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8700000022

第22章 德商秘诀:为商为人需正心诚信 (1)

长久取财靠正道

要从正道取财,不要有发横财的心思。从正路上去走,不做名利两失的傻事。

——胡氏警训

胡雪岩做事特别强调“一定要照规矩来”,这也是他能够在商场驰骋几十年并且红极一时的法宝。这个规矩简而言之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通过自己的努力勤勤恳恳地经商,财富慢慢地就会聚集起来。

他曾经给自己钱庄的档手刘庆生打比方说:譬如,一笔放款,我知道放款给他的这个人是米商,借了钱去做生意。这事就要弄清楚,他的米是运到什么地方去。到不曾失守的地方去,我可以借给他,但如果是运到太平军那里去,这笔生意就不能做。我可以帮助朝廷,但不能帮助太平军。

作为商人,胡雪岩绝不做奸商。商道其实就是人道,同样要求人在待人接物的时候重诚信、讲义气,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只有诚实、敬业才能够积累财富。

朱福年是胡雪岩一个合作伙伴庞二在上海丝行的档手,他拿着东家的钱自己做生意,这样的话赚钱归自己,蚀本归东家。他还对与胡雪岩做生意的洋人说:“你不必担心杀了价之后胡雪岩不肯卖给你。你根本不清楚他的实力,我知道。他是空架子,资本都是千方百计地从别处挪来的,本钱搁在那里,还要吃拆息,这个算盘怎么打得通呢?不要说杀了价,他还有钱可赚,就是没钱可赚,只要能保本,他已经求之不得。再说,新丝一上市,陈丝必然会跌价,更卖不掉了。”

胡雪岩得知这些事情后,先不动声色地给朱福年的户头中存入五千银子,并且让收款钱的庄打个收条。然后,他让古应春将这五千银子送给朱福年,就说由于手头紧张,自己的丝急于脱手,愿意以洋商开价的九五折卖给庞二,也就是给朱福年五分的好处,这五千银子就是“好处费”。这样一来,这就成了他们两个私下的交易,当然,这个秘密的交易是要透露给庞二的。

朱福年收到银子后就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局面:他如果私吞这笔银子,胡雪岩托人将此事透露给庞二后,朱福年必丢饭碗;如果他老老实实将这笔钱归入丝行的账上,有这个五千银子的收据在手,也可以说他借东家的势力敲竹杠,胡雪岩与庞二本来是联合做洋庄生意,朱福年如此做来,等于是有意坏东家的事,吃里爬外,这样,他也会失去庞二的信任。

最后,朱福年乖乖地退回了那笔钱。古应春因对此愤愤不平,依然拿着钱庄开的收据原件,想要再整一下朱福年。胡雪岩则说不必了,一是庞二比较讲交情,再则朱福年也已经知晓厉害了。然后他就说:“我们还是从正路上去走最好。”

所谓的从正路上走,就是让人通过正当的手段去做生意,不要想一些歪招、损招。有人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这只能适用于那些没有经营之才,一心妄想投机取巧、心存侥幸的人,这样的人虽然能成功一时,但是必定难以长久,横财飞来的同时身后可能还伴随着祸。所以胡雪岩对这种行为引为不齿,他自己则尽量遵守着商业的规则,不坑蒙拐骗,对合作伙伴推诚置信,宁愿吃亏也不占便宜。正是因为他始终小心地不去偏离正道,才能够把生意做得好。

自始至终一诺千金

为人最要紧的是收得结果,一直说话算数,到临了失一回信用,自己就完了。

——胡氏警训

“人无信不立。“在生意场上亦是如此。通常情况下,大家都会在遵守诺言,但是当情况变了,发现兑现承诺有困难时,如果还能够一如既往地不改初衷,这样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敬,也就为日后自己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太平军把杭州包围后,浙江巡抚王有龄派胡雪岩出城筹办粮食,有了粮食的支援才能持久地守城,而他自己一个多月都守在城中。王有龄知道现在全城军民的眼睛都盯着自己的举动,所以他不能逃;况且就算能够逃出去,日后肯定也要被朝廷追究;而且当时他心想朝廷不会坐视不管的,只要援军一到,杭州之围自然可解。

但是,如果从外面看,就可以知道太平军破城是迟早的事情,因为当时忠王李秀成带领太平军主力部队进攻浙江,一方面是为了巩固江浙根据地,另一方面缓解南京被围的压力,因而是志在必得。而官军在太平军的全力堵截之下很难靠近杭州城,而且就算能够靠近,要打退太平军也是极难的事情。

胡雪岩从杭州到达上海,历经艰辛,对这些情况很是清楚,当时城内、城外已经断绝联系,纵然能把粮食运到城下也未必能送得进去。但是胡雪岩依然不顾古应春夫妇的劝阻,将在上海采办的粮食按照约定送往了杭州,但是粮食却不能送进城去。

信用,不仅仅是遵守自己答应过的事情,还有一种情义在里面,能够做到有始有终。胡雪岩说:“为人最要紧的是收得结果,一直说话算数,到临了失一回信用,自己就完了。”

