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40300000009

第9章 (三)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八。一”建军节,这是军人自己的节日,部队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丰澄地区的领导和军分区的领导都来慰问大家。最让丁慧敏高兴的是会餐,终于吃上了米饭和炒菜了,尽管大厨炒菜水平一般。军报每年要对建军节进行重点报导,为此,邢记者让丁慧敏写上一篇新闻稿。这是她接到的第一个工作任务,她有点兴奋,终于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了。中午一吃完饭就开始动笔写,从天气、环境、领导慰问一直写到官兵活动、会餐等,洋洋洒洒一页纸,自己还改了两遍,抄写好交给了邢记者。本以为邢记者会表扬自己,没想到,邢记者拿出一支笔,大刀阔斧地改了起来,标题改了,内容作了大幅度的删减,把领导慰问放在第一位,官兵活动等内容做了浓缩,改来改去,她写的内容就没有剩下几个字了。邢记者让她改完后,赶紧拿过来,分社要得很急。她满腔怒火:懂不懂得欣赏?这么优美的一篇文章,被改得干巴巴的,还是文章吗?她生气地把稿子揉成一团,不写了!坐到凳子上,丁慧敏正生闷气,突然一抬头,看到宋大姐正在带着老花镜记账,宋大姐的话又在她耳边响起。她赶紧悄悄把纸团展开,又拿出以前的报纸来看看。邢记者要的是新闻消息稿而不是通讯稿,消息可不就是简洁明快。她连忙找出一张新的稿纸,把邢记者改的稿子重新抄写了一遍,自己又修改了两遍,送给了邢记者。邢记者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这次一字没改,说马上就给分社发了。这是丁慧敏第一次完成工作,心里别提多高兴。

第二天的军报第一版就登出了这篇新闻稿,当看到“实习记者丁慧敏”几个字的时候,她有点激动了,提笔就给爷爷写了封信。其实根本用不着,自从她上班以来,丁教授每天看军报几乎一字不落,生怕漏掉丁慧敏几个字。爷爷看到这则新闻肯定比看到信早。

八月底的一天,邢记者让丁慧敏跟着一起去做采访,这是分社安排的任务。丁慧敏换完衣服就下楼了,邢记者和赵岭正在车里等她呢,赵岭坐在驾驶座上。为什么让一个干部开车?这有记者站的特殊情况,记者站最早配有一台车,由于附近驻军太过分散,车辆行驶里程太多,损耗太大,维修保养十分频繁,很不方便。后来经过上级协调,用车就由试飞场负责。由于周边人烟稀少,通讯又不发达,车子如果坏在半道上,那就很麻烦,修也没法修,通知也没法通知。于是每次出车前都通知对方,告知大概的到达时间,如果没有按时达到,和记者站联系也没有回去,就要派车去救援了。这种情况时有发生,所以能带上一个能开车又能修理的人是最好不过的了,常见的问题就地解决,不会耽误工作。这样的人,试飞场倒是有几个,但是最年轻是赵岭,所以只要他没有工作,记者站的人就会叫上他。好在他为人热情,没有因为多增加工作而厌烦。

这次要去的是一个野战团,这个野战团在一次比武中获得了第一名,为此要进行专题报导。

刚出丰澄还有柏油路,车子开得很快但还平稳,丁慧敏还能看看车外的“风景”,虽然千篇一律的戈壁滩,但是视野很开阔,也能让人心旷神怡。进入到戈壁滩就难受了,地面坑洼不平,车速较慢,一路都在颠簸、摇晃,更要命的是车窗还不能开,因为车子扬起的灰尘会进到车子里。八月份正是阳光毒辣的时候,为了节省油,又不敢开空调,车子里跟蒸笼一样那绝对不夸张。丁慧敏坐在后排座上,一会儿身体腾空,一会儿又落在座位上,一会儿后背在座椅靠背上左右来回摩擦,两个小时下来,人都快散架了。可算停了下来,丁慧敏迫不及待的下车透口气,她的衣服都汗湿了。她以为已经到目的地,没想到这只是到了一处山脚下,周围一片荒芜。

