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3200000098

第98章 卢梭:读书不在名,而在于多思考

名人简介

卢梭(1712~1778),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生于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他生而丧母,在父亲的鼓励下读了许多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的名人传记。他在法国蒙莫朗西森林附近度过的几年是他文艺创作生涯中硕果累累的阶段,他的四大名篇《新爱洛绮丝》、《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中的三篇问世于此时。因《爱弥儿》同时激怒了当局和百科派,卢梭避难逃至瑞士等地,最后回到法国仍不得安宁。他晚年时在巴黎离群索居,《忏悔录》一书于此时完稿。

心法探源

卢梭由于其家境贫寒,从小流浪,全靠自学以及一些朋友和牧师的指教,才得以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成为法国文学界和思想界的巨人。他在《忏悔录》中曾零零碎碎地回忆起自己的读书生活,其中也涉及到一些读书方法,归纳为四点。

一、读书不在多,而在于多思考

卢梭早年曾被人送到很有名望的德·古丰伯爵的家里当仆人,这位老人有个最小的儿子古丰是位神父。这位古丰神父很喜欢卢梭,非但不把他当仆人看待,而且还很和蔼耐心、饶有兴趣地教他学习和读书。卢梭在他家里读了英国散文作家艾迪生编的《旁观者》、伏尔泰的《拉·亨利亚德》等一些书。古丰神父教他的读书方法就是“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卢梭遵照他的方法读了不少书,他回忆说:“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后来他曾弄到一本拉密神父撰写的《科学杂谈》,曾“反复读了它上百遍”,也收到了很好的效益。

二、先接受书中的观点,再对众书加以比较和选择

正如卢梭所说:“我每读一个作者的著作时,就拿定主意,完全接受并遵从作者本人的思想,既不掺入我自己的或他人的见解,也不和作者争论。我这样想:先在我的头脑中储存一些思想,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只要论点明确就行,等我的头脑里已经装得相当满以后,再加以比较和选择。我知道这种方法并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拿灌输知识的目的来说,这个方法倒是很成功的。”

有几年时间,他就一直用这种方法阅读,等各种知识和观点装满脑子,然后在“旅行或办事而不能阅读书籍的时候,我就在脑子里复习和比较我所读过的东西,用理智的天平来判断每一个问题,有时也对我的老师们的见解做一些批判。”这个方法果然灵验。后来他曾深有体会地说:“我的能力虽然很差,但我之所以还能有些进步,应当完全归功于这个方法。”

三、喜欢在露天下的自然环境中看书

卢梭早年在华伦夫人身边生活时,曾读过历史、地理、几何、数学、拉丁文等学科。那时,他的身体比较虚弱,除了读书,还得干一些轻微的活儿。所以,每到下午,他因不适应关在屋子里读书,便干脆在院子或田园里看书。不论是到鸽棚、菜园、果园或葡萄园,他总是随身携带着书本,干活累了,就坐下来看一会儿书,这样的效果比在屋里看书还好。他后来回忆说:“我自由自在、毫无拘束、不费心思地看一些书。”这种独特的读书方法和读书环境,却是学校和图书馆里的学子们难以领略到的。在卢梭的一生中,经常与书为伴,当他遭遇痛苦或不幸的时候尤其如此。他曾说:“也许是由于我认为努力学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是件美好的事。”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四、各类书交替阅读,对一些问题交替研究

卢梭曾坦率地承认自己读书有两个毛病,一个是记不住,另一个是不能长时间精力集中,用功的时间稍长一些就会感到疲劳,“甚至我不能一连半小时集中精力于一个问题上……如果我必须用心去读一位作家的著作,刚读几页,我的精神就会涣散,并且立即陷入迷惘状态。即使我坚持下去,也是白费,结果是头晕眼花,什么也看不懂了”。针对自己阅读上的这种先天不足,他就每本书略看一会儿,等注意力要分散时,便换一本书或换一个问题加以思考,这样即使毫不间断,他也不会感到疲倦和精力分散。因此他就充分利用自己所发现的这一特点,对一些书和问题交替研究,即使整天用功也不觉得疲劳。

同类推荐
  • 《人经》三部曲之《情感本经》

    《人经》三部曲之《情感本经》

    《人经》是一部引导人们重拾健康信仰,重拾美好心灵的文学作品,只有经由对抗,我们才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只有介于一种有益的、积极的紧张关系中,我们的精神世界才能会复苏正常,我们的思想才有可能生成,我们的心灵才能重生。《人经》拒绝不偏不倚和随顺妥协,拒绝公允妥洽和跟风趋时,她是“脱序人”的诺亚方舟,是恢复和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的接引者,她希望能博得有正确理解的读者的共识。将对一切邪恶、冷漠和无知用万钧之力击毁之。《人经》对美好的事物有一种深入的了解,并希望普遍于我们的心灵,唤醒我们的信仰,催生我们的理想,滋养我们的心灵。
  • 活出意义来

