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8900000028

第28章 潜意识与心理学 (3)

催眠是进入潜意识的一把钥匙。在催眠状态下,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可以将潜意识的储存库打开,直接与潜意识对话,有效输入正面指令,迅速找出问题的根源。当一个人与自己的感觉进行沟通,或者正在做内心思想工作,便是处在一定程度的催眠状态了,在此状态下,人的意识进入一种相对削弱的状态,潜意识开始活跃,因此其心理活动,包括感觉、情感、思维、意志和行为等心理活动都和催眠师的言行保持密切的感应联系,就像海绵一样能充分汲取催眠师的指令,潜意识活动在催眠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清醒的时刻,一些简单的道理人们都知道,却无法自我解脱,催眠将其拉回到问题的当下,重新审视,并当场进行解决和处理,从而铲除潜意识中痛苦的根源。

人为什么会出现双重心理与人格分裂?

弗洛伊德在深入研究潜意识心理活动时,发现人的内心深处存在着一种“双重性心理”现象。例如,人们对一些作家写出来的不道德文学举世公然嫌恶,而私底下却读得津津有味的现象便是这种双重心理的典型表现。人格分裂便是人的双重心理的病态发展,简单地说,人格分裂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之中没有安全感,所以在潜意识中会分裂出另一个人,在幻想的世界里保护自己,让自己潜抑的欲望得到满足。

美国影片《致命ID》便讲述了一个多重人格的患者潜意识的人格斗争。马尔科姆由于在孩童时期遭遇强烈的精神创伤,心智产生分裂,成为“多重人格症候群”。心理医生通过药物治疗,迫使他所有的人格互相冲击,犯下命案的那个人格必须在斗争死去,马尔科姆的杀人罪名才能得以洗脱。

马尔科姆的人格被分裂成了十个人,一对夫妇及他们大约7、8岁的儿子,一个女演员及她的保镖,一个警察,一个假冒旅馆经理的男人,一对刚结婚的年轻情侣,一个想回农庄管理橘子林的妓女。十个人被困在了一个暴风雨中的车站旅馆里,房间门牌号分别为1至10。

片头先是心理医生在查阅马尔科姆犯下命案的资料,随后镜头跳转至两个律师通电话后举行的一场听证会,镜头又一闪而过,出现一个暴风雨中的旅馆及一个男人,正当他兴致勃勃地看电视时,旅馆的门被打开,出现一个丈夫和他受重伤的妻子。画面重放到他们开车的路上,听到台风的广播预告,车胎被一只高跟鞋刺破;原来这只高跟鞋是由一个妓女不小心遗落到路上的;丈夫在修车时,妻子由于呼唤儿子,在路中心被一辆车撞倒;车内一个女演员正在通电话,让开车的保镖帮她找备用电池,保镖分神,车撞到了人。这场人格的聚会与斗争是无可避免的,偶然中存在着必然。

这些出场的人中,从他们的身份来看,有温馨平凡的家庭;有缺乏同情心而十分势利的女演员;有责任感强、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保镖;有在重要关头变质起劣念的警察;有本质不坏但又世俗的假旅馆经理;有未成年就因女方怀孕而私订终身的情侣;有想改过自新、过平淡生活的妓女。他们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国社会中存在的人性层面,也反映了这些人格是由一定的社会背景造成的。

人物出场后,女演员、情侣、一家三口的家庭一个接一个离奇死去,尸体无缘无故地都失踪了,没有半点证据可寻。最后,幸存的人突然发现,十个人的名字都是以不同的州名来命名的,同一天生日,死去的人身上,都有一个旅馆的门牌号。

其实,这些门牌号就是马尔科姆分裂的性格从1到10的代号,这些人的死亡,就是他这些代号的性格的消失。当马尔科姆带着那个保镖的思维回到听证会上时,他以为自己是一个警察,已犯下多宗命案。在医生的指导下,他才知道了暴风雨中旅馆所发生的事的因由,于是保镖性格与警察性格斗争,并在最后同归于尽,暴力消失,最后只剩一个想改过自新的妓女。

他此刻清静和平,人格中只剩下妓女那想找寻新生活的意念,对过去的罪恶痛悔不已,听证会的人看到他眼中真诚的悔恨的泪水,认定他已善念回归,于是免除了他的死刑。但正当妓女满怀激情想开始新生活时,却不料在挖土的时候,又挖到了属于她的1号门牌号,这时,那个年幼的孩子竟然满脸戾气地拿着一把铁锹出现,原来旅馆所有的命案都是这个谁也想不到的孩童制造的,这时马尔科姆的肉体也被这个孩童时代的性格所控制,他把心理医生和司机都杀了。

