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8700000016

第16章 官场图腾:识人驭人自有道 (1)

位高不自居,功高不自傲

自立立人,自达达人。

——曾语良言

没有一个领导者能够不得众而长久地居于高位。曾国藩知道,要真正地赢得将士们的爱戴,名和利是最好的资本。因此,他从来都不独享功劳,而总是推功于人,他说,凡是遇到有名、有利的事情,都要注意和别人分享。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果没有利益的诱惑,有多少人会真心地在战场上卖命呢?

曾国荃围攻金陵久攻不下,但是又想独享大功,不愿意接受李鸿章的援军,曾国藩就写信开导说:

近日来非常担心老弟的病,初七日弟交差官带来的信以及给纪泽、纪鸿两儿的信于十一日收到,字迹有精神、有光泽,又有安静之气,言语之间也不显得急迫匆促,由此预测荃弟病体一定会痊愈,因此感到很宽慰。只是金陵城相持时间很久却还没有攻下,按我兄弟平日里的性情,恐怕肝病会越来越重。我和昌歧长谈,得知李少荃实际上有和我兄弟互相亲近、互相卫护的意思。我的意思是上奏朝廷请求准许少荃亲自带领开花炮队、洋枪队前来金陵城会同剿灭敌军。等到弟对我这封信的回信,我就一面上奏朝廷,一面给少荃去咨文一道,请他立即来金陵。

曾国藩在此委婉地向曾国荃表达了希望李鸿章能够与他一同作战,同立战功的想法。但是李鸿章一方面看到曾国荃并不想他插手金陵,同时也不愿意借此揽功,就上报朝廷,一方面上报朝廷说曾氏兄弟完全有能力攻克金陵,另一方面又派自己的弟弟前去帮助攻城。

攻下金陵之后,李鸿章亲自前去祝贺,曾国藩带曾国荃迎于下关,说:“曾家兄弟的脸面薄,全赖你了!”李鸿章自然谦逊一番。曾国藩一再声称,大功之成,实赖朝廷的指挥和诸官将的同心协力,至于他们曾家兄弟是仰赖天恩,得享其名,实是侥幸而来,只字不提一个“功”字。

他还上书朝廷把此次战功归于朝廷的英明和将士们,不提自己和弟弟曾国荃的辛劳。谈到收复安庆之事,他也是归功于胡林翼的筹谋划策,多隆阿的艰苦战斗。在其他战役中,曾国藩也总是把赏银分给部下,把功劳归于他人并加以保举,如此一来,即得到了将士们的心,鼓舞了他们的士气,也让朝廷对他放心。

与之相对的是中国历史上另一个大将项羽。项羽力能扛鼎,一方称王,但是最终却失败了。韩信在分析他的性格时说: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言语温和,有生病的人,心疼得流泪,将自己的饮食分给他,等到有的人立下战功,该加官进爵时,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里玩磨得失去了棱角,舍不得给人,这就是所说的妇人的仁慈啊。将士的浴血奋战却没能得来应得的报酬,长此以往,项羽自然会失去军心;军心一失,失败早已注定。

曾国藩这种“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气魄展示了一个领导者的魅力,每一个将士都愿意跟随这样的领导者,乐于为他所用。

在其位谋其政

务宜敬以持躬,恕以待人。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

——曾语良言

在其位谋其政,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位置,一个成功者不可能是整日浑浑噩噩的人,官员更是如此。一个在自己岗位上得过且过的人怎么可能有升迁的希望呢?作为臣子,既要对天子负责,又要为百姓着想,如果尸位素餐还不如干脆把职位撤掉更好。认真负责的人心中时时有“敬”,即是把自己的职责时刻放在心中,全力以赴做到最好。曾国藩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凭着敬业的精神做到了最出色。

曾国藩由学入仕,始终为国家大事而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他一生都恪守职责,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鞠躬尽瘁。他每日早起晚睡,既要处理军政要事,又要读书、应酬,几乎无一时之闲暇。其中最耗费心神的,是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公文。曾国藩早年 “遇陈奏紧要之件,每好亲为草稿,或大加削改”。后来随着年纪渐增,“精力日减,目光愈退”,但仍“沿此旧习”。由直隶回任两江总督后,他的右眼已经失明,左眼的视力也不好,看文写字深以为苦,一般公文只好令人代拟,但“其最要者,犹不假人”。

