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9000000011

第11章 记 忆 (1)

记忆在心里学上的定义是什么?我们是怎么记住事物的 我们把记忆定义为存储和提取信息的容量。在这一章里,我们将会把记忆描述为一种信息加工。因此,我们的大部分注意将会指向进出我们记忆系统的信息流。

有些东西,我们看过后经久不忘,有些东西我们却怎么也回忆不起来,记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影响记忆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人的记忆能力,实质上就是向大脑储存信息,以及进行反馈的能力。人的大脑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每个神经细胞的边缘又都有若干向外突出的部分,被称作树突和轴突。在轴突的末端有个膨大的突起,叫做突触小体。每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跟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轴突接触。这种结构叫做“突触”。神经元通过“突触”跟其他神经元发生联系,并且接受许许多多其他的神经元的信息。神经元传递和接受信息的功能,正是大脑具有记忆的生理基础。有14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上面有3万个突触。这140亿个神经细胞之间联系的突触,用天文数字也难以表达。这样的结构特点,就使大脑成为一个庞大的信息储存库。一个人脑的网络系统远比当今因特网复杂。科学家认为,一个人大脑储存信息的容量,相当于十亿册书的内容,一个人的大脑即使每一秒钟输入十个信息,这样持续一辈子,也还有余地容纳别的信息。这就证明我们大脑的记忆的确惊人。

很难想像一个人如果没有记忆会怎么样?记忆甚至可以说是人生命的源泉,是人生理与心理的一种本质特征。人生是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而一切活力与创造力都离不开记忆这个源泉。失去了记忆人会失去许多属于“本能”的本领,就很难生活下去。

人类之所以能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成为“万物之灵”,关键就在于人类具有卓越的记忆能力。正是依靠这些记忆能力,人类才得以学习、积累和应用各种知识、经验,才能不断地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些人的记忆力非常好,看过的东西可以过目不忘,而有些人的记忆力却比较差,学过的东西很快就忘了。

在谈到这种差别的时候,人们往往把他们归结为生理因素,认为脑袋大,前额宽的人记忆力就好,相反,记忆力就不好。其实,这种说法在科学上是站不住脚的。我们不否认,人的记忆力和生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智力落后的人,首先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发育不正常,影响了学习和记忆的能力。但是,这和他们大脑的轻重、大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脑神经发育正常、记忆力的生理因素就相差无几,但拥有正常记忆的人,记忆程度还是有差别。这就是记忆的心理因素造成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人们记忆上的差别呢?

心理学上的研究表明,影响记忆差别的心理因素主要是由心理倾向性和对记忆规律的掌握不同造成的。

所谓心理倾向性,是指人们对某一事物的兴趣、爱好和注意的程度。我们知道,注意是产生记忆的首要条件。不把注意力集中在所学的东西上,要产生良好的记忆是不可能的。比如,你可能说不出你住的楼房的楼梯有多少级台阶。这是因为我根本就没去注意它,并不是你记不住。几个人同时去参观一个展览会,回来以后让他们回忆展览会的情况,结果可能大不相同。造成这种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兴趣爱好不同,因而注意的指向不同。所以,记忆的内容也就不一样。有兴趣的东西就看得具体,印象深刻,记得详细,不容易忘记。没有兴趣的东西,就会走马观花,甚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心理倾向性对人的记忆活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除了心理倾向性以外,人们对记忆规律的掌握和运用不同,也是造成记忆差别的重要原因。我们知道,人就像一个信息加工器。当外界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时候,这个加工器就开始工作起来。经过编码,也就是把刺激物的物理能量转化成感知和记忆系统所能接受的形式,人就把这个刺激信息贮存在自己的大脑里了。换句话说,就是记住了这个事物。比如,我们读一首诗,诗句的书面字符作用于我们的眼睛,转化为神经脉冲,传到大脑中枢,引起有关字符的感知觉,同时,过去已经贮存在大脑里的一些有关的信息也被激活,跟眼前的诗句建立起联系,再经过多次的诵读,多次地刺激,我们就把这首诗记在脑子里了。一般来说,这个过程要经历三个记忆阶段,也就是感觉记忆(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根据记忆有哪种类型?各自是如何展开工作的?