左宗棠西征时,在上海设了一个粮草转运局,由胡雪岩代领转运局的事务。西征结束后,他回到朝廷人军机保荐新疆总兵王德榜教练火器、健锐两营,又受朝廷委派筹办南洋防务,为加强实力,已派王德榜出京到湖南招募兵勇。要招募人马,配备火枪,新兵粮饷虽有户部划拨,但仅开拔费就需要大概二十五万两的银子。此时,这个粮草转运局依然存在,左宗棠自然又想到了胡雪岩。

胡雪岩仔细算了一下,几笔加起来,已近五十万两之多。若在平时,胡雪岩无须太费力就能拿出这些银子,但今非昔比,当时的上海因为中法两国的纠纷市面已经非常萧条了,而且胡雪岩为控制生丝市场而投入两千万两用于囤积生丝,致使阜康钱庄也是银根极紧,一时之间难以调动;另外,李鸿章为了排挤左宗棠,不让他在东南插足,已经定计在上海搞垮胡雪岩,授意上海道台卡下各省解往上海的协饷。

眼前困难重重,但胡雪岩还是应承了下来,因为他知道此时的左宗棠已经年老体弱,不会久居朝堂了,自己之前仰仗他的照应如此之多,而且自从结识之后答应左宗棠的事情都是漂亮干净地完成了,怎能在此时因为左宗棠将要失势而不管不顾呢?这大概也是自己可以为他做的最后一件事了,更应该保质保量地完成,以显示自己为人的信用。

可见,胡雪岩并非是那种唯利是图之人。他是商人,但是他对左宗棠并不是能靠就靠,靠不住了就弃之不顾;而且他更要维护自己重信重情的形象。一个人的信誉是日渐建立起来的,是要把每件事情都丝毫不差地做到最好,一次不守信,那么他的信誉就毁了。

真不二价,药好胜价低

为商之道,持忠善留名,操智勇巨富。

——胡氏警训

中国古代有个以采药、卖药为生的人叫韩康,他每日上山采药,然后把采得的药材细细分类后挑到集市上出售。集市之上也有其他的竞争对手,一些心术不正的卖药人常常以次充好,他们手里的货物很多都是下等品,所以允许顾客讨价还价,还总经常让价。但是韩康对顾客说:“我的药值这个价,我也只卖这个价,这就叫‘真不二价’。”那些买药人吃了便宜的药后不能见效,而吃了韩康的药后很快就好了,自然也就相信了韩康的药是物有所值,所以“真不二价”是实实在在的,“韩康不二价”的故事也便传扬开来。

这种以低价促销来争夺客源的竞争方式在市场上从古到今屡见不鲜,而胡雪岩也借用了这个“不二价”的方式来表明了自己所售货物的物有所值。

在杭州城内,胡雪岩采取了组织送药、修合公开、养鹿取茸等方式来打理胡庆余堂,效果极好,整日顾客盈门。客源一好,自然就影响了另外两家实力颇强的老字号许广和与叶种德。他们的生意清淡了许多,就想要借自己的实力与胡庆余堂打一场价格战,希望通过压价销售“拼”垮胡庆余堂。叶种德的老板率先降价,胡庆余堂的人参每两两钱银子,他们只卖一钱七;胡庆余堂的淮山药每两五厘纹银,他们只卖四厘……在顾客看来,这两家都是名药号,不会有假,所以有便宜可拿何乐而不为?于是叶种德药号的顾客又多了起来。

胡庆余堂药店真正开办起来的时候,胡雪岩已经有钱庄、典当做后盾,他资产很庞大,按照实力也完全可以与那两家打价格战。但是胡雪岩并没有这么做,在得知了由于许、叶两家故意压价而使胡庆余堂营业额下降的情况后,他不仅没有降低店里药材的价格,反而在大堂上挂了一个“真不二价”的四字匾额。因为他心里清楚,价格战只能是权宜之计。只要药材是真的,价格降到那么低的话,药店必然赔钱,既然赔钱那还做什么生意呢?做生意总不能为了挤垮对方而自己一直亏本经营吧?如果这么做的话,即便把别人挤垮了,自己也元气大伤,这哪里是生财之道啊?

每个商店都有自己的招牌,物美价廉当然好,但是通常好的商品因为它原材料的珍贵、加工程序的复杂等很难把价钱压低。如果想低价同时又不亏本,只能把药材本身的价值也给贬低了。对于顾客来说,他们最重要的是能够药到病除,价钱的高低虽然重要但还在其次。胡雪岩的“真不二价”就是向顾客保证,自己所售的商品绝对物有所值,这才是药店存在的根本之道。

胡雪岩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在打造自己的品牌,那就是货真价实。药店唯有依靠这个才能够长久存在并逐步得到发展。不仅是经营药店,做其他任何生意都是同样道理:只有品质才是关键,才能使生意做得长久,才能代表信誉和形象,这就是最重要的无形价值所在。

行善得利两不误

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

——胡氏警训

在中国社会中,士农工商,商人的社会地位一直比较低。虽然他们手中掌握着更多的财富,但是在大多数人看来,他们不是通过像农民那样勤勤恳恳的工作得来的,而是通过投机取巧来发财致富的,所以对商人总是保持警惕与鄙夷的态度。

