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77900000005

第5章 名川秀水(4)

事实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自贡船工们因地制宜地发明了一种被称为歪脑壳船的特殊船舶——考遍世界航运史,歪脑壳船仅自贡一例,别无“分店”。所谓歪脑壳船,是指这种木质船的船头向左歪,船尾向右歪,从而形成船头和船尾方向相反的小倾斜,看上去像是用一只巨大的手把它扭曲了一样。歪脑壳船船长14米,宽2米多,由于它有一条比船体还长的船橹,因此它的学名叫做橹船。

歪脑壳船乃是自贡船工针对釜溪河的特点而悟出的天才发明。由于这条井盐赖以外运的大动脉过于狭窄,尤其秋冬水枯之时,可以利用的有效航道更是大幅度缩减,而来往于河上的船只却密如虫蚁,如果上下行船只一旦迎头相撞,就会造成卡船,一旦发生卡船,满载盐包的下行船就会大量堵在河中,如此一来,整条釜溪河必然瘫痪。歪脑壳船的设计者们利用釜溪河中的行船规则是不论上行还是下行,一律都走左边的特点,把船头统一做成从右向左歪,这样,这些船头都朝左歪的船在航道上行驶时,一般就不会向右歪到对面船只的航道上去,即便偶尔上下行船相撞,也会因大家的船头都是向左歪而各归左边,不会发生卡船。船尾向右歪的原理和船头向左歪的原理一样:如果上行船或下行船从后面撞到同方向行驶的前船的船尾,也会很好地回到左边,不会因此而堵塞。

一条歪脑壳船有6个船舱,最多可载盐450包,载重量在50吨左右。至迟在清朝末年,歪脑壳船就已漂满了釜溪河,到抗战时期第二次川盐济楚,它们更是担纲了自贡井盐外运的主角。有时候,歪脑壳船也从釜溪河进入沱江,再从沱江进入长江,从而下行到湖北各码头。湖北人对这种从来没见过的船很感兴趣,给它另外取了个名字:川歪子。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如果不是这种看上去其貌不扬的木船,两湖地区千家万户的主妇们,一定会为无盐之炊而发愁。

上世纪40年代初,抗战正炙时,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重庆任职期间曾去过自贡,他对歪脑壳船大为赞叹,认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在他几年后回国写成的巨著《中国科技史》里,给予了歪脑壳船一席之地。同时,英国驻宜昌海关的学者型官员渥塞斯特,则在他的著作《扬子江上游的船舶》中,用更大的篇幅记载了歪脑壳船。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科技史研究所教授周世德出版的《中国造船史》,更是把歪脑壳船图片作为封面。那些名与姓俱不可考的歪脑壳船的发明者们,肯定不曾想到,他们天才的技艺将会把歪脑壳船从釜溪河的浅水中,一直航行到中国科技史这片浩荡的大海。

歪脑壳船天才地解决了釜溪河河道狭窄的问题,但要想大规模地外运,还有一个问题也必须解决,那就是由于盐船吃水较深,而釜溪河航道较浅,且多险滩,一旦到了枯水季节,这些载满盐包的歪脑壳船就无法通行。王爷庙是釜溪河边一座雕梁画栋的庙宇,位于自贡市区,它是负责盐业运输的橹船帮为了祭祀江神王爷而修建的。王爷庙脚下,江面较为宽阔,自康熙年间疏浚河道以来,这里就是自贡最重要的码头。每逢枯水季节,王爷庙脚下的江面总是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船只,其密度之大,让人有些怀疑:这么多船拥挤在一起,它们如何才能行驶得动?