根据记忆内容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又叫瞬时记忆,是一种信息储存时间极短的记忆形式。

瞬时记忆,又多称为无意记忆,比如,我们看一件事,在马路上有一群人不知在做什么,反正非常热闹,我们过去瞥了一眼,只看到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一群人乱哄哄的,然后我们就走开了,此时所发生的记忆行为为瞬时记忆。如果你有朋友在里面,事后他问你:“你怎么没看见我?”你会回答:“对不起,我没注意。”这就是大部分信息都会被遗忘的一种无意记忆。

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心理系统很难对信息作任何形式的加工,所以储存在感觉记忆中的信息保留了原有的物理特性,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感觉记忆系统能够储存的信息量,取决于感受器的生理特性,如视觉的感觉记忆容量大约是9个英文字母(或符号信息)。信息在感觉记忆系统的滞留是在无意识水平上进行的,大多数信息很快被遗忘,一部分信息若受到注意,将进入短时记忆系统。

瞬时记忆我们自己常常意识不到。如果我们对外界刺激物稍加注意,感觉记忆就会转入短时记忆。比如,有时候我们从电话簿上查到一个电话号码,然后根据记忆去拨电话,等电话打完了,电话号码也就忘了。它的持续时间大约是半分钟到一分钟。

短时记忆不仅时间短,记忆的内容也有一定的限度。这就好比一只杯子,只能装一定数量的水。超过这个杯子的容量,水就会流出来。同样的道理,记忆材料的数量如果超过了短时记忆的容量,超过的部分就会丢失或者忘掉。科学研究表明,人们看过或者听过一遍学习材料,能够记住的数量大约是七个左右。比如,用一些汉字作记忆材料,把它们排列成前后没有意义联系的词,然后,让几个接受测试的人学习一遍,再要求这些人按照词的前后顺序把这些词回忆出来。根据他们回忆出来的字数,就可以判断出这些人短时记忆容量的大小。一般而言,人的短时记忆容易也就五个单词或九个单词,所以人们一般用记忆容量来判断一个人记忆力的好坏。

既然短时记忆有一个确定的容量限度,那么,为什么有的人跟一般人相比,又会出现惊人的差别呢?

有一项著名实验,让象棋大师和普通棋手对一盘棋看一下,然后请他们分别回忆出各个棋子的位置。结果,象棋大师能够几乎没有错误地再摆出20个到25个棋子,大大超出了短时记忆的容量范围。而一般棋手只能摆出大约六个棋子。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是不是象棋大师有特殊的视觉记忆力呢?不是的。原来,象棋大师对棋子的布局有着丰富的经验。当棋子按照一定的棋局摆列的时候,象棋大师并不是以一个个棋子作为组块单位来记忆的,而是把一组组的棋子作为一个个组块来记忆的。所以,虽然从回忆的结果看,他记忆的棋子数量很多,但实际上,他所记忆的组块数仍然不超过短时记忆的容量。如果不按照一定的棋局格式,而是把棋子随便地摆放在棋盘上,那么,象棋大师就和普通棋手一样,只能摆出大约六个棋子了。这个实验说明,短时记忆的容量虽然有一定的组块数,但是每个组块所包含的信息量都是可以因为人们经验的不同而有所差别的。

短时记忆尽管比瞬时记忆强些,但记忆时间也比较短。显然,记忆停留在这个阶段是用处不大的。那么,短时记忆怎样才能转入长时记忆呢?这中间有一个媒介,就是复述。如果我们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断复述,就可以使信息进入长时记忆,能够在头脑里保存几分钟、几天,甚至终生不忘。