过了一会儿,一辆装甲车开了过来,停在了车子前面,下来一个中校和一个中尉,跟他们三人一一握手,对他们说辛苦了,请他们上车。原来是部队派人来接他们,中校是副政委,中尉是宣传干事。为什么不直接开车上去呢?因为这条路被部队的重型装备压得很难走,而且磨尖的石头很容易扎破车胎,所以要开车上去那得小心翼翼,太浪费时间了,团里就直接派装甲车来接。丁慧敏第一次坐装甲车,觉得很新鲜,车里比越野车宽敞多了,背靠侧壁的座椅左右各一排,坐五个人轻轻松松。但是开动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发动机的噪音震耳欲聋,颠簸程度远远超过越野车,因为那么重的钢铁家伙,即使用再好的减震系统,那效果也不能和越野车相比。

二十多分钟后,总算到了。下车后,丁慧敏再也忍不住了,找个偏僻的地方吐了。大家见状,又是拿水来漱口,又是拿来毛巾擦脸。赵岭赶紧扶着她到屋子里休息。团长和政委出来迎接远道而来的记者,还特意看望了丁慧敏,对她说辛苦了。丁慧敏说第一次坐装甲车不太适应,休息一会儿就好了。两位主官于是带领邢记者和赵岭参观营区,介绍训练情况、经验总结等等。

中午部队为他们准备了当地特色饮食:莜面窝窝、羊肉馅饼和奶茶,可能是因为饿了,也可能是对胃口,丁慧敏吃了不少莜面,喝了一碗奶茶,身体也感觉好多了。

吃完饭后,安排的是单独采访环节,邢记者负责采访团里领导;丁慧敏负责采访志愿兵和战士。丁慧敏采访的前两位是班长,都是老兵了,侃侃而谈,说自己怎么严格训练、采用哪些先进的训练方法以及取得的训练成果,她都做了一一详细作了记录。

最后进来的是一位战士,个子不高,瘦瘦的、黑黑的。很奇怪,前面两个都是穿着短袖,他却穿着迷彩服。时值正午,灼热的太阳烘烤着室外地坪,热浪阵阵,室内热得很。小战士进来时额头上已经挂满了汗珠,说话时,可能是因为紧张,不久,便大汗淋漓。丁慧敏让他换短袖再来,小战士说没事。丁慧敏看着他满头大汗,有点生气,让他赶紧换衣服。小战士换完短袖再回来,汗珠少了很多,而且让人看着也觉得凉爽。刚坐下,丁慧敏就发现小战士胳膊上结满了血痂,就走上前,拿起一只胳膊,看到不仅有老血痂,还有带有血痕的新血痂,拿起另外一只胳膊来看也是如此!就问是怎么回事?小战士说是练战术练的。丁慧敏也上过战术课,知道战术是手脚并用,于是让他把裤子拉起来,两只膝盖上也满是血痂!丁慧敏差点眼泪都出来了,自己平静了一下后,问他为什么不戴防护?小战士说这已经是戴了两层的防护了。丁慧敏又问他都受伤了,为什么不休息?小战士说所有人都一样,必须苦练才能通过考核,班长说他当年也是这么练出来的。

小战士走后,丁慧敏陷入了沉思,基层官兵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要进行如此大强度的训练,要忍受多少身体和心里上的苦痛,多么不容易!自己在站里遇到的那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告别部队官兵,他们三人原路返回。因为是下坡,装甲车开得慢些,颠簸好多了。换上越野车,虽说戈壁滩上还是颠簸,不过气温低了,人还没有那么难受。走到柏油路上,打开窗户,吹着凉爽的风,丁慧敏又想起了小战士,不禁热泪盈眶,想想自己在这个年龄的时候,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稍微不顺心就跟家里人发脾气,看看这些可爱的战士,已经用自己单薄的身躯来担当国防的重任了!

邢记者直接上火车站了,他要搭乘“专列”回省城了,临下车时,他对丁慧敏说周日有时间加一下班,把通讯稿写一下,周一他来改一改。丁慧敏说好。“专列”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军区为了解决当地驻军的后顾之忧,给满足随军条件的官兵安置了省城住房,并解决子女入学,官兵的医疗、养老等实际问题,因为丰澄地区的条件的确有限。每周六运送物资的列车,就把附近轮休的官兵运回省城,周日晚上再把人送回来。说是“专列”,其实是货车空出两节铁皮车厢,大家席地而坐,因为沿途不用停站,所以不到四个小时就到了。

回到单位,早已经过了吃饭的点了,赵岭对丁慧敏说:“到我家去吃点饭吧?”

