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15900000002

第2章 夏衍与杭州(1)

夏衍故乡行

沈祖安

自从1919年初夏,夏衍第一次出远门去上海算起,夏衍在这漫长的七十余年里,共回来过几次家乡?夏衍自己回答说:“大概不到十次。具体次数就记不清了!”

在我的记忆中,黄宗江和谢晋都当面问过他,连研究夏衍多年的陈坚教授也多次要和我核实夏衍回故乡的次数和内容。但是在夏公1993年7月最后一次来杭州时当面向我和陈坚、林缦说:“我想最多六七次,使我印象最深刻的几次,总共有四次。就是从日本回来就回杭州‘避风头’那一次,加上1951年冬季随谭震林同志回杭州,只住了两夜就回上海的那一次。第三次就是1981年,恢复电影百花奖,和首届金鸡奖,在里西湖新新饭店举办颁奖活动,与各方面朋友相见最多的一次。我还正式回到严家弄的老家。1986年那一回,我印象深的是,有关方面把我安排在新装修的蝶来饭店的‘总统套房’。我不愿揩公家的油,自己又住不起,才搬到新新饭店的一间标准房。倒蛮落位。第四次是住在汪庄的那一个星期。内容也丰富,也值得回忆。”

“那这一次(1993年)呢?”

夏公愣了一下,随即笑道:“这是最近的一次,印象……还不深。同样也住在老地方汪庄2号楼,但是说实话……一时还无法说。我还没有离开杭州,因为还不清楚……不知以后还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总是在离开后过一段时间,印象也会更实在,也更真切。”

于是,我只能根据我所了解的说。也不能全程叙述,只是从时间的次序,由远及近,由表及里,有话即长,无话则短。

1919年4月,夏衍第一次出远门六个月后,在1920年1月的冬天回过杭州,也可以称之为他开始走上革命道路后第一次回故乡。

1919年6月初,夏衍第一次去上海时,经亲友介绍,去上海江南造船厂电机厂实习机电制造工艺,第一次学习用数据绘图。虽然没能学到真本事,半工半读中也没有拿到应有的工资津贴,还让姐姐和姐夫送来半年的生活费用。因此家中不得不将两间约二十椽的店面卖掉。这就是他说的“生平第一次愧对家乡”的事。

但是他在这里结识到不少朋友。其中有几位是“一生最重要的引路的朋友”。并且有机会经过实际的才智考核,在上海的洋务会馆将“沈乃熙”的名字列入保送赴日勤工俭学的名册,虽然这个等待批文出洋的时间也足有半年。

1920年1月,为了在等待审批的渴望,夏衍靠朋友的推荐,帮助当时反对地方军阀的酷令暴政的进步力量传递宣传品,不慎暴露,就连夜逃回杭州。

这是夏衍在1919年初夏离家寻找救国良方和解决安身立命的壮行中,第一次回故乡。

1920年前后的杭州风气并无明显的开通。辛亥革命在名义上胜利了,但是各地的民国军政府,虽然袍子马褂已经改成中山装,辫子剪了已近九年,但是梳成小分头的民国官吏的脑海里,依然是那个万变不离其宗的仗势欺人的官僚政权。当时杭州已办了三份报纸:如《民国日报》、《新闻日报》和《浙江新闻报》,都是国民党的右派元老和新派CC头目办的。他们用时髦名词为自己扩大地盘,以时髦的名词为巧取豪夺来蒙面遮羞,甚至为没有了皇帝之后的酷吏专政张扬,以军阀、豪绅与党棍的合流来曲解三权合作。更为野蛮的是:让地方势力出钱买武器和刑具来镇压民众,因此新兴军阀变本加厉的手段更加肆无忌惮,当然比上海的空气要浑浊得多。

夏衍离家不到一年光景。但是这一年在上海受到新鲜空气的熏陶,他真的成长了。这次回来,忽然觉得杭州今年的冬天格外冷。母亲为他装满一铜火囱的炭火。因为乃熙从小怕冷,所以一天三次为他换上烧红的热炭。但是夏衍觉得这“不是从外面冷进去的,而是从心里冷出来的”。

尤其是早上地保——乡村里为国民党各级党部和区乡政府调查外来人口和登记闲杂人员的走卒的嘴脸,使夏衍十分恼怒。导火线还是那两张“洋蚕种”引起的。因为杭州闲林埠的“模范蚕种场”向由日本浪人行贿操纵,由地方保丁助虐的“蚕种改良新法”,其实是为了讨好日本人而迫害乡民的酷政。

