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6900000003

第3章 步入仕途(2)

道光二年(1822年)四月下旬,林则徐受到了刚即位不久的道光皇帝的召见。林则徐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时间,就是道光当政的三十年间,所以这位道光皇帝和林则徐的一生有着极密切的关系。林则徐销烟的成败,受到道光皇帝的很大影响。道光皇帝早就听说过林则徐这个人,对他很是欣赏,所以格外恩准,只要浙江的同等官一遇缺,马上让林则徐优先递补。林则徐十分感激道光的重视,祈祷自己能够再次回到杭州。他和杭州的百姓相处得很好,曾说过“士民于我若投胶”的话。

后来林则徐得到了一个众人眼中的肥缺,要协助浙江巡抚帅承赢办理浙江盐务的改革,由于表现出众,林则徐一路升迁。第二年,也就是道光三年(1823年),他被调到江苏接任淮海道,不到一个月又升为江苏按察使,林则徐又马上赶到苏州上任。按察使的工作是掌管风纪,澄清吏治。工作的重点在刑政和赈务两方面。江苏乃繁华富庶之地,社会结构复杂,民风奢靡,世家望族很多,对于林则徐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林则徐一上任,就开始进行大刀阔斧地整顿,处理各类案件,绝不向那些“土豪劣绅”低头,被当地人称为“林青天”。

在江苏为官的时候,有一段时间雨水过多,田中的禾苗都被淹没,靠天吃饭的农民们没有了收成,心急如焚,松江一带一些饥民逼不得已发生暴动。当时的巡抚韩文琦准备调兵镇压,林则徐连忙劝阻了他,他认为高压政策只会火上加油,加重人民的怨愤。那些平民百姓要的仅仅是维持生活,生存不下去自然就会聚众闹事。为官者应该表示理解,当务之急是如何解决问题。林则徐亲自到徐州查访民情,拟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一场民变最终得以避免。

河川壅塞,一下雨便成灾是江浙两省水患的最大问题。林则徐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在道光四年主动辞去管理刑政风纪的按察使工作,转而为掌理民政财政的布政使,以便完成江南七府的水利计划。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他的恩师伯乐张师诚被任命为江苏巡抚,更方便了林则徐施展他的抱负。然而就在他为此准备的时候,得知了母亲逝世的消息,林则徐伤心之余立即离任,日夜兼程赶去奔丧。

道光五年(1825年),就在林则徐在家守丧的时候,南河高家堰十三堡决口,道光皇帝火速命他赶去督修堤工,林则徐想要为母亲守丧,不料却被老父责备了一番:“在国家有难的时候,还死守三年之内守丧者不得服官服的规矩,那就是迂腐了。必得素服前往,全力以赴。不为国家尽忠就是不孝。”

听了父亲的话,林则徐只好素服前往高家堰督工。完工之后又回到故里继续守丧。后来道光皇帝又给他一个肥缺,要他以三品衔署两淮盐政,但这次林则徐坚决地恳辞了。

道光五年,林则徐在翰林院的老友陶澍担任了江苏巡抚,而张师诚则被调到了安徽任巡抚。由于洪泽湖堤坝决溃,运河阻塞,为了治河不得不暂停河运,所以陶澍积极主张筹办海运的新工作。在这方面,林则徐倒是与这位新巡抚志同道合,无奈就在此时,林则徐患了疟疾,大病一场,无法参与到其中。

又过了两年,皇帝打算任命林则徐为陕西按察使及布政使,后来考虑到林则徐心中惦念远在福建的老父,就改任他为江宁布政使。林宾日有感于皇帝的恩德,就答应接受儿子的奉养,但是却在途中逝世于浙江衢州府,林则徐悲痛不已。

入京交友

林则徐又开始了守丧的日子。在这段时间内,他致力于乡里的建设。最重要的要属位于今日福州城西郊的小西湖。当时的福州小西湖,湖心已经淤塞,导致无法灌溉周边的农田,附近也都被居民强占居住,林则徐看到了那里的情况,决心要整顿一番。首先要疏通小西湖,恢复周边的灌溉,然后他打算美化一下周边的环境,砌石种树,沿湖还种了一些梅花,同时可以稳固水土。最重要的是,他要杜绝豪强强占土地的现象。

林则徐少年的时候经常在那个湖畔读书,小西湖被整顿得焕然一新之后,他经常到湖畔的“桂斋”散步,怀念过去的生活。端午节前后,大雨持续下了十几天,湖水都溢到了家门口,林则徐突发雅兴,雇了一艘小船,穿梭在莲花之中,心情很是舒畅。

现如今,桂斋有林则徐像,有沈瑜庆先生亲笔题写的“林文忠公读书处”几个大字。左宗棠也曾在此撰联:

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是小人;忧国如家,二百年来遗直在。

庙堂倚之为长城,草野望之如时雨;出师未捷,八千里路大星颓。

林则徐还经常察访民间疾苦,思考很多问题,例如,过去的措施是否得宜,将来应有怎样的改革等。道光十年(1830年),林则徐守丧期满,他离开福州,颠簸了三四个月后回到京城,在京城停留了三个月。