“不用了,我有点不舒服,就直接休息了。”

赵岭回到家,妈妈给他做饭。他跟爸妈聊了今天的情况,其中就说到了丁慧敏。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妈妈听说有女同事,眼睛都放光,赵岭到现在还没有女朋友呢。赶紧问是干什么的,哪里人,还怪赵岭不把人带回家吃饭,让她一个人饿着。赵岭说叫了,是人家不来。妈妈说,人家不来你不会送过去吗?真是笨死了。赵岭就奇怪了,今天妈妈是怎么了?

妈妈赶紧开动脑筋看做什么好,南方人,米饭炒菜是最好,但是不好端呀;蛋炒饭,太干……想来想去,还是做一碗汤饭,她西南某飞机研究所的时候,见过一对浙江夫妇这么吃过。此汤饭是指汤煮米饭,南方的上海、江浙一带有这种吃法,科学家说这样吃对胃不好,不利于消化,不过偶尔吃吃也无大碍吧?而不是西北地区的羊肉汤煮面片的汤饭。妈妈做了一碗肉片汤饭,纯南方手艺,因为她就是南方人。早上买的半斤肉,本来是等赵岭回来包饺子吃,现在一半都做了汤饭。做好后,妈妈找来一个新点碗和一双新筷子,就让赵岭送过去,并要赵岭动作要快点,别凉了;也别太快,把饭洒了。这妈妈,您儿子还没吃饭呢!

赵岭来到记者站,整个楼都空空的,该回家都回家了,团长和宋大姐也都回家属楼了,整个屋子估计除了门口的哨兵,就剩下丁慧敏自己了。来到二楼,铁闸门还没有锁,估计是丁慧敏忘了,赵岭敲了敲宿舍门,丁慧敏正在迷迷糊糊地睡觉,听见有人敲门一下子惊醒了,赶紧问:“谁?”

“赵岭,给你送点饭。”

丁慧敏听后,披了件衣服就来开门,看到赵岭站在门口,手里捧着一个大碗。

“我不是说不吃饭了吗?”被叫醒了,丁慧敏似乎有点不高兴。

“我妈做的汤饭,吃点吧,要不到饿到明天早上,碗就先放在你这里,以后再来拿。”

“谢谢你呀,这么晚了还跑过来。”这还差不多,人家好心给你送饭,第一句就应该这么说。这就是碰上赵岭好脾气,碰到其他人,听了第一句话,肯定脸就下来了,爱吃不吃!

“不用客气,我先回了,那个铁门我也帮你锁上吧?”

“嗯。”

丁慧敏也觉得肚子有点饿了,先尝了尝,还真是家乡的味道,于是大口地吃了起来,竟然一碗全不剩,这是来单位后吃到最好吃的一顿饭。她吃完饭、洗完碗、洗完漱就睡了。

第二天早餐,丁慧敏把碗带给了赵岭,说做的真好吃。赵岭说了以后想吃了就去我家,我妈天天都可以给你做。表达不当,天天去你家,那成什么了?丁慧敏说了加班去就走了。

通讯稿写得很顺利,写得情真意切,对小战士做了突出描写,很有感染力。邢记者上班后又加入自己所采访的内容,修改了几遍后,发表在军报第三版。丁教授看到报导,眼睛都湿润了,孙女真的是长大了,体会到了人生的艰辛。

以后,邢记者经常带着丁慧敏去做采访,安排她写稿子。邢记者发现丁慧敏的稿子可改的地方已经越来越少了,尤其是通讯稿写得文采飞扬、情真意切。写作本来就是丁慧敏的长项,以前的写作还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过了八月,天气就一下子凉了下来,尤其是早晚都得穿厚衣服。周六的时候,丁慧敏感觉肚子不舒服,想想晚上多盖点,暖和一点就没事,没想到夜里越来越难受,一夜都没有睡好。第二天早上,想想还是去医院看看,但是不知道怎么去丰澄,门口一片荒凉,好像也没有公共汽车。周日部队推迟半小时开饭,八点才开饭,吃早饭时,丁慧敏就想问问赵岭,但是他来得晚,丁慧敏快吃完才刚来,估计是睡懒觉了。等了好一会儿,赵岭才出来,看到丁慧敏站在那里,就知道有事找他,直接走了过去。

“到丰澄怎么去?”

“到丰澄?你不早说,每周日八点二十有班车去,外出人员都坐车到丰澄,中午班车就返回。平时上班的时候,去丰澄办事跟领导请假,单位可以派车送。回来就简单,火车站有摩托车,给五块钱就送过来。你去丰澄干吗?”