据说就是在1919年的“双十节”不久,浙江省政府的农业厅蚕桑实验所收了日本人经营的在华农桑合作株式会社的一笔“补偿费”,浙北杭嘉湖周边十二个县、七十二区的蚕种培植,大部采用日本的雄蚕“赢6”和中国的雌蚕“华10”交配的新蚕种。

“和尚哥,你在大码头做事,见过大世面,你倒评评理看,这样的欺侮同胞,就是秦桧的末代子孙!什么‘民族共和’、‘保护民权民有’,革命党里全都是祸害同胞的披着羊皮的狼!”青年农民沈春芳比夏衍小一岁,读书不多,小学毕业就在家务农。就是他平时喜欢看闲书,看民众教育馆里的报刊,关心时事,又常常去听大书,从说书先生的口里听到古今中外的一些新鲜事和倒霉事。所以在同辈农民中显得开通和有见识。尤其是他对夏衍说的那几句话:“怪不得老百姓还是有苦没处说,原来真是革命党里钻进封建余孽,辛亥革命不彻底,民国政府是块空招牌!你说,老百姓还有啥望头?”

夏衍当然比沈春芳心里明白得多。因为这一年来,他脑海里装着的见识,各种观念形成的思维方法,虽然还很不成熟,甚至还比较幼稚。但是他的体会,是在生活实践中来的。并且都是从大书先生和卖糖的小热昏那里听来的。但是真要他回答沈春芳的疑问,说实话,他当时还说不清楚。

在上海,他所听到的和所看到的,不仅是这场辛亥革命是否彻底和到底有没有成功的问题。而是有不少地方,把清朝衙门改成民国政府,服装和场面不同了,内容几乎没有改变。但是革命不彻底,是不是还要重来一次大革命?又怎么个“革”法?他脑子里也是一片空白。但是他不能辜负春芳的热望,当然也不能用空话去哄骗他。因此一只手搭在他的肩膀上,用五个指头拍拍他的背脊说:“我想,一定会有许多有大学问、大本领的能人还在为我们想办法,会引导我们寻找救国救民的良方!”

沈春芳也相信,沈乃熙这位和尚哥心里一定比自己明白一点,因为他是上海回来的。但是他也谅解他,更不想难为他,于是说到眼前的事:“和尚哥,小和尚顺便问你一声:你此番又要出远门了,一定会跟着高人去寻找救国良方吧?你这个大地方大庙里去过的和尚,可以来小庙里做当家师吗?”

夏衍听了又高兴又好笑。为什么他和沈春芳都有一个“和尚”的绰号呢?因为他们这四五个同住在附近的邻家男孩,从小都在附近一个剃头摊上剃头,为了便宜和方便,他们从小都剃光头,几个小光头从小在一起玩耍,很像灵隐寺和海潮寺里的一群小和尚。所以他们在自己的家里,都有一个“和尚”的雅号。根据年岁长幼,便有大和尚、小和尚、三和尚和四和尚的称号。后来都到了青少年的年纪,有的都梳起了西式小分头,但是“和尚”的绰号一直沿用下来。

夏衍望着疑惑不决的沈春芳说:“论名次,我是二和尚,你是四和尚,但是我们毕竟都还是小和尚。我想,下次回到杭州,我也许会讲出几句,现在还想不到的话来,你等着吧!”

沈春芳说:“我等着!”

其实,到了七年后他从日本秘密回国,躲过上海十六铺轮船码头的搜查,连夜逃回杭州。第二天见了变成“大和尚”的沈春芳,他们还没有话说。因为他觉得自己还只是革命阵营的“小和尚”。

夏衍在1920年2月初春节过后的第五天,就去上海了。这回他手里多了一只用细藤条打制的皮箱式的白藤箱,比他当年去上海时的小藤篮,要考究精致得多。

“看看,穿上一身中山装,拎了这只藤箱,真像一位读书先生!”大姐高兴地说。

“眼前也只能这样了,只怪我沈家没本事,娘亏待你了。”母亲说,“只望你自己争气了!”在夏衍的眼里,母亲的眼神总是忧郁的。但是充满了母爱。

“我知道。”夏衍素来性格内向,加上心中愧疚,再没有话可以安慰母亲。“你放心……我走了。”夏衍每次别母远去,心里总有许多话要说。但是见到母亲的忧郁眼神,什么都说不出来。