原来,这个孩童的性格代表邪恶,是遭遇过强烈精神创伤的马尔科姆的童年时代,正是这个童年的性格,虚构出了一宗宗的杀人案件,把本属于他人性中善良的性格消灭掉,并最终控制了马尔科姆的肉体,释放出极度的愤怒,由虚幻而产生了现实中的罪恶。

根据研究,变更的人格通常和主要人格极为不同,新人格反映出被旧人格排斥的形态,并发现一些常出现的极端人格,大多是代表弱小的儿童人格或是残暴的迫害人格。每个人的基本人格或许都是一个完整的形态,包含两种性别以及善和恶,另一种性别的人格也经常出现,这反映出人格形态的出现或许来自主人格缺少的部分。因为先天及后天的关系让主人格渐渐成型,而其他的部分就被隐蔽,这也可以说明同性恋及双性恋的原因。当人格分裂发生时,其他人格知道主人格的存在且多重人格间彼此或许也知道对方的存在,但是主人格却是完全被蒙在鼓里。

人格分裂的产生是前意识为了逃避某一种想法,例如,案例最多的童年遭性虐待者的分裂人格,为了产生“这件事不是发生在我身上”的想法而出现的,这是应付主人格崩溃的一种变相保护方法。双重心理与多重人格反映了潜意识的逆反心理,从潜意识出发,进一步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正经”与“不正经”、“正派”与“不正派”、“正面”与“反面”、“说谎”与“诚实”,是思想与心理研究的一个极有意义的课题。

如何宣泄潜意识中压抑的情绪?

波恩心理学研究所的德国专家们用了一年时间来观察人们在打电话和开会时的多余举动,结果看出:有三分之二打电话和一半开会的人都有在小纸片上信手涂鸦的习惯。其实在纸上胡乱涂画的东西可以反映人们的潜意识的想法。那些抽象画就其实质而言,是一些潜意识的表征,当一个人用铅笔不假思索地在纸上乱涂乱画时,这些潜意识便不由自主地宣泄出来。研究自己画的“画”,实为自我认识之路,只不过不是通过言辞,而是通过形象。一个满腹心事的人,很可能外表上没有丝毫表露,但是那些在潜意识支配下画出来的“画”会将他对周围人以及自己所隐瞒的心事暴露无遗。

弗洛伊德认为,某人心里产生了一种特别的冲动,但被另外一种强而有力的趋势所反对,一般正常人的解决途径是让心理矛盾走下面一条路线,即两种活力——“本能”和“阻力”在完全意识的状态之下相持一段时间,直到“本能”的冲动被驳倒,而使其力量消失为止。但是,在患有神经质病症的患者身上,由于一种至今尚未明白的原因,上述冲突的宣泄方式就大为不同。在受到一种旨在压抑上述冲动矛盾冲突之后,“自我”受到震惊而退缩回去,从而阻止该冲动跑到意识界,并不让它的动力宣泄出去,结果该冲动所带来的“力量”还是原封不动。这种得不到宣泄的“潜能”就是发生歇斯底里的隐患。弗洛伊德把这一过程称为抑制作用,把这一神经质机制比喻为“防御机制”。

抑制作用表现为:一方面,“自我”不得不长期消耗能量,即“对抗能量”,以对抗那些被抑制的冲动的再现的威胁,因此,“自我”最后必然达到筋疲力尽的地步。另一方面,潜伏在潜意识里的被抑制冲动,也能找到宣泄的方法,或经由迂回的路线,找到适当的替代物,而使得抑制作用的目的化为泡影。

2001年12月,“9·11”事件后,一位在香港长大的名叫阿朗·兰迪斯的美国人制作了一批以本·拉登为原型的“巫毒娃娃”进行销售,所得收入全部捐给一家慈善组织。当时,这批“巫毒娃娃”被一抢而空,许多人在上面扎针,借此来发泄对恐怖袭击制造者的仇恨——这大概就是“巫毒娃娃”被用来诅咒的最早“案例”。近几年在中小学生中备受追捧的“死亡笔记”,与“巫毒娃娃”类似,也是用来诅咒别人的“替代物”。学生们相信把“咒语”施予其上,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报复自己不喜欢的人。

这是一种外形和普通笔记本相似的本子,只不过里面夹带着几页黑色纸,用中英文对照的黄字写着一些充满恐怖意味的话:“你可以先写上死因,然后在后面写上名字,此人将在40秒后死去……”一位母亲曾看到女儿神神秘秘地拿出一个笔记本,并在上面悄悄写了几个字。后来她发现那是本“死亡笔记”,上面竟然写着女儿的好朋友的名字。在追问下,女儿说是她嫉妒朋友处处比自己强。