其实,这些盐船都在等待一个日子,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那就是放水日。原来,为了解决枯水季节行船难的问题,自贡盐政当局出面,在王爷庙下游不远的江面筑了一道临时水坝,以便储蓄上游来水。等到储蓄的水足以把拦水坝上的盐船都顺利地由釜溪河冲进沱江,放水日也就到了。届时,政府要事先张榜告示放水的确切日期,当工人们挖开临时拦水坝,一股大水奔涌而下,众多盐船一只接一只地顺水而行,70多公里的釜溪河,只需短短一天即可走完。开水当天,盐政官员、大小盐商和行会负责人都会赶到码头送行,许多市民为了一睹放水盛况,也纷纷齐聚王爷庙两岸。坡上坎下,全是攒动的人头,一时间鼓乐齐鸣,鞭炮炸响。尤其每年正月的放水日,竟形成了自贡仅次于春节的另一重要节日:放水节。

那些曾经的水陆码头

为了考察釜溪河,我曾于一个菜花渐黄的早春从自贡顺流而下,造访那些曾经的水陆码头。岁月的无情变迁,已经湮没了当年的人与事,但一些旧日的痕迹还在,它们是这个春天里关于盐都、关于一条河的灿烂与落寞的关键词。

从自贡双河交汇而成釜溪,到釜溪河于李家沱注入沱江,全长70多公里的釜溪河一直穿行在丘陵和低山之间。这条弥漫着盐的咸味的河流,就像世界上其他的重要河流一样,流经之地也造就了几个因盐运而兴,也因盐运而没落的水陆码头。

仙市是釜溪河上的第一个码头,也是东大道下川路的第一个码头。所谓东大道下川路,是指从自贡经隆昌、重庆通往湖南、湖北以及贵州等地的交通要道。那些停泊在王爷庙下的盐船,满载着盐巴顺水而下,不消几个时辰,即可抵达仙市。盐船到达仙市后,必须在码头泊下来,以便盘滩过坳——原来,仙市附近水浅滩急,满载的盐船吃水较深,无法通行,只得由工人们把盐包搬下船,顺着河边搬到险滩下游,空船则顺水而下;到了水深之处,再把盐包搬上船,继续往下游行驶。与此同时,一小部分盐包还将在仙市被分流——通过陆路从这里运抵牛佛、内江以及川中诸县。只不过,与继续水运东去的量相比,分流的量要小得多。

正是这种特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仙市,这里也就从一片荒山演变成码头,进而有了商店,进而有了街市。近年来从仙市挖掘出的古碑证明,早在1300多年前的隋朝,这里就曾经是一个业已消失的县——义和县的县治所在地。

肇自近代,尤其是第一次川盐济楚以后,仙市一跃成为富顺境内的几个大镇之一,到清末民初已有四街、四门、五亭、三码头的气派。众多的庙宇是仙市曾经繁盛的见证和象征:据在镇上生活了70多年的张大爷回忆,不到两平方公里的仙市镇,最多时有20多座庙宇。这些庙宇既是民众朝拜神灵祈求庇护的上香之地,更是商人和市民的会所及俱乐部。当年,不论川主庙还是天后宫或是南华宫,大多是与盐有关的商人们聚会议事的场所。其实,时至今日,这些残留的庙宇依然被精明的当地人当做一种资源:院落幽深的南华宫,已被开辟成“农家乐”,扶疏的花影里,一些人在打牌,吵吵嚷嚷的麻将声中,回响的则是许巍的歌声:“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

我去仙市的时候正是春节,釜溪河水更浅了,水落而石出,仙市码头边原本淹没在水中的石级都露出了灰白的真面目。尽管当地正在着力把仙市打造为旅游之地,但街上并没有几个人,好多居民房前屋后的树枝上和矮门上,都晒着大片大片的青菜。自贡一带的居民都有腌制青菜的习惯,这种由来已久的习惯其实也和此地丰富的盐业资源有关——用来腌制青菜的,是一种颗粒大而洁白的盐,人称鱼子盐。据说,只有用它腌的青菜,才既不腐烂,也有更为美妙的味道。曾经香火鼎盛的庙宇还残留有两三座,川主庙里,保留有一个几乎完整的戏台,戏台的房梁,是用一段粗大的黄荆木制成。黄荆是一种生长缓慢的树木,那么大一段房梁,估计得生长300年。看看旁边的文字,果然如此。这些庙宇都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天后宫的修建者肯定是福建人,川主庙是四川人,南华宫则是广东人。它表明在不久的过去,如今已稀有外地人的仙市,曾是一个五方杂处、高大的屋檐下回响着南腔北调的兴旺之地。

