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51200000007

第7章 化学元素(6)

钾走的路却跟钠不同。我们从海水里找到的钾非常少。在岩石里含的钠原子和钾原子个数几乎一样,然而每1000个钾原子只有2个能到海里,998个都被留在土壤、淤泥、海盆地、池沼和河里的沉积物里。正因为土壤吸收了钾,土壤才有神奇的效力。

俄国著名的土壤学家、科学院院士盖德罗茨是揭示土壤的地球化学性质的第一个人。他发现土壤里有一些颗粒会截留各种金属,尤其会截留钾,他指出,土壤的肥力和钾原子有很大关系,因为钾原子在土壤里是那样活泼可爱,所以植物的每个细胞都会吸收它,用它来增强自己的活力。难道不是吗,植物吸收了这种玲珑活泼的钾原子以后,就能长出芽来。

研究的结果表明,钾及钠和钙,都很容易被植物的根所吸收。

没有钾,植物就不能生活。我们现在搞不清楚,为什么植物非得有钾不可,在植物体里钾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然而实验证明,没有钾,植物便要枯萎死去。

不但植物非得有钾不可,钾在动物体里也是重要的成分。譬如,钾在人的肌肉里就比钠多。脑子、肝脏、心脏、肾脏里的钾更多。应该指出,有机体在成长发育的过程当中尤其需要钾。成人对于钾的需要量就少得多。

钾迁移的循环路线有几条,有一条循环路线是从土壤开始的。它在土壤里被植物的根所吸取,储存在死掉的植物躯体里,有一部分钾跑进人和动物的机体里,再回到土壤里变成腐植土,活细胞再从土壤里吸取它。

绝大多数的钾走的正是这条路线,尽管海水里的钠原子个数是钾原子的40倍,但是也有少数的钾原子能走到海洋里,和其他盐类共同组成海水的盐分。

从海水开始了钾原子旅行的第二条循环路线。

当大片的海洋由于地壳运动的作用而干涸,从海里分出来浅海、湖泊、三角港、海湾等等的时候,就会形成像黑海沿岸萨克、耶夫帕托里亚一类的盐湖。夏天一热,湖水蒸发得更厉害,结果盐从水里沉淀出来,被海浪逐到岸上,也有的时候湖底完全干涸了,上面铺满一层盐,看着像一块雪亮的白布。这时候盐生成沉淀有一定的程序:最先在湖底结晶出来的是碳酸钙,其次是石膏(硫酸钙),然后是氯化钠,即食盐。最后留在湖里的是含盐非常丰富的天然盐水,天然盐水里含的各种盐类达到百分之好几十,尤其是钾盐和镁盐含得更多。

钾在天然盐水里比钠更加活泼,它显示了巨大原子的性质,继续旅行下去,一直到更灼热的太阳把湖水晒干,盐层的表面析出了白色和红色的钾盐——这样就形成了钾矿床。

有的时候地壳里汇聚着大量的钾盐,这正是人们在工业上十分需要的原料。到了这一步以后,就已经不是土壤的神秘力量,不是植物在决定钾旅行路线,不是南方的烈日把它聚集在盐湖的岸上,——在工业里已经是人类亲自在指挥钾原子走上新的循环路线了。

整整100年前,有一位天才的化学家利比喜看到钾和磷在植物体里的功用,所以他常说:“田地没有这两种元素就不会肥沃。”于是他脑子里浮起了当时认为是幻想的一种想法,他认为应该对土壤施肥,应该预先算出植物可以利用的钾、氮、磷的盐类的分量,用人工方法把这些盐类施加在土壤里。

19世纪40~50年代的农业界不接纳利比喜的这种想法,说他这种思想是在“开玩笑”,再加上利比喜建议当肥料用的硝石,当时是用帆船从南美洲运来的,价钱非常贵,谁也不买。磷肥的来源——磷矿——当时也不知道,利比喜建议把骨头碾碎当磷肥用,价钱也太贵。而且钾的用法也不清楚,只偶尔有人收集点植物灰来撒在田地里,乌克兰农民很早就知道把玉蜀黍秆烧成灰,撒在田里,他们没有科学的指导,完全是凭经验和独到的智慧,体会到这种灰对于庄稼的重大作用。