    活出意义来

    包括:灾难的献礼、独自成长、忽然意识到再也不能这样了、思念是一种痛、被困石中、饿肚子三天又三夜、死熊变活熊、巨兽诞生、异血之恋、海那边、、横渡并穿越长长的夜激流、醒来醒来等……
  • 新编文学理论

    新编文学理论

    本教材以中西重要的理论家和理论观点为关键点,论述文学理论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本书体例新颖,包含多个具有创新色彩的模块,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
  • 日暮乡关

    日暮乡关

    江潇在城市霓虹灯杂乱无章的闪烁中和泛起泡沫的酒杯里发现自己再也走不出思想与情感的围城,这就是已成为他精神属性和生命构成的“乡村结”。于是,人们如梦初醒地发现乡村和江潇之间已形成一种相互命名的关系,《日暮乡关》实际上是江潇对自己的灵魂与生存方式的一次彻底的坦白和庄严的命名。在《日暮乡关》这本散文集的整体阅读结论形成后,我们就不得不进行这样的追问——乡村赋予了江潇怎样的性质和生存态度?
  • 为爱延续的生命

    为爱延续的生命

    记录了主人公遭遇噩运以来与家人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感人故事。作者试图通过那些一痛楚绝望的日子里悟来的道理,告诉天下所有和她一样承受苦难的朋友:在任何艰难田苦申都要珍爱自己宝贵的生命,勇敢、坚强地去战胜一切困难。为求生存,一定要战胜心理的障碍和软弱,拉长生命的极限。
热门推荐
  • 神典师:玄仙缘

    神典师:玄仙缘

    千年不过弹指间,回首不过在昨天,逆天改命,我就不怕不怕
  • 胤天记

    胤天记

    大登山家穿越到废材少年身上,依靠一枚“妖帝舍利”,在异界重新崛起。问天无愧,问心无悔,攀登天道,在妖魔肆虐的武者世界里,再度问鼎巅峰。
  • 绎仙传

    绎仙传

    生于不毛地,长于乱世之秋,偶遇修仙机缘,踏上成仙之路,历尽沧桑,灭旧仙庭创新庭,改仙界秩序,掌仙界大权。
  • 两世为兵

    两世为兵

    在警察俱乐部里面,同一种奇异的酒,把不同命运的两人带到了同一个地方。在这里,她一个特警战士变成了一个农家小妹。他一个高级督察变成了一个县令。她两世为兵,转眼间从一个农家小妹变成了史上第一个女捕快。他发挥自己的职业本能,将县令这一职业做得淋漓尽致。我们一起上。你说,我们该不该回去,机会来了。你说呢?
  • 上古之谜——噬天

    上古之谜——噬天

    原有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等神话传说。时至今日难以追述,只留下只言片语,在民间百姓口中津津乐道。。。叶晨,一名考古研究所,在考古过程中,自上古遗留下来的种种痕迹,发现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对于上古时代悠然神往。关于上古时期,并没有详尽而精准的文字记载,对于今人来说那是一段充满了无尽迷雾的古史,让人遐思无限。“凡人皆可活过百岁,而行动并无衰老迹象。上古时期,这是怎样的一段神秘古史……”仙,神,修炼者。他们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天以不是那天,我叶辰何须在奉天,且看叶辰怎么踏上登天之路。。。。。。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了烦脱俗:让生命圆满的方法

    了烦脱俗:让生命圆满的方法

    "这是一本精神修行指引书,告诉人们认清人生的本质,从俗世烦忧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趋向人生圆满的方法。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未知数:我来这个世界到底是干什么的?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在这个世界生存的价值是什么?活佛嘎玛仁波切告诫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可以开放的潜能。一个含苞待放的莲花和一个完全开放的莲花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人最不容易了解的就是自己。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越“聪明”越烦恼,一日三省吾身,为获得永恒的快乐而自我修养,达到心灵上的逍遥和自在。"
  • 晨之雪

    晨之雪

    当腹黑女遇上腹黑男,浪漫的校园气氛,究竟有什么故事发生?敬请期待!
  • 雪巅峰

    雪巅峰

    雪峰之巅,接天连地,俯视天下,在强者如云的七星大陆且看一名少年走向他的雪峰之巅。
  • 星战雷霆

    星战雷霆

    2030年,太阳休眠,地球“小冰河时期”来临。当整个地球的人都在储蓄生存能源的时候,太阳系某个未知的星球上,一艘万丈高的战舰正缓缓驶向那颗蔚蓝色的星球。雷霆出击,势不可挡!地球即将迎来“小冰期”之前另一个生死考验!而此时的邢战还纠缠在某女的回忆里,在地摊上卖着盗版小说……这是一个慢热的小说,快餐客官请选择性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