庙宇很安静,只有两三个老人坐在墙根下晒太阳。令人意外的是,川主庙里也晒满了青菜,不仅挂在院子中央的那株枯树上,连大殿的门槛上也满是青菜,大殿里那尊高大的神,他威严的目光好像也落在无处不在的青菜上。这个细节是一种暗示,他向我们表明,神灵与人间烟火同在,那些原本因兴隆的商业而被塑造出来的神像,当商业的高潮过去,神灵也像繁华事散归于平淡的过来人一样,落寞而平静。

与仙市相比,和它近在咫尺的沿滩更为繁华,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这里就是自贡市辖的一个区,要比仙市高一个行政级别。当然,更重要的是,在盐业给自贡带来好运气的黄金时代,尽管同为釜溪河畔的盐运码头,沿滩也要比仙市重要得多。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民国年间,这里设立了专门缉拿私盐的盐政部门。此外,沿滩除了是从自贡下行的盐船的必经之地外,它所辖下的王井等地本身也产盐。

如同仙市镇一样,沿滩镇一带也多险滩,下行的盐船也必须像经过仙市时那样盘滩过坳。每天守候在码头边的搬运工人,数量多达百人以上,他们都是盐业这根食物链上的一个小环节,依靠体力和汗水,混一口带咸味的饭。

道光年间,即19世纪30年代,为了提高盐运效率,自贡各大盐商出资,在重滩、仙市、沿滩等地修建了4道石堰储水,从此盐船不再需要费时费力地盘滩过坳。但是,由于每过一道石堰都要事先蓄水,因此消耗水量极大,放船需时甚久;加之枯水和洪水季节还要停航,致使全年由自贡王爷庙至邓关仅能往返6次。

随着第二次川盐济楚的到来,这种运输能力已完全不能适应时代需要。为改变这种状况,由川康盐务管理局投资,有关部门在沿滩及下游建成船闸和拦水坝一座,从此,釜溪河在通行了上千年之后,终于实现全流渠化。从王爷庙到邓关的盐船,每年可往返40次,其中的沿滩船闸,每日可过闸10次,运货800多吨。作为船闸所在地的沿滩,它又迎来了一次与繁华亲密接触的良机。这座曾控制自贡盐运咽喉的船闸,因当时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曾捐款200万元,故以他的字“庸之”为名,取名庸公闸。船闸上一米见方的“庸公闸”三个大字,系著名书法家赵熙所书。值得一提的是,后来自贡因发现了大量恐龙化石而被称为龙都,但很少有人知道,自贡境内第一次发现恐龙化石,其实就在庸公闸旁。那是抗战结束次年的事情。

沿滩又名升平场,史载,早在清朝中叶,这里就因盐船过滩而与自井、邓关合称釜溪河三大盐码头。有一年,康熙皇帝第17子果亲王经行此地,被其繁华所感,题写了升平场三个大字。清末,随着第一次川盐济楚的千载良机,沿滩这个水陆码头也迎来了它历史上最生动的花样年华。在古老中国,衡量一个城市繁荣与否的标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看它庙宇的多与寡,建筑的繁与简。就像仙市在它的黄金时代有20多座由各地商人修建的庙宇一样,沿滩也有多达几十座的庙宇。只不过,几十上百年的光阴陡转,沿滩连半片庙宇的残砖也找不到了,倒是街头偶尔可见一两株数人合抱的黄桷树,只有它们,才见证了时光的变幻流转。

今天的沿滩镇沿釜溪河一带,还保留了不少百年老屋,它们都是川盐济楚的见证者,可惜,这些老屋已经过于破败。而今,沿滩区政府也从这座古镇迁往更靠近自贡市区的新城了,在盐的事业终结之后,这座古镇的破败与衰落更加势不可挡。