从那时候起过了许多年,肥料的问题成了全世界各国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土壤能否肥沃,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人是不是能把植物从土壤里摄取来的各种物质充分送还给土壤,把人从田地里取走的壳物、藁草、果实等所含的物质充分归还给土壤。到了如今,钾就成了农业上最需要的元素之一了。

这一点只要说一说某些国家的钾肥用量就可以看出。拿荷兰来说,1940年每公顷(104平方米)用了42吨的氯化钾。这个数字确实是大得很;在美国,每公顷一共才用4吨左右。

据苏联著名的农业化学家说,苏联全国田地的氯化钾用量,每年不得少于100万吨。

因此人类早就面临着这样一个任务:勘察钾盐的巨大矿床,把钾盐开出来,用它制造肥料。

现在,离开那次历史性的发现已经好多年了,全世界钾盐储藏量的分布图跟从前完全不一样了。假如我们用氧化钾的吨数来表示钾盐储藏量,那么大部分的储藏量都在苏联;德国总共才25亿吨;西班牙是35000万吨;法国是28500万吨;美国和别的国家更少。而且苏联的钾盐矿床还远没有完全勘测出来呢!

但是这个元素还有一点小小的特点,也不应该忽略不计。有趣的是,钾有一种同位素有放射性,虽然放射性是很微弱的,但是那种同位素总是不稳定的,它自己能放出几种射线,然后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新的原子再聚合在一起生成钙原子。

这个现象在长时间里没有得到证明,后来知道实际上钾-40本身在地球的生命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不稳定的钾原子变成钙原子的过程里放出大量的热。据苏联放射学家测算,地球内部由于原子蜕变而放出的全部热量,至少有20%是钾盐放出的。可见钾原子的蜕变对于地球热量所起的贡献是多么巨大啊!

难怪生物学家和生理学家想用钾的这点性质来解释植物的生长问题,据他们的想法,植物所以那样奇怪地和莫名其妙地爱好钾,就是因为钾原子能够放射,因为钾在细胞的生活和成长上起着某种特殊的作用。

科学家为了证实这点而进行无数次实验,遗憾的是到今天为止还没有得出准确的结果。很可能,蜕变的钾原子和它的射线在活细胞里起的作用是很大的,它会使细胞和植物本身在成长和发育过程当中产生出各种特征来。

钾这个单数的、变幻莫测的元素,在地球化学上所占的地位就是这些。这就是钾在地球上循环旅行的历史。

对于每一种化学元素,都能够这样讲出一套它在地球内部、在地球表面、在工业上的旅行历史;可是有不少元素,它们历史上有个别的环节暂时还没有弄清楚;也有几种元素的历史还只能写成零碎的片断。因此在未来的地球化学家面前放着一项任务——把这些历史写完整,写得首尾一致。钾的历史还是比较清楚的,这个重要的元素在全部地质年代里的历史,我们是已经看明白了的。

我们不但知道了钾的历史,而且掌握着有力的武器去探测它的矿床,去为它寻找工业上的用途,惟一没有弄清楚的是它在生物体里的作用,这个秘密或许是钾的历史上最有趣也是最光辉的一页!

铁与铁器时代

铁不但是我们周围自然界里最重要的元素,而且是文化和工业的基础,它是战时的利器,又是和平劳动的工具。打开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再也找不出来一种元素,对于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命运有像铁这么重要的。

公元前三四千年前,人类就开始去掌握这种金属,从这些金属制造工人正在加热锻炉里的铁,然后将用夹具取出赤热的铁,将它锤打成形那时候起的人类全部历史,都是为铁而奋斗的历史。可能是人最初捡到天上落下来的石头——陨石,就用陨石加工做成制品,如我们今天看到墨西哥的阿芝特克人、北美洲的印第安人、格林兰的爱斯基摩人和近东地区的居民所有的那种制品似的。难怪古代阿拉伯人传说铁产在天上。埃及土人干脆把铁称为“天石”;阿拉伯人重复埃及人的古代传说,说天上的金雨落在阿拉伯的沙漠上,金子在地面上变成银子,随后又变成黑色的铁——这是对于那些要想独占天上恩赐的部落的惩罚。