“我想去趟医院。”

“你怎么了?可以去医务室看看。”

丁慧敏低头不说话了,赵岭明白了,就说:“这样吧,你到医务室开个转诊证明,我带你到省城军区医院,丰澄医院也很简陋,好多病也瞧不了。”

“省城?”丁慧敏很吃惊。

“对,赶紧了,我回去取车。”

丁慧敏开完证明就在路边等,看着赵岭骑着摩托车来了。

“摩托车?”丁慧敏有点失望。

“这是我家里的车,用单位的车得找领导批准,咱们办私事,就用自己的车吧。”

丁慧敏坐了上去,“你别怕,我开慢点,抓紧我衣服。”

这是丁慧敏第一次坐摩托车,还是有点紧张,她紧紧抓住赵岭的衣服,坐得直直的。一路上,扑面而来的风直往嘴里、鼻子里灌,她有点呼吸困难。下车时,赵岭看到她脸色有点难看,就问她怎么了?她说呼吸不畅。赵岭说坐摩托车脸得侧着点,要不呼吸就是困难。

赵岭带着丁慧敏直接进站了,他经常来站里执行公务,跟站里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熟悉了,亮出军官证就能进。赵岭问了站台上的工作人员,知道有一列给部队运输油料的车马上就要返回省城,他赶紧找到列车的司机,掏出证件,说明情况,司机就让他们坐到动力车厢的隔间里,这里是负责内燃机的师傅以及轮换司机休息的地方。一般货车是不让随便载人的,但是部队的同志一般有事才坐一下,司机师傅大多会通融。车厢噪音很大,车内油迹斑斑,还有柴油燃烧的味道,使得丁慧敏感觉很不舒服,没有办法,只有这条件,将就吧。

下午一点多才到省城,赵岭问丁慧敏是先吃饭还是先去医院,她一心想着先办完事,就说先去医院。他们倒了两次公交车才到军区医院,赵岭带着丁慧敏挂号、找诊室、缴费、拿药,快两点才忙完。

从医院出来后,丁慧敏心情大好,一定要请赵岭吃顿好的。他们在大街上,边走、边看、边聊、边找吃饭的地方,走在繁华的街道上,她觉得仿佛回到了上海。丁慧敏停在了一家巴黎西餐厅前,要吃西餐。赵岭不同意,说西餐又贵又吃不好,要到旁边的川菜馆吃。丁慧敏好久没吃西餐了,坚持去吃,赵岭还想做工作,丁慧敏说了:“我去吃,你吃不吃随你!”说完就进去了,赵岭没有办法只好跟着进去了。丁慧敏点了一份牛排、一份蔬菜汤、一份土豆沙拉,然后问赵岭点什么,赵岭说一份牛排就够了。赵岭也不说话,只顾喝水,显然有点不高兴。丁慧敏想我请你吃饭,你有什么不高兴?饭菜上来后,两人各自吃自己的,至始至终都没有说话。结账时,赵岭听见了一百二十元,吓了一跳,这么贵,太不值了。

出来后,赵岭前面走,丁慧敏后面走。丁慧敏看到超市,说了声我去超市就进去了,赵岭怕她走丢了,只好跟着进来了。丁慧敏推着购物车,几乎看到什么都放了进去,不一会儿小车就放满了。

“没有必要买这么多吧?”赵岭说道。

“好不容易来一趟,多买点,下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来呢?”丁慧敏还在拿东西,随口说道。

看到小推车都快堆成小山了,赵岭赶紧说:“赶紧回吧,一会儿该赶不上车了。”听完这话,她才收手,去收银台结账。整整装了三大塑料袋,花了五百多块!这个月工资估计剩不了多少了。赵岭看了心里直叹气。

回去的运气好,他们在车站碰到一趟送演习部队回丰澄的专列,找了两个座位坐回了丰澄。

赵岭骑着摩托车把丁慧敏带回了单位。在楼门口,赵岭放下丁慧敏就走了。丁慧敏看着三大袋东西,气不打一处来,什么人?还耍起脾气来了,大不了以后不找你就是了。

赵岭回到家里,妈妈问:“吃饭没有?妈给你做饭去吧?”