当釜溪河流到邓关,它短短的行程就要结束了,因此,邓关既是釜溪河上的最后一个码头,也是由此进入沱江的第一个码头,它的重要性也就可想而知。

邓关又名邓井,因最初在这里居住者乃邓姓的采盐人家而得名。乾隆元年,政府在此设盐运通判署,向来往盐船征收盐税,故而又称邓井关,但一般都简称邓关。从邓关到釜溪河注入沱江的终点李家沱,距离已经只有5公里,而李家沱一带因地形原因,无法建成码头,因此邓关就是釜溪河与沱江河上来往船只的天然良港,多少年来,邓关就充当了自贡井盐外运的交通枢纽。对于盐运给邓关带来的勃勃生机,《富顺县志》说:“夹岸列肆,帆樯如发,直接沱江,甚为壮观,为富顺水陆通衢,濒溪市镇之冠。”

毫无疑问,在釜溪河的所有码头中,邓关是最大也最繁忙的一个。从釜溪河上的邓关水闸到李家沱汇合处这5公里的水面,长年停泊着大大小小的船只。川盐济楚期间,这些船只90%以上所运货物为盐包,其余则为土特产。按照传统习惯,从自贡行驶到邓关的橹船,一般到这里就要返回,它所运来的盐包,要转运到那些长途行驶的大型货船上。上个世纪30年代,邓关的年吞吐量即达10万吨以上。如此大量盐包的转运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必然赐予了邓关一个繁荣的机遇。即便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自贡井盐的外运已经渐渐减少,但五六十年代,为了充分利用邓关天然的水运,国家依然在周边布局了盐厂、树脂厂和炭黑厂等多个数千员工的大中型企业,邓关的年吞吐量一度达到30万吨以上。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自贡境内多条公路和铁路的开通,邓关的水运也开始走下坡路。等到以盐为原材料的盐化工企业彻底式微,邓关境内原本红火的工厂也大多倒闭破产,这座繁荣了100年以上的古镇就此进入了垂垂暮年。今天,那些当年曾接纳过无数盐商、驾长、水手的临河的阁楼,已经在和时光的拔河中一败涂地,全都走向了不可抑制的破落。

曾经宽阔的河道上漂满垃圾,再也看不到歪脑壳船和满身肌肉的水手与搬运工了,只有几只冒着黑烟的采砂船在肆无忌惮地忙碌着,给阴冷的邓关带来了一些更加杂乱无章的噪声。

同类推荐
  • 梨花雪

    梨花雪

    分为在风中、梨花雪、真实人生三辑,主要收录了秋苇、在风中、鞭子、花开花落、秋日黄昏、活着、生命的缝隙、进入、伤害等作品。淮河与长江、淮北平原和江淮丘陵中的生活,化成了一篇篇散文。这些散文是独语式的,沉郁而灵动,具有着诗的质地和韵味。无论叙述还是回忆,都不是平板的陈述和再现,而是一种透过生命直觉抵达语言深处的文学性呈现。她的叙述气质和方式,是慢板式的柔静、飘逸与钝音式的坚硬相互渗透。
  • 我心中的太行山:全国网络征文大赛获奖作品汇编

    我心中的太行山:全国网络征文大赛获奖作品汇编

    本书是一本关于太行山的散文集子,共含68篇文章。68位作者用满腔的真情讲述了父辈们在太行山上创建的不朽业绩,用深邃的眼光解读了太行山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用深情的笔调抒写了太行山的山山水水和憨直厚朴的太行人。
  • 旅游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旅游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以下几大省市的旅游常识:北京市、河北省、江苏省、安徽省、山西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香港、澳门、海南省、陕西省……等等。
  • 西夏陵

    西夏陵

    本书主要介绍了西夏陵的位置与地形,西夏陵建造的起讫时间,西夏陵被谁所毁,陵园陪葬墓,西夏陵的建筑技术,西夏陵出土文物等关于西夏陵的一些内容,
  • 甘家洼风景

    甘家洼风景

    在这部由二十个短篇构成的长篇小说《甘家洼风景》里,作者王保忠塑造了城镇化、现代化浪潮中一个正在逝去的村庄典型——甘家洼,呈现农耕文明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尴尬处境,留守农民和外出务工者复杂的精神遭遇,试图为他们不甘泯灭的“野心”存史立传。
热门推荐
  • 魂断幽怨

