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1700000008

第8章 我写作的动机和经过

苏雪林

许多作家叙述自己创作的动机时候,总有一番冠冕堂皇的门面话:什么“载道”呀,“匡时”呀,“苦闷的象征”呀,“生活苦斗的实录”呀,还有什么什么呀,我却不会玩这一套。我写作时也像鲁迅先生所说并没有什么白刃在前,烈火在后,还是钉住书桌,非写不可的“创作冲动”。如其有,我也不至于到今还在文坛“打杂”度日了。

不过,我究竟是个对文艺颇为认真的人,觉得创作事业,虽然不一定怎样神乎其神,圣乎其圣,创作的动机至少要合得上“纯洁”两字的条件。

然而,世界上的事总是这样复杂,真正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来创作,究竟有几个人?就我自己而论,只有童年时代,的确这样创作过,以后便有些难说了。

我第一次将脑筋里的思想化为纸上的文字,大约在十二岁至十四岁之间。在私塾里读了一年多的书,认识了一二千字,自己便来看书。光复后风行一时的林译小说,竟成为我最好的导师。它教我明白了之乎也者的用法,它又教我认识一点西洋文学的面目。渐渐地“写作欲”在我心头酝酿成熟,渐渐地有了发表的要求了。一支旧笔,一方破砚,一本竹纸订成的小册,便是当时建筑我艺术宫殿的斧斤。每天我总要伏在那光线不大充足的小纸窗前,写一段或几段日记不似日记,小品文又不似小品文的文章。

写的究竟是些什么,现在全记不起了。大约是小花猫今日扑了只蝴蝶。园里凤仙花开了几朵,又谢了几朵。邻家风筝挂在我们树上,才想去拿下来,它又飞起走了。三弟用竹弓射麻雀,麻雀没有射得,几乎射瞎了王妈的眼睛,挨了王妈一顿骂。……这些琐碎的儿童日常生活,我都用口吻毕肖的林译文体写出来,虽然写得那么幼稚,可笑,杂乱,然而字字清新秀丽,活泼有趣;句句话反映着我那时天真烂漫的童心、无忧的岁月、黄金色的好梦。我写时只为游戏而已,只觉得自己被一种浓郁的兴趣所支配,非写不可而已,并没有其他的野心。然而我写作十余年,也仅有那个时期,尝味到真正的创造的“喜悦”。

日积月累,居然写了厚厚的一本。写时是瞒着人的,写后就深深藏在一个抽屉里,不给人看,自己也从不去翻,只觉写过了,我的事就完了。一天,有一位近房的姊夫来拜访我母亲,不知怎样竟将我这本创作练习簿翻出,读了几页。我竟一把抢过来扯个粉碎,倒害得那位姊夫脸红耳赤,几乎下不得台。我那时的卤莽举动并非故意要羞辱他,其实觉得自己作品太见不得人了,撕掉它不过用以表示我羞愧如何之深罢了。一年多心血结晶,丢在字纸篓里,一把火烧掉完事,一点也不知惋惜。后来写了许多古文体的散文,韵文,也随写随抛,不留一字。记得在安庆女子师范读书时,有一位同学写了一本诗。曾告诉我有一回邻家失火,她怕延烧,首饰衣服全不抢,只抢了这本诗稿逃出。照我的眼光看,她那些诗写得并不如何出色,她自己如此重视,倒使我暗暗好笑。然而我现在将自己的一本未刊印的旧诗,藏在手提皮箱里,出门时带来带去,惟恐其遗失,为了什么,不是为了这些诗现在已写不出吗?我这才知道一个人轻视自己的作品的时候,正足以表明他还有远大的前途,到了敝帚自珍,他写作的光荣,早完结了。

前面说过,我写作时并没有什么非写不可的“创作冲动”,不过写第一部考证文《李义山恋爱事迹考》和《九歌与河神祭典的关系》情形却有点不同。当我写李诗考证时费了大半年獭祭工夫,是时为寻求一个证据或解决一个疑问,竟可以接连几天不能睡觉,吃着饭像咽沙子。所谓如醉如痴,废寝忘餐,正可以用来描写我那时的写作热。北伐军到了苏州,全城欢腾,连我们学校年纪最老的同事,也赶到公共体育场参加欢迎大会,我却埋头斋中一味写!写!写!我们发现了学术上的秘密,正如贪夫发现了窖藏,哪怕天崩地坍,末日到来,也非将它挖掘出来不肯罢休。这种快乐是自私的,然而一切科学家哲学家之寻求真理,恐怕也是这种引诱,使他们欲罢不能吧!