回到京城的林则徐遇到了许多翰林院旧友,与他们谈论时事,发表意见,吟诗唱和,感觉又长了很多见识。林则徐多年来一直献身于地方建设工作,到了京城,他更能了解到全国的情形。当时的林则徐已经获得了很高的声望,皇帝本人对他也很是赞赏,许多人都争相与他结识。

林则徐曾和一群好友组成了“宣南诗社”,在那里他结识了许多知名人士,如袭自珍、黄爵滋、魏源等。这些都是位卑才高之士,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匡济时难。

魏源是湖南人,因父亲在江苏任官,所以一直在江苏长大。陶澍很器重魏源,在整理盐政时采纳魏源的意见,于淮北实行票盐。后来魏源又协同陶澍筹设海运。他和林则徐一样都是致力于经世之学,后来林则徐当了江苏巡抚,就常和魏源商议漕河盐兵问题。

在鸦片战争前,林则徐请人收集、翻译了许多外国资料,魏源据此编成了《海国图志》,在这本书中,他宣传了林则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提出了早期的维新思想。然而这本书在当时却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反而是日本在明治维新的时候将它视为重要的资料。

魏源的另一部作品是《圣武记》,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其中不乏存有偏见的地方,但是魏源的文笔很好,而且书中采用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详细记载了鸦片战争的事,具有很高的价值。

黄爵滋为人正直豪爽,关心时事民生,无论是国防军备还是国计民生,他都有很独到的见解,林则徐与他一见如故,相交甚厚。当时英国的船只常出没于闽浙沿海,并绘制当地的地图,他就上言说:“外国不可尽以恩抚,而沿海无备可危。”他想要提醒当政者不可对外国人掉以轻心,要严加防范才对。

黄爵滋从小就以写诗著名,经常把他那些犀利的文章拿出来给朋友们品读,向大家征求意见。他一生留下来的作品很多,有奏议、海防图表、诗文,以及其他杂著数十卷。林则徐离开京城之后,“宣南诗社”就由黄爵滋等继续领导。

黄爵滋对鸦片早就有研究,是首先提议禁烟的人,他始终主战,属于激进的鹰派分子。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道光十八年向皇帝上奏的一道奏章,文章长达2000多字,意在提倡禁烟。这是禁烟工作的第一炮,道光皇帝深受感动,即刻下令要林则徐着手一切禁烟事宜。鸦片战争失败后,林则徐被革职迁调新疆,他也遭受免职的命运。

林则徐离京的一年时间里就先后担任了三个省份的布政使,先是湖北,然后是河南,随后又被调回江宁。每到一个地方,林则徐都受到了百姓的热烈欢迎。甚至在荒村野郊都流行着歌颂林则徐的歌谣,纷纷唱道:“林公来,我生矣!”

在上任的途中,林则徐从不要官员接送,从不劳民伤财,伙食等也都是自理,十足的平民作风。在河南当布政使期间,邻省江苏闹水灾,需要河南的粮食支援。林则徐采取了两项十分英明的措施,他担心河南的粮商和船夫在这节骨眼上会抬高价钱,特意拟了两项办法:一是,派人暗中探听粮价,叮嘱地方官先付定钱,将粮食准备好,等江苏方面的官员来验收付钱。二是,暗中打探运费,然后分批付订银,大大方便了江苏来买粮的官员。

一丝不苟

道光十一年(1831年),林则徐被任命为河东河道总督。这个职位对官员的要求很高,要求任职者必须清正廉明,因为管理河工的工作最容易让人贪污受贿,而且需要任职者具有精湛的水利知识,因为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危及数千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林则徐自然是大家心目中的不二人选。

面对这样一项棘手的工作,林则徐起初有点惶恐。这其中的阻力实在太大,如果没有得到皇帝的充分授权,将会寸步难行。林则徐思虑再三,还是上奏向皇上恳辞,道光皇帝坚持自己的选择,并鼓励林则徐放手去做,他会全力支持。

得到了道光皇帝的保证,林则徐开始着手处理河务,拟定了许多项办法,他决定全力以赴,不避风雨,亲自督察。他还虚心向许多有经验的人请教,经常审视自己的措施是否有偏差。这项工作十分繁琐,随时都有临时状况需要处理。林则徐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竭力避免因胸无定见而被狡黠之徒蒙蔽,或是犹豫不决而丧失时机。林则徐还注意不断创新,提高工作的效率。

林则徐重点关注的是催工和查验材料两方面。如果施工不认真就会后患无穷。不恰当的工作方式会降低效率,事倍功半。原料是积弊最多的一个环节,有些外行的官员查起来就是形式上的走马观花,也有的监守自盗,官商勾结。因此林则徐一直坚持每一项原料,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要由他亲自查验。物料是修防工程的根本,如果以虚作实、以旧作新,那么所有的工程都白费了。

材料共堆放在七千多处,每年要增添两次。林则徐耐心地一项一项地仔细查验,对于物料进出的账目也要做到一清二楚。过去的官员从没有过他这样认真的,几乎杜绝了所有河防工程的弊端,贪污的风气也有所扭转,为国家省下了不少的经费。道光皇帝亲自写了一封论旨嘉勉林则徐:“如此勤劳,弊自绝矣!做官当如是,河工尤当如是。”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科学家故事