    魂断幽怨

    唐朝乾元元年画圣吴道子卒,其魂进入其留下“湖笔”(丹青之笔)化名幽怨笔;其魄则迁入“凿子”(壁画之凿)名曰断魂凿。万物灵长,画圣将毕生精力灌注在幽怨与断魂之中希望自己的悟画之法得以传承。天道妒人,幻化雷劫欲将悟画之法抹灭,但是幽怨与魂断常年跟随画圣将画中灵气吸收并幻化成笔灵与凿灵,画圣之魂魄各入其中。天道的雷劫非但没有把悟画之法泯灭,反倒让幽怨断魂飞升成仙。为了躲避天道嫉妒,幽怨与断魂决定转世,分隔两地,这样天道之法无法发现其悟画之法…转世之后的幽怨笔与断魂凿会给天地裁决成什么形式,无人可知就像那些所谓的能人说的那样:“天机不可泄露”!
  • 零次元旅行

    零次元旅行

    罪之龙无意间来到了一个原本应该充满善良人类的世界,可为何,经过了不知道几年的时间,所有人却都改变了呢?
  • 十三号公路

    十三号公路

    老黄总是说,这条公路并不如许多人所说的那样。那尽头处有着人们的希望,而实际上那里可能什麽都没有,他们或许心知肚明,但仍然趋之若骛。「那你是为了什麽而走到这里来的?」老黄笑而不语,他那双深邃且轻佻的眼睛只是直勾勾的盯着前方蜂涌而来的丧屍,嘴上依然挂着那个笑容,和那一根似乎从不熄灭的烟。东边初出的红日与昨天和前天的依然一样,公路两旁扶疏的花木被风吹得呼呼作响,耳边的枪声也吵得我想立刻抛下手中的枪枝掩着双耳,但我依然觉得这个世界阗寂无比,就像人类从未曾出现过在地球上一样。老实说我也几乎忘了自己是为了什麽,才走到这里来的。
  • 外星女主:平凡穿越日常

    外星女主:平凡穿越日常

    为了研究天蓝星的风土人情,外星人末末七魂穿到了已经死去的礼部侍郎家五小姐——云赋的身体里。可是想她末末七只想安安静静的研究地球,你们这群凡人不要来打扰好吗!宅斗?不想!宫斗?拒绝!权斗?更头疼!可末末七在权力之中避来避去,却不知不觉把自己混成了皇后……那个……反正小皇帝也挺帅的,不如,就帮他一次好了嗯?
  • 孤单的桐桦

    孤单的桐桦

    有时间吗?来听笨蛋讲一个故事吧
  • 一起的日子,空梦乱戏

    一起的日子,空梦乱戏

    少郭小明遇上大师,大师传授武功,成为武林高手。大师遭遇屠杀,郭小明坚持帮大师击退那些人,保护大师。新书,多顶。
  • 爱你是漂洋过海

    爱你是漂洋过海

    如果我们不再是那种身份即使我们依旧无法改变陆钧彦我还是改不了爱你
  • 倾心小王妃

    倾心小王妃

    一场事故,菲云魂穿了!一场事故,成王妃溺水昏迷!苏芮醒来,变成了成王妃——林婉儿!成王,慕容耀掌管朝廷兵马,权倾天下!林婉儿,罪臣之女,先皇指婚,当朝皇帝亲自主持婚礼!菲云,经历爱情的背叛,不相信爱情!慕容耀,心如铁石,杀伐决断,不知道何为爱情?当他遇到她,将会产生怎样的一段姻缘?历经战火纷飞、生死磨难他们能否修成正果?看英雄佳人的生死绝恋!
  • 叶思恋:腹黑少爷别惹我

    叶思恋:腹黑少爷别惹我

    青葱的岁月,唯美的誓言。第一次的相遇,第一次的分离,关于你的一切都是我所珍藏的记忆。“以音,天涯海角,你到哪里,我跟到哪里。”
  • 聊斋之画皮仙人

    聊斋之画皮仙人

    重生聊斋世界,化身文弱书生,在这妖魔鬼怪横行的世界里,书生该如何自保?一道仙缘,一张画皮,一枝文笔,一个书生,无上的道法,无尽的风流。且看一个小小的文弱书生,是如何降妖伏魔,美人倾心,文惊天下,道傲红尘,最终修炼成仙,携美逍遥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