铁在很长时间里得不到普遍的应用,因为要从矿石里炼出铁来并非易事,而天上掉下来的陨石又很少。

只有在公元后1000年这段时期里,人才学会了从铁矿里炼出铁来;于是文化史上的铁器时代便代替了青铜器时代,一直延续到今天。

各民族像找金子似的找铁,他们探求铁的斗争在复杂的历史生活上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无论是中世纪的冶金学家,还是炼金术士,都没能真正地掌握铁,人真正掌握铁还仅是从19世纪开始的,这以后铁才逐步变成工业上最重要的一种金属。随着冶金工业的发展,鼓风炉代替了手工业式的小规模的熔铁炉,兴起了像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那样看着叫人惊奇的巨大的冶金工厂,它的生产量有好几千吨。

铁矿成了每一个国家的主要资源。储藏量几十亿吨的洛林铁矿成了资本家掠夺的对象,成了战争的根源。我们知道,在19世纪70年代,德法两国就曾经为了独占莱茵河流域储藏量几十亿吨的铁矿而进行过战争。

瑞典在北极圈里有有名的基鲁纳铁矿,矿石质地很好,一年的开采量有1000万吨,英国和德国在争夺这个铁矿上有过许多故事。我们知道俄国的铁矿是逐步发现和开采起来的,最先是在克列伏罗格和乌拉尔,以后又找到了库尔斯克地磁异常区的极其丰富的铁矿。

苏联有很多铁矿,这些铁矿奠定了苏联工业的基础,炼出铁来建造铁轨、桥梁、机车、农业机器和别种和平劳动的工具。

在战争的年代里,把铁制成炮弹和炸弹,一次战役发射出去的铁有时候相当于整个铁矿。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的凡尔登战役(1916年),结果把整个凡尔登堡垒一带变成了一个新的“钢”矿。

为了钢铁而进行的斗争,逐渐促使现代的冶金工业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铁和普通的钢常常被新的优质钢代替了,在钢里面加入几千分之一的稀有金属,如铬、镍、钒、钨、铌制得的合金比普通的钢坚韧。

为了改善铁的特性,为了改变铁所起的化学反应,人们在巨大的鼓风炉里和铸铁车间里还解决了为多产铁的一个重大问题。要知道,铁会从人手里逃走;它不是金子,金子可以放在保险箱里和银行里保存起来,它的损失很微小。可是铁在地球表面上,在我们周围的环境里,却不像金子那样老实;我们都知道,铁的表面是很容易蒙上一层锈。只要拿一块湿润的铁放在空气里,它很快就锈迹斑斑;如果铁皮的房顶不涂油漆,那么一年工夫房顶就会烂成一个个的大洞洞。我们从地底下找出来古代铁制的武器,像枪、箭、盔甲,都氧化成了红褐色的氢氧化物;这些铁锯所以变质,也是由于受自然界化学定律的统一支配;铁受到空气里的氧气作用,就会氧化。于是摆在人们面前有一个非常重大的任务——如何保护住铁,不让它受氧气的作用。

像我刚才讲过的,在铁里面增添某些物质可以改良铁的性质,人还想出办法来让铁镀上一层锌或锡,把铁做成白铁或马口铁;把机器上的重要部分镀上铬和镍,或者涂上各种涂料,用磷酸盐来处理铁。人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来防止铁受氧化作用,防止铁受我们周围的湿气和氧气的侵蚀。必须说明,防止铁生锈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人现在还在研究新的方法,研究怎样来利用锌和镉,寻找锡的替用品。自然界里的化学反应是自发的,因此人从地球内部开采出来的铁越多,钢铁工业越发达,那就越要注意保护铁不让它生锈。

保护铁——这句话听起来多么可笑,我们周围的铁不是很多吗?在刚刚举行的国际地质会议上,地质学家计算了世界上铁矿的储藏量,一致指出将来铁会发生短缺,他们预言,再过50~70年,全世界铁矿就要枯竭,那时候人只有用其他种金属来代替铁。他们还说,在建筑、工业和生活上能够用混凝土、粘土和沙来代替铁。时间已经过去不少,按说铁矿干涸的日子已经逼近了,可是地质学家却不断发现新的铁矿。在苏联,铁矿的储藏量可以完全满足工业上的需要,而且新的铁矿陆续地被发现,现在还看不出这种发现什么时候会停止。