赵岭说:“吃过了。”那牛排是八成熟的,他也不懂,到现在都觉得没有消化,就算吃过了。

妈妈走到赵岭跟前,笑着问他:“跟那个姑娘去哪里玩去了?”她在窗户都看到了,今天高兴了一整天。

“什么姑娘?我到丰澄找同学去了。”说完就进房间去了,妈妈看到这样,也没敢再问了。

一连几天,丁慧敏发现赵岭看见她也不主动打招呼了,有时候好像没看见一样。那是丁慧敏觉得赵岭对她有意见,那他的所作所为都是针对自己表达不满,其实有时候就是没看见。

阳光变得温和了,天黑得也早了。吃完晚饭,丁慧敏想去散散步,就沿着水泥路向试飞场方向走去。这时,她听到了熟悉的声音“丁记者”,是赵岭。她看见赵岭拿着一个袋子走过来,心里一阵高兴。哼,就知道你会忍不住,来找我了吧?赵岭交给她一个袋子,说道:“你的包裹,寄到我们那里去了,给你拿过来,本来想送到你的办公室,刚好看到你,就直接给你吧。”她想起来了,前几天在总机班给爷爷打电话,说想要几本书,应该是爷爷寄的书。由于电话效果不是很好,爷爷听不太清,只是依稀听见“就在试飞场里”,所以地址就写了试飞场。试飞场没有这个人,放在值班室,被赵岭看到了,就拿给她。赵岭把包裹交给她就转身就要走,她气愤地说:“你什么意思?”

“怎么了?”赵岭回过头,一脸惊讶。

“你干吗总是爱理不理的?”

“没有呀,我……”赵岭话还没有说完,丁慧敏扭头就走了。坏了,这可怎么办?营区这么多人,没法拉拉扯扯的,赵岭只好先上试飞场上班。

晚上,赵岭翻来覆去睡不着,都是同事,低头不见抬头见,有隔阂多不好,怎么去解释一下呢?自己是对她有点意见,也没有怎么着,她怎么就感觉到了?这么明显,谁感觉不到呀?

第二天晚饭前,赵岭有意来早点,想约丁慧敏晚上一块儿去散散步,解释一下。看着丁慧敏过来了,赵岭赶紧走上前去,“丁……”刚开口,丁慧敏看都没有看他就直接进去了。这两人玩上跷跷板了,你高我低,我高你低,总不在一个点上呀。饭堂里,丁慧敏坐在女同志一桌上,也没法过去呀。

在周六的晚上,赵岭在院子里溜达,看到丁慧敏的办公室还亮着灯,估计宋大姐早就回家了,于是就敲门进去了。

“丁记者,加班呢?”赵岭问道。

丁慧敏抬头一看是赵岭,又低头写东西。

赵岭坐在丁慧敏对面,说道:“丁记者,我们附近有一个沙湖,风景挺好的,我明天开车带你去转转吧?”

“我明天加班,没时间。”丁慧敏还在低头写东西。

“我妈说明天做汤饭,你中午到我家吃饭吧?”

“我不说了明天加班吗?”丁慧敏站了起来,收拾东西,“我回寝室去了,你也回吧。”说着就往外走。

“丁记者,你别这样好不好?大家都是同事,总僵着多不好。”

丁慧敏转过身来,“是你先给我脸色看的好不好!是你先对我不理不睬的好不好!我知道你对我有意见,你不就是嫌我花钱大手大脚的吗?我花我的钱,跟你有什么关系?”

既然话都说开了,赵岭也说道:“当然跟我没有关系,我也没有对你有意见。你要说到花钱,我也想说说我的看法,我觉得钱应该花在更有意义的地方,你可能还不知道在丰澄的贫困地区,有孩子还上不起学,有的家庭还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我和父亲每个月都要拿出一部分钱,资助两位困难儿童上学,直到他们上完大学。”

丁慧敏不知是不是被赵岭所说的话感染了,站在了那里。赵岭走过来说:“丁记者,我明天申请一辆车,带你到丰澄的村镇看看吧?你也可以体验一下生活,就当做一次采风。”赵岭看丁慧敏还是没有说话,就先离开了办公室。

丁慧敏又坐下了,思考赵岭所说的话。

周日的早上,赵岭吃完早饭就开车到记者站楼下,上二楼,发现铁闸门是锁的,估计丁慧敏还在睡觉吧,于是在楼下等她。

九点半,丁慧敏才从楼上走下来,睡眼惺忪,看来不记得这事了,现在她周日一般都是睡懒觉,中午起床吃个饭就不错了。赵岭赶紧走过去,“丁记者,我们走吧。”

“啊?哦。”丁慧敏才想来,其实不太想去,但是想着跟赵岭太僵了也不好,毕竟他帮自己太多了。

“丁记者,吃了早饭吗?”