这是夏衍去日本以前对娘说的两句话,只有六个字,直到五十年后,他还记得。

据夏衍自己回忆和他的亲属证实,自从1919年6月夏衍离家去上海,这是他的人生旅途上第一次背井离乡,成为他乡游子,浪迹天涯的开始。第二年的春天,他留学日本,走上了风雪迷漫、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此后实在是没有机会回来。从他去日本之前,回乡筹措旅费,在同年腊月回来作为第一次回乡算起,至1937年冬天抗日战争全面开始的前夜,因母病沉重;星夜赶回,住了两夜,这是第二次回故乡。

抗战八年和三年解放战争,他都是在战争和白色恐怖的高压下,浪迹四海,多方奔走。直到1951年春天,他想回乡探亲,就通过陈毅市长向华东局执行书记饶漱石请示。但是这位大权在握的书记,先用冠冕堂皇的话说:“确实有许多年不回去了,可以理解。”但是他不当面回复夏衍,却过了几天让彭柏山转告说:“浙江正在土改复查阶段,你家中成份究竟是‘地主’还是‘小土地出租’,最后要当地农会核实。此时去杭州,恐怕不妥当吧?”这个“吧”字好像轻飘飘。但是夏衍听了心里明白,这是在暗示你究竟它有多大份量,你扛得起吗!他当时是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兼市文化局长,头衔也不小。此时去杭州,难免会惊动亲友,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再一想,潘汉年也晓以利害得失,不去也好,权当这是领导对你的关心好了。

谁知没到两天,谭震林同志已奉调到北京当政务院副总理,分管农业。他要赶回杭州,卸掉“浙江省委第一书记”和“浙江省政府主席”的职务,向接替工作的省委书记谭启龙交代工作。就在电话里对夏衍说:“听说你想回家乡去看看,跟我一起走吧,三天后一起回来,怎么样?”

夏衍却感到为难。因为他要在上海继续工作,不想得罪饶漱石。因为饶漱石虽还年轻,但资历不浅,在新四军重建后成为刘少奇的得力助手,深得器重,调来华东局担任书记,也是在少奇同志的推荐之下,取陈毅而代之的。正犹豫间,饶漱石的秘书电话通知说:“能随谭政委回杭州,很好。饶政委说,您是一位有丰富斗争经验,又是原则性很强的老干部了,一切情况,您自己斟酌。”

夏衍就随谭震林返杭州,住在南山路大华饭店分部——涌金桥边那幢有大草坪的别墅里。除了随同会见各方人物,哪里都没去。时值仲春,清明刚过,谷雨之前,春光明媚。谭政委让省接待处长陪夏衍去旧居探亲,但是夏衍没去。因为当地正在“土改”复查阶段,他想到那“自己斟酌”四个字,让汽车沿南山公墓绕了一圈,把原来接待处代为做好的一只大花圈,挂在公墓口的大树上,汽车调头,回到招待所。

花圈上面写着:“父母、兄嫂安息”,下款是:“乃熙、淑馨敬挽”。

也有不少人对夏衍这样的做法和花圈这样的写法有不同的说法。后来有人报告了饶漱石,他笑道:“究竟是个书生!”

但是夏衍自己说:“当时换了谁,我看都没有更好的办法!”

这就是夏衍第三次回杭州。

夏衍第四次回杭州,是在1981年4月,电影百花奖和金鸡奖在杭州颁奖,《戏文》杂志在杭州创刊。夏衍这一年为故乡做了许多实事。

夏衍第五次回杭州,是1986年,在杭州面对了当时两种思潮的冲突。省委书记薛驹、省委宣传部长于冠西和省文化厅长孙家贤去探望他,问他在杭州想见什么人?要办什么事。他想了一回说:“就是想去德清的外婆家看看儿时的小学,就打算回去了。”

然后他提了两件事:“一是郁达夫在场官弄的故居‘风雨茅庐’,现在被占用了,能否保存;二是杭州的行道树多为法国梧桐,树壮、叶盛、根浅,对抗台风不利。”薛书记欣然说:“夏公建议很好,我们及时研究。”

夏衍第六次回杭州,是在1986年的秋天。由省委委接待办公室安排在西子国宾馆(汪庄)。可能这是他晚年回乡的最轻松、宽舒的二十天。他在汪庄写了多篇文章,包括代人作序。他嘱咐我说:杭州有不少老朋友要见见面。先后约了陈学昭、汪静之、莫朴、黄源、史行等多位文学、戏剧和美术家的前辈。也接见了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全体演员。临行时,他说:“此番算是真正休息了几天!”