同治十一年正月二十九,也就是他去世前的第五天,他的日记里这样记载了他一天的活动:

起床后诊脉,开药方;早饭后清理文件;见客五次;然后阅《二程遗书》;见客人一次;中饭后阅本日文件,见客一次;核科房批稿簿;至上房一谈;傍晚小睡一次;夜核改信稿五件,约共改五百字。二更五点睡。

二月初二日,去世前的第三天,曾国藩仍然如往常一样工作,但是觉得特别疲倦,“若不堪治一事者”。下午右手发颤,不能握笔,口不能说话,只好停办公事。

“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情毕竟不多,在通常情况下,只有真心地去呵护花,花才能开得更艳。如果都是无心而成,又怎么会懂得它的价值之宝贵呢?

一个替人割草打工的小男孩打电话给一位布鲁斯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工?”

布鲁斯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小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

布鲁斯太太回答说:“我的割草工就做得很好了。”

小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

布鲁斯太太回答说:“我请的割草工也已做得非常出色,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

小男孩挂了电话,此时小男孩的室友问他说:“你不是就在布鲁斯太太那儿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样的电话啊?”

小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对自己的工作永远保持着审视的眼光,这就是敬业。曾国藩不辞辛劳地在自己的工作上奔波,却还是认为自己没能完全做到尽忠职守,因而心存愧疚。

他在日记中说:“不能振作精神,稍治应尽之职责,苟活人间,惭悚何极!”次日又说:“余精神散漫已久,凡遇应了之件,久不能完,应收拾之件,久不能检,如败叶满山,全无归宿。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

身担大任者,总是会执著于自己的事业,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否则自己的价值又在何处呢?否则自己的追求又有什么意义呢?成功者的眼光更挑剔,因此他们的工作也总是更为出色。

用人之智:磨其锐,激其才

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

人才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

今日所当讲求,尤在用人一端。人才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法,有考察之法。

——曾语良言

曾国藩并不善于亲自临阵指挥,他在前线指挥的每次战役基本都以失败而告终,然而他懂得用人。如刘邦那般,虽然带兵不能如韩信那般多多益善,却善于用将,这就是他运用人才的艺术。

“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是人才也要经过不断的打造磨炼才能真正成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因此,曾国藩说对待人才不必太苛刻,人无完人,但是一定要对他们有意识地进行培养,把身上一些粗糙之处尽可能地磨掉,让原本光亮的地方更加耀眼。如果求全而责备,那么天下就没有可用之人了。

伯乐不仅是要懂得什么是千里马,更是能够看出每匹马各自持有的特点,知道如何把常人认为的劣马训练成良马。

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他得知曾国藩在江西征缴太平军后,就动身前往,希望能得到重用。但他一等就是一个月,曾国藩都没有接见他,只好通过在幕府任职的陈鼐探听消息。

陈鼐向曾国藩提起时,曾国藩故意冷淡地说:“他是翰林,才高气大,我这里恐怕容他不下。他还是回京任职更有前途吧。”

陈鼐自然听出了曾国藩的弦外之音,忙为李鸿章说话:“他这些年在外面也受了不少磨炼,已经不是往日那个年轻气盛的少年了,为何不给他一个机会呢?”

曾国藩其实一直很赏识李鸿章,只不过是他心高气傲,想消磨一下他的锐气,这样才更有利于他的成长。现在他主动前来,曾国藩自然很欢迎,后来又对他进行了一些磨炼,李鸿章终成继他之后晚清的一大肱骨之臣。

对于刘铭传也是如此,曾国藩说他“所长在果而侠,其所短在欠淳蓄”,于是就派他去守卫沙河,让他在那里慢慢领悟坚忍之道,断粮他的气量,进而就能够达到淳蓄之境。

除了对人才进行磨炼外,曾国藩还善于通过激励的手段来鼓舞士气。

咸丰四年(1854年),湘军接连攻克了岳州和武昌,咸丰皇帝大喜,在曾国藩的保荐下,哨长一级的军官都得了朝廷封赏,成了朝廷命官。曾国藩特意打造了五十把腰刀奖给立有大功的勇士。