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就进入了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信息的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也有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获得的。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有组织的知识系统。这种有组织的知识系统对人的学习和行为决策有重要意义。它使人能够有效地对新信息进行编码,以便更好地识记,也能使人迅速有效地从头脑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以解决当前的问题。例如,我们知觉事物、理解语言和解决问题等,都需要提取头脑中各种有关的信息。知识系统的组织程度不同,提取的速度不同,知觉、语言理解和问题解决的速度也就不一样。

事实证明,这种有系统、有组织的知识系统,对正确的回忆是很有帮助的。这就好比我们在图书馆里查找和提取书籍一样,图书摆放得越是有条理,查找起来就越方便,相反,放得越杂乱,提取就越困难。事实上,在记忆贮存中,系统地组织本身就是提取材料的线索。所以记忆是有规律的,掌握这些规律的人就会有好的记忆,反之,记忆的效果就会比较差。如果有毛笔、橘子、狼、狗、苹果、铅笔、猫、钢笔、梨一组词,让你记忆一会,并默写下来,结果会如何呢?

你肯定会把铅笔、毛笔、钢笔放在了一起,橘子、苹果、梨放在了一起,狼、猫、狗放在了一起……研究表明,即便是记一串彼此毫无联系的单词,人们也会试图对它们进行组织,这证明记忆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各种有意义的信息在长时记忆中可能是以命题或概念网络的方式组织的。比如,我们都知道鸟这个概念,它属于脊椎动物。我们还知道自然界中各种鸟的类型。它们构成了网络上一个个结点,概念与概念间的从属关系把一个个结点连接起来。于是,知识、日常生活经验就在长时记忆中以一张张网络保存下来。当我们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时,结点就被激活了。激活作用也可能借助网络,沿着结点间的通路,从已经激活的部分向未激活的部分扩散。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在回忆起某个人、某件事的一部分信息后,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与这个人、这件事有关的其他信息。

遗忘是什么?它有哪些情况?

人的大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人脑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人们记忆的内容。例如,英文学习中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甚至文章的内容都是通过记忆完成的。但记忆的保持是非常难的,因为我们的大脑要经历遗忘。

遗忘和保持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如识记过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

同类推荐
  • 瘦身进行时

    瘦身进行时

    在本书中,作者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并以多年来临床行医的大量例证为依据,深入浅出地论证了轻松地、逐渐地减肥的可行性和具体方法,通俗易懂,切实可行,是现今社会中受肥胖困扰的人们的一剂良药。
  • 生活中的博弈心理学

    生活中的博弈心理学

    弗洛伊德说:“任何人都无法保守他内心的秘密。即使他的嘴巴保持沉默,但他的指尖却喋喋不休,甚至他的每一个毛孔都会背叛他。”显然,任何一个人的内心都是有迹可循的,不管他掩盖得多么严实,只要用心观察,总能发现蛛丝马迹。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懂得运用一点心理学,那么你不仅能读懂他人内心,更能洞悉人性、利用人性,在人际交往、职场博弈、商务谈判、情绪控制等方面做到事半功倍。本书通过分享大量鲜活、真实案例,将日常行为与许多有趣的心理学知识有机结合,提炼出一系列独特、实用的心理操纵术,帮助读者活学活用心理学智慧。
  • 心理创伤的理论与研究

    心理创伤的理论与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分8部分,包括:心理创伤概述、创伤与分离、心理创伤理论、儿童早期虐待与心理创伤、心理创伤与分离的国内外研究等。
  • 中年心理诊所