    中国古代科学家故事

    刘殿学为青少年朋友撰写的古代科技故事,在生动的故事里再现了古代人民开拓创新精神,作者特别从数学、医学、地质学、机械学等各领域里选出代表性人物如祖冲之、孙思邈、郦道元等人物故事。
  • 一生恰如三月花

    一生恰如三月花

    本书介绍了十三位姿态各异的民国女子,她们在特殊的时代,因不同的秉性,成就了一段段于平常处的惊鸿人生。
  • 丰臣秀吉(一)

    丰臣秀吉(一)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传说:民间美丽故事

    传说:民间美丽故事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的部分民间传说与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包括民间历史传说、民间风物传说、民间幻想故事、民间鬼怪故事、民间动物故事、民间生活故事、民间机智故事、民间幽默故事、民间寓言故事、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 《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内容。
  • 贾樟柯:From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

    贾樟柯:From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

    著名作家罗银胜的一部倾力之作,演绎了一个文艺青年的梦想之路,同时也是一本内含文艺见解的轻松读物。记述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领军人物贾樟柯的成长历程,以及富有个性的独特导演经历,尤其是对贾樟柯心路历程的描写十分细腻,不少是独家披露,一个文艺青年动人的成长故事跃然纸上,相信一定会勾起曾经或正在抱有文艺梦的青年的追忆和共鸣。 生动展现了贾樟柯对电影、文艺理解的精神世界,让我们认识到,贾樟柯的思考和探索,触及文艺的核心和本质。
热门推荐
  • 穿越火线之王者回归

    穿越火线之王者回归

    一场神秘的车祸,让一位神秘的少年失忆,从神坛上跌落!在他失忆之前,发生了一件称霸游戏界的事件。为何登录游戏,所有人叫“他”王者?或许,“他”可以在上神坛,将任何阻挡的人,统统拉下······
  • 斗罗大陆之起舞吧落寞的蝴蝶

    斗罗大陆之起舞吧落寞的蝴蝶

    本文介绍了:一位酷爱斗罗的女生穿越到了斗罗大陆,结识了朋友,站在斗罗大陆巅峰的故事。
  • 圣灵历

    圣灵历

    耀煌历15869年10月17日,这一天,是战争的开端、是梦魇的起始、是憧憬的终结、是恐惧的来源。邪魔入侵于九彩,成就了三千年的战争,生灵涂炭、文明遗失,人类、巨龙、精灵、矮人及巨人都没了曾经的辉煌。而三千年后,九彩的历史将如何定夺,最终是人亡?还是魔灭?
  • TF你的回眸足以牵动我的一生

    TF你的回眸足以牵动我的一生

    没送出的信,字字句句刻在心扉现在想来仍然陶醉剩下的盛夏你...................还会在吗?
  • 秘婚成瘾

    秘婚成瘾

    肖佳佳想着那个肉麻的情书、妈妈愤怒的眼神、男孩子那种惊恐的眼神,就觉得时光匆匆过,自己也曾恋爱过,光阴如梭,怎么自己就剩下了呢。看着大学毕业后同学和闺蜜们相继结婚生子,她开始害怕同学聚会了,总是自己一个人去。可是一次老套情节的英雄救美,她认识他,他们就这样开始了,他眼神中出现了她的影子,她的心里为他了留着位置。新时代谁有女人就不能主动向男人说“我们结婚吧”……
  • 十年未解琵琶语

    十年未解琵琶语

    她说,谨以我心头之血,破我三生誓言,我愿与那人生生世世,世世生生,再不相见!他说:阿嫱,有的誓言,时时轻负,便为戏言,有的谎言,骗过一生,却是箴言。你,可心悦于孤?
  • 妖精来袭:总裁大人的极品萌妻

    妖精来袭:总裁大人的极品萌妻

    当那个女子在他怀中奄奄一息时,她第一次看到他眼中的惊慌失措于是她笑着想,是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放弃了修炼成妖的机会,一只普通灵狐的寿命只有短短的二十年她三岁那年遇到他,四岁那年在人海茫茫间弄丢了他她用了三载时光寻找他,又用了十年寿命换来一身人形只为在这个孤单冰冷的世界中,再陪他三年光阴红尘紫陌,流年匆匆。玉凉山上一次回眸,终究误了一生他永远也不会知道,她的心里究竟有多爱他
  • 唐宋大曲考

    唐宋大曲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群雄赋

    群雄赋

    一个被辞退的军中悍将,一本神秘的武功秘籍,一次偶然的穿越,……一个个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古怪的修炼方士,强大的异族……“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力拔山兮气盖世”……熟悉的英雄人物,不同的命运风采到底会产生怎样的火花。一起和云飞走进群雄的世界
  • 冥王日记

    冥王日记

    《冥王日记》类似于《灵魂摆渡》由于灵魂摆渡更新过慢大家又没看过瘾,所以小航哥特意为大家献上冥王日记,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