四十七把腰刀都一一奖给了塔奇布、彭玉麟等,底下的军官羡慕赞叹不已。曾国藩又说,“现在还有三把腰刀,谁想要的话可以上来说出理由,若是真的能称得上是位勇士,就奖他一把军刀。”

一个哨长跳上来自报了战功,得到了一把腰刀。此后其他的军官纷纷上台,果然大有勇武之人,军刀已经不够用了。曾国藩激动地宣布说:“本部堂将再打造五十把腰刀,奖励给立功的勇士!”

此言一出,此次没有得到腰刀的军官士气大振,在日后的作战中更是竭尽一己之力,原来身上的潜能也被大大激发了起来。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值得激发的潜能,也有成为大才必须要剔除的毛糙之处。曾国藩因洞察幕下各类人物的特点,才能够把人才运用得恰到好处。

轻薄之人不可用

观人者恒在出处进退之际,选将者最忌浮华取巧之流。

人才要以朴实廉介为质。

——曾语良言

曾国藩用人不拘一格,他主张去看每个人身上的优点,因此他的幕府中各路豪杰都能各尽其才,但并不是说任何人都能收入麾下得到他的赏识栽培。他在取舍之中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质朴”。

曾国藩说:搜求人才博收杂进,则深识之士采纳众议,鄙人亦颇留心。唯于广为延揽之中,略存崇实黜华之意,若不分真伪博收杂进,则深识之士不愿牛,骥同皂,阳蜻得意,而贤者反掉头去矣。

同类推荐
  • 家风微阅读

    家风微阅读

    以人民的名义传承和普及中华好家风,一则则小故事,文字简短却轻松、活泼,努力给读者带来愉快的阅读体验!
  • 智慧背囊:最受你喜爱的成长故事

    智慧背囊:最受你喜爱的成长故事

    如果生活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汪洋,故事便是汪洋里飘荡的小舟;岁月是一座望不透顶的高山,感动便是高山上绿荫的草木。最优美华丽的文字,最温馨动人的故事,最睿智的人生哲理,最经典的“智慧背囊”。阅读“智慧背囊”,是一种快乐。打开快乐与智慧的大门,亲吻那带着新鲜露珠,透着淡淡清香的玫瑰吧!拥抱那闪着壑智火花、充满青春气息的人生大树吧!
  • 格言寄语篇(名人佳作)

    格言寄语篇(名人佳作)

    本书共有七辑,主要收入人生与命运、理想与追求、学习与求知、爱情与婚姻、道德与品格、交际与处世、生活与娱乐等方面格言。
  • 高点定位 低点起步

    高点定位 低点起步

    本书分为“高点定位——目标高,方能攀得高”和“低点起步——走得稳,方能行得远”上下两篇共十章,介绍了做人应该坚持高点定位、低点起步的道理。
  • 品质的修养(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

    品质的修养(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

    阿克罗斯国王想让苏格拉底放弃在肮脏的雅典街头布道的生活与他回到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去住,但是苏格拉底却对国王说:“陛下,在雅典,半个便士就可以吃一顿饭,而水却一分钱也不用花!”在与一位富有的罗马人谈论有关财富的问题时,爱比克泰德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说:“你的那些东西我根本不稀罕,而且,在你的周围有许多比我更穷的人。你有银制的器皿、豪华的别墅、华丽的衣着、精美的佩饰,但是你的理性、道义和愿望都是陶土制成的。我的大脑里装着丰富的思想,不像你那样整日无所事事,空有一个华丽的躯壳。你总认为你拥有的很少,而我拥有的对我来说却十分富足。你的欲望总是达不到,而我对一切事物的态度却十分乐观。”
热门推荐
  • 奈何桥上不胜寒