夏衍第七次回杭州,是1993年,他生前最后一次回来。这次凑巧巴金先生也在汪庄休息。他们两人坐着轮椅,在西湖边有多次畅谈,可惜不让第三者在场,无缘听到两位爱国的文化巨匠倾心的世纪对话。

他这一次见客很少,但看稿和写字不少。他鼓励浙江的文化人要团结奋进,并肩奋进。他为人题字中最长的句子,是给沈雷的那一篇: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赏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用古为今用的手法,激励后人。

夏衍第八次回杭州,是由家人接回他的骨灰,撒在钱塘江上。

那一年春天,他在病床上接见了我。他为了方便说话,把吸氧罩拿掉。还是那句老话:“从哪里来?”

我答道:“从杭州来。”

他问:“最近杭州怎么样?”

我答:“从江浙沪长三角算起来,应该还是比较好的,发展较快。”

他微笑道:“那就好……”然后平静地说:“论条件,也应该。”

忽然,他喃喃地说:“我也应该回去了。”

我有点吃惊:“你这样的状况,暂时总不可能去吧?”

他平静地望着我,半响没说话,然后和缓地说:“人老了,想回去了。”然后,他闭目养神,我就悄悄离去。

这是离他逝世半年前的事。也是有一丝诀别的预兆。

不久,我参加了骨灰撒在钱塘江上的仪式。

除孙家贤、梁平波、沈者寿等省市领导外,家属亲友和他的崇拜者挤满一只护航大船。

谢晋打开一瓶“五年陈”绍兴加饭酒说:“夏公,我们好久没有对酌了,我先敬你!”

他刚喝了一口就嚷道:“啊哟,这酒是假的!”大家哄笑。谢晋说:“夏公喝酒不多,但分得出真假”,他曾对我说过:“我抽烟,是内行,但是对酒,我是外行。我不能骗他。”

滔滔的钱江水,从西往东涌来,哗哗有声,好像是夏公的笑声:“谢晋,你不也是外行充内行吗?”

江涛陡然涌起,裹着夏衍的笑声。他第八次回来,趁着奔腾的秋涛,冲出鳖子门,奔向浩淼的东海……

同类推荐
  • 总编辑心语

    总编辑心语

    本书是作者带有理论色彩的新闻专著,既涉及如何坚持报业改革和创新,如何全方位发展报社,也包括如何提高新闻采写水平,开创多种形式等方面的内容。
  • 名家经典散文选: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1号交警:坍塌的日子里,交警用爱铺路

    1号交警:坍塌的日子里,交警用爱铺路

    本书是纪实文学作品,反映了战斗在地震灾区的交通民警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舍生忘死、舍小家顾大家的动人故事。
  • 一个民工的江湖

    一个民工的江湖

    本书是80后著名民工万小刀的首部作品,收入了万小刀近年来二十余篇散文、小说。其内容以童年的乡村记忆、打工历程为主,文风独特,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作者本人是一名民工,曾从事过多种工作,目前在南方一家鞋厂做鞋,辛苦工作之余从事文学创作,近年来在文学圈展露头角。
  • 一个叫彭家园的村庄

    一个叫彭家园的村庄

    本书共收入作者近5年来利用工作之余创作的100余篇散文。在“江西散文现象研讨会”举办之前,成立五年的江西省散文学会已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编辑出版的《江西散文十年佳作选》精选了我省85位散文作家的作品,既客观地反映了江西散文近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又充分地展现了全省散文创作的崭新风貌。现在,《江西散文学会丛书》又将出版,这对于进一步“出精品、出人才”,繁荣江西的散文创作,无疑是十分可喜的。
热门推荐
  • 霸世王妃杠上腹黑王爷

    霸世王妃杠上腹黑王爷

    绝艳妖娆的华夏古武宗师,魂附异世身中剧毒的谜样弃婴,小毛球路过,小爪一指,说:“作为本大爷第一个接受的人类少女,本大爷救你!”黑作山脉慵懒邪魅的紫发男人阴险一笑,说:“要救她,也可以,除非你乖乖地与她契约。”这样的景象便时常出现:一个紫衣绵绵、腹黑的夜月紫兰牵着一个漂亮宝宝的手,在灵兽遍布的黑作山脉上散步,身边时常还跟着个紫发慵懒的美男……夜月紫兰走出山脉,走入大陆,绽放耀眼光芒,令无数男女为之疯狂。
  • 九古魔神

    九古魔神

    人修成仙,魔修成神,大千世界,少年凌风,坎坷之路,命终破碎。觉醒之时,血雨腥风,扬眉淡笑。指剑问苍穹,谁尚敢与我一战否?而血染江山的画,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
  • 星光占仆师的异界征途