同类推荐
  • 人生不可不知的心理学

    人生不可不知的心理学

    本书从个人情感、日常行为等多个方面解析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学理论,并通过合理运用相关心理学知识有意识地来指导生活。
  • 心理创伤的理论与研究

    心理创伤的理论与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分8部分,包括:心理创伤概述、创伤与分离、心理创伤理论、儿童早期虐待与心理创伤、心理创伤与分离的国内外研究等。
  • 焦虑

    焦虑

    本书作者通过从大量的心理咨询案例中精选出若干个案,以极富现场感的描述,实录了心理咨询的过程,分析和解读患有焦虑或疑似焦虑症状的人群的病因及心理疏导办法。是一本实用性和可读性俱佳的心理咨询类普及读物。
  • 知人知面知心的行为心理学

    知人知面知心的行为心理学

    行为,是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它包括有声语言和身体语言两个方面,其中身体语言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身体某些部位的表情、姿态、动作、生理反应以及衣饰等透露出来的心理信息。它同有声语言一样,甚至比有声语言更能反映人真实的内心。举手投足、一颦一笑、皱眉凝眸……这些行为往往能够揭示人的情感、态度、智慧和教养,它们同有声语言一起构成了人类的语言,共同传递着人内心隐秘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于掌控人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知人知面知心的行为心理学》就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人们的各种行为进行了详细的解析,让读者在看后能够掌握察言观色的技巧,并且将其应用于日常交往中,成为交际场上掌控局面的人。
  • 弗洛伊德文集11:图腾与禁忌

    弗洛伊德文集11:图腾与禁忌

    本卷是弗洛伊德有关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宗教学、历史学和哲学等方面的代表性著作,共包含两部作品。《图腾与禁忌》1913年出版,通过蒙昧人与强迫神经症患者的比较,推断了图腾崇拜的本原意义。《摩西与一神教》1939年出版,是弗洛伊德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著作,它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一神教的本质和起源。这些论著基本上属于弗洛伊德心理哲学的范畴。
热门推荐
  • 东三省舆地图说

    东三省舆地图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暗黑女神饶命啊

    暗黑女神饶命啊

    蒂祭,上仙世家嫡长女虽有着嫡长女之名其父厌恶,其母打骂,众姐妹奚落欺负渣男虐全因毫无灵力。在仙都这个灵力之都没有灵力之人被视为不详之人无能之人且看女主如何收服仙宠,修得毁天灭地的神力,虐渣男,毁其父,杀其母毁其姐妹容貌看男主为讨女主欢心不惜毁灭整个仙都。看女主踏上至高点翱翔天地。
  • 培养孩子道德品质108个细节

    培养孩子道德品质108个细节

    本书通过对孩子的108个细节品质进行解剖,解析孩子在道德品质的形成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错误方法,用有效的方法去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教育,从而培养出一个道德品质良好的孩子。
  • 邪魅杀手:王爷快滚开

    邪魅杀手:王爷快滚开

    “老婆~要亲亲~”一个邪魅男子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滚”清冷的声音接着传来。异世魂魄,穿越古代,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 梨花海棠传

    梨花海棠传

    一个清末的老头,被抓慈禧的长生研究后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已身处现代。何去何从。一定要寻找到答案和自己的亲人。大美女说,其实大叔很有魅力。小美女说,大爷很猛啊。宋代苏东坡嘲笑好友词人张先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调侃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 校草男友在我家

    校草男友在我家

    我是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还望多多见谅多多指教,多多关照
  • 清婳绝姌

    清婳绝姌

    “你到底有没有爱过我?”她望向他,问。他沉默,不语,只是冷漠的看着她。“你说啊!”她仍不肯放弃最后的一丝希望。他闭上眼,摇头,依旧不语。“我知道了……”她苦笑,却流泪。他转身,离开,一滴眼泪悄然落下……
  • 一个人守一空城

    一个人守一空城

    趁还年轻,趁我们还在,趁一切还来得及,就好好彼此相爱。
  • 宠惯九州

    宠惯九州

    时光从来不会倒流,只会推波助澜的带走你,不管你开心也好,不开心也好,没有任何躇足,如果说你小时候弱小,没人会笑话你,可是你总是维持着这种弱小,那么,你走哪里都是个笑话,这就是为什么古人说,男儿当自强,那么女儿呢,也当如此。。。
  • 巅峰之纵横苍穹

    巅峰之纵横苍穹

    一个懵懂的少年偶然间拜一位猥琐老头儿为师,少年的天赋让他在未成年时就已成为大陆顶级高手!看林然如何建立世界超然势力纵横天下!看林然于众女一起花前月夜莺歌燕舞;他有着一群为他抛头颅洒热血的兄弟们,有着为他操劳家务与繁事的小弟!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