你说我太多,我却只想点根烟,默默守在你身前。
  • 纯情蜜恋:傲娇上司的专属宝贝

    纯情蜜恋:傲娇上司的专属宝贝

    “boss,我们养只喵星人吧?”“……”“boss,我们养只单身汪吧?”“……”于是,某高冷男听到这里淡淡的回了一句,“不如,我养你可好?”某女瞬间无语!自从这个高冷傲娇男成了她的上司后,没有一天是不在调戏她的!终于有一天他居然开玩笑的开到了民政局!还扬言要做灰太狼一样的好男人,这关她什么事!?
  • 修仙狂妃

    修仙狂妃

    杀伐修仙,我意张狂!谁若阻我,且试天下!——练妖娆
  • 风月名城

    风月名城

    月洒银辉落西门,摇扇一指挂双灯。从此只为大名士,梦回青楼识凡尘。悠悠千古转瞬即逝,而能够留在世人口中千载不朽的似乎只有那曾经轰轰烈烈的爱与自由。这世间,无论是羽扇纶巾的白衣少年,还是挥金如土的公子王孙,或是眉宇苍茫的黑衣游侠、风流倜傥的傲气名仕,最后都将拜倒在美人裙下。
  • 天武圣尊

    天武圣尊

    张浪,一个现代社会的普通人,却机缘巧合来到了一个类似于古代的世界。身陷异界的张浪被卷进波橘云诡、血腥残酷的争斗之中,世家名门的恩怨仇杀,围绕皇权的血腥战斗,一幕幕,一出出,触目惊心。在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可怕的黑影,他是策动这一切的幕后黑手,还是传说中曾经统治大地的。
  • 快穿之打脸的正确姿势

    快穿之打脸的正确姿势

    乔染被某星球的系统带到了某终点小说文《魔帝至尊》中,因该文男主苏爽程度已破表,引起各大配角龙套们的不满,而乔染的任务就是:打脸这个男主!“我需要怎么做?”“打脸男主,降低男主爽度。”乔染走到男子面前,上去就是一巴掌。“……你在做什么?”“你让我打脸呀。”“……”虽然这么说也没错……可是少女你打错人了你造吗!!【本文又名《女主的一百种死法》以及《每天起床都看见我家宿主在犯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