铁是宇宙里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我们在一切天体上看到铁的光谱线,它在灼热星体的大气里发着光,我们也看见铁原子在太阳表面上疾驰着,铁原子每年还朝着我们的地球掉下来,这就是细微的宇宙尘以及铁陨石。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在南非洲,在苏联的中通古斯卡河流域,都掉下过天生的大铁块,含有宇宙里最重要的金属。地球物理学家证实,整个地球中心都是夹杂着镍的铁,而我们的地壳就是铁外面蒙上的一层玻璃似的矿渣,就像鼓风炉炼铸铁的时候流出的矿渣一样。

可是工业上既取不到宇宙里天然的大铁块,也不能从地下深处开采出铁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局限于薄薄的一层地面,我们的钢铁工业对于铁矿储藏量的估算也只能到地下几百米为止,因为目前的采矿业只能开采到这样的深度。

地球化学家也给我们揭开了铁的历史。他们说,地壳的本身就含有45%的铁。我们周围的所有金属,只有铝才比铁多。我们知道,铁含在最初凝结的岩浆里,这种岩浆凝结以后即是橄榄岩和玄武岩,它们埋在地下很深的地方,是最重和最初凝成的岩石(硅镁层)。

同类推荐
  • 绿色地球

    绿色地球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在人类进步与发展过程中,一直无情地索取着她的资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废气排放……我们的地球在哭泣。我们应该爱护我们的共同的家园,保护好我们的地球,还给地球一个绿色的明天。
  •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什么

    诺贝尔奖获得者埃尔温·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是20世纪的伟大科学经典之一。它是为门外汉写的通俗作品,然而事实证明它已成为分子生物诞生和随后DNA发现的激励者和推动者。本书把《生命是什么?》和《意识和物质》合为一卷出版,后者也是他写的散文,文中研究了那些自古以来就使哲学家困惑迷离的问题,和这两篇经典著作放在一块的是薛定谔的自传。通过对他一生的回顾和引人入胜的描述,提供了他从事科学著作的背景材料。
  • 文化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文化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本书是《世界未解之谜精编》系列之一,该系列精心收集了众多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未解之谜,内容涉及宇宙、生物、地理、飞碟、人体、恐龙、宝藏、百慕大、历史、金字塔、文化等多个领域,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给予了人类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 到太空去旅游

    到太空去旅游

    主要介绍为何出现多个太阳、小行星会撞击大行星吗等奥秘现象、未解之谜和科学探索诸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前沿性和新奇性。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克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克隆

    克隆是科学界的“历史性事件”,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创举”,对人类来说克隆是把双刃剑,是悲是喜?是祸是福? 但剑柄掌握在人类手中,或许造福人类,或许带来灾难?我们希望克隆给人类带来更多的是福音。本书主要介绍克隆的发明、特征、应用(医学和人类)以及各国在这个科学领域的发展历程,研究成果及科学价值等,这是一本关于克隆的科技小百科,是为了满足青少年了解克隆知识的需要而编写的,旨在培养广大青少年了解和掌握克隆的科普知识。
热门推荐
  • 我在未来的路上等你

    我在未来的路上等你

    年少的心,纯粹又稚嫩、细腻又敏感、叛逆又懵懂……似乎已经开始长大,却又似乎还是孩子;明明羽翼未丰,却总是跃跃欲试。然而正是这样的年龄,有着无数闪光的瞬间,也留下过许许多多怦然心动的故事。《我在未来的路上等你》是暖伤、治愈系的成长合集,有美丽却疼痛的初恋时光,有陪伴我们成长的闺蜜故事,有细碎而美好的温暖过往,也有念念不忘的青春期故事,为正在青春路上行走的少男少女们,倾情奉献一场斑驳而华丽的青春之歌。
  • 繁华烟雨,落幕悲凉