我写《绿天》也算是受了“创作冲动”的驱使。李诗考证用“雪林”二字发表,《绿天》则捏了个“绿漪”的笔名,可见我那时写作不是为的什么名了。书中描写过去生活大半是“美丽的谎”,有几篇实录,也经过若干夸大。“修辞立诚”古有明训,我这样自欺欺人,也许有些道学先生要骂我不该。不过人生这样痛苦,这样枯燥,我们不借文艺的灵酿自己陶醉一下,又怎么办?

我的第二部创作集《棘心》怎样写的呢?我那时有某种私人担负,每年约需二三百元,本来可以等李诗考证和《绿天》版税的,但想到向书局讨版税之艰难,感觉寒心。想卖版权还痛快些,遂以三百二十元代价将《棘心》版权让出。听说这部书于今已卖到八版,“左思悔作《三都赋》,枉自便宜卖纸人!”我有时也不免有此一悔,但想到作家的心血,照便归书店老板享受,也就不愿呼冤了。

近两年来写了些作家论,新文学批评,游记杂文之类,既不为求名,也不为求利,只为了应酬朋友的征求而已。自己虽没有要说的话,既答应人家,也非勉强写几句不可。我觉得我儿童时代的文字是流出来的,后来是写出来的,现在则竟是“挤”出来的了。像鲁迅,即“挤”,还可以挤出些好东西来,我则非其伦也。既曰“应酬”则敷衍塞责,粗制滥造之弊生,于是我作品的品质乃江河日下矣。朋友袁昌英先生总劝我将“打杂”生活收拾起,好好地创作点东西出来;但我一则功课太忙,不能聚精会神来工作,二则脸皮薄,心地老实,搁不住人家一恳求,恐怕还是要“打杂”下去。既如这篇赋得“我创作的动机与经过”也是“应酬”性质,所以废话和牛头不对马嘴的话很多,读者假如失望,请怪《文艺》编辑胡先生,不要怪我。因为我的文字固不如《阿Q正传》,胡先生也不如孙伏园之胖,而其笑嘻嘻之善于催稿,则尤胜于孙老头儿也。

同类推荐
  • 你是我梦里的得到与失去

    你是我梦里的得到与失去

    12个最动人的爱情故事,这世界每天都有太多错过的故事,却也有新的相遇。千万网友力荐,在寂寞时必读的愈疗文字!当你觉得不能再相信时,生活总会给你小惊喜。包括人气网络名篇《离别时别回头》《热恋时我们都是段子手》《初恋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关于“暖读”:希望它是可以让你按自己的心情随拾随读的书;希望它是在你等车、排队、疲惫时陪伴你的朋友;希望它是在你开心或悲伤时想起的文字。“暖读”——献给所有时光中的私语者,献给有故事的人。
  • 细微的声音(中国当代西部文学文库)

    细微的声音(中国当代西部文学文库)

    从一定程度上说,写作其实就是一种回忆,只要有意境、氛围,回忆会像羽毛丰满的鸟儿一样,四处飞翔。这个时刻是美妙的,而这个美妙时刻的到来却是那样的曲折而不可预见啊。最后,回忆便变成了另外一种样子,就像经过树隙过滤的阳光一样,似乎唯有斑斑点点,它才可显示出自己的沁人心脾与摇曳多姿。
  • 叫一声老乡好沉重

    叫一声老乡好沉重

    《经典中国书系·新世纪散文随笔精品文库·乡土卷:叫一声老乡好沉重》主要内容包括:卖白菜、父亲的树、土地、莱山之夜、家在瓦窑堡、那些天,吃饭不要钱、空中农家院、一块土地、村庄笔记、返乡记、农具的眼睛、老水车旁的风景、逛巴扎、磨坊目击记、我的大年我的洞房等。
  • 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

    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

    “等待香港”撷取了林奕华近二十年来在香港、伦敦以及其他各地写下的关于香港的长短文字,书名取材自贝克特的经典荒诞剧《等待戈多》,仿佛心中有个等的对象,而我们可以做的就只是被动地等待。香港是个同样荒谬的地方,香港以什么方式存在?还可以什么方式存在? 无线的昨天与今天,各时代领军人物,从周梁淑怡到今日之陈志云;无线四十年剧集盘点;隐藏各处的轶事,等读者挖掘。
  • 相对无语是清欢