    中年心理诊所

    本书内容有:处世心理:解脱“不惑”之惑;婚姻心理:围城中不再迷路;人际心理:善待交往中的你我;病态心理:心障怎样跨越等。
热门推荐
  • 亲让我们在一起

    亲让我们在一起

    25岁的杜展鹏去“非创意”广告公司应聘,邂逅35岁的广告部组长尹欣然,在交往中,杜展鹏不知不觉爱上了尹欣然,在他妈妈万慧如的呵斥中他才发现自己深深的陷进了感情的漩涡。可是,尹欣然是公司老总的小三,老总不放过尹欣然,尹欣然也不敢接受杜展鹏的爱。杜的妈妈也是极力阻挠,恐吓甚至上欣然的家砸物。想摆脱老总的尹欣然朝车外跑掉,却把脚扭伤了。杜展鹏为了照顾尹欣然,两人几乎朝夕相处。后来,欣然的职位被助理取代,老总也被助理攀上,工作的失去,朋友的背叛让欣然痛苦万分。杜展鹏用自己的真诚真心打动了尹欣然,尹欣然也慢慢的对杜展鹏有了依赖性,爱上了他。
  • 财迷娇妻要逆天

    财迷娇妻要逆天

    不知从何时起,几界流传了一段话:无魂之人生三世,世世只存年二十。若得无魂之人心,与天共存六界尊。一次异世重生,她以为只是自己好运,才会莫名其妙死了之后,再次拥有生命。却不知道,她的死和重生,都是命数……不可避免的命数!自重生开始,帝九就磨难不断。(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圈养笨笨熊

    圈养笨笨熊

    漫画小公主撂倒高智商王子,这是一个需要“高情商”的爱情故事!超豪华的学院,独立岛上贵族式教学,她是勤奋好学的漫画少女,偏偏就是学习一塌糊涂,遇到了天生大魔头的高智商冰山王子!
  • 重生之异能幻影公主

    重生之异能幻影公主

    她以为的穿越到头来竟是一场精心谋划的重生,该怒还是该喜?她又该何去何从?顾长苏给予她万千宠爱,她却视之如敝屐,是不要…还是不敢要?且看来自未来的异能王者秦雨落如何在这片异世大陆演绎一场惊心动魄的能者传奇。书友群群号码:473768608
  • 醒名花

    醒名花

    《醒名花》十六回,系清初小说。书叙才子湛翌王与梅杏娘婚姻事:已故梅御史之女杏娘,自号醒名花,独居别墅园中,湛翌王慕其名而欲结情缘,因杏娘之兄妒害,颠沛流离。因大盗贾龙的救助,梅杏娘得于尼庵避居;湛翌王被淫尼匿藏庵中经年。后湛翌王随陶药侯平寇立功,终与梅杏娘成为夫妻。
  • 极道至剑

    极道至剑

    克死所有家人朋友的不详之子,在世间游荡的时候偶遇神秘之人而改变人生,因果机缘之下唤醒了超位面的一把非凡的剑“天心殒命”随后也寻的未知神秘爱宠。在九陌道种的帮助下获得了极高的修为境界,可是在一次会短暂失去所有修为的灾难下,疏影选择了重修而巩固,似乎在修为以神秘的方式回归之后,疏影拒绝恢复境界,神秘的九陌道种发生了不可描述的变化,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但是同时发生的事情就好像气运耗尽,什么坏事都接踵而来。危险!比别人更危险。困难比别人更困难。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疏影逆流而上,在挫折中前进。携剑战胜无数敌人,成就极道剑尊。
  • 霸绝万古

    霸绝万古

    ………灵界天地,以域为分。化外废域,万古废人!废域、废人?!那又如何?!看主角如何惊艳万古、霸绝诸天……
  • 前妻华丽来袭:后妈滚粗粗

    前妻华丽来袭:后妈滚粗粗

    总裁的漫漫追妻之路,曾经不冷不热,现在爱的彻骨,当带着萌宝华丽来袭,小三会怎样??
  • 美食萌宠

    美食萌宠

    美食萌宠!!!(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光的影子

    光的影子

    它以全景式、复合式、立体式的角度,通过对陇东地区杨柳村杨、柳、刘三姓人家从1958年大炼钢铁到2008年汶川地震,整整50年里各色人物的爱恨情仇和悲欢离合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