    星光占仆师的异界征途

    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唐凌的高中生因意外触电而亡,但因其灵魂强度导致其穿越到一名叫永恒大陆的异界·······同时神界至高神刘博正在寻找可以继承自己神位的人来代替自己掌管神界的人,他看中了唐凌,在得知他已经来到永恒大陆时也来到这·······唐凌在来到异界成为了一个一丝魔法感应力都没有的三无小萝莉安娜星月,之后又经历了朋友被抓,村民被屠杀,自己被拐卖最后得到了由上届星光占卜师留下来的星光罗盘······他是否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台的未来之路又如何,他是否可以改变永恒大陆······
  • 神州纪之人道

    神州纪之人道

    千年魔劫在即,佛道儒三教定计剿灭三邪派,一人一剑力战三教高手,三邪派余孽尚在,剑封开启,干将剑意外被毁,魔祸开端,仙道暗中布局,真相被揭开之后血淋淋的事实让人不寒而栗
  • 决世剑仙

    决世剑仙

    问天无仙,幸地无鬼,而天地阴阳去孕生出神魔之物,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修者则以剑正道,为了追求无极的境界,修者则将天地孕生的神魔之物炼入剑中化为己用,从而举世无敌,尘世飞仙凝神,缩丹,生五行,孕脏腑,化五官,塑金身,聚灵剑,分别对应层次,剑者,剑士,剑侠,剑魂,剑圣,剑皇,剑帝,灵剑归天地,一喝动乾坤,万象于一体,仙路迫自居
  • 罗氏江湖毒药铺

    罗氏江湖毒药铺

    “大王,公主与那密陀僧私奔啦!”侍从匆匆来报。坐在龙椅上的某人师傅,淡定地用手指叩了叩他硕大的办公桌,若有所思一会,就拍案定夺了“小扇啊~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和亲就你去吧。”千辛万苦赶来营救师傅的某人,气还没喘平,先是看到生龙活虎的师傅,咒骂了几句情报有误,接下来就被龙椅上那货轻描淡写一句话吓的直接坐在了地上,“师傅,您这么随意真的没事么?”那位英民神武的帝王,马上又下了第二道指令:“没事,没事,哦,对了,乖徒儿,待你嫁过去,记得把他们国主杀了。”在冰冷的地上苟延残喘的某人,“师傅,你这里的鹤顶红在哪里,我先吹为敬。”罗氏第94代炼药传人,卒……
  • TFBOYS之四叶草的守护

    TFBOYS之四叶草的守护

    第一次写小说,请四叶草们不要介意我写的不好,四叶草都可以进来看咯.四叶草可以加小说群:277462198
  • 魔卡召唤师

    魔卡召唤师

    自古以来妖兽便作为一种特立独行的生物和我们人类共同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因为他们之中绝大多数是残暴嗜血的并和人类常常起冲突,于是人类之中诞生了一种职业——魔卡召唤师,封印妖兽的能力于卡片之中,被封印的妖兽可以被魔卡召唤师驱使。虽然洪荒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妖兽和魔卡召唤师依然存在于这个世界不为人知的地方。某天厄运缠身的主角高一学生罗波想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时,邂逅了同样倒霉的妖兽修罗,至此共同上演了一段精彩的魔卡召唤师的传奇。作者的YY之语——>>>走过路过收藏回家,票票留下!>>>不怕你不收藏不投票,就怕你看了后连言就不留就挥一挥衣袖闪人了!>>>总而言之,收藏、投票、留言!筑起咱YY不败之路!给咱坚实动力!谦字数少的可以先收藏了养肥再看!(交流群:76437785欢迎大家进来讨论~!)
  • 少年我们约定来生

    少年我们约定来生

    她的世界除了妹妹外什么都没有了,当她看到躺在那不动的身体,她觉得她的世界是黑色的。重新给她一次机会,让她找出真相祭拜妹妹的灵魂。注定这一生与他无缘,即使他做的再多,他们的路依旧不平。命运的齿轮转动,谁也逃不过命运的安排。
  • 别殇聚欢

    别殇聚欢

    有一天,你会无端想起这样一个人,他让你对明天有所期待,却从未出现在你的明天里。也有那么一天,你会与这样一个人携手今生,他装点了你油盐酱醋的平淡,却从未出现在你的青春里。每每想起那段高中时光,叶铭寒总会闯入夏熈儿的回忆,那时的他孤高清冷,而她骄傲倔强,明明彼此在乎,却无人承认。直到看过了身边的朋友在感情里挣扎,相爱,又分离,直到做够了旁观者,他们才在重逢之后彼此敞开胸怀。那么,再次重逢的他们又将面临怎杨的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