同类推荐
  • 靠什么成功:一生必须有的16种观念

    靠什么成功:一生必须有的16种观念

    领先一步适合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火车一次次提速,观念一次次更迭。夜晚的三环路上车流不息,站在人行天桥上的我,迎风而立,对自己说:希望付出的努力能为别人带来一点美好与信心。在空虚世界上生存着人们,我一直想念都是善良的、积极的。大家都是在寻找着各自的生命的主题。当然在这个适者生存的年代,大多灵敏的人都必须拥有一些我所认为的“眼光”、“突破”、“观念”和 谋略”。老师曾告诫我,如果你不是天马,就永远不会横空出世。所以秘须拜师学艺,老实的生活,本分的做人。长期以来“人”为分析的对象形,总想对人本身的成长战略做一些系统的归纳和整合,以便能给进取的人们提供一点点有用的建议。
  • 海德格尔的智慧

    海德格尔的智慧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出身于一个天主教家庭,17岁时从一个神父那里借到布伦坦诺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的多重意义》一书,由此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当世界无法改变时,你再不变就晚了

    当世界无法改变时,你再不变就晚了

    人生就是一条数轴,我们只知道它的原点和正方向,当我们站在一个点上,总是容易向后望。殊不知,人生有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点,我们站在“现在”这个点上,才能看清楚过去和未来的界限。
  • 20几岁,别让心态毁了你

    20几岁,别让心态毁了你

    处于20几岁的你,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也经历了一些事情,对待是非也有了自己的评判标准;此时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心态是否存在缺陷。因为一个人的心态,决定着人生的整个基调。人生是自己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指挥官,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一切主动权皆操之在自己手里。
  • 改变千万人命运的33种创业特质

    改变千万人命运的33种创业特质

    本书介绍了成功创业者必备的33种特质,揭开了成功创业者之所以成功的面纱,为正在商海中创业的人士、正筹划创业或有志于创业的人士廓清大道。
热门推荐
  • 主神——我的世界

    主神——我的世界

    为帮女友摆脱困境,出售陨石却被骗,争执中被从25楼撞落,却被陨石中的主神吸入空间内。以为进入了《我的世界》这款游戏之中,许久才发现是身处主神的世界之内。而任务完成的时间越来越紧迫。拼命完成了任务,以为可以从主神空间中源源不断地得到各种黑科技成就牛叉人生时,才发现这是一个破损的主神。从此,马天云走上了修复主神,并利用主神逐渐强大的力量,改变人生,改变世界之路。没钱?将英雄联盟真实化,掀起一波现实版联盟竞技高潮……没科技?将大量人送入主神空间中去轮回,赚取积分换科技……没地盘?带着大量轮回小弟们去抢夺异空间资源……
  • 综漫之卿本佳人

    综漫之卿本佳人

    仅仅是一个女孩到二次元的故事罢了,是作者的练笔之作
  • 风雲剑神

    风雲剑神

    这,是一个名叫星辰大陆的世界,在这里,没有地球的现代高科技,也没有平等与和平,有的只是一种名叫星辰之力的神秘力量,只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叶凡---曾经是地球上的一个普通青年,一次意外,让他带着无上的混沌天元系统来到了星辰大陆,在这里他的父母给他取名为欧阳凡......
  • 异世界的旅客

    异世界的旅客

    穿梭于异界,超脱于主神,位于空间之上的存在,这些人被称为异世界的旅客。成为异界旅客追寻最强之道,踏遍万界,立于种族之巅。你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 缘道社会

    缘道社会

    一片无人区的世界,却异常的诡异,隐藏着几百年的传说。一个说了好几百年的江湖,是否早与不复存在?不,那只是在白天的世界罢了,当夜幕的来临,一切的黑暗的势力便会穿梭在夜空中,高山之上,沙漠之中.......
  • 机遇的把握

    机遇的把握

    有些人将旅行视为生活,有些人的生活就是旅行。 生活在京都的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是旅行,每天都在发现。曾几何时,我们都被庸庸碌碌的生活磨损了敏锐的感性,忘记了这世界的许多美好。偶尔沉淀下来,想写下一点什么,才发现很多值得留恋的东西。将每天见到的事物记下,或摄影、或涂鸦,一把茶壶、一扇窗,点滴记下,都是生活。生活的味道就此氤氲地发散。"
  • 王艮杂著

    王艮杂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这天地之大

    这天地之大

    一個帝國,一段傳奇的歷史,我不喜歡戰爭,但為了我的子民,我被迫發動戰爭!同宇宙千萬種族反目成仇,直至我一統天下!
  • 恋雨潺潺

    恋雨潺潺

    九年前的她匆匆离去,踪迹全无;九年后的她突兀出现,再一次回到了他的身边。但这一次她的身边却变得充满危机,这九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他想知道,想知道她的一切......
  • 我的闪婚生活

    我的闪婚生活

    莫名其妙的被结婚的小男人,该怎样去面对大女人,面对来自社会的压力,该怎样去自我排解呢,且看都市小男人如何在社会家庭中做出属于他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