“嗯。”

丁慧敏一直看着窗外,赵岭问她问题,她就简单应付一下,心里还是生赵岭的气。从小到大她都是家里的中心,所有人都围着她转,哪还有人给过她脸色看?

车子开到了一处平房前,房前有一座篮球架,木制的篮板已经是千疮百孔。平房破旧不堪,外墙墙皮很多都已经掉了,露出了以前的老墙皮,有的干脆已经看见垒墙的石头。在难得的好墙皮上写着标语“落实义务教育人人有责”,在老墙皮上依稀可以看见“毛主席语录领导我们……力量……产党”能辨认的已经不多了,这足以说明这个房子的年代了。已经朽败的窗户,大部分玻璃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报纸和塑料布。门只是扣上,没有锁,赵岭推开一扇门,他们一起走了进去,一块半新不旧的黑板搁在两条高板凳上,课桌摆满了教室,桌子棱角都已经破损了,桌面上满是凹槽、划痕……

“丁记者,这就是丰澄贫困地区小学的普遍情况,什么时候写篇稿子吧,呼吁大家帮助一下这些贫困小学?”

尽管丁慧敏以前在媒体上见过相关的报道,但是亲临现场还是被震惊了。想不到,上海的小学都已经用上了多媒体教学了,而贫困地区的学校,连一张像样的桌子、一块像样的黑板都没有……

看着丁慧敏一直没有说话,赵岭对她说:“走吧,我们回吧。”

坐在车上,丁慧敏看着窗外,始终一言不发。直到她看到一片黄色的沙丘,才回过神来,“这到什么地方?”

“等会你就知道了。”赵岭回答道。

车子停在一个较大沙丘下面,赵岭说道:“下车吧。”

丁慧敏第一次见到沙漠,赶紧走了下来,踩着松软的沙子向沙丘上走去,放眼望去,是一片黄色的海洋,那起伏的沙丘就像是黄色的浪涛,真美!

当丁慧敏走到沙丘顶端时,她惊呆了,她看到了一处蓝色的湖泊,如蓝宝石一般点缀在沙海中。她和赵岭向湖泊走去,走到湖边,微风阵阵、波浪层层、芦苇摇曳、飞鸟群群,她有些陶醉了。

“这就是沙湖。”赵岭说道。

“丁记者,我跟你道歉,我不应该对你所作所为指手画脚的。”早就应该这样,怎么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呢?像今天一样感染一下她有多好。

“不,我也有做的不对的地方。”

他们呆了好久才回去。

周一上班,丁慧敏向站长汇报,想写一篇关于帮助贫困地区教育的报导,站长当然同意,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军队的宗旨。她和负责摄影的同志一起去了那所小学,回来后写了一篇《请为贫困地区孩子点亮希望的灯》发表在军报副刊上,呼吁大家向学校捐赠剩余图书、文具,有条件的也可以捐款。后经多家地方报纸转载,学校收到了很多的赠品和捐款,为此学校还送给记者站一面锦旗。

冬天说来就来了,基本上没有秋天的过渡,寒风横扫一切,吹落了树叶,吹黄了小草,整个营区更显得空旷、荒凉。坐在办公室里有些冻脚了,晚上睡觉一晚上都伸不直脚。丁慧敏发愁了,这么冷的冬天怎么过呀,于是到丰澄又买了一床被子,盖上两床被子,晚上终于暖和了。一个周日的晚上,丁慧敏被热醒了,撤了一床被子,睡着还是出汗,这是怎么了?不是感冒了吧?摸摸额头,没有呀。总觉得全身出汗,口渴,就起来倒水喝,一摸桌子上的杯子,是烫的,怎么回事?一看杯子后面是一组铁片,一摸挺烫,想起来了,这就是北方的暖气。

是的,这个地方冬天来得早,十月初就开始供暖了。由于丰澄有煤矿,煤炭价格不贵,所以烧锅炉也不用太精打细算,该烧就烧,而且营区的管道刚刚改造,所以暖气效果太好了。丁慧敏发现晚上就盖一床薄被子就够了,而且还得在地上洒水,不然就太干了。在办公室里就更夸张了,由于她的办公室朝南,一天到晚都有阳光,加上暖气,穿一件衬衣就够了,有时候还热得不行,就开一点窗户。不过出门就穿得厚厚的,最好带上帽子,围上围巾,特别寒冷。