    奈何桥上不胜寒

    十五年的无助,苦痛,撕心裂肺,谁知道我们经历了什么!谁在我们呼唤的时候带来一丝光明?天忘我,欲亡我!那我便逆流抗争,囚我十五年便斗争十五年!什么人体试验,什么违反自然规律!统统靠边,冷血也好,杀人无数也好,命就在这里,不就是逃吗?我还不信十五年了,还逃不过这糜烂的黑暗!即便是逆天而存在,我们这几十号人也照样能活下去!
  • 造化仙境

    造化仙境

    探险地,寻秘境,修仙正进行。险地里的古宝,秘境中的神通,这是我修行的人生;符初绘,丹已成,飞剑在长鸣。修仙之路上,历劫是我的宿命,长生是不变的追寻。我欲成仙,佛挡杀佛,神挡杀神。
  • 王俊凯之时光之亡

    王俊凯之时光之亡

    王俊凯!我喜欢你,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早已忘记,我只知道我会为一个人心痛,烦恼,情绪被牵扯,怎么办,这好像不是我了。三年?没关系!我等你,可是这三年里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三年后你回来了……可是我们已经不是从前的我们了……
  • 囚婚于牢

    囚婚于牢

    求而不得的爱情好比凌迟处死;她想她的爱情就如这话一样,所以她喜欢的人才会离她而去,只剩下她跟年幼的孩子。亲情、友情、爱情!何以取舍,无论是谁都无法给出最好的回答!
  • 异世界之旅程

    异世界之旅程

    为执行任务而身死的陈雷,穿越到异世大陆,展开一段奇幻的旅程
  • 重生军嫂:农家媳逆袭

    重生军嫂:农家媳逆袭

    安心重生回到了1996年。前世她是个孤儿。这一世老天爷可怜她,不仅给了她家人,还给了她一枚丈夫!就是身高一米八,宽肩窄腰,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那种……
  • 狱火屠龙

    狱火屠龙

    《狱火屠龙》一个纨绔子弟的逆袭奇遇记!异世的感应终究赐予自己力量扫除虐心的障碍!来跟随主人公一起经历奇异历险的人生体验吧!
  • 校草管家万万岁

    校草管家万万岁

    当11岁的夜樱雪遇见了13岁姬书洛,从此便踏上了被欺负被奴役的艰苦生涯。明明他是她的管家,为啥她被管得像个孙子?!夜樱雪始终百思不得其解。“姬书洛,我才是主人!你欺人太甚!”樱雪悲愤的控诉道。一旁的狗狗也汪汪汪叫着表示同意。某人轻轻一笑,无形的眼刀飞过来,一人一狗瞬间偃旗息鼓。“樱雪,那你来管我吧,期限是一辈子!”“才不要,你又不付工资。”夜樱雪嗤之以鼻。
  • 犬夜叉之巧笑烟然

    犬夜叉之巧笑烟然

    文艺版:……咳咳……姐实在是文艺不起来……简约版:简单的来说呢,就是,女主穿越到了‘犬夜叉’的世界,执着着保护着桔梗,女主在外人面前保持着高贵清冷,悲悯天下的圣洁的巫女形象。在桔梗面前却是不谙世事的天真纯洁的好妹妹。场景一:“小枫,要看住那只臭狗,不要让他靠近桔梗姐姐哦!乖~”“……”朵烟姐姐,敌人太过强大,小枫斗不过……“狗狗乖~姐姐我给你骨头,不可以再缠着桔梗姐姐哦~”“你这个臭女人!别把本大爷当成是人类养的小狗!”犬夜叉抬起爪子,“散魂铁爪!”朵烟跑向桔梗,“唔~桔梗姐姐,有狗狗要咬我……”犬夜叉完败!
  • 千逆劫

    千逆劫

    传说,天地间有一双眼睛,在天曰星瞳,在地曰水渊,茫茫人海,多少悲欢离合,只不过过眼云烟苍茫大地,多少兴衰荣辱,转眼间沧海桑田天之瞳,万物皆为幻,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地之眼,诸般皆空无,只道是,花雨尘,月笼烟。天痕落,水镜合,神泪撒人间,千魂歌,斩落尘,执剑问苍天。