    相对无语是清欢

    “作为作家和教育名家的彭辉以书为伴,孜孜不倦,浇灌了他的心灵之花;丰富阅历,行走山水,孕育了他的文人情怀;重情重义,坦荡处事,成就了他的诗意栖居。漫漫人生路上,他幸福地行走着,行走于浩瀚书卷,行走于湖畔山巅;行走于学生目光的河流中,那目光中流淌着信任和期盼;行走于今生无悔的爱情中,那内心里有两不相厌的敬亭山;行走于自我心灵的麦田,那心灵从不会干涸与狭隘。”本书以清新流畅的文笔记述了两位老人相对静坐的生活小事,面对这一平凡的人与事,我们难免会被那种最细腻的感觉所打动,其间也蕴涵着人生大智慧,可谓是平淡而隽永,让人反复地去品味,具有感人的力量。
热门推荐
  • 星航征途

    星航征途

    广阔无垠的宇宙中拥有着数不尽的未知事物,在地球纪元2022年人们收到了第一次与异类的通讯接触。此后100年内人类在银河系获得了一席地位成为了宇内联盟:伊甸,的一员,正式成为了宇宙军。然而总会有人被欲望与探索支配,他们就是:星际海贼!
  • 思琪南阁

    思琪南阁

    一见钟情甚是慌张,缘来缘去真是奇妙。未知前世因,但闻现世果。或喜或忧。
  • 续龙魂

    续龙魂

    作者来到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把那里的经历,成长和见闻书写了下来。
  • 青春的梦回不去

    青春的梦回不去

    缘分,让他们相识:命运,把他们分开。情与恨,恋与绝。青春校园,烂漫相遇,心,不自觉得,就到了一起。神秘舞会,意外邂逅,又怎会放手?青春的梦,美丽,梦幻,却又是那么容易破碎。梦醒了,很难再回去了吧。现实中,还是要面对。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蓝天下的夕阳有点淡

    蓝天下的夕阳有点淡

    他的父亲是她的杀父仇人,分手后,他离开了,他也没有和她联系过,曾经的他们是多么相爱,直到一年后有一天,他回来了,又重新闯进了她的世界,那她又会怎么抉择.....
  • 诗歌读本:32首诗

    诗歌读本:32首诗

    这本书是两个人合作的产物。我是一个懒散的人,写完后就往往不去管它了。我常说:诗歌一旦写出,就与作者没有关系,诗歌有自己的命运。确实,我一些诗歌的命运经常让我惊讶。比如为5·12大地震所写的《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患上了抑郁症》,由于新华社、《印度教徒报》的报道,一周之内竟传遍全世界。而且报道的标题本身也像一首沉痛的诗,新华社是“借助诗歌的力量,我们获得了坚强”,《印度教徒报》是“中国人借助诗歌克服悲伤”;还比如《流水》,曾引起轩然大波,在网上几天仅天涯社区点击率就高达二十多万,成为天涯社区一周冠军,随后被广为转贴,中国移动也将之制作为专门的手机短信供下载转发,关于它的评论也数不胜数。
  • 我曾在深夜痛哭,想和你聊聊人生

    我曾在深夜痛哭,想和你聊聊人生

    这是一本把青春写得很真实的小说。此去经年,摸爬滚打,向生活投降,柴米油盐,满面尘霜。有没有一个瞬间,让你忽然心生悲凉?耗尽我们所有的爱与孤独,温柔和心碎,用一本书,来怀念和收藏我们最好的时光。字里行间,似曾相识,某个瞬间,你可以看到曾经的自己,某些久违的兄弟,和某个念念不忘的爱人。那些共同经历的美好岁月,或笑或哭,历历在目。
  • 美漫里的赛亚人

    美漫里的赛亚人

    这是一个赛亚人在美漫里的事。主角作为超人的弟弟,又会发生什么呢?
  • 轮回创世录

    轮回创世录

    一字一天地,一页一轮回,一书一人生......
  • 僵尸的日记

    僵尸的日记

    1912年,我明明死于水难,却给“活”了过来。入土的那一天,我从棺材里跳了出来。他们说:诈尸了!直到一道士在我脑门上贴了黄符,我才知道:我,成了一只僵尸-现在是2016年,在棺材里沉睡了百余年的我“苏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