年底了,照例是年终总结和评功评奖。就这么几个人,总结好写,每年都是邢记者主笔,站长来修改。评功评奖按惯例是无记名投票,得票最多者当选。今年支委会上,宋大姐直接提名嘉奖给丁慧敏,当然有人不同意,说她待人不热情、礼貌不周、作风不紧张等。宋大姐说,你们都有孩子,假如你们的孩子在千里之外,孤苦伶仃,能这样克服困难、努力上进,你们是怎样的心情?一句话说到了大家心坎上,大家都不说话了。站长最后拍板,丁慧敏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但是工作以来,进步特别大,同意嘉奖给她,主要是鼓励她继续努力。上报的方案,分社很快批了下来了。站长找来丁慧敏,通知了这个消息,丁慧敏受宠若惊,想不到实习期就能得到站里这么肯定,赶紧说:“站长,我做的还很不够,以后还要加倍努力。”

“这就对了,奖励是肯定更是激励,好好干!”丁慧敏近半年的表现似乎超出了站长的估计,他由衷希望她能更上一个台阶。

丁慧敏心里乐开了花,她一定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爷爷他们,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转眼就快过年了,站里的大多同志都要和分社的记者一道驻到各基层单位,随时进行新闻报导。到时候可能就剩下宋大姐和丁慧敏了,站长考虑丁慧敏离家太远、太孤单,就请示分社给她探亲假,分社批准了20天,因为年初工作还很多,早点回来。丁慧敏知道后,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看书也看不进去,写东西也写不下去,恨不得马上飞回家里去,她确实太想家了。晚上他给爷爷打了电话,爷爷很高兴,叮嘱她别在路上浪费时间了,到了省城直接买机票飞回来。

回到家里,爷爷奶奶看到丁慧敏又黑又瘦,就知道吃了苦头。吃饭时,看到她也不挑食,什么菜都吃,而且饭量大多了,爷爷奶奶都有点心痛。好久没有回上海了,她有时候能在街上逛一整天,真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但是上海的冬天,经常阴雨连绵,她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家里。家里什么都好,就是屋里太冷,到处是冷冰冰的,她在家整天穿着军大衣。晚上睡觉也冷,被子很厚,但是感觉还不是很暖和,而且总觉得脸上有凉风吹过。这些就不如有暖气的单位了,在单位,一进屋就脱衣服,睡觉时盖一床薄被就行。她体会到南北方不仅饮食上有巨大的差异,在气候上也有巨大的差异。她最喜欢的就是在家看电视,在单位基本上看不上电视,会议室有一台电视,基本上被男同志“霸占”了,偶尔周末没有人的时候,她也去看看,不过没有几个台,没什么好看的节目,哪比得上在家,上百个频道随便看。

好日子过得就是快,电视剧还没有看够、奶奶做的饭也还没有吃够、商场也还没有逛够,就要到假了,丁慧敏依依不舍地返回了单位。

同类推荐
  • 63个结点

    63个结点

    本书采取特殊写法,第一次将二战根据战役分为63个小阶段写来,所谓结点,即有助于推动战略全局发生转折的关键点,这种写法,使得二战全貌更完整,更清晰,更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全书大约58万字,配有千幅珍贵历史照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近年解密的,许多读者闻所未闻。
  • 新编岳飞传

    新编岳飞传

    朱仙镇一役,金兵溃败,宋军大胜,形势大好。傻B皇上闻讯反而肝胆俱裂如丧考妣,还不是存了那点小心思,怕得了天下丢了皇位,十二道金牌召岳飞:速罢兵,急回朝……本书演绎一出不一样的岳飞。诗曰:唐王加寿二十春,王佐偷天十年功,射得金雕班师日,大鹏鸟落栖霞岭。热闹不热闹,一看就知道,好看不好看,我说了不算。
  • 三年义务兵

    三年义务兵

    我是最后的一批三年义务兵,从农村中走出来,投入到部队的大熔炉,认识了山南海北的兄弟,同吃一锅饭,同扛一面旗,流血流汗不流泪,嬉笑怒骂见真情,从新兵到老兵,从老兵道别离,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别人说: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我只想说,我当的这三年兵,很平凡,很平淡,但很有意义······
  • 车臣帝国

    车臣帝国

    2015年,华夏国西南军校生张剑锋,在军事演习中坠机身亡,重生到1995年的车臣战争时期,附身到一个叫科罗廖夫的车臣内务部队的营长。看他怎样带领游击队打退俄罗斯,占领整个高加索地区,建立车臣帝国,称霸西亚!
  • 利刃出鞘