    繁华烟雨,落幕悲凉

    一朝锦绣繁华梦,你使我初醒,我在茫茫人海中,万丈红尘中爱上了你,可是:昔年如画凋满地,漂然何处,无处寻觅……
  • 邪雕

    邪雕

    传说,河神柳傲痴酷爱雕刻,其雕刻之物甚至有一些被赋予了生命。为了打造一把无上刻刀,河神搜寻了无数的至宝,花费一千六百多年时间,终于炼成了一把至刚至阳的无上好刀。名曰“噬日”此刀刚一炼成,就被许多贪婪之辈窥视。在诸多贪婪之辈的带领下,上位界面发生了一场由此神刀而引发的战争,战争整整持续了四百年。期间,仙神死伤无数,河神也因此而陨落,并随着他的刻刀一起坠落下位界面,从此不知所踪。事情到此本该告一段落,但却因仙神死伤太多,仙灵之气大量遗散,天地间竟因此而诞生了一种奇物;“诸婴”此物的诞生之后,立即潜伏到了万千下位界面之中,一直沉睡至今。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天命神相

    天命神相

    九是数字中最大的,但计算机的源代码为什么却由零和一组成?因为这个世界是从无到有,从一开始的!所以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我的名字叫姜一的那一刻,我的命运就早已注定!尤其是我十八岁生日那天用祖传的相术给同学看了个相之后,我的世界观彻底的改变了......
  • 霸道总裁去追妻!

    霸道总裁去追妻!

    令狐九抱着自家老婆,调情道“老婆,我们要个宝宝吧!”梁锦笙用着嫌弃的眼神看着自己的老公,(?.?)你有病吧。晚上,两人却在房中奋斗。*罒▽罒*新手写的,请见谅。
  • 情诱:爱在车途

    情诱:爱在车途

    北纬和百合都是车友会的成员,因为百合的家庭变故,北纬出手相救,百合内心充满了感激并深深地爱上了北纬,尽管她知道北纬是一个有家有室的人,但她仍深陷情感之中难以自拔。百合开了一家小公司,在两人的努力下生意越来越出色。为了挣到钱百合不得不周旋于官场男之间,因为太在意对方而引发的不信任,让双方都感到身心俱疲。想分手而又割舍不下这份感情,两人都在深深痛苦中苦苦煎熬。一次无意的机会,百合目睹她的供货商兼闺蜜黄丽竟然和北纬关系暧昧,她不能原谅北纬的苦苦哀求和一再的解释,执意报复黄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这世界很危险

    这世界很危险

    “我若是这本书的作者,我一定不会把这本书写成这样。”这是李天在看一本古董书的时候说的一句话,因为那句话,他被带到了他看的那本书描述的那个世界,从此,他踏上了改变那个世界历史的路。“为什么修仙?”有人问。“想要获得更高的权势。”“这个世界太危险。”这是被别人问起他为何要走上修仙之路时,他回答问他话之人的话:“我不想被干掉,所以,我要修仙。”
  • 火榕树灵法学校

    火榕树灵法学校

    很早以前,有一个名叫九索阳的国王,他是个权利欲极强的野心家,一心想征服整个世界。雕心国的王族被九索阳消灭得剩下十四岁的野王子,隐姓埋名逃亡到隔心国都城的贵族灵法学校。
  • 尘埃散落之引弦起歌

    尘埃散落之引弦起歌

    匆匆地一瞥,我就将你的身影烙入脑海如朱砂般不可磨灭。你的一个淡漠的转身,顷刻就将我拖入了万丈深渊。你的脸庞,总是带着万千柔情的悲伤,每一个微笑,都是我生命中永不泯灭的烙印。我静静地等候在滂沱大雨中,痴痴地望着你单薄的背影,那一刻,雨滴滑落嘴角苦涩。我一直都在,亿万个光年之后,等待着,你的一个偶然的回眸。亿万个轮回之后,我还愿,在忘川上,等候你的一个笑颜。纵使是苦笑我也愿。你淡泊的眸,是我此生见过的最美的风景,如璎珞般耀眼。潋滟眸光微微一流转,此生我毫无牵念。我没有勇气,看你哭泣,也没有资格,把你揽在怀里。不敢打开灯,我怕我看不见你说过的永恒。对于你,我只能——“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 与魔共舞

    与魔共舞

    万古事悠悠,此间梦几何。年华作尘埃,逆风闻几多。昨日残阳落,夕辰坠海河。不见诸天道,神诡佛陀魔。我欲从头复,路崎魍魉多。骨枯功不成,大道难纵我。逆耳听此道,天涯亡路坡。血染长衫湿,天泣尤可歌。回首向来处,潇潇红雨泼。************敬请期待------------一笑采蘑菇作品《与魔共舞》。------------长篇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