    利刃出鞘

    他们是龙盾中的精英,他们是历经天堑的战士;他们勇往无前,他们是精英中的利刃,利刃出鞘,必将笑傲群雄!
热门推荐
  • 重铸人族

    重铸人族

    五万纪元前,六大巅峰族群围攻人族,昊天大帝战死,旧人族被灭!五万纪元后,新人族从宇宙边界的银河系崛起,作为人族圣书之灵亲选的新人族领袖,李若凡如何带领人族重回宇宙中央?若凡却非凡!新书《重铸人族》求收藏!求支持!
  • 霸气重生之矜非昔比

    霸气重生之矜非昔比

    一朝重生,她回到了那日生日宴会之前,灵智已开,早已经不是之前的那痴呆儿!如今此君子矜已非君子矜!父亲,你对我不仁,就别怪我不义!收宝器,学异能,看她能在这个家族掀起多大的风浪!谁还敢说她是痴呆儿,一个瞬移,就让你满地找牙!什么?她的身世竟然还是一个迷?亲生母亲还是养母的情敌!这是什么情况?这还不够,她什么时候冒出了一个外公,要手把手地教她异能?还有,她只是出去暗算一下她的养父,怎么会遇到一个不可理喻的男人?而且,那个男人竟然还是一个跟踪狂!(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剑影天穹

    剑影天穹

    “乖徒儿,我们一起盗墓去?”“死老头儿,滚蛋!”“啧,你脾气怎么这么暴躁?”“还不是跟你学的!”
  • 异界五行争霸

    异界五行争霸

    这个世界广阔无垠、物产丰富;这个世界种族林立、各有特色;这个世界修炼繁杂、各有千秋;这个世界英雄众多、技能华丽;这个世界……韩德本是有着大好前途的某名校化工系学生,一次醉酒意外的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本想修炼成为杰出武者,却经脉寸断;本想成为强悍法师,却积聚五行灵气丝毫不能使用法术;本想成为一代权臣,却眨眼间国破山河碎……别人穿越总是奇遇连连、金钱多多、美女不绝,韩德却历经千辛万苦还是一无所获,没有美女相伴,却有前世冤家肥妞死缠烂打。韩德一声长叹:“欲知后事如何,请看异界五行!”
  • 蝶双飞

    蝶双飞

    人的一生有许多选择,在新欢与旧爱之间,在死亡与活着的人之间,宋敏的选择总是与常人不同,对爱难以忘情的宋敏,为了寻找溺水而亡的男友,穿越时间之河,返回当年、到另一个时空去再续前缘。另一个世界真的象常人讲的是天堂,没有生存的挣扎,没有人际的纠纷吗?宋敏最后找到了什么呢?如果说喜欢张栗菲的小说的话,就请加我的群,对酒当歌小皇皇,群号是:179305181。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岚城之血复仇

    岚城之血复仇

    一个家族,在一夜之间被灭,只有几个小孩逃过这场劫难,那个养尊处优的她,为了复仇,不惜一切代价。她加入了岚城,认识了很多知心朋友,于是,她下定了决心,自觉一定要强大起来,保护自己在乎的人!
  • 少年高手

    少年高手

    平凡的农家少年偶得一个仙葫,里面竟然还有个仙女管家。他决定干点大事,于是配置各种美容液成为全天下女人的宠爱。抱得美人归,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后,忽然发现竟然是被仙葫选中,负担着拯救世界的重任。唉!这个任务有点难,可为了一个承诺他义无返顾,由此走上更伟大的成长之路。
  • 神奇考古

    神奇考古

    小林是一个富家子弟,自己也创了一点事业。有一天一个小时候的兄弟来找他,从此他的经历就进入了一个神奇的考古事业中去。小林从小内向,也没有什么女朋友。他们在这段神奇经历中,他找到他的真爱。但是他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去做,因为这关系到很多人的生命。
  • 边伯贤:离婚三步骤

    边伯贤:离婚三步骤

    三年之长,足以让两个人相互依赖,相互信任;但只因身份不同,所担的责任不同,一个明星和一个平民,怎么说都会有有差异。白穆宁是一位离婚登记者,可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给自己办离婚登记,避免太过于笑话,她和边伯贤之间的隔阂到底什么时候能消失过程必定艰辛,但结局总会是好的,